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许多有置业需求和租赁房屋的人已经离不开中介公司了,对其有着严重的“依赖症”。当然,近些年房产电商网站的异军突起让我们多了一个选择,但依然摆脱不了“中介依赖症”。近期,某房产电商网站试图收购中介公司,是否有利于破除“中介依赖症”呢?
随着人们置业需求量的加大,二手房买卖、房屋租赁等房产交易也愈加频繁,但是要自己独立挑选一套满意的房子并完成交易,对绝大多数的购房者来讲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房产中介便应运而生。房地产中介公司是通过接受房产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信息及其他服务以促成交易达成的居间担保、代理的服务行业。中介公司为买卖或租赁房屋的人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增大了选择范围。很多人已经离不开中介公司了,对其存在着严重的“依赖症”。但是,中介市场管理的不完善、从业人员的鱼龙混杂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扰,不过房产电商网站的加入,为我们减轻“中介依赖症”做了一些努力。近日,更有大型房产电商网站意图收购中介公司,期望破除“中介依赖症”。
中介公司问题重重
一些中介机构对房产交易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不进行认真的鉴别和检验,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忽悠买卖双方成交上。在推销房屋时不厌其烦,签订合同付了中介费后,却像无事人一样躲得远远的。凡是和房产中介打过交道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被忽悠的经历:兴冲冲地前往楼盘看房,却发现房源与中介人员描述的有较大出入;想看二手房,中介不是说已经卖出了就是联系不到房主;没有相中满意的房子,看房钱却打了水漂。
房产交易一旦出现问题,中介机构早就通过各种预设的合同条款将自己的责任排除在外,让买卖双方承担着很大的交易风险。近些年来,“黑中介”卖房坑人骗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所以“中介勿扰”一直是不少二手房出租或者租赁的市民在广告中明确标明的,希望不要有中介机构来掺和交易。
房产交易市场准入门槛低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对于下岗职工、“4050”人员(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工商部门在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时政策相对宽松,这就让中介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许多并没有从业资格、未经培训的人员也能够涉足这个行业。因为房屋中介行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单纯靠哪一个部门并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而多部门联合执法又多有不便,法律依据少,管理也跟不上。
电商平台弊端依旧
近些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房产电商网站,能给买房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深度定位服务,而不仅仅是搜索和浏览房源。购房者拿着手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订制的房屋及所有该房屋的横向(同类比较)信息和纵向(该屋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价格、看房、用户评价)信息,极大地降低了“找房人”和“卖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传统中介经营模式无法比拟的。相对于实体中介,互联网房产电商网站的最大优势恰恰是降低了信息资源的不对称。
房产电商网站还有为客户提供优惠(如搜房券返点、一万抵五万等)这样的撒手锏,甚至,房产电商网站积极推广全民经纪人的理念,绕过传统中介机构而与直接经纪人建立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传统中介机构不仅被排除在外,而且其代理成本高、客户覆盖面窄的劣势暴露无遗。
当然,房产电商网站自己也有问题,除了其自身资质良莠不齐外,房产电商网站对房地产中介的依赖性也强。一方面,电商平台通过分布于各主要城市的本地化站点建设,不断汇聚有买房和租房需求的客户流量,并向中介公司兜售房源信息接入端口;另一方面,基于移动互联发布同类型房屋比较、中介竞价服务、看房者评价等等来形成区别于中介现场体验的房屋销售增值服务。这些导致房产电商网站因中介下架房源而损失赖以生存的端口费,可以说,绝大部分中介都是房产电商网站的上帝。
另外,房产电商网站一味地盯着按点击量收费这一“睡觉也赚钱”的规则不放,无视该规则造成虚假房源泛滥、购房成本增加等损害购房者权益的现实也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收购中介 或破除中介依赖症
为破除对中介的依赖,某大型房产电商网站正在着手收购中介公司。参股房产中介或达成战略合作,也是房产电商网站降低对中介依赖的一种方式。“最起码不会再出现房源一清而空的现象。”业内人士称。某地产公司市场总监表示,房产交易环节多而复杂,单独靠电商,很难达成最后的意向。因此,房产电商想直接剔除房产中介,垄断交易的可能性不大。许多房产电商网站,对中介依赖性较强,还难以摆脱中介。可见,破除“中介依赖症”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随着房产中介各种违规行为曝光,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2011年7月,住建部发布《通知》,对房产中介经纪人的素质、交易合同、出租销售环节等问题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范。一些地方也在尝试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来促进行业自律,如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
需要进行房产买卖和租赁的公众自身也应该提高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找中介帮忙的时候要看其是否具有资质,签合同时要谨慎,看清所有条款,明白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不要轻易听信中介的承诺,如发現上当受骗,一定要及时报警,为警方侦查破案赢得时间,同时要保全相关证据。
买房不是件轻松事,在高房价面前,一套房的中介费用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消费者付出之大,如果换来的只是不负责任的服务和无处不在的“陷阱”,着实让人心寒,长此下去,终将损害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编辑:古筝)
随着人们置业需求量的加大,二手房买卖、房屋租赁等房产交易也愈加频繁,但是要自己独立挑选一套满意的房子并完成交易,对绝大多数的购房者来讲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房产中介便应运而生。房地产中介公司是通过接受房产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信息及其他服务以促成交易达成的居间担保、代理的服务行业。中介公司为买卖或租赁房屋的人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增大了选择范围。很多人已经离不开中介公司了,对其存在着严重的“依赖症”。但是,中介市场管理的不完善、从业人员的鱼龙混杂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扰,不过房产电商网站的加入,为我们减轻“中介依赖症”做了一些努力。近日,更有大型房产电商网站意图收购中介公司,期望破除“中介依赖症”。
中介公司问题重重
一些中介机构对房产交易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不进行认真的鉴别和检验,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忽悠买卖双方成交上。在推销房屋时不厌其烦,签订合同付了中介费后,却像无事人一样躲得远远的。凡是和房产中介打过交道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被忽悠的经历:兴冲冲地前往楼盘看房,却发现房源与中介人员描述的有较大出入;想看二手房,中介不是说已经卖出了就是联系不到房主;没有相中满意的房子,看房钱却打了水漂。
房产交易一旦出现问题,中介机构早就通过各种预设的合同条款将自己的责任排除在外,让买卖双方承担着很大的交易风险。近些年来,“黑中介”卖房坑人骗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所以“中介勿扰”一直是不少二手房出租或者租赁的市民在广告中明确标明的,希望不要有中介机构来掺和交易。
房产交易市场准入门槛低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对于下岗职工、“4050”人员(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工商部门在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时政策相对宽松,这就让中介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许多并没有从业资格、未经培训的人员也能够涉足这个行业。因为房屋中介行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单纯靠哪一个部门并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而多部门联合执法又多有不便,法律依据少,管理也跟不上。
电商平台弊端依旧
近些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房产电商网站,能给买房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深度定位服务,而不仅仅是搜索和浏览房源。购房者拿着手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订制的房屋及所有该房屋的横向(同类比较)信息和纵向(该屋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价格、看房、用户评价)信息,极大地降低了“找房人”和“卖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传统中介经营模式无法比拟的。相对于实体中介,互联网房产电商网站的最大优势恰恰是降低了信息资源的不对称。
房产电商网站还有为客户提供优惠(如搜房券返点、一万抵五万等)这样的撒手锏,甚至,房产电商网站积极推广全民经纪人的理念,绕过传统中介机构而与直接经纪人建立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传统中介机构不仅被排除在外,而且其代理成本高、客户覆盖面窄的劣势暴露无遗。
当然,房产电商网站自己也有问题,除了其自身资质良莠不齐外,房产电商网站对房地产中介的依赖性也强。一方面,电商平台通过分布于各主要城市的本地化站点建设,不断汇聚有买房和租房需求的客户流量,并向中介公司兜售房源信息接入端口;另一方面,基于移动互联发布同类型房屋比较、中介竞价服务、看房者评价等等来形成区别于中介现场体验的房屋销售增值服务。这些导致房产电商网站因中介下架房源而损失赖以生存的端口费,可以说,绝大部分中介都是房产电商网站的上帝。
另外,房产电商网站一味地盯着按点击量收费这一“睡觉也赚钱”的规则不放,无视该规则造成虚假房源泛滥、购房成本增加等损害购房者权益的现实也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收购中介 或破除中介依赖症
为破除对中介的依赖,某大型房产电商网站正在着手收购中介公司。参股房产中介或达成战略合作,也是房产电商网站降低对中介依赖的一种方式。“最起码不会再出现房源一清而空的现象。”业内人士称。某地产公司市场总监表示,房产交易环节多而复杂,单独靠电商,很难达成最后的意向。因此,房产电商想直接剔除房产中介,垄断交易的可能性不大。许多房产电商网站,对中介依赖性较强,还难以摆脱中介。可见,破除“中介依赖症”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随着房产中介各种违规行为曝光,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2011年7月,住建部发布《通知》,对房产中介经纪人的素质、交易合同、出租销售环节等问题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范。一些地方也在尝试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来促进行业自律,如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
需要进行房产买卖和租赁的公众自身也应该提高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找中介帮忙的时候要看其是否具有资质,签合同时要谨慎,看清所有条款,明白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不要轻易听信中介的承诺,如发現上当受骗,一定要及时报警,为警方侦查破案赢得时间,同时要保全相关证据。
买房不是件轻松事,在高房价面前,一套房的中介费用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消费者付出之大,如果换来的只是不负责任的服务和无处不在的“陷阱”,着实让人心寒,长此下去,终将损害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编辑: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