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的民歌题材非常广泛,思想也很复杂。这是因为民歌直接体现了各阶级各阶层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心声,作者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经历不同,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就有所不同,因而艺术活动的主题也自然不同。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有效性
孔丛子说过:“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班固也说过:“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有言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记述虽交代的是《诗经》中国风的来源和原作者,但也可以说明民歌具有群众性的特点,说明民歌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所感。由于民歌的分类方法很多,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根据题材的不同分别进行阐述。
一、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这说明以《诗经》十五国风为代表的民歌中数量最多的是以恋爱为题材的民歌。《静女》是卫地的民歌,旧说认为是讥刺卫宣公好色,偷娶子妇。其实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以男子口吻写幽会之乐。漂亮的女孩应约在城楼等他,他却和女孩捉起了迷藏,急得女孩“搔首踟蹰”。见面之后,女孩赠给他一件礼物,男子十分喜爱它。这首诗用三十七字就将赴约、逗乐、赠信物等过程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对女子焦急的神态和对男子恋爱时爱屋及乌的心理的刻画技巧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国风大多是男女之间倾诉爱慕之意的情歌,后代的民歌也是如此。如《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首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除了以戀爱为题材的情歌之外,古代民歌中还有很多描写婚姻生活特别是婚姻悲剧的题材。在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之下,婚姻悲剧屡屡上演。婚姻悲剧是畸形社会的产物,诗歌的社会功用使它不能不关注这一现实。《氓》是《诗经》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也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诗之一。该诗较为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很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子恋爱时的心理。“以而车来,以我贿迁”,女子带着嫁妆嫁给了男主人公,但婚后的生活是艰辛的,更是痛苦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不分早晚,不分轻重,家庭的重担压在女主人公柔弱的肩膀上,丈夫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她倍加虐待,直至将她休弃。对比丈夫婚前婚后的巨大反差,反思自己婚后的行为,这个不幸的女子发出了愤懑的控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我们不能强求二千多年前的女子将自己的悲剧命运与黑暗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但该女子对丈夫的控诉、对其她女子的忠告和对渺茫的未来所发出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无不让我们动容唏嘘。
二、以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为题材的民歌
在封建社会,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分配极不均匀,社会矛盾非常尖锐。这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民群众就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其中就包括民歌这一喜闻乐见的样式。《硕鼠》是战国时期一首流传在魏国的民歌。《毛诗序》有言:“《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征,贪而畏人,若大鼠也。”齐、鲁、韩三家对此均无异议。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解体,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把土地出租给佃农来收取实物地租。这首诗正是佃农对地主残酷剥削的有力控诉。作者将剥削者比喻为大老鼠,不但非常形象贴切,而且痛恨之情溢于言表。诗中的地主“食我黍”“食我麦”,甚至“食我苗”,真是贪婪之极。佃农无以为生,四处流浪,希望找一块“乐土”“乐国”或者“乐郊”。虽然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但也成为他们反抗剥削与压迫的不懈动力,闪耀着理想的火花。《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古今注》云:“《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引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这种说法虽不一定可靠,却能证明这首诗是描写妇女反抗地主官僚的迫害与侮辱的。主人公罗敷出身平民,容貌美丽,太守向她表现出非分之想,罗敷巧妙地予以回绝。本诗以夸张的手法将罗敷的美丽、机智和坚贞不屈以及太守的愚蠢、无耻和专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首诗都是体现社会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激烈的斗争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全过程的。在这一时期,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因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常常爆发战争。这些战争,有的是罪恶的侵略战争,有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战争中受害最惨重的劳动人民对此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其他题材的民歌
中国古代民歌中还有些属于励志诗的。这些诗歌常常鼓励人们珍惜青春,拼搏进取,有些诗句至今还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长歌行》就是这样的诗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二句是起兴之句,意在说明时光宝贵而短暂;“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人们不要浪费人生的春天;“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時复西归”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不要虚度宝贵的青春年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卒章显志,指出人们应该努力进取建功立业。五臣在为这首诗作注释时说:“言当早崇树事业,无贻后时之叹。”中国古代民歌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些出自闾巷阡陌的歌谣唱出了各阶层特别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底蕴,《诗经》更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艺术上,民歌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语言、章法到表现手法都成为后世诗歌的楷模。正因为这样,历代进步的文人都主张向民歌学习,唐代文人写作的歌行体、曲子词就是民歌影响的结果,白居易更发起了新乐府运动,明代的李开先和冯梦龙也举起了向民歌学习的大旗。所以,继承和发扬民歌的优良传统,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必将推动当代诗坛与乐坛的革新。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有效性
孔丛子说过:“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班固也说过:“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有言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记述虽交代的是《诗经》中国风的来源和原作者,但也可以说明民歌具有群众性的特点,说明民歌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所感。由于民歌的分类方法很多,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根据题材的不同分别进行阐述。
一、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这说明以《诗经》十五国风为代表的民歌中数量最多的是以恋爱为题材的民歌。《静女》是卫地的民歌,旧说认为是讥刺卫宣公好色,偷娶子妇。其实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以男子口吻写幽会之乐。漂亮的女孩应约在城楼等他,他却和女孩捉起了迷藏,急得女孩“搔首踟蹰”。见面之后,女孩赠给他一件礼物,男子十分喜爱它。这首诗用三十七字就将赴约、逗乐、赠信物等过程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对女子焦急的神态和对男子恋爱时爱屋及乌的心理的刻画技巧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国风大多是男女之间倾诉爱慕之意的情歌,后代的民歌也是如此。如《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首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除了以戀爱为题材的情歌之外,古代民歌中还有很多描写婚姻生活特别是婚姻悲剧的题材。在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之下,婚姻悲剧屡屡上演。婚姻悲剧是畸形社会的产物,诗歌的社会功用使它不能不关注这一现实。《氓》是《诗经》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也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诗之一。该诗较为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很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子恋爱时的心理。“以而车来,以我贿迁”,女子带着嫁妆嫁给了男主人公,但婚后的生活是艰辛的,更是痛苦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不分早晚,不分轻重,家庭的重担压在女主人公柔弱的肩膀上,丈夫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她倍加虐待,直至将她休弃。对比丈夫婚前婚后的巨大反差,反思自己婚后的行为,这个不幸的女子发出了愤懑的控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我们不能强求二千多年前的女子将自己的悲剧命运与黑暗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但该女子对丈夫的控诉、对其她女子的忠告和对渺茫的未来所发出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无不让我们动容唏嘘。
二、以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为题材的民歌
在封建社会,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分配极不均匀,社会矛盾非常尖锐。这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民群众就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其中就包括民歌这一喜闻乐见的样式。《硕鼠》是战国时期一首流传在魏国的民歌。《毛诗序》有言:“《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征,贪而畏人,若大鼠也。”齐、鲁、韩三家对此均无异议。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解体,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把土地出租给佃农来收取实物地租。这首诗正是佃农对地主残酷剥削的有力控诉。作者将剥削者比喻为大老鼠,不但非常形象贴切,而且痛恨之情溢于言表。诗中的地主“食我黍”“食我麦”,甚至“食我苗”,真是贪婪之极。佃农无以为生,四处流浪,希望找一块“乐土”“乐国”或者“乐郊”。虽然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但也成为他们反抗剥削与压迫的不懈动力,闪耀着理想的火花。《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古今注》云:“《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引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这种说法虽不一定可靠,却能证明这首诗是描写妇女反抗地主官僚的迫害与侮辱的。主人公罗敷出身平民,容貌美丽,太守向她表现出非分之想,罗敷巧妙地予以回绝。本诗以夸张的手法将罗敷的美丽、机智和坚贞不屈以及太守的愚蠢、无耻和专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首诗都是体现社会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激烈的斗争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全过程的。在这一时期,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因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常常爆发战争。这些战争,有的是罪恶的侵略战争,有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战争中受害最惨重的劳动人民对此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其他题材的民歌
中国古代民歌中还有些属于励志诗的。这些诗歌常常鼓励人们珍惜青春,拼搏进取,有些诗句至今还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长歌行》就是这样的诗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二句是起兴之句,意在说明时光宝贵而短暂;“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人们不要浪费人生的春天;“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時复西归”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不要虚度宝贵的青春年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卒章显志,指出人们应该努力进取建功立业。五臣在为这首诗作注释时说:“言当早崇树事业,无贻后时之叹。”中国古代民歌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些出自闾巷阡陌的歌谣唱出了各阶层特别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底蕴,《诗经》更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艺术上,民歌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语言、章法到表现手法都成为后世诗歌的楷模。正因为这样,历代进步的文人都主张向民歌学习,唐代文人写作的歌行体、曲子词就是民歌影响的结果,白居易更发起了新乐府运动,明代的李开先和冯梦龙也举起了向民歌学习的大旗。所以,继承和发扬民歌的优良传统,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必将推动当代诗坛与乐坛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