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顺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
结果:阴道顺产组共有33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27例(81.82%)为Ⅰ度,6例(18.18%)为Ⅱ度,总发病率为67.34%;剖宫产组共有14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11例((73.33%))为Ⅰ度,4例(26.67%)为Ⅱ度,总发病率为34.14%。两组尿失禁发病率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与产妇分娩方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且阴道顺产由于对产妇盆底组织的伤害更大,因此产妇产后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更高。临床选择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分娩所导致的盆底组织损伤问题,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关键词:分娩方式 尿失禁 盆腔组织 损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3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86-02
SUI(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妊娠以及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尿失禁现象,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肌肉紧密组织松弛,膀胱尿道解剖结构改变及尿道阻力降低,而于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尿动力学检测无逼尿肌收缩。这种病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寿命,但会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退缩,是一种具有严重的社交和卫生方面问题的疾病,被称为“社交癌” [1]。该病非常容易被忽视,同时也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国各地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各有不同,但是都处于10%到30%范围内 [2]。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是有临床研究认为与分娩方式、患者年龄以及盆腔手术史等有着重要关系。本文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此探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详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纳入研究的所有产妇均无盆腔手术病史、阴道炎和泌尿系感染情况、产科合并症并且经检查为单胎足月,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顺产组。其中剖宫产组产妇共41例,年龄在27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2.5)岁。孕周在38周到41周之间,平均为(39.1±0.5)周。阴道顺产组产妇共49例,年龄在26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2.2)岁。孕周在38周到40周之间,平均为(39.2±0.9)周。两组产妇在年龄以及孕周等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同时记录产妇产后三个月时间内出现尿失禁的人数并计算发病率,另外对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情况进行分度。
1.3 分度标准。根据2003年国际尿控协会所制定的分度标准 [3]:Ⅰ度为咳嗽等腹压增高情况下偶尔出现尿失禁现象;Ⅱ度为腹压增高或者屏气状态下患者均会出现尿失禁现象;Ⅲ度为直立时即会出现尿失禁现象;Ⅳ度为直立或者是斜卧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尿失禁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将以上研究数据汇总并整理,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阴道顺产组共有33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27例(81.82%)为Ⅰ度,6例(18.18%)为Ⅱ度,总发病率为67.34%;剖宫产组共有14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11例((73.33%))为Ⅰ度,4例(26.67%)为Ⅱ度,总发病率为34.14%。两组尿失禁发病率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下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后尿失禁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而有不少研究均显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产妇的分娩方式有重要关系。原因在于产妇初次进行阴道分娩后,盆底肌肉以及神经等都会受到一定损伤,产妇肛提肌的结构以及盆底结构都会出现松弛情况,因而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剖宫产产妇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则是由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可能会对其盆腔组织及神经造成损伤,产妇的下尿路解剖位置发生变化因而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本次研究将阴道顺产产妇以及剖宫产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阴道顺产产妇分娩三个月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为67.34%,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34.14%,提示阴道顺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盆地组织以及神经受到损伤的几率更高,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也因此更高,这一结论与Groute等人的观点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与产妇分娩方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且阴道顺产由于对产妇盆底组织的伤害更大,因此产妇产后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更高。临床选择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分娩所导致的盆底组织损伤问题,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单倩倩.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关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2] 刘金华.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产科相关因素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02):466-467
[3] 刘莉,邹云南.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06(04):460-462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顺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
结果:阴道顺产组共有33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27例(81.82%)为Ⅰ度,6例(18.18%)为Ⅱ度,总发病率为67.34%;剖宫产组共有14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11例((73.33%))为Ⅰ度,4例(26.67%)为Ⅱ度,总发病率为34.14%。两组尿失禁发病率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与产妇分娩方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且阴道顺产由于对产妇盆底组织的伤害更大,因此产妇产后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更高。临床选择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分娩所导致的盆底组织损伤问题,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关键词:分娩方式 尿失禁 盆腔组织 损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3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86-02
SUI(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妊娠以及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尿失禁现象,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肌肉紧密组织松弛,膀胱尿道解剖结构改变及尿道阻力降低,而于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尿动力学检测无逼尿肌收缩。这种病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寿命,但会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退缩,是一种具有严重的社交和卫生方面问题的疾病,被称为“社交癌” [1]。该病非常容易被忽视,同时也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国各地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各有不同,但是都处于10%到30%范围内 [2]。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是有临床研究认为与分娩方式、患者年龄以及盆腔手术史等有着重要关系。本文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此探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详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纳入研究的所有产妇均无盆腔手术病史、阴道炎和泌尿系感染情况、产科合并症并且经检查为单胎足月,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顺产组。其中剖宫产组产妇共41例,年龄在27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2.5)岁。孕周在38周到41周之间,平均为(39.1±0.5)周。阴道顺产组产妇共49例,年龄在26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2.2)岁。孕周在38周到40周之间,平均为(39.2±0.9)周。两组产妇在年龄以及孕周等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同时记录产妇产后三个月时间内出现尿失禁的人数并计算发病率,另外对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情况进行分度。
1.3 分度标准。根据2003年国际尿控协会所制定的分度标准 [3]:Ⅰ度为咳嗽等腹压增高情况下偶尔出现尿失禁现象;Ⅱ度为腹压增高或者屏气状态下患者均会出现尿失禁现象;Ⅲ度为直立时即会出现尿失禁现象;Ⅳ度为直立或者是斜卧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尿失禁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将以上研究数据汇总并整理,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阴道顺产组共有33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27例(81.82%)为Ⅰ度,6例(18.18%)为Ⅱ度,总发病率为67.34%;剖宫产组共有14例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情况,其中11例((73.33%))为Ⅰ度,4例(26.67%)为Ⅱ度,总发病率为34.14%。两组尿失禁发病率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下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后尿失禁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而有不少研究均显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产妇的分娩方式有重要关系。原因在于产妇初次进行阴道分娩后,盆底肌肉以及神经等都会受到一定损伤,产妇肛提肌的结构以及盆底结构都会出现松弛情况,因而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剖宫产产妇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则是由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可能会对其盆腔组织及神经造成损伤,产妇的下尿路解剖位置发生变化因而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本次研究将阴道顺产产妇以及剖宫产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阴道顺产产妇分娩三个月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为67.34%,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34.14%,提示阴道顺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盆地组织以及神经受到损伤的几率更高,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也因此更高,这一结论与Groute等人的观点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与产妇分娩方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且阴道顺产由于对产妇盆底组织的伤害更大,因此产妇产后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更高。临床选择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分娩所导致的盆底组织损伤问题,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单倩倩.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关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2] 刘金华.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产科相关因素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02):466-467
[3] 刘莉,邹云南.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06(04):46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