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著名绘画家、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谈到绘画技巧时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云锁其间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这就是告诉我们,好的画家并不需把要传递的意境全部描绘出来,让观者一览无遗,而是要就有传无,留给观者更大的思维空间,让观者借助自己的思维空间参与画的二次构造,从而与绘画者共鸣,甚至生发出新的意境与境界。
我们也明白,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绘画的技法同样适用于文学创作。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大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传神地运用了虚笔,宕开一笔,来描绘人物形象,传递人物神韵,即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的“含无尽之意,见于言外” 。
一、直接绘虚境。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解析:两首诗歌都描写了一位漂亮到“眼前有景道不出”地步的魅力女子。作者明白,无论怎么样的妙笔,都无法满足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于是作者避而不写,虚晃一笔,另辟蹊径。《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通过由天下到楚国,由楚国到臣里,由臣里到东家之子,如剥竹笋般,层层铺叠,先声夺人,吊足读者的胃口。行文至此,作者却宕开描写,通过对东家之子的身高和颜色的描绘来描摹:不得增减,天生丽质。但具体如何如何美,却需要读者借助作者文字的描写,生发而成。作者只是轻轻地告诉了我们四个字:恰到好处。真是留足了空间,引人浮想联翩。
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比较衬托并不是作者运用的重点,作者的虚笔还停留在描绘上。而在《陌上桑》中,作者就是重点采用衬托的虚笔手法,来描绘罗敷的美丽。作者以旁观人群的不同身份、地位对罗敷美丽的一致认可来印证自己笔下的罗敷是美丽的。可具体的认可内涵,却又能根据读者的个人喜恶、时代环境、审美观念等不同而生发出不同的具体的形象来。
二、表实而实虚。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解析:《硕人》这首诗歌所描绘的女子形象,作者是穷形尽相,通过手、皮肤、牙齿、眉毛、笑容、眼睛等,具体描摹了女子的外貌,这个似乎就是中国古代仕女的典型形象。并且还有历代的欣赏者对它作了注解,如有一种现代文的翻译:“她的手就像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像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像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当我们把现代文和原文进行比较阅读时,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遗憾和失落,总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是图画和翻译后的文字不能够反映出来的,而具体在哪里,我们却是“欲辨已忘言”。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阅读文字时,进行了再创造,对文字背后内在的神韵进行了自己的解读,由外在形象进入了内在的独特的审美神韵。
《红楼梦》中,作者借助贾宝玉之口,通过零距离般的观察,描绘了初次见面的林妹妹的形象,对林黛玉进行了一次总体的观照。而这次的描摹,我们会觉得比《硕人》中的描绘更具体,因为作者的描绘中,不仅有对林妹妹的外貌的具体描写,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还对林黛玉走路的姿态、坐卧的样子、神态都进行了描写。似乎我们都能够依据作者的文笔在心中去描绘出一个具体的林妹妹的形象出来。但是当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林妹妹形象与别人心中的林妹妹形象进行比较的时候,却发现难以生发出一个共同的可以认可的形象。这完全不同的体验结果,是与我们的阅读感受分不开的。这就是作者表面看似工笔细描,而实际上是虚笔描写的结果。在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体验中,我们就已经从作者的文字描绘中领略了作者希望传递的内在神韵,而这也就是我们需要阅读的最终结果,也才是真正体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绿叶衬红花之虚。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曹植《美女篇》)
听了他的称赞,她笑了笑,越过他的肩头继续环顾着舞厅。她不像一个仿佛觉得舞厅里一切面孔都溶成了仙境般幻影的那样初次跳舞的少女;她也不是一个舞得太多以致把舞厅里一切面孔都看熟了并且腻烦了的少女。她是介于两者之间,她很兴奋,但她也能够沉着冷静地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在舞厅的左角,她看见社交界的精华聚在一起。那里有胸颈赤裸到不能再赤裸的美人丽姬,科尔孙斯基的妻子;有女主人;有克里温的秃头闪耀着,凡是有上流人的地方总可以找到他;青年人向那个方向眺望着,却不敢走近前去;在那里,她的眼睛也看见了斯季瓦,看见了穿着黑天鹅绒衣裳的安娜的优美身姿和头部。(《安娜 ·卡列尼娜》)
解析:我们常常说,红花虽好,还得绿叶陪衬。而我们在描摹人物的形象时,如果极力描绘绿叶,则就让人自然推想到红花的美丽。在《美女篇》中,作者并不对笔下的美女进行具体的描绘,而是首先交代人物、地点。 “歧路间”是来往行人较多的地方,这就为下文“行徒”、“休者”的倾倒预作铺垫。再写美女采桑的优美动作。又用景物烘托人物形象。接着对美女身上的饰品作静态的描写,接下来进行衣襟随风飘动的动态的描写。动静结合描写美女的服饰,写出美女婀娜的身姿和轻盈的步态。形象十分鲜明。这些外在的描写就已经足以让人展开无穷想象了。
而《安娜 ·卡列尼娜》中对舞会中的安娜外貌的描写,作者并没有正面直接落笔,而是通过对舞会上其他人的描绘先行衬托。而在对安娜具体描写时,重点写安娜的穿着:一袭黑天鹅绒衣裳。让读者由安娜得体的打扮去推测安娜美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质。作者虽然并没有直接描摹,安娜的形象却已经在虚笔描写的运用中得以显现。
我们也明白,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绘画的技法同样适用于文学创作。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大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传神地运用了虚笔,宕开一笔,来描绘人物形象,传递人物神韵,即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的“含无尽之意,见于言外” 。
一、直接绘虚境。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解析:两首诗歌都描写了一位漂亮到“眼前有景道不出”地步的魅力女子。作者明白,无论怎么样的妙笔,都无法满足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于是作者避而不写,虚晃一笔,另辟蹊径。《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通过由天下到楚国,由楚国到臣里,由臣里到东家之子,如剥竹笋般,层层铺叠,先声夺人,吊足读者的胃口。行文至此,作者却宕开描写,通过对东家之子的身高和颜色的描绘来描摹:不得增减,天生丽质。但具体如何如何美,却需要读者借助作者文字的描写,生发而成。作者只是轻轻地告诉了我们四个字:恰到好处。真是留足了空间,引人浮想联翩。
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比较衬托并不是作者运用的重点,作者的虚笔还停留在描绘上。而在《陌上桑》中,作者就是重点采用衬托的虚笔手法,来描绘罗敷的美丽。作者以旁观人群的不同身份、地位对罗敷美丽的一致认可来印证自己笔下的罗敷是美丽的。可具体的认可内涵,却又能根据读者的个人喜恶、时代环境、审美观念等不同而生发出不同的具体的形象来。
二、表实而实虚。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解析:《硕人》这首诗歌所描绘的女子形象,作者是穷形尽相,通过手、皮肤、牙齿、眉毛、笑容、眼睛等,具体描摹了女子的外貌,这个似乎就是中国古代仕女的典型形象。并且还有历代的欣赏者对它作了注解,如有一种现代文的翻译:“她的手就像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像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像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当我们把现代文和原文进行比较阅读时,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遗憾和失落,总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是图画和翻译后的文字不能够反映出来的,而具体在哪里,我们却是“欲辨已忘言”。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阅读文字时,进行了再创造,对文字背后内在的神韵进行了自己的解读,由外在形象进入了内在的独特的审美神韵。
《红楼梦》中,作者借助贾宝玉之口,通过零距离般的观察,描绘了初次见面的林妹妹的形象,对林黛玉进行了一次总体的观照。而这次的描摹,我们会觉得比《硕人》中的描绘更具体,因为作者的描绘中,不仅有对林妹妹的外貌的具体描写,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还对林黛玉走路的姿态、坐卧的样子、神态都进行了描写。似乎我们都能够依据作者的文笔在心中去描绘出一个具体的林妹妹的形象出来。但是当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林妹妹形象与别人心中的林妹妹形象进行比较的时候,却发现难以生发出一个共同的可以认可的形象。这完全不同的体验结果,是与我们的阅读感受分不开的。这就是作者表面看似工笔细描,而实际上是虚笔描写的结果。在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体验中,我们就已经从作者的文字描绘中领略了作者希望传递的内在神韵,而这也就是我们需要阅读的最终结果,也才是真正体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绿叶衬红花之虚。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曹植《美女篇》)
听了他的称赞,她笑了笑,越过他的肩头继续环顾着舞厅。她不像一个仿佛觉得舞厅里一切面孔都溶成了仙境般幻影的那样初次跳舞的少女;她也不是一个舞得太多以致把舞厅里一切面孔都看熟了并且腻烦了的少女。她是介于两者之间,她很兴奋,但她也能够沉着冷静地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在舞厅的左角,她看见社交界的精华聚在一起。那里有胸颈赤裸到不能再赤裸的美人丽姬,科尔孙斯基的妻子;有女主人;有克里温的秃头闪耀着,凡是有上流人的地方总可以找到他;青年人向那个方向眺望着,却不敢走近前去;在那里,她的眼睛也看见了斯季瓦,看见了穿着黑天鹅绒衣裳的安娜的优美身姿和头部。(《安娜 ·卡列尼娜》)
解析:我们常常说,红花虽好,还得绿叶陪衬。而我们在描摹人物的形象时,如果极力描绘绿叶,则就让人自然推想到红花的美丽。在《美女篇》中,作者并不对笔下的美女进行具体的描绘,而是首先交代人物、地点。 “歧路间”是来往行人较多的地方,这就为下文“行徒”、“休者”的倾倒预作铺垫。再写美女采桑的优美动作。又用景物烘托人物形象。接着对美女身上的饰品作静态的描写,接下来进行衣襟随风飘动的动态的描写。动静结合描写美女的服饰,写出美女婀娜的身姿和轻盈的步态。形象十分鲜明。这些外在的描写就已经足以让人展开无穷想象了。
而《安娜 ·卡列尼娜》中对舞会中的安娜外貌的描写,作者并没有正面直接落笔,而是通过对舞会上其他人的描绘先行衬托。而在对安娜具体描写时,重点写安娜的穿着:一袭黑天鹅绒衣裳。让读者由安娜得体的打扮去推测安娜美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质。作者虽然并没有直接描摹,安娜的形象却已经在虚笔描写的运用中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