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而言,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因为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巩固旧知识,掌握部分解决不了的问题,为进一步积极主动、深入学习造成一种期待情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那如何引导好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总结出如下一些方法。
1 明确预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课前预习观念
著名作家、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但不少学生却不重视课前预习,认为课前预习不过是把课文通读一遍,只要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能提高成绩,更有甚者认为课前预习不过是浪费时间,毫无预习的必要。这些其实都是对课前预习的误解,需要教师加以纠正,因为预习不仅仅是看一遍即将学习的课文,而是需要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提前把握其重点、关键,从而在正式上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而且,由于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课前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摈弃错误的预习观念,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预习观念。
2 提供具体的课前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因此,教师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细致地安排课前预习的步骤,传授课前预习的方法,发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注意表扬鼓励,以激发预习兴趣。在刚开始时,教师可安排在课内进行,待学生初步掌握课前预习方法后,教师便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践以下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自主预习。
首先,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学会批注课文,读准读通课文。在学期开始之初,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各单元的“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具体教学课文前,让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不同的标记。例如:用圆点勾画出生词生字,用直线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用曲线标出觉得写得很好的句子,个别不懂之处打上问号。然后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查阅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还可指导学生对生词生字进行分类,譬如多音字、成语等,加深理解和印象。
其次,在扫除阅读障碍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课文思路。在解决字词音等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读的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并谈谈自己的体会。比如,对于记叙文,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写了什么事,讲了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同时要对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标注,便于理清课文思路。而在预习说明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再次,结合课后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学习。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通常是学习一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结合这些练习,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学习。
最后,查阅课文相关资料。课前预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本身,还包括社会实践、查找资料、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来扩充相关知识。比如: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就直观地了解桂林,从而更容易理解文中的语言。
3 重视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和反馈
课前预习不仅仅是学生的功课,教师也需要加强督促和检查,否则,对于自觉性不是太高的同学而言,缺少了管束就很难养成习惯,而对于坚持课前预习的同学,预习积极性也会下降,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把课前预习布置成为作业,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认真批改,并提出指导意见,并按单元进行统计,评出预习优胜者加以奖励。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进行检查,比如利用课堂的前三四分钟,抽学生朗读两三个生字,或者解释一两个重要词语的意思。这样既知晓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前预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总之,课前预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前提,更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教材体系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课前独立自主地预习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 明确预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课前预习观念
著名作家、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但不少学生却不重视课前预习,认为课前预习不过是把课文通读一遍,只要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能提高成绩,更有甚者认为课前预习不过是浪费时间,毫无预习的必要。这些其实都是对课前预习的误解,需要教师加以纠正,因为预习不仅仅是看一遍即将学习的课文,而是需要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提前把握其重点、关键,从而在正式上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而且,由于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课前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摈弃错误的预习观念,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预习观念。
2 提供具体的课前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因此,教师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细致地安排课前预习的步骤,传授课前预习的方法,发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注意表扬鼓励,以激发预习兴趣。在刚开始时,教师可安排在课内进行,待学生初步掌握课前预习方法后,教师便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践以下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自主预习。
首先,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学会批注课文,读准读通课文。在学期开始之初,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各单元的“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具体教学课文前,让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不同的标记。例如:用圆点勾画出生词生字,用直线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用曲线标出觉得写得很好的句子,个别不懂之处打上问号。然后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查阅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还可指导学生对生词生字进行分类,譬如多音字、成语等,加深理解和印象。
其次,在扫除阅读障碍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课文思路。在解决字词音等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读的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并谈谈自己的体会。比如,对于记叙文,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写了什么事,讲了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同时要对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标注,便于理清课文思路。而在预习说明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再次,结合课后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学习。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通常是学习一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结合这些练习,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学习。
最后,查阅课文相关资料。课前预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本身,还包括社会实践、查找资料、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来扩充相关知识。比如: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就直观地了解桂林,从而更容易理解文中的语言。
3 重视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和反馈
课前预习不仅仅是学生的功课,教师也需要加强督促和检查,否则,对于自觉性不是太高的同学而言,缺少了管束就很难养成习惯,而对于坚持课前预习的同学,预习积极性也会下降,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把课前预习布置成为作业,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认真批改,并提出指导意见,并按单元进行统计,评出预习优胜者加以奖励。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进行检查,比如利用课堂的前三四分钟,抽学生朗读两三个生字,或者解释一两个重要词语的意思。这样既知晓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前预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总之,课前预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前提,更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教材体系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课前独立自主地预习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