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和艺术看似是两个矛盾的个体,艺术追求情感的主观表达,科学则倡导用客观的角度去探求真理。实际上,科学与艺术不能分割,它们彼此成就、共同发展。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这两者的关系被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科学;艺术;联系;区别
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現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科学和艺术分别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科学是运用概念和定理反映客观的现实世界以及其本质与规律,科学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人类运用感性的思维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艺术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且艺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古至今,两者生生不息追求着“真”“善”“美”,尽管科学和艺术的立足点不同,但研究发现的制高点是交互交融的。当今国际趋势正推动着科学和艺术进行对话与交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一、从“真”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当代科学史的奠基人乔治·萨顿将“真”“善”“美”形象比喻为一个金字塔的三个面,他认为,当人们站在塔底部的不同侧面时,它们之间似乎相距遥远,当爬到塔的高处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得多了。人类似乎将金字塔顶端视为最高的理想,在此,科学与艺术彼此不分。科学与艺术在追求“真”的道路上表达和追求方式不尽相同。科学求真,是将事物抽丝剥茧,探寻其本质规律所在;艺术想要到达“真”,不一定有特定的对象或现象,寻求心与外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实感触与体悟,才是艺术想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科学家在找寻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过程中是经过精密推断、理性思考,其中那些普通人无法认识理解的公式、定律,最终在科学家眼里化为一个相对永恒的结论。这些结论如果以常人无法理解的高深术语公之于众,那么相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来说,也就失去了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意义。比如,科学家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向全世界公布这一成果时,往往并不是以普通大众看不懂的一连串编码呈现出来,而是以“艺术化公式”即图示或影像显现。在此,艺术与科学的“真”都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即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造福于人”。
二、从“善”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造福于人”即是“善”的完满体现。科学与艺术把对“善”的追求当成是终极目标。科学最终服务于人类,科学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家们不辞艰辛地研究,以“善”为最高准则,是每位科研人员的人生理想。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艺术的“善”,孔子听《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称《韶》乐“尽善尽美”。可见孔子将“善”当做艺术的首要标准。
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艺术修养的前提是要有道德修养,要有益于社会风气,净化人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优秀的文艺作品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好的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品格与人文精神可以引人向善,教化人心。科学与艺术离不开“善”的指引,并始终追寻着“善”的脚步。
三、从“美”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对于美的讨论永无止境,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与艺术美一样建立在自然之上。科学美并不是直接指大自然的美,而更多是指一种内在的、抽象的美,也是一种理性的美。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归根到底可以看成是他们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数的和谐,并且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这一奇妙无比的比例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许多画作、建筑,甚至是人体等遵照黄金比例的分割,才被认为是美的。此外,许多科学家都承认艺术活动中所运用到的形象思维,有助于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艺术与科学同属于人类生活中最高尚的领域,艺术家有丰富的想象力,将“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但同样需要缜密的思考、分析,甚至是计算,才能更好地变成“手中之竹”。科学发现亦是如此,艺术所带来的愉悦与快感美化了科学家的心灵,提高科学家的精神境界。
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使得科学与艺术不断交汇,例如在数码音乐、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领域,科学与艺术即是一体,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丹麦设计师伍重当年设计悉尼歌剧院时,首先考虑其造型美,讲究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统一。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历经多年的分离直到再次重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意识到,科学的发明创造,离不开艺术的情感与思维,离不开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艺术与科学正在思想的至高点进行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任路(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设计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科学;艺术;联系;区别
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現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科学和艺术分别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科学是运用概念和定理反映客观的现实世界以及其本质与规律,科学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人类运用感性的思维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艺术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且艺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古至今,两者生生不息追求着“真”“善”“美”,尽管科学和艺术的立足点不同,但研究发现的制高点是交互交融的。当今国际趋势正推动着科学和艺术进行对话与交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一、从“真”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当代科学史的奠基人乔治·萨顿将“真”“善”“美”形象比喻为一个金字塔的三个面,他认为,当人们站在塔底部的不同侧面时,它们之间似乎相距遥远,当爬到塔的高处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得多了。人类似乎将金字塔顶端视为最高的理想,在此,科学与艺术彼此不分。科学与艺术在追求“真”的道路上表达和追求方式不尽相同。科学求真,是将事物抽丝剥茧,探寻其本质规律所在;艺术想要到达“真”,不一定有特定的对象或现象,寻求心与外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实感触与体悟,才是艺术想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科学家在找寻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过程中是经过精密推断、理性思考,其中那些普通人无法认识理解的公式、定律,最终在科学家眼里化为一个相对永恒的结论。这些结论如果以常人无法理解的高深术语公之于众,那么相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来说,也就失去了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意义。比如,科学家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向全世界公布这一成果时,往往并不是以普通大众看不懂的一连串编码呈现出来,而是以“艺术化公式”即图示或影像显现。在此,艺术与科学的“真”都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即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造福于人”。
二、从“善”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造福于人”即是“善”的完满体现。科学与艺术把对“善”的追求当成是终极目标。科学最终服务于人类,科学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家们不辞艰辛地研究,以“善”为最高准则,是每位科研人员的人生理想。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艺术的“善”,孔子听《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称《韶》乐“尽善尽美”。可见孔子将“善”当做艺术的首要标准。
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艺术修养的前提是要有道德修养,要有益于社会风气,净化人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优秀的文艺作品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好的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品格与人文精神可以引人向善,教化人心。科学与艺术离不开“善”的指引,并始终追寻着“善”的脚步。
三、从“美”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对于美的讨论永无止境,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与艺术美一样建立在自然之上。科学美并不是直接指大自然的美,而更多是指一种内在的、抽象的美,也是一种理性的美。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归根到底可以看成是他们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数的和谐,并且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这一奇妙无比的比例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许多画作、建筑,甚至是人体等遵照黄金比例的分割,才被认为是美的。此外,许多科学家都承认艺术活动中所运用到的形象思维,有助于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艺术与科学同属于人类生活中最高尚的领域,艺术家有丰富的想象力,将“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但同样需要缜密的思考、分析,甚至是计算,才能更好地变成“手中之竹”。科学发现亦是如此,艺术所带来的愉悦与快感美化了科学家的心灵,提高科学家的精神境界。
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使得科学与艺术不断交汇,例如在数码音乐、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领域,科学与艺术即是一体,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丹麦设计师伍重当年设计悉尼歌剧院时,首先考虑其造型美,讲究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统一。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历经多年的分离直到再次重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意识到,科学的发明创造,离不开艺术的情感与思维,离不开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艺术与科学正在思想的至高点进行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任路(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设计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