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日谈》的讽刺艺术以讽刺教会、修道院的表里不一为主要内容,塑造了典型的喜剧人物,总体风格风趣诙谐,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起到了讽喻时事,歌颂人文主义的作用,并为西方现代文学的諷刺艺术奠基,在西方文学史上地位相当重要。
关键词:《十日谈》;讽刺艺术;喜剧精神;人文主义
《十日谈》作为世俗化的小说集,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富有人文主义和喜剧精神,其中以讽刺小说最为典型。薄伽丘使用讽刺技巧生动幽默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歌颂了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本文将从《十日谈》讽刺小说的内容、技巧、风格和内涵四方面,分析其讽刺艺术的特征,以及在西方讽刺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从内容上看,《十日谈》的讽刺小说的主要讽刺对象为教会和修道院。中世纪教会和修道院在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控制欧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竭尽全力营造高尚的形象以保持宗教尊严,使民众虔诚地信服他们。薄伽丘的讽刺意在“去神化”,将神圣的教士修女们拉下神坛,写出他们智慧圣洁的言行下愚昧荒谬的本质,利用表里不一的反差起到讽刺效果。《十日谈》也有少数作品讽刺了社会或人性的虚伪丑恶现象,如自高自大的少女被叔父讽刺不要照镜子,贵族被讽刺应该“画一幅慷慨”等,另外也讽刺了一些遭到愚弄的蠢人蠢事,《十日谈》讽刺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
从技巧上看《十日谈》擅长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达到讽刺效果。最典型的讽刺手法是制造反差,如上文所言,描写神职人员的表里不一、外美内丑可以起到讽刺效果。修道院院长与教民费龙多的妻子私通,设计诈称费龙多去世并将其埋在地牢之中,使其误以为自己深陷炼狱,后来费龙多的妻子有了身孕,院长假意解救费龙多让他充当了孩子的爸爸,所有人都没发现他瞒天过海的手段,一致认为他是一位圣人。他的所作所为与他人评价形成了鲜明对比,讽刺效果非常强烈。
暗喻、反语、类比也是《十日谈》中较为多见的讽刺技巧。例如第三天的第十个故事,运用的暗喻、联想、反语等表现手法就十分的生动。少女阿莉贝克出走修行遇到鲁斯蒂科修士,修士诱骗少女“将魔鬼打进地狱”以“侍奉天主”,贯穿全文的“魔鬼”和“地狱”暗喻意味不言而喻,“侍奉天主”自然也是一句極具反讽感的反语了,文中一直强调鲁斯蒂科是个“虔诚的好人”,把姑娘留在身边是为了“考验自己的坚定”,这种含蓄而幽默的反语表达使讽刺意味更为浓烈。也有运用类比手法讽刺教会伪善的故事。酒后失言的百姓被宗教裁判官大敲竹杠,只能被迫花钱消灾。但此人却机智地讽刺了教会的伪善,他故意称《福音书》上“必要得着百倍”的话让人替教会担忧,教会施舍剩下的菜汤给穷苦人,到了天堂之后所得的菜汤将是百倍,多得能把教士们淹没。这句话通过联想和类比,批判了教会假惺惺分发剩菜汤给穷苦人的伪善行为,明褒实贬,讽刺了教会的假冒伪善,让那个宗教裁判官无可奈何。
《十日谈》讽刺的风格戏谑意味大于批判意味。每篇讽刺文章的整体气氛是轻松幽默的,令人有会心一笑之感。被讽刺对象所犯的罪行,无非贪财好色,而且得逞者也比较少,一般都得到了应得的惩罚,使他们“吃不到羊肉反惹一身腥”,后果也并不惨重。也可以说,喜剧精神贯穿于《十日谈》的讽刺故事之中,人物的言行都经过幽默诙谐的处理,结局一般也是大团圆的。薄伽丘对丑恶实质的讽刺和反思是隐藏在喜剧化的外表之下的。
西方文化的特征也决定了这种讽刺的风格。西方文化中婚外恋并非完全的“十恶不赦”之事,向已婚者献殷勤甚至偷情被视作“风流韵事”,这是薄伽丘对这些“诲淫诲盗”之事大书特书的重要原因。《十日谈》有一个故事讲了妻子与邻居偷情,丈夫为了报复也向邻居的妻子求欢,最终四人皆大欢喜,作者还对这种“合理的报复”持肯定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薄伽丘对这些故事的态度,总体上是戏谑大于批判的。他的目的是写一个有趣的故事集,正如他在序和跋中都提到,他写《十日谈》,是为了使妇女获得欢娱,给妇女消愁解闷,因此调侃戏谑,显得不够庄重,可见《十日谈》总体基调是轻松愉快的,讽刺的重点并不在于批判社会。
从讽刺的内涵方面看,像大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一样,《十日谈》也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运用讽刺也是为了表达正视人欲,歌颂人性的精神。他谴责了权贵的虚伪,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也揭示了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并不是神,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欲望比普通人甚至更为强烈。把这部分人拉下神坛,一方面是通过批判他们的表里不一,使民众从思想上摆脱他们的控制,为新兴资产阶级争取解放人性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在解放神职人员的人性,追求人性是正当的,表面上说着禁欲主义,实际上却疯狂地渴望表达自然的人性,实际上是虚伪而扭曲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十日谈》体现的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后来的宗教改革。
《十日谈》所传递出的挑战权威的精神十分鲜明,达到了极强的讽刺与喜剧效果。普通民众讽刺神职人员,神职人员之中,地位低的教士修女,讽刺高高在上的院长和住持,在文艺复兴初期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尚存,歌颂地位低贱者的智慧,直视地位高贵者的腐败,无疑是鼓励底层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勇敢地挑战权威,不必盲从教会和神职人员的势力。但从整体上看,《十日谈》并没有鲜明的推翻旧势力的革命式的自觉,只是有着初期反对权威意识的一部世俗小说集,所谓的政治思想意识是相当弱的,更多的是迎合下层百姓的阅读趣味的一本读物,但也不能忽视这部作品在解放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十日谈》的讽刺以讽刺神职人员为主要内容,运用了多种讽刺的表现手法,风格戏谑幽默,以人文主义精神为作品的核心,以正视人欲、挑战权威为主要的作品内涵,是西方讽刺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十日谈》吸收了古希腊罗马的喜剧精神和中世纪骑士文学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后来西方讽刺文学也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言,例如莎士比亚的喜剧《辛白林》、莫里哀的喜剧《乔治·唐丹》都借用了《十日谈》的故事且借鉴了《十日谈》的讽刺艺术。
参考文献:
[1]孟长勇.《十日谈》喜剧艺术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88-92.
[2]孟长勇.薄伽丘喜剧意识与《十日谈》艺术表现[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109-115.
[3]邱紫华,陈素娥.《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72-79.
[4]孙艳.论《十日谈》的艺术表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09):97-98.
[5]江建文.论西欧反封建的讽刺文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1):38-43.
关键词:《十日谈》;讽刺艺术;喜剧精神;人文主义
《十日谈》作为世俗化的小说集,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富有人文主义和喜剧精神,其中以讽刺小说最为典型。薄伽丘使用讽刺技巧生动幽默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歌颂了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本文将从《十日谈》讽刺小说的内容、技巧、风格和内涵四方面,分析其讽刺艺术的特征,以及在西方讽刺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从内容上看,《十日谈》的讽刺小说的主要讽刺对象为教会和修道院。中世纪教会和修道院在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控制欧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竭尽全力营造高尚的形象以保持宗教尊严,使民众虔诚地信服他们。薄伽丘的讽刺意在“去神化”,将神圣的教士修女们拉下神坛,写出他们智慧圣洁的言行下愚昧荒谬的本质,利用表里不一的反差起到讽刺效果。《十日谈》也有少数作品讽刺了社会或人性的虚伪丑恶现象,如自高自大的少女被叔父讽刺不要照镜子,贵族被讽刺应该“画一幅慷慨”等,另外也讽刺了一些遭到愚弄的蠢人蠢事,《十日谈》讽刺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
从技巧上看《十日谈》擅长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达到讽刺效果。最典型的讽刺手法是制造反差,如上文所言,描写神职人员的表里不一、外美内丑可以起到讽刺效果。修道院院长与教民费龙多的妻子私通,设计诈称费龙多去世并将其埋在地牢之中,使其误以为自己深陷炼狱,后来费龙多的妻子有了身孕,院长假意解救费龙多让他充当了孩子的爸爸,所有人都没发现他瞒天过海的手段,一致认为他是一位圣人。他的所作所为与他人评价形成了鲜明对比,讽刺效果非常强烈。
暗喻、反语、类比也是《十日谈》中较为多见的讽刺技巧。例如第三天的第十个故事,运用的暗喻、联想、反语等表现手法就十分的生动。少女阿莉贝克出走修行遇到鲁斯蒂科修士,修士诱骗少女“将魔鬼打进地狱”以“侍奉天主”,贯穿全文的“魔鬼”和“地狱”暗喻意味不言而喻,“侍奉天主”自然也是一句極具反讽感的反语了,文中一直强调鲁斯蒂科是个“虔诚的好人”,把姑娘留在身边是为了“考验自己的坚定”,这种含蓄而幽默的反语表达使讽刺意味更为浓烈。也有运用类比手法讽刺教会伪善的故事。酒后失言的百姓被宗教裁判官大敲竹杠,只能被迫花钱消灾。但此人却机智地讽刺了教会的伪善,他故意称《福音书》上“必要得着百倍”的话让人替教会担忧,教会施舍剩下的菜汤给穷苦人,到了天堂之后所得的菜汤将是百倍,多得能把教士们淹没。这句话通过联想和类比,批判了教会假惺惺分发剩菜汤给穷苦人的伪善行为,明褒实贬,讽刺了教会的假冒伪善,让那个宗教裁判官无可奈何。
《十日谈》讽刺的风格戏谑意味大于批判意味。每篇讽刺文章的整体气氛是轻松幽默的,令人有会心一笑之感。被讽刺对象所犯的罪行,无非贪财好色,而且得逞者也比较少,一般都得到了应得的惩罚,使他们“吃不到羊肉反惹一身腥”,后果也并不惨重。也可以说,喜剧精神贯穿于《十日谈》的讽刺故事之中,人物的言行都经过幽默诙谐的处理,结局一般也是大团圆的。薄伽丘对丑恶实质的讽刺和反思是隐藏在喜剧化的外表之下的。
西方文化的特征也决定了这种讽刺的风格。西方文化中婚外恋并非完全的“十恶不赦”之事,向已婚者献殷勤甚至偷情被视作“风流韵事”,这是薄伽丘对这些“诲淫诲盗”之事大书特书的重要原因。《十日谈》有一个故事讲了妻子与邻居偷情,丈夫为了报复也向邻居的妻子求欢,最终四人皆大欢喜,作者还对这种“合理的报复”持肯定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薄伽丘对这些故事的态度,总体上是戏谑大于批判的。他的目的是写一个有趣的故事集,正如他在序和跋中都提到,他写《十日谈》,是为了使妇女获得欢娱,给妇女消愁解闷,因此调侃戏谑,显得不够庄重,可见《十日谈》总体基调是轻松愉快的,讽刺的重点并不在于批判社会。
从讽刺的内涵方面看,像大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一样,《十日谈》也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运用讽刺也是为了表达正视人欲,歌颂人性的精神。他谴责了权贵的虚伪,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也揭示了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并不是神,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欲望比普通人甚至更为强烈。把这部分人拉下神坛,一方面是通过批判他们的表里不一,使民众从思想上摆脱他们的控制,为新兴资产阶级争取解放人性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在解放神职人员的人性,追求人性是正当的,表面上说着禁欲主义,实际上却疯狂地渴望表达自然的人性,实际上是虚伪而扭曲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十日谈》体现的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后来的宗教改革。
《十日谈》所传递出的挑战权威的精神十分鲜明,达到了极强的讽刺与喜剧效果。普通民众讽刺神职人员,神职人员之中,地位低的教士修女,讽刺高高在上的院长和住持,在文艺复兴初期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尚存,歌颂地位低贱者的智慧,直视地位高贵者的腐败,无疑是鼓励底层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勇敢地挑战权威,不必盲从教会和神职人员的势力。但从整体上看,《十日谈》并没有鲜明的推翻旧势力的革命式的自觉,只是有着初期反对权威意识的一部世俗小说集,所谓的政治思想意识是相当弱的,更多的是迎合下层百姓的阅读趣味的一本读物,但也不能忽视这部作品在解放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十日谈》的讽刺以讽刺神职人员为主要内容,运用了多种讽刺的表现手法,风格戏谑幽默,以人文主义精神为作品的核心,以正视人欲、挑战权威为主要的作品内涵,是西方讽刺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十日谈》吸收了古希腊罗马的喜剧精神和中世纪骑士文学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后来西方讽刺文学也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言,例如莎士比亚的喜剧《辛白林》、莫里哀的喜剧《乔治·唐丹》都借用了《十日谈》的故事且借鉴了《十日谈》的讽刺艺术。
参考文献:
[1]孟长勇.《十日谈》喜剧艺术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88-92.
[2]孟长勇.薄伽丘喜剧意识与《十日谈》艺术表现[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109-115.
[3]邱紫华,陈素娥.《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72-79.
[4]孙艳.论《十日谈》的艺术表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09):97-98.
[5]江建文.论西欧反封建的讽刺文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