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问题探讨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产学结合”的启示以及内涵提出质疑,揭示“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主体不能完成的办学要求,进而阐明“岗位”课堂体系的构建是实现高职院校回归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产学结合;岗位课堂;政策;产业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要求。然而,以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规律看待“产学结合”,我们会发现“产学结合”具有别样的内涵。
  
  1 “产学结合”的启示
  “产学结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通过对国内“产学结合”的大量案例分析,我们发现能够持续有效实施“产学结合”的高职院校大多具有行业背景,也就是行业或部门所办的高职院校,产业和高职院校有一个共同的行政上级,高职院校进行所谓的“理论”教学,而将专业职业教学的部分或全部以打包形式由行业或部门行政主管分配给企业,由此形成行业或部门领导下的高职院校—企业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一直是职业教育推崇的“产学结合”的成功案例,通过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在德国,国家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职业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也是免费的,学校只负责传“道”与解“惑”,政府对就业率负主要责任,为最大限度的节约社会成本,政府把授“业”的功能,也就是把专业职业教育归属由企业完成,企业也由此享受政策优惠,由此而形成了政府领导的由学校·企业组成的庞大的国家职业教育的社会体系。
  由以上分析我们所能得到的结论是:“产学结合”在教育体系内部倡导是不可操作的,也是作为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自己无法完成的。
  
  2 高职院校的先天缺陷
  历史地看待“产学结合”的内涵,从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角度探究“产学结合”的本质,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社会倒退想象,是将高职教育回归到胚胎期的举措,因为具有独立功能的高职院校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社会进入工业化后从产业中分离出来的,是专门化,集约化传递专业职业信息的场所。
  当然,“产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出现是有其特殊的现时性原因。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并不是自然的社会分工演化的结果,而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形式在内容上、时间上“浓缩”而来的,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名”、“实”不符的先天缺陷;其次是在以自费入学形式下,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中,以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夺得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短时期内的高职教育由于没有完成蜕变期而产生了与产业间不能适应的状况,这也是近年来一次次几乎是连续不断的进行高职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因,也由此产生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这样对高职院校不现实的办学要求。
  3 高职院校的回归
  高职院校的回归是指让高职院校的名、实相符,回归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回归自己该走的道路。“屁股决定大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现实状况下,首先应做足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在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运行规律的前提下,树立“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对自己、对环境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其次是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十年栽树,百年树人”,唯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艰苦不懈的辛勤工作,才能迎来高职教育全面适应产业的大发展。故此,我们首先从高职院校的基本概念入手(正本清源),以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责为出发点(拨乱反正),来揭示现实高职院校回归的蜕变之路。
  高职院校是专门化,集约化传递专业职业信息的场所,其根本职能一是将专业职业信息予以系统化、逻辑化、人性化、模块化,使之成为可用于教学的内容;二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以既符合人性又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恰当方法和手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和应用。
  从高职院校的定义和职能上看,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教育主体的根本特征无疑就是专业职业信息了,那么,我们所要做的是首先是“专业职业信息”从哪里来,到那里去,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实现。
  3.1 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单位
  在社会整体中,高职院校不是信息发生系统,而是信息处理、传递系统,对于这个关乎整体社会发展的系统信息输入需要严肃对待,如若信息输入的是垃圾,出来的结果一定也是垃圾信息,所以,正确选择高职院校的信息源,是保证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关键,也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
  产业,也唯有产业才能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职业信息的信息源,关于这一点是不会有异议的,这也是社会整体赋予高职院校的特质所在。产业与高职院校发生有形交叉关系的是个人,个人在产业中从事的是工作,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岗位”,由岗位组成工种,由工种形成职业;高职院校作为产业信息的承接者,产业人才的培养者,它中间的个人从事的是学习,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课堂,由课堂组成课程,由课程形成专业。故此,与个人相关的产业信息单位——岗位和学校专门化、集约化信息传递单位——课堂的结合,就形成了高职院校所独有的基本功能单位——“岗位”课堂,由此,高职教育中的“岗位”课堂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学科”课堂体系两者的区别也就一目了然。
  3.2 专业职业信息的选择
  专业职业信息的选择是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有效区别的关键,假如剔除由中职学校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我们知道,就专业职业知识而言,入学新生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新生之间的区别是他们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不同(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区别),由于两者培养标准所对应的岗位不同,所以,它们对专业职业信息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在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中有详尽的说明,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专业设置不明晰的状况,具体地说就是高级专业低设,即按规定必须在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却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出现;低级专业高设,即按规定只需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设置的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出现,因此,这一点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负完全责任,应该按照劳动人事主管部门的规定给予严格区分,消除不必要的混乱。
  而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能设置的专业,专业职业信息的选择对于两者是不尽相同的,在专业职业水平所对应学历要求在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中也有详尽的说明,但是我们要说的是高职教育的专业职业信息的选择的起点必须有与中等职业教育完全相同的专业职业信息,因为这是零起点入学新生进入专业所共同具备的,也是进入专业职业工作的敲门砖和专业职业操守所必须的,由于入学新生文化素质的不同,专业职业水平信息选择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本质所在。
  3.3 “岗位”课堂的构建
  “岗位”课堂作为专业职业教学的基本功能单位,它有一个“学科”课堂不可比拟的优势,即“岗位”课堂的各教学元素具有普遍性,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类企业之中,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显示其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更需要体现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办学理念,也需要显示如何以主体资格,市场化手段,打破空间束缚,挣脱时间限制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从而达到与德国“双元制”殊途同归的社会效果。
  “岗位”课堂的社会构建体现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当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态度,从整体上讲,“岗位”课堂追求的是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体现的是节约型办学模式,顺应了社会潮流,所以,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与支持,行为上给予扶持;二是反映高职院校对社会资源利用的能力,也是考量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学校管理水平的标志。
  根据“岗位”课堂的空间位置我们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校内“岗位”课堂,这是学校全资课堂,其特征是利用率高,全天候使用;
  (2)学校间“岗位”课堂,这是学校间共建合资课堂,其特征是利用率相对比较高,学校间共同使用才能做到全天候;
  (3)租赁型“岗位”课堂,这是学校出租金的租赁使用的“岗位”课堂,其特征是利用率相对比较低,自建、共建都不经济,它包括租用政府单位、事业单位以及中专层次学校的,租赁企业车间改造的课堂。
  根据职业性质的不同,其工作时间的区间也各不相同,企业为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以及适应生产的工艺要求,全天候,分时段的岗位工作制度应该引入教学,所以,学校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体现“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的“工学结合”宗旨,在校外“岗位”课堂的利用上,应倡导在非正常时间内充分使用,从而也使学生能够完全、真正理解职业的性质。非正常时间的引入是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学校的教学时间,它包括全天24小时的任何时间,更包括法定的节假日,星期六和星期天,在“岗位”课堂的利用上一定要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在“岗位”课堂的教学中一定要体现企业的特性,它包括企业员工的班组制,安全生产制,清洁生产制,教学管理上必须完全执行ISO9000体系。
  “岗位”课堂的运行完全不同于“学科”课堂,“岗位”课堂的运行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生产的时间要求,以设备为中心,执行小组工作制的全天候运行,并列“岗位”课堂同时运行,学生交叉上课,所以,“岗位”课堂的运行需要统筹安排,整体运行。
  综合以上论述,以产业为信息源泉的“岗位”课堂体系是高职教育的灵魂,由此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课堂体系;以劳动人事部门的相关规定为标准的专业职业信息的选择,划清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界限,零起点、多层次的“岗位”课堂体系构建为培养高职教育人才奠定了基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保证了培养高职教育人才标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2]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中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3-3(1).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1).
  [6]贺星岳,郭薇.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J].职教论坛,2004(24).
  [7]王华柯.半工半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探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4).
  [8]潘胜,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成功的十个关键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6).
  [9]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其他文献
【问题】  您准备看或正在看的一本书是什么?  李光荣:《李光耀传》。  您最想推荐给子女,觉得能影响他们人生的书是什么?  李光荣:《道德情操论》。  您最想推荐给下属,觉得对他们工作有帮助的书是什么?  李光荣:《旧制度与大变革》。  您比较喜欢哪类书籍?  李光荣:公共管理类。  您认为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光荣:可以增加阅历,增强对社会、对事物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科学领
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皋岭老师《以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翻转课堂初探》一文很有意义。原因在于:一是微课程教学法所倡导的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入实践探索;二是文章中的“真问题”“资源包”“脚手架”“微项目”都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中的关键词。  “真问题”的价值  项目学习倡导协作探究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情境。这是因为真实情境往往是纷繁复杂、跨学科的,需要从中观察、发现、提炼学科问
巴伦·奥斯登·萨肯(1828~1906)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俄国驻美国的外交官,曾经担任过俄国驻纽约的总领事。他同时也是一名昆虫学家,在20多岁时就开始发表昆虫学论文,并在42岁提前退休,以便全身心去研究昆虫。  1875年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奥斯登·萨肯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度假,看到一群昆虫在树林中飞舞,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白色光芒。这是不是以前从未被发现的新物种?他在用捕虫网尝试了几次之后,
我接待了一位突遭失子之痛的母亲。儿子突然走了,她对自己的情绪强加抑制,这样很不好。   人在遭遇诸如亲人突然亡故或蒙受巨大灾难时,强烈的负面情绪会造成心理上的高度紧张。当这种紧张被压抑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造成心理伤害,甚至心理崩溃。   这时候,痛快地流泪,可以使已超载的极度痛苦和悲哀的情绪得到宣泄,从而解除过量的心理负荷,收到良性的心理效应,
“拼了命來追求的,却是永远也到不了手的……”从隔壁的座位传来带着哭泣声音的女人这样说。  像火车车厢间一样的咖啡座,是老式的房子改装的。坐在自己的座位,既看不见前座的顾客,也看不到后座的客人。因此只能以声音辨认男女。那个女人说话的哽咽声令原本手拎着咖啡杯的我,放下手中的杯,轻轻地叹息。  她说的,是每个人的命运。  我们永远追求那些永远无法到手的梦想和期待。  而那些梦想中的美好,到不了手的人与事
火型山温泉,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到地壳深处,受高热、压力作用后,循裂缝上升涌出地表时,温度仍高于人体体温,即形成所谓温泉。其涌出的形态很多,有默默无声缓缓涌出,也有隆隆巨喷而出,还有一些是热水和着泥浆、天然气一起涌出。  非火山型温泉,包括深城岩温泉、变质岩温泉、沉积岩温泉。即通过物理探测、地质分析,推算出因地热产生的含水层深度,从而在有温泉开发可能性的地热地区进行钻探,从深层断裂带打出温泉水
我今年40岁,两年前与前夫离异。最近,我又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对现在的爱情,我是非常珍惜的,对丈夫我也疼爱有加。可婚后在与丈夫过性生活时,我总没法获得以前那种欲醉的性高潮。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南海 陈小玲  陈小玲读者:  女性再婚,重组家庭,乃是一大喜事。但是,有些中年再婚女性在性生活中却出现性高潮不足,令人不快、不安。当然,这种情况并非是性功能减退所致,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中年女性再
随着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启动,势必有符合条件的家庭将生育二胎,这样也会激发80后甚至70后的再生育欲望,使高龄产妇的人数随之增多。但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高龄产妇增多,必然也会使生育风险增加,所以有必要给高龄产妇敲敲警钟。  有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会升高,妊娠成功率下降。产妇年龄大,也会危及婴儿的健康。从遗传学的角度而言,高龄产妇所生的孩子中畸形发病率比
现代性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有规律的性生活对人的健康有益,但是夫妻在冬季过性生活时应注重保健。  《内经》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说的是冬季气候严寒,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的能量。人们在过性生活时,假如不把握分寸,确实易影响身体健康。  1.身体暖和再开始  冬季性爱要面临寒冷干燥的考验,保暖工作不做好,激情过后小心感冒“偷袭”。冬季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
生活中,每对夫妻都像在爬楼梯。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为件小事发生争吵,后来,竟吵到要离婚的程度,离就离,谁怕谁?我怒道。  在去办离婚手续的路上,我们谁也不说话。到了民政局,办完了手续,我和她一前一后走出了民政局的大门。  一起吃顿饭吧!这句话鬼使神差地从我口中蹦出。她望了望我,点点头。这顿饭,菜不可口,饭也不对味,我和她却吃到很晚。餐厅里有一种少有的寂静,我们吃得很落寞。我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