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贱民”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一直享有同族社会、和谐社会的声誉,但是,这其中隐藏着一个例外现象:“贱民”的存在。在日本,屠夫、殡仪人员、皮草工或其他一些与所谓不干净事物打交道的人,一直都遭遇着被边缘化。对于在芝浦屠宰场工作的人来说就是如此。要知道,这里的工作人员大都经手的是地球上一些最昂贵的动物、最高档的食材。世界闻名的日本神户牛肉就是在这里处理的。而且,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很多技能,甚至要从事10年才能称得上熟练掌握。但是,这里的手艺人不会轻易谈论他们的职业。“部落民”(日本“贱民”阶层)可追溯到日本封建时代,虽然这种等级制度在1871年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被废除,后来日本也尝试改变这类人群的生存条件,但至今仍存在歧视现象。现今,这种长期延续下来的“部落民”人数难以确定。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利用桉树的桉叶油可制造出能够用于航空业的燃油,虽然可能会比传统燃油贵一些,但碳排放要低得多,更有利于环保。目前,全球航空业主要使用源于化石燃料的燃油,碳排放量巨大。而可再生能源中的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虽然可用于汽车,但能量密度难以达到航空燃油的要求。桉叶油中含有单萜烯类化合物,可以转化成高能量密度的燃油。这类化合物也存在于松树中,但松树的生长速度要比桉树慢得多。
欧洲人一有大事小事就爱跑邮局,不但收发信件要去,交房租、纳税、缴纳各种费用也要去。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欧洲各国多施行较为严格的住址登记制度,方便政府信函和文件直接寄送到居民手中;二是欧洲城市普遍较小,邮政系统容易布局。在更深层上,对邮局的热爱或源于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稳定感。在大城市里,规格较高的邮局往往位于历史悠久的著名建筑中,在功能上也兼容了电信服务、旅游资讯甚至文化商品售卖的
在现代人成为唯一存活的人类物种之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曾经和人类祖先智人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虽然这两种原始人已先后灭绝,但通过与智人杂交,他们的一些基因得以流传至今。美国遗传学家在分析美拉尼西亚岛民DNA时发现,他们除了携带源自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遗传信息,还有部分“无主DNA”。研究人员推测,这部分DNA可能源自第三种非智人的原始人。美拉尼西亚群岛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西太平洋,因为地理
2014年1月29日,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RIKEN CDB)年仅30岁的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关于“刺激触发多能性获得”(STAP)的论文,提出酸浴(把细胞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和挤压等方式可以更为简便地培养出多能细胞(又称万能细胞),即STAP细胞,这种细胞被视为类似干细胞。  调查委员会认定小保方晴子造假  由于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非凡的意义
今天的中国面临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项目,需要大量经费,为什么还要花钱去探索月球、火星和太阳系?  太阳系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这一事业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好奇,遂上下而求索  好奇是创新的源泉,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太空探索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和探索,浩瀚的宇宙,壮丽的星空,让人类的好奇心得到充分释放。  从空间上讲,宇宙无边无际,即使小到太阳系,其半径也达10万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土星的光环最为明亮和壮观,整体直径超过27万千米,主要成分是尘埃颗粒、小石块与小冰块。B环是土星光环结构中最大的一个。科学家们对其“螺旋密度波”进行了分析。这种波的结构模式直接受到光环质量大小的影响,因此对这种波的结构进行测量将帮助科学家反推出光环的质量,就像给光环“称重”。结果显示,B环的“表面质量密度”约在每平方米40~140克之间。对土星B环进行精确称重,有助于科学家判断土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火葬是现代社会“移风易俗”的产物,火葬很现代。其实不然。宋元时期,京师汴梁、临安、河东路、两浙路等地,都盛行火葬,“相习成风”。  宋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蔚然成风的火葬现象呢?一个原因跟佛教的普及有关。火葬乃是佛家之俗,随着佛教影响力的扩大,火葬之风也扩散开来。都城汴京、河北、两浙、福建、四川等地是宋代火葬盛行的地区,同时也是佛教最为发达的区域。还有一个原因是土地资源的限制,宋朝的国
山东义和团外溢,只是一个内政问题,假如清廷采取一个全国性措施,这种情形也不是不能根治,至少不会像后来那样成为无法收束的全国性动荡。  所谓宣战诏书  义和团之所以闹到这样,特别是能够堂而皇之进入严密防范的京城,显然如果没有来自高层的默许,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清廷自从为光绪帝选择了大阿哥之后,中外交涉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国公使或许听信那些政治流亡者的分析,以为光绪帝代表中国的未来,而端王载漪则
流言:近日,一则“桉树有毒会污染环境,引发白血病”的帖子将桉树推上了风口浪尖,让桉树在短短数周之内成为“众矢之的”。还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制造“绿色沙漠”等。事实果真如此吗?  真相:所谓“桉树会释放有毒物质,对农作物和人畜有害”,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粤西有50余年的桉树栽培历史,目前80%以上林地都种桉树,桉树木片出口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14年,针对桉树种植是否会污染水源的质疑,
大自然是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从雨后彩虹的绚丽多姿,到旭日初升的红色朝霞,从大江南北的青山绿水,到奇花异草的五彩缤纷,无不体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多彩……人们对于颜色的向往自古有之,但古代人主要是用天然染料染色的。由于天然染料产量极低,所以在古代是异常珍贵的。  满朝朱紫贵——一个时代的写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之一,从紫草中提取紫色染料进行染色就是一个重要的案例。春秋战国时,齐桓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