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性知识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操作技能,只有两者结合,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作者就如何促使职高会计专业学生习得实践性知识的教学途径作出了思考。
关键词: 会计教学 实践性知识 有效教学
目前,会计教学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为了培养更杰出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学越来越关注实践性知识的教学。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操作技能,只有两者结合,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如何加强职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实现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值得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
一、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性知识的特点
实践性知识在教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中的研究比较多,其实会计也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其作为专业的职业,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与训练,并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会计实践性知识具备以下特征:
1.会计实践性知识是学生个人的知识
会计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存在于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操作经验中,存在于学生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的实践知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学生实践性知识使用的是学生个人的概念和语言,体现的是学生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对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企业、人际的认知,等等,是一种“行动的理论”。
2.会计实践性知识是缄默知识
会计实践性知识具有默会性,是与显性理论知识相对的一种知识形态。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非常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但它存在于学生的观念中,具有隐形和直觉的特点,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会计操作的思考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3.会计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
伽达默尔曾经指出,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样性,并通过具体运用发展和充实一般。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实践性知识总是和一些具体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并储存于记忆中。
二、职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教学途径
会计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专业实践本身是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长期以来,职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大多囿于课堂中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感悟,缺乏鲜活的生命力。职高会计专业的教育实践不能仅囿于传统的教育实习,应该从注重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转向德性、理性、能力的培养,探索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围绕这一理念,笔者认为有以下教学途径值得探索:
1.通过“在场性”,习得实践性知识
针对职高会计专业学生,应当把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提供给学生主动接近、参与的实践性操作,将枯燥的课堂讲授变成学生看得见的经济活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并感受实践智慧,培养职业热情。例如:支票的填写、材料采购的过程等内容,既可以用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又可以用实物样本进行操作演示,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讨论教学告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程讲授完毕时,立即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其动手能力。待单元性实训结束,讲完全部会计专业课程后,再组织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训,以利于会计实训的循序渐进,做到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协调统一,全面提高运用技能的能力,铸就就业本领。
(1)模拟
单元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在教师讲完某一会计课程的章节内容或该课程全部内容时进行,主要采取模拟的形式。例如:教师在教完《基础会计》的材料采购业务知识时,可组织一次模拟:从采购计划开始到由谁经办,须经过哪些手续,会计上需要哪些凭证,如何记账等几个环节都进行模拟操作。现在财务软件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首先以手工方式从建账到做凭证、登账簿、编报表、整理归档做一遍,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账务处理程序。教师再以金蝶财务软件演示讲解一遍,并让学生操作。这样学完后,不管是手工账还是软件记账,学生都能应对。
(2)实训
实训分为章节内容实训、课程实训和阶段性实训。章节内容实训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关键一环,课程实训则比章节实训的内容要集中一些,每结束一门课程的教学就组织一次阶段性实训。例如:《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在于突出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而《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训则在于对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学会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简单问题。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该课程的专业技能,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理论学习结束,实践技能就到位的目标。
(3)实习
在结束所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后,采取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习加强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运用。它也是会计人员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的模拟性练习,一般包括会计岗位的基础常识和系统性的全部工作,对整个做账流程和报税的学习。实习叙述学生在教学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关注、重要经验,一方面促进实践者对个体的习得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实践中初步了解会计职业特点,感受作为会计的职业认同感,最终构建实践性知识体系。
2.通过“交往性”,培养实践性智慧
在会计实践性知识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团队合作差等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性智慧。教师把会计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项目,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3.通过“情感性”,增加职业认同感
职场如磁场,引力越强,被吸引住的人就越多。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引力可以理解为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这是学生择业过程中和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体验,在体验角色责任、分享角色情感的过程中,赋予会计这一职业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全方位体验会计的职业生活细节,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职业价值,明确会计职业的意义。
在实践性课程中,创造和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以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情感故事坚定会计生的职业情感,使其初步形成对会计职业的认同并体验会计的幸福,这是会计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内容。可以将当年我国及世界上发生的职业道德领域的典型事例收入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正面引导或反面警示。
三、提高职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反思
1.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职高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现在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多是基础会计的内容,浅尝辄止,或再深入一点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实验,而其按岗位和实际业务处理的仿真实验却没有开设。会计实践内容应该从基础会计开始,到纵深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再到横向的税收等内容,进而实践具有综合性的实验,形成从摇篮到墓地并呈螺旋式上升的整个会计课程实践体系。
2.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性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把财会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因为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比较贴近现代财务会计,教师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有利于使校内的实践性教学资料较为贴近实际的要求,同时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最适当的场所。在学生对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学习有关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这会促进学生将会计知识转化为自身处理经济业务的技能,这样既巩固了会计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学校都建有会计实验室,但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涉及的会计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会计电算化模拟一般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会计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 粉笔 黑板”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多为文字,效果不好,因此很有必要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4.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性
现实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希望新吸收的会计人员能立即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但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装订账簿、电算化操作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岗位,胜任工作,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总之,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与训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能让考生理解性地掌握会计知识,更能解决他们之后的就业之困,让他们成为为企业所用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10.
[2]唐淑文.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12.
[3]王玉苗,刘冬.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关注实践性知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30.
[4]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5]底萌妍.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如何通过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会计之友,2007(21).
[6]裘益政.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会通讯,2008(7).
[7]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7.
关键词: 会计教学 实践性知识 有效教学
目前,会计教学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为了培养更杰出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学越来越关注实践性知识的教学。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操作技能,只有两者结合,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如何加强职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实现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值得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
一、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性知识的特点
实践性知识在教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中的研究比较多,其实会计也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其作为专业的职业,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与训练,并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会计实践性知识具备以下特征:
1.会计实践性知识是学生个人的知识
会计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存在于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操作经验中,存在于学生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的实践知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学生实践性知识使用的是学生个人的概念和语言,体现的是学生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对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企业、人际的认知,等等,是一种“行动的理论”。
2.会计实践性知识是缄默知识
会计实践性知识具有默会性,是与显性理论知识相对的一种知识形态。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非常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但它存在于学生的观念中,具有隐形和直觉的特点,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会计操作的思考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3.会计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
伽达默尔曾经指出,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样性,并通过具体运用发展和充实一般。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实践性知识总是和一些具体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并储存于记忆中。
二、职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教学途径
会计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专业实践本身是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长期以来,职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大多囿于课堂中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感悟,缺乏鲜活的生命力。职高会计专业的教育实践不能仅囿于传统的教育实习,应该从注重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转向德性、理性、能力的培养,探索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围绕这一理念,笔者认为有以下教学途径值得探索:
1.通过“在场性”,习得实践性知识
针对职高会计专业学生,应当把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提供给学生主动接近、参与的实践性操作,将枯燥的课堂讲授变成学生看得见的经济活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并感受实践智慧,培养职业热情。例如:支票的填写、材料采购的过程等内容,既可以用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又可以用实物样本进行操作演示,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讨论教学告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程讲授完毕时,立即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其动手能力。待单元性实训结束,讲完全部会计专业课程后,再组织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训,以利于会计实训的循序渐进,做到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协调统一,全面提高运用技能的能力,铸就就业本领。
(1)模拟
单元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在教师讲完某一会计课程的章节内容或该课程全部内容时进行,主要采取模拟的形式。例如:教师在教完《基础会计》的材料采购业务知识时,可组织一次模拟:从采购计划开始到由谁经办,须经过哪些手续,会计上需要哪些凭证,如何记账等几个环节都进行模拟操作。现在财务软件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首先以手工方式从建账到做凭证、登账簿、编报表、整理归档做一遍,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账务处理程序。教师再以金蝶财务软件演示讲解一遍,并让学生操作。这样学完后,不管是手工账还是软件记账,学生都能应对。
(2)实训
实训分为章节内容实训、课程实训和阶段性实训。章节内容实训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关键一环,课程实训则比章节实训的内容要集中一些,每结束一门课程的教学就组织一次阶段性实训。例如:《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在于突出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而《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训则在于对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学会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简单问题。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该课程的专业技能,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理论学习结束,实践技能就到位的目标。
(3)实习
在结束所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后,采取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习加强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运用。它也是会计人员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的模拟性练习,一般包括会计岗位的基础常识和系统性的全部工作,对整个做账流程和报税的学习。实习叙述学生在教学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关注、重要经验,一方面促进实践者对个体的习得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实践中初步了解会计职业特点,感受作为会计的职业认同感,最终构建实践性知识体系。
2.通过“交往性”,培养实践性智慧
在会计实践性知识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团队合作差等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性智慧。教师把会计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项目,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3.通过“情感性”,增加职业认同感
职场如磁场,引力越强,被吸引住的人就越多。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引力可以理解为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这是学生择业过程中和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体验,在体验角色责任、分享角色情感的过程中,赋予会计这一职业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全方位体验会计的职业生活细节,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职业价值,明确会计职业的意义。
在实践性课程中,创造和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以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情感故事坚定会计生的职业情感,使其初步形成对会计职业的认同并体验会计的幸福,这是会计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内容。可以将当年我国及世界上发生的职业道德领域的典型事例收入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正面引导或反面警示。
三、提高职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反思
1.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职高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现在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多是基础会计的内容,浅尝辄止,或再深入一点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实验,而其按岗位和实际业务处理的仿真实验却没有开设。会计实践内容应该从基础会计开始,到纵深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再到横向的税收等内容,进而实践具有综合性的实验,形成从摇篮到墓地并呈螺旋式上升的整个会计课程实践体系。
2.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性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把财会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因为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比较贴近现代财务会计,教师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有利于使校内的实践性教学资料较为贴近实际的要求,同时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最适当的场所。在学生对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学习有关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这会促进学生将会计知识转化为自身处理经济业务的技能,这样既巩固了会计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学校都建有会计实验室,但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涉及的会计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会计电算化模拟一般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会计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 粉笔 黑板”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多为文字,效果不好,因此很有必要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4.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性
现实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希望新吸收的会计人员能立即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但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装订账簿、电算化操作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岗位,胜任工作,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总之,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与训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能让考生理解性地掌握会计知识,更能解决他们之后的就业之困,让他们成为为企业所用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10.
[2]唐淑文.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12.
[3]王玉苗,刘冬.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关注实践性知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30.
[4]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5]底萌妍.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如何通过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会计之友,2007(21).
[6]裘益政.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会通讯,2008(7).
[7]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