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访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家访的实效性,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家校联系;家访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40-02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拥有深刻的了解,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地进行交流沟通,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信任,获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建议,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自觉改进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多年,经常进行家访,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家访前要充分准备
农村初中的学生家庭地处农村,且离县城偏远,因此,班主任要在家访前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农村既没有城市交通便利,其住宅布局也没有城市规范、集中。教师不易熟悉学生所在乡村的环境、学生上学的路线,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家访的成功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要了解学生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例如:是否外出?是否农忙?性格脾气如何?对教育子女的基本态度等。农村家长比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低,所处环境差,育人观念陈旧,对家教的科学性认识不够充分,加之计划生育的实施,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是独生子女,以及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要求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家长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家访时要目的明确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家访也一样,为了使家访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每一次家访前,教师应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该学生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充分收集、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存在的原因。在家访时,将问题重点提出,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事实证明:目的明确是家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家访工作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身体到学习,从劳动到文娱,看似面面俱到,家长听了如过眼云烟,什么也没有明确。那么怎样订好家访的目标呢?如:对班级中的学生干部进行家访,可指导学生学习与社会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不畏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对各方面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可鼓舞干劲,指导学习方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从题海中走出来;对纪律较差的学生,可以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家访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家长必定以极大的热情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家访的效果就能体现出来了。
三、家访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家访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场,且把学生放在家访的中心位置。
家访,首先是对学生的访问,其次才是和家长的交谈。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又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2、家访时要注意交流方式。
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3、要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觉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同时,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
4、要全面评价学生。
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死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独指责学生的过错。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5、多引导启发。
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家访后要注意督导,巩固效果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家访后,对学生不闻不问,认为家访回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错误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理想。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动,学生心里正在进行着“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的对抗,正急需外部动力的辅助,以达到思想上的净化和改良。为了巩固家访效果,可采用学生监督和老师疏导相结合的方式,辅以榜样示范、正面激励等措施手段,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定时采取谈心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防止学生错误行为的反弹,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家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每次家访的目的,在家访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策略,家访过后注意督导和巩固效果,这样就能通过家访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领悟教育子女的方法,学生又能理解老师的苦心、不断转变学生态度和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家校联系;家访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40-02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拥有深刻的了解,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地进行交流沟通,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信任,获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建议,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自觉改进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多年,经常进行家访,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家访前要充分准备
农村初中的学生家庭地处农村,且离县城偏远,因此,班主任要在家访前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农村既没有城市交通便利,其住宅布局也没有城市规范、集中。教师不易熟悉学生所在乡村的环境、学生上学的路线,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家访的成功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要了解学生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例如:是否外出?是否农忙?性格脾气如何?对教育子女的基本态度等。农村家长比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低,所处环境差,育人观念陈旧,对家教的科学性认识不够充分,加之计划生育的实施,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是独生子女,以及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要求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家长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家访时要目的明确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家访也一样,为了使家访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每一次家访前,教师应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该学生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充分收集、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存在的原因。在家访时,将问题重点提出,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事实证明:目的明确是家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家访工作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身体到学习,从劳动到文娱,看似面面俱到,家长听了如过眼云烟,什么也没有明确。那么怎样订好家访的目标呢?如:对班级中的学生干部进行家访,可指导学生学习与社会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不畏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对各方面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可鼓舞干劲,指导学习方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从题海中走出来;对纪律较差的学生,可以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家访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家长必定以极大的热情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家访的效果就能体现出来了。
三、家访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家访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场,且把学生放在家访的中心位置。
家访,首先是对学生的访问,其次才是和家长的交谈。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又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2、家访时要注意交流方式。
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3、要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觉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同时,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
4、要全面评价学生。
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死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独指责学生的过错。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5、多引导启发。
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家访后要注意督导,巩固效果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家访后,对学生不闻不问,认为家访回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错误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理想。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动,学生心里正在进行着“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的对抗,正急需外部动力的辅助,以达到思想上的净化和改良。为了巩固家访效果,可采用学生监督和老师疏导相结合的方式,辅以榜样示范、正面激励等措施手段,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定时采取谈心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防止学生错误行为的反弹,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家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每次家访的目的,在家访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策略,家访过后注意督导和巩固效果,这样就能通过家访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领悟教育子女的方法,学生又能理解老师的苦心、不断转变学生态度和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