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少儿艺术器乐总决赛上,一个年仅7岁名叫田羽锋的小选手以一曲精彩的爵士鼓Solo(独奏),完美再现了由美国“小鼓王”托尼在12岁时演奏成功的曲目。尽管最后他令人遗憾地只摘得了银奖,但中国“小鼓王”的名声却不胫而走。
近日,笔者来到了田羽锋的家中,这才了解到,他的身后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永远站着爸爸妈妈,是奶奶一路陪伴着他走来……
乐坛童星,奶奶给他一双坚强的翅膀
1999年4月24日,田羽锋出生在北京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到来,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尤其是奶奶王继文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赋闲在家的她,早就盼望着孙子的降生……由于小羽锋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于是在他百天的时候,奶奶就将他接到家里。过去由于特殊的原因,王继文没能让儿女们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母亲,她深感愧疚,所以她要把心中长久的期待寄托在孙子身上。
小羽锋一岁半时,王继文要外出旅游,怎么办?请保姆,她又放心不下。思来想去,最后她想何不把孙子也一同带上,去外面旅游,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主意定下,就连她自己也被这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
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带着个一岁多的孩子出游,一路上的辛劳自不必说,可为了给孙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她顾不了那么多,她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保护他。时隔不久,王继文便带上折叠车和孙子随团出行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小羽锋跟随奶奶的脚步,足迹遍及国内十余个城市以及泰国、日本、韩国等地……旅游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人生,也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此期间,王继文为了把孙子培养成才,在他身上下了不小的功夫,教他识字、唱歌、习武、练跆拳道……可孙子似乎对这些都不是很感兴趣。面对如此状况,王继文犯难了,是不是教育方式不对头?她一次次地扪心自问。按说,一个孩子未来事业成功与否,与其受到的早期启蒙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呀。
通过总结经验,从古今中外成才的范例中,王继文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每一个成功者都有其特定的成才空间,因人因地,不能一概而论。孙子之所以对自己认为可行的学业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的个性使然,兴许他的爱好在其他方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继文带着孙子路过中音公司。走着走着,小羽锋突然停下了脚步,探着小脑袋往里面张望……小家伙在看什么呢?王继文停下脚步,定睛观看,这才发现里面摆放着一套架子鼓样品。难道说,他对这套鼓感兴趣……
来到鼓前,小羽锋爱不释手,试着敲打了几下,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令他激动不已,奶奶看得出孙子非常喜欢这套乐器。一问才知道,这套架子鼓是段丝梨小姐的,她的父亲就是当今中国赫赫有名的爵士鼓大师段志国。听完介绍,王继文表示想让孙子拜师学艺,工作人员答应尽力帮助联系。
回家的路上,田羽锋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停地舞动着手臂,回味刚才击鼓的时刻。奶奶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喜上眉梢。第二天,王继文接到段志国老师的电话,让她带孙子前去家里。见面交谈后,段老师被王继文感动了,一个如此爽快的老人竟然“退而不休”,全身心地培养孙子,还依照孩子的兴趣,选择了爵士鼓这样一种在中国尚不普及的西洋乐器,这种前卫的教育理念更令人赞叹。再加上小羽锋的乐感很强,于是段老师当即决定,暂时收下这名学生。在他收的三个徒弟中,田羽锋是年龄最小的。那一年,他年仅四岁零两个月。
岁月如歌,奶奶是孙子人生的“导演”
田羽锋的个人兴趣找到了,师也拜了,按部就班地培养下去,孙子的明天一定会如阳光般灿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继文一如既往,不辞辛苦地带着孙子奔波在求学的路上。也许是她想的过于简单,太过美好,起初小羽锋还能像模像样地坐在鼓架旁,按照老师的要求,打上几个节奏,可时间长了,他便再也坐不住了,好像座位上面有什么东西在拱他的小屁股……
这可急坏了王继文,要知道,段志国老师在中国可是爵士鼓方面的领军人物,孙子能拜他为师,这是多大的荣幸啊!如果再不好好练,那可是要糟蹋了这样大好的机遇。
与其心急万分,不如分析问题所在,寻找解决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继文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孩子毕竟是孩子,好奇是他的天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花大力气将好奇培养为长久的兴趣。为此,王继文翻阅了大量资料,几经琢磨后,她找来几首节奏鲜明的爵士鼓演奏曲,让羽锋逐渐提高对乐曲的兴趣。
终于,两个月后,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小羽锋从单脚踩贝司鼓再到双脚踩,由慢及快,手脚也能快速配合,灵活自如;从最初的十分钟、三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他也不再吵闹,基本功渐渐扎实了,手臂的肌肉也练发达了。甚至每次练鼓他都兴奋不已,一打就是八九个小时。
看到孙子由于长时间的练习,手掌上都磨出了一个个水泡,用针挑了,钻心地疼,可小羽锋强忍着,始终没有让眼泪滚下来,因为他要做个坚强的小男子汉……“奶奶让你吃那么大的苦,你不恨奶奶吗?”“不,奶奶时常表扬我,我怎么会恨奶奶呢。”闻听此言,王继文便感到由衷的欣慰。尽管小羽锋时不时地也会跟奶奶耍脾气,可在长时间的磨合下,他对奶奶已产生了一种依赖,对奶奶的良苦用心,他也渐渐明白。
慢慢地,田羽锋在奶奶细心的关爱下,在段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取得了惊人的进步……4岁时就可以打伴奏型架子鼓,5岁开始演奏爵士乐,美国“小鼓王”托尼12岁靠一曲独奏轰动美国乐坛,而田羽锋6岁时就能独奏……看到田羽锋是个可塑之才,2005年元旦,段志国正式收他为入室弟子。
看到这一切,王继文喜不自胜,但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继续鼓励羽锋不断地进取。“成功、荣誉、幸福在哪里?就在狗尾巴尖上。你要追求它,只能在原地转圈,永远也追不到,只有挺起胸,朝前走,付出艰辛与努力,它们才会向你招手……”奶奶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在田羽锋幼小的心田深深地扎下了根。
转眼间冬去春来,田羽锋在学艺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时间,田羽锋的名字不胫而走,许多家长纷纷前来取经,想了解一下,这个叫田羽锋的孩子是如何成才的。然而,人们在了解情况后,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诸如:“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应该让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看把孩子累成这样,作为孩子的奶奶怎能不心疼呢?”“孩子教育的好坏,是父母的责任,作为奶奶,应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这么大岁数,还东奔西跑的图个啥?”……
这些议论让王继文的心情备感压抑。是啊,自己费尽心血,图个啥呢?看到与己同龄的人们,每天锻炼锻炼身体,各地走动走动,种种花养养草……岂不令人羡慕。自己如此这般操劳,为了什么呢?可培养孩子难道只是父母的专利吗?难道只有学校和老师才是最佳选择吗?教育孩子成才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啊!
这么一想,王继文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倒是说这些话的人,应该好好总结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培养孩子决不能千篇一律,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看到社会上流行什么培训班,一些孩子的家长就不假思索地跟风而动,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此的草率行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挥,耽误了很多孩子的美好前程……
继而王继文又想,什么是孩子幸福的童年呢?如今的社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很多城市的孩子娇生惯养,缺乏抗挫折抗压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学得一技之长,只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王继文更坚定地认为,她今天为孙子所做的一切,是十分正确的,她决定不再理会那些议论。
雏鹰展翅,奶奶永远是只“领头羊”
爵士鼓起源于美国,作为一种西洋打击乐器,随着在中国的逐渐普及,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们的欢迎。
2005年秋,为了给田羽锋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不因练鼓而影响他人,王继文与老伴商量,不惜重金,为孙子承租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并请清华大学的设计人员帮助做了隔音设施。
与此同时,王继文也从一个外行变成了研究爵士鼓的内行。几年下来,她买来的有关爵士鼓的书籍和影碟早已堆满了整个书房,而知晓了有关爵士鼓的专业知识后,她教育起孙子来也有的放矢,更加得心应手。
如今,田羽锋已不再需要奶奶督促了,每天都会自觉地走向鼓房,走向希望的明天……看着孙子越来越懂事,王继文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心里越发地舒畅。
2006年的春天悄然而至,年仅7岁的田羽锋已被人们所熟悉。在由中国佛教协会文化部组织的“促奥运泼水节、西双版纳—北京—雅典”北京庆祝会上,田羽锋的爵士鼓独奏成为大会的亮点;7月,在第二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选拔赛上,田羽锋从众多参赛选手中再次脱颖而出,摘得北京赛区桂冠。一个个荣誉、一份份邀请,像雪片般向他飞来……他被媒体称为中国的“小鼓王”。
“小鼓王”能走到今天,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着实不易,这里凝聚着一个老人朴素的愿望。谁说隔代教育不能出成果,王继文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切。作为奶奶,她这只“领头羊”还要走下去,领着孙子攀上更高的艺术高峰……
(责编/俞媛媛)E-mail:[email protected]
近日,笔者来到了田羽锋的家中,这才了解到,他的身后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永远站着爸爸妈妈,是奶奶一路陪伴着他走来……
乐坛童星,奶奶给他一双坚强的翅膀
1999年4月24日,田羽锋出生在北京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到来,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尤其是奶奶王继文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赋闲在家的她,早就盼望着孙子的降生……由于小羽锋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于是在他百天的时候,奶奶就将他接到家里。过去由于特殊的原因,王继文没能让儿女们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母亲,她深感愧疚,所以她要把心中长久的期待寄托在孙子身上。
小羽锋一岁半时,王继文要外出旅游,怎么办?请保姆,她又放心不下。思来想去,最后她想何不把孙子也一同带上,去外面旅游,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主意定下,就连她自己也被这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
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带着个一岁多的孩子出游,一路上的辛劳自不必说,可为了给孙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她顾不了那么多,她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保护他。时隔不久,王继文便带上折叠车和孙子随团出行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小羽锋跟随奶奶的脚步,足迹遍及国内十余个城市以及泰国、日本、韩国等地……旅游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人生,也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此期间,王继文为了把孙子培养成才,在他身上下了不小的功夫,教他识字、唱歌、习武、练跆拳道……可孙子似乎对这些都不是很感兴趣。面对如此状况,王继文犯难了,是不是教育方式不对头?她一次次地扪心自问。按说,一个孩子未来事业成功与否,与其受到的早期启蒙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呀。
通过总结经验,从古今中外成才的范例中,王继文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每一个成功者都有其特定的成才空间,因人因地,不能一概而论。孙子之所以对自己认为可行的学业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的个性使然,兴许他的爱好在其他方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继文带着孙子路过中音公司。走着走着,小羽锋突然停下了脚步,探着小脑袋往里面张望……小家伙在看什么呢?王继文停下脚步,定睛观看,这才发现里面摆放着一套架子鼓样品。难道说,他对这套鼓感兴趣……
来到鼓前,小羽锋爱不释手,试着敲打了几下,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令他激动不已,奶奶看得出孙子非常喜欢这套乐器。一问才知道,这套架子鼓是段丝梨小姐的,她的父亲就是当今中国赫赫有名的爵士鼓大师段志国。听完介绍,王继文表示想让孙子拜师学艺,工作人员答应尽力帮助联系。
回家的路上,田羽锋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停地舞动着手臂,回味刚才击鼓的时刻。奶奶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喜上眉梢。第二天,王继文接到段志国老师的电话,让她带孙子前去家里。见面交谈后,段老师被王继文感动了,一个如此爽快的老人竟然“退而不休”,全身心地培养孙子,还依照孩子的兴趣,选择了爵士鼓这样一种在中国尚不普及的西洋乐器,这种前卫的教育理念更令人赞叹。再加上小羽锋的乐感很强,于是段老师当即决定,暂时收下这名学生。在他收的三个徒弟中,田羽锋是年龄最小的。那一年,他年仅四岁零两个月。
岁月如歌,奶奶是孙子人生的“导演”
田羽锋的个人兴趣找到了,师也拜了,按部就班地培养下去,孙子的明天一定会如阳光般灿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继文一如既往,不辞辛苦地带着孙子奔波在求学的路上。也许是她想的过于简单,太过美好,起初小羽锋还能像模像样地坐在鼓架旁,按照老师的要求,打上几个节奏,可时间长了,他便再也坐不住了,好像座位上面有什么东西在拱他的小屁股……
这可急坏了王继文,要知道,段志国老师在中国可是爵士鼓方面的领军人物,孙子能拜他为师,这是多大的荣幸啊!如果再不好好练,那可是要糟蹋了这样大好的机遇。
与其心急万分,不如分析问题所在,寻找解决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继文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孩子毕竟是孩子,好奇是他的天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花大力气将好奇培养为长久的兴趣。为此,王继文翻阅了大量资料,几经琢磨后,她找来几首节奏鲜明的爵士鼓演奏曲,让羽锋逐渐提高对乐曲的兴趣。
终于,两个月后,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小羽锋从单脚踩贝司鼓再到双脚踩,由慢及快,手脚也能快速配合,灵活自如;从最初的十分钟、三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他也不再吵闹,基本功渐渐扎实了,手臂的肌肉也练发达了。甚至每次练鼓他都兴奋不已,一打就是八九个小时。
看到孙子由于长时间的练习,手掌上都磨出了一个个水泡,用针挑了,钻心地疼,可小羽锋强忍着,始终没有让眼泪滚下来,因为他要做个坚强的小男子汉……“奶奶让你吃那么大的苦,你不恨奶奶吗?”“不,奶奶时常表扬我,我怎么会恨奶奶呢。”闻听此言,王继文便感到由衷的欣慰。尽管小羽锋时不时地也会跟奶奶耍脾气,可在长时间的磨合下,他对奶奶已产生了一种依赖,对奶奶的良苦用心,他也渐渐明白。
慢慢地,田羽锋在奶奶细心的关爱下,在段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取得了惊人的进步……4岁时就可以打伴奏型架子鼓,5岁开始演奏爵士乐,美国“小鼓王”托尼12岁靠一曲独奏轰动美国乐坛,而田羽锋6岁时就能独奏……看到田羽锋是个可塑之才,2005年元旦,段志国正式收他为入室弟子。
看到这一切,王继文喜不自胜,但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继续鼓励羽锋不断地进取。“成功、荣誉、幸福在哪里?就在狗尾巴尖上。你要追求它,只能在原地转圈,永远也追不到,只有挺起胸,朝前走,付出艰辛与努力,它们才会向你招手……”奶奶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在田羽锋幼小的心田深深地扎下了根。
转眼间冬去春来,田羽锋在学艺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时间,田羽锋的名字不胫而走,许多家长纷纷前来取经,想了解一下,这个叫田羽锋的孩子是如何成才的。然而,人们在了解情况后,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诸如:“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应该让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看把孩子累成这样,作为孩子的奶奶怎能不心疼呢?”“孩子教育的好坏,是父母的责任,作为奶奶,应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这么大岁数,还东奔西跑的图个啥?”……
这些议论让王继文的心情备感压抑。是啊,自己费尽心血,图个啥呢?看到与己同龄的人们,每天锻炼锻炼身体,各地走动走动,种种花养养草……岂不令人羡慕。自己如此这般操劳,为了什么呢?可培养孩子难道只是父母的专利吗?难道只有学校和老师才是最佳选择吗?教育孩子成才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啊!
这么一想,王继文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倒是说这些话的人,应该好好总结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培养孩子决不能千篇一律,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看到社会上流行什么培训班,一些孩子的家长就不假思索地跟风而动,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此的草率行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挥,耽误了很多孩子的美好前程……
继而王继文又想,什么是孩子幸福的童年呢?如今的社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很多城市的孩子娇生惯养,缺乏抗挫折抗压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学得一技之长,只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王继文更坚定地认为,她今天为孙子所做的一切,是十分正确的,她决定不再理会那些议论。
雏鹰展翅,奶奶永远是只“领头羊”
爵士鼓起源于美国,作为一种西洋打击乐器,随着在中国的逐渐普及,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们的欢迎。
2005年秋,为了给田羽锋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不因练鼓而影响他人,王继文与老伴商量,不惜重金,为孙子承租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并请清华大学的设计人员帮助做了隔音设施。
与此同时,王继文也从一个外行变成了研究爵士鼓的内行。几年下来,她买来的有关爵士鼓的书籍和影碟早已堆满了整个书房,而知晓了有关爵士鼓的专业知识后,她教育起孙子来也有的放矢,更加得心应手。
如今,田羽锋已不再需要奶奶督促了,每天都会自觉地走向鼓房,走向希望的明天……看着孙子越来越懂事,王继文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心里越发地舒畅。
2006年的春天悄然而至,年仅7岁的田羽锋已被人们所熟悉。在由中国佛教协会文化部组织的“促奥运泼水节、西双版纳—北京—雅典”北京庆祝会上,田羽锋的爵士鼓独奏成为大会的亮点;7月,在第二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选拔赛上,田羽锋从众多参赛选手中再次脱颖而出,摘得北京赛区桂冠。一个个荣誉、一份份邀请,像雪片般向他飞来……他被媒体称为中国的“小鼓王”。
“小鼓王”能走到今天,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着实不易,这里凝聚着一个老人朴素的愿望。谁说隔代教育不能出成果,王继文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切。作为奶奶,她这只“领头羊”还要走下去,领着孙子攀上更高的艺术高峰……
(责编/俞媛媛)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