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外汉语词汇语法教学过程中,虚词的教学历来是一个重点难点所在,因为虚词缺乏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会并掌握好汉语虚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虚词中“了”与“过”是两个比较特别的虚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与“过”的语义特征,总结其具体用法,分析其偏误类型,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能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
  关键词:动态助词“了”; “过”; 语义特征;偏误分析
  一、国内研究综述
  孔令达《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类》一文(1985),将助词“过”分别标记为“过1”与“过2”,“过1”:”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如:
  我们曾经谈过这个问题。
  我们走过不少地方,就是没有到过桂林。
  “过2”:“表示动作完毕”,如:
  赶到那儿,第一场巳经演过了。
  等我问过了他再告诉你。
  同时,他在形式上区分了“过1”与“过2”的特点:“过1”不能同动态助词“了”和语气助词“了”同现;而“过2”可以;附着上“过1”的谓词前面经常出现副词“曾经”;附着上“过2”的谓词前面经常出现副词“已经”。
  刘月华《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1988)一文,将“过”分为两种,把表示经验意义的“过”称作“过2”,把表示完毕的“过”称作“过1”,把表示完成的“了”称作“了1”,把另外一个表示出现新情况的“了”称作“了2”。分别对动词助词“过”与“了”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语法意义与使用场合的不同,以及对两者句法结构特点的进行分析。
  孙德金《外国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习得情况的考察》一文,从语法范畴角度“体”范畴出发,对“了”“着”“过”进行体标记考察分析,他认为汉语体标记,这三个词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了”表示完成体,“着”表示进行体,“过”表示经历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法,对搜集到的外国学生使用“着”“了”“过”的语料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得出动词与这三个词的习得特点以及这三个体标记词语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外国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产生的具体偏误情况并分析了偏误来源与原因。
  二、“了”与“过”的界定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给这两个词做一个意义、用法上的界定,这两个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虚词中的动态助词,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这样定义:“了”有两个,“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了1”用在宾语前;“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如动词有宾语,“了2”用在宾语后。“过”:表示动态的助词。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完毕,后面可以带语气助词“了”。如:吃过饭再去。2.用在动词后,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动词前可加副词“曾经”。如:这本小说我看过。3.用在形容词后,一般需要说明时间,有同现在相比较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这样定义:“了”—1.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者变化已经完成;2.用在句子是末尾或者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过”—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饭;2.用在动词后,表示行为或者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他去年来过北京。
  通过上面的定义,可以这样界定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了”有两种用法,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者行为方式的完成。
  例如:他刚刚上了车。
   他过年回家胖了10斤。
  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新情况、一种新的变化的即将出现或者发生。
  例如:天又下雨了。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过”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为主,用两种意义,一种表示动作的完成,
  例如:他刚起床就淑过口。
  一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以前发生过或者出现过,而现在没有了,对过去一种现象或者事实的一种客观陈述,
  例如:他在韩国待过三年,去年回来的。
  “过”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也是表示一种动作行为方式发生在过去。
  例如:我之前胖过,现在瘦下来了。
  三、“了”与“过”的语义特征
  分析两者的语义特征,我们一般从句法位置角度出发,“了”一般有两种句法位置,处于句中我们称之为“了1”,位于句末我们称之为“了2”。
  “了1”一般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一件事情或者一种行为方式等的完成或实现。房玉清(1992)认为,“了1”用在结束性动词(包括述补式动词或短语)后表示完成。
  如:我又来到了这块美好的、边远的、亲切和热气腾腾的土地上。(王蒙)
  “了l”用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实现。例如:
  每天,他起得最早,扫了院子扫屋子。(孔厥、袁静)
  当然“了”不仅仅只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同样的语法功能,用在形容词后面一般是作为“了1”的用法比较常见。形容词加“了”一般表示的是一种性质状态的变化产生,当然也可以表示已经完成。
  如:白了胡子  黑了心肠  坏了德行  安静了许多  亮堂了不少
  其中“胡子”之前没有白,现在变白了,属于一种新变化了的状态,“心肠”也是,当然也可以了解“胡子白了”这个过程已经完成,现在呈现的状态是“白了”,表示这个又黑到白的过程已经完成,同样“亮堂了不少”也可以这样理解,之前没有这么亮,现在比之前亮了。
  “了2”有成句的作用,同时也表示事态出现了变化或者一种新的情况的出现。如:
  天晴  天晴了。安静  安静了。【成句作用】   外面下雪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
  “了1”与“了2”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面的情况,表现出“了”的两种语义特征,既是完成,也是代表一种新情况的出现。
  做完了诗了,快拿戏单来!!曹雪芹)
  这到宁他逃走的时候了。(老舍)
  “过”一般只有一个句法位置,都是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过1”一般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或者一种状态的完成或者结束,它着眼于事件的终点状态,而不是这件事情的过程。如:
  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赵树理)
  “过2”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一种曾经发生的事件,着眼于事件的整体,而不是具体过程,句子用常常出现“曾经、曾”等表示过去时间标志的词。
  如: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老舍)
   当年,我也曾漂亮过,也像个人似的。(老舍)
  四、“了”与“过”的对比分析
  根据两者的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句法上,两者之间有相似的,“了1”和“过1”有时候也相互补充,或者互换。
  他吃了饭就去上班。
  他吃过饭就去上班。
  语义上,“了”与“过”有所区别,用“过”和“了”表达 的意义不一样。
  如:他到了北京。
   他到过北京。
  “到了北京”表示的是他现在人在北京,关注的是动作的完成,是“了1”“到过北京”表示的曾经的事件,关注的是过去的事件,属于一种曾然,现在可能在北京,也可能不在北京,只是陈述过去的一种事实和现在没有关系,是“过2”。“他穿过龙袍。 他穿了龙袍。”同样的道理。
  五、“了”与“过”的偏误分析
  (一)“了”的偏误类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在学习动态助词“了”时产生的偏误非常多,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位置错误
  在留学生说汉语过程中,有时候不该用“了”的地方却用了“了”,虽然整个句子意义没有变化,但是不符合真正的汉语表达习惯。
  我去年开始学了汉语。
  我们去了超市买吃的东西。
  2.“了”的滥用
  在留学生初学汉语虚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滥用虚词的现象,因为他们对汉语虚词没有真正掌握理解,从而根据自己的母语特点,进行自由组合,于是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语句。例如下面的句子:
  对于,这个现象,我抱有了疑问。
  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我感觉了汉语语法很难。
  上面两个句子里面的“了”明显属于多于的,是留学生在初学的过程滥用的现象,他们没有明白这两个句子中“抱有”和“感觉”两个词所表示的一些经常性习惯性的事物,而不是表示一种完成和经历。
  (二)“过”的偏误类型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留学生在使用“过”的时候,出现的偏误情况比“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主要的偏误有下面的类型。
  1.“过”的缺失
  看来她哭(过),因为她的眼睛是红的。
  我跟同屋关系很好,我们从来没吵(过)架。
  这两个句子,很明显表示曾有而现在没在进行的动作,都表示事情发生在过去,因此,应在“哭”后加上“过”,“吵”后加上“过”。对应的是“过2”的用法。
  2.“过”的多余
  到现在我已经在湖南师大学习(过)两个月了。
  一天清早,我去(过)岳麓山下看中国人打太极拳,觉得很有意思。
  这两个句子很明显“过”属于多余的成分,动词后边用“过”时,该动词表示的动作一定是发生在过去而不延续到现在的,表示过去的动作,第一句话“学习”这个动作一直还在持续。第二句话,有时间状语,一般如句子中有时间状语就不用“过”,因为时间词,表示一个动作或者行为方式发生在具体的时间点。
  六、结论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完全掌握好“了”与“过”的正确用法,我们首先要从本体知识研究出发,学会这两个的词语义特征和具体用法,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典型的语言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留学生学会它们基本的用法。对汉语的本体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本体的学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本体的学习尤为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留学生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助于提高他们汉语学习的效率。动态助词“了”“过”的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尤为重要,也有待于进一步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1.
  [2]黄伯荣,廖东序.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生社团是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形式,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生社团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积极为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同时加强资金投入、制度建设、发挥学生自主作用以及管理和研究的策略建议,使学生社团真正发挥德育和思想导引,以及提高中职学生素质的功能。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德育  中职学生社团是职业学校进一步推动职业素质教育和德育,实现中职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也是落实职业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在校专业相关度的现状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试
我院收治肾病综合征1例,采用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进行血型鉴定时,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报告如下.rn患者 女,49岁,已婚.高血压病史20余年.2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相关实验
期刊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47例为研究组给予附子理中
摘 要:高中学生在经济高速的发展和社会不断的进步影响下思维和行为选择是更趋成人化,现代化,社会化。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光凭激情和干劲儿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班主任要本着热爱的态度,奉献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全面人才观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
从开始发蒙的那天起,便和书打交道至今,其间虚掷光阴的日子居多.其因是“读书无用”.在“全民大革文化命”之时,有谁能平心静气在读书?在“全民大念生意经”之时,又有谁能不
目的:应用p16(MTS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转染p16逆转录病毒载体后外源性p16基因的表达,减弱p16表达对包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合成p16 cDNA起始密码子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作为优势资源之一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加快。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着神奇的历史文化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厚重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创新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模式,做大做强伊犁文化旅游,让文化旅游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当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社会课题。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开辟伊犁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