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1日岛子从德国波恩给我发来一条手机短信:“没有心灵的拷问,没有终极之思,没有现实之上的超验张力。都在忙忙碌碌,苟且偷生。没有人的灵魂独立,何談艺术超越。回视天朝,无地自容。”我认为这段话就是岛子创作圣水墨的初衷和出发点,也是中国精神性艺术以及其他宗教艺术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我跟岛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相识,那时他已经跨界,从诗歌界转入美术界,1994年我和岛子、丁方一起编辑《中国美术报》和《艺术潮流》杂志。真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正是丁方和岛子这两位画家分别以油画和水墨两种语言执著地对基督教精神进行着深刻的表达,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油画和国画这种两个艺术领域在基督教艺术创作上的成就。我们知道,岛子本来是诗人、是学者,但是近年来,人们突然发现一个画家横空出世了,而且,岛子作为画家竟然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所有看到他的作品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他的水墨语言与他的艺术主题之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高度的契合,也就是说,通过水墨诠释和表达基督教精神,在他那里变成了一件得心应手的事。
  100多年,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学习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我们只接收西方的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却始终排斥他们的宗教和唯心主义观念。我们应该知道西方人是二元论世界观,他们的观念中既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又有唯心主义的一面,西方文化就是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拿掉任何一面,整体都不可能存在。但是我们只拿来了其中的一面,我们现在越来越明显地看到由于对西方文化借鉴的偏失所带来不良的后果。
  改革开放以后,当中国人再次看世界、看西方的时候,一方面,一些艺术家看到了西方现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和理性精神,以及自由和民主这样一些宝贵价值,另一方面,一些敏感的艺术家,像丁方,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基督教,亦即人的神性。这么多年来,在中国艺术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们,西方文化有两面性,人不仅是物质性的存在,而且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我们知道,基督教不反对甚至赞成世界各民族艺术家对基督精神进行本土化或民族化的阐释,具体而言,基督教鼓励各民族艺术家把基督耶稣和圣母圣徒画成黄种人和黑种人。不同其他一些固守原旨教主义的宗教,基督教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期待自己成为普世主义的宗教。岛子的圣水墨就是一个中国艺术家对于基督教精神进行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独特而全新的演绎。
  岛子圣水墨绘画的特点和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艺术风格来看,岛子圣水墨绘画是写意性、象征性和表现性融会贯通、水乳交融的产物。这样的绘画既保留了中国写意艺术的特征,又表达了象征性的寓意,还兼有表现主义的抒情功能。岛子的圣水墨作品不是对基督神迹和圣经故事的描述,而是通过简化的形式或者象征性的符号来言说基督的神圣精神。他把基督教的精神浓缩成一些特定的或者是说大家一看即知的符号,比如说十字架和圆圈等,这些是他绘画的基本符号,它们构成了他画面中的形象。除此之外,他还通过他的小小的标志性的印章来补充作品的寓意。所有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他的言说体例和符号体系。最重要的是,岛子把光这样一种元素引入到了水墨绘画中,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绘画是没有光的,他把光引入到水墨几乎带有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旧约·创世记》开篇写道:“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在我眼里,岛子圣水墨绘画中的光已经超越了物质性的再现功能,而不啻就是人类弃绝罪恶、走出苦难的指路明灯。在艺术史上,中国画家对于佛教题材和主题有过比较充分的表达,但在基督教方面我们几乎找不到太多太好的例证,就是说,在评判岛子圣水墨绘画风格特征的时候,我们在中国艺术史里几乎找不到可资比对的参照系。从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我倒是发现了一个与岛子比较相似的画家,那就是20世纪初法国画家乔治·卢奥,不管是在表现的情感上,还是在象征的寓意上,岛子和卢奥的绘画都有可比较之处。两人都喜欢大量使用黑色,画中的人物形象都带有粗重的黑色轮廓线。不同的是,岛子圣水墨绘画的基本情调是悲剧性的,这些作品表达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沉重的悲剧激情,它们更多地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至于救赎还需期待于遥远的未来。在我看来,我们最终是否能获得自我救赎或实现被救赎都是值得忧虑的。
  第二,从艺术主题方面看,岛子的圣水墨除了表达超越现实、超越肉身的普遍性的神圣向往之外,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和现实人生的关切。我特别注意到,他的许多作品的主题跟中国的现实生活,亦即中国人的现实境遇密切相关,例如他描绘的林昭这样的题材就有极为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我认为岛子的圣水墨绘画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责任和担当,给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一种崇高而神圣的维度。
其他文献
作为现任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馆长,学经济出身的赵趄最初与文化圈并不搭界。1998年1月他加入粤海地产旗下的丽江花园,并进入地产行业,但对于文化项目的关注和参与却始终渗透在赵趄的职业生涯中。如在2001至2006年间开设于丽江花园中的“香雪梵溪”书店,除了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不同种类的书籍选择之外,赵趄还借来艺术品在书店中进行展示,并定期举办文艺电影和DV的放映活动等,这也让“香雪梵溪”成为当时丽江花园中最
期刊
由郑好先生出资创办的昊美术馆即将于2013年开幕,这座由著名意大利建筑师邦德亚力先生设计的美术馆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祖冲之路2277号,美术馆共计有近10000方米的展览和陈列空间,并被融合进  上海世和中心主体建筑的不同区域内。而不久之前韩国著名策展人尹在甲担任昊美术馆馆长职务的消息一经确认,也成为了被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曾经阿拉里奥画廊空间的负责人,尹在甲有着丰富的个人经历:曾在中央美术
期刊
以个人化的水墨方式,真实的表达我内心所思即心理趋向是我近三年来的工作。  一些作品问世后我平静的发现这种个人化的心理表达与社会集体意识相一致,这说明真实的社会心理需求由无数个如我一样的个体灵魂组成。精神虽然相互隔阂,但却又不约而同的夹杂着相似的社会病疾。  之所以继续水墨影像方式,主要是基于目前的心理因素。  分析社会心理走向、许许多多的个体现象显现出诉说内心私密的需求。私密化如手机中的微信传播,
期刊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的前身为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作为证大集团投资建立的非盈利艺术机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自2005年开馆展“电子园林”开幕以来,就定位在关注新媒体、新绘画的成长和发展,对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行梳理、关注以艺术介入社会的公共话题等具有当代性的范畴之内。曾先后举办了如2006年“闪亮像素”、“拾贰: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获奖作品展”、2007年“卡塞尔文献展50年——
期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前身是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拥有近60年的馆藏史,自身馆藏体系庞大,在由陈列馆转型美术馆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展示艺术品的空间。实际上,是美术馆管理者的理念造就了空间的生命力。在王璜生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后,这个美术馆的生命活力被真正激发出来,成功举办了许多学术价值和未来前瞻性兼具的展览,为这个学院级别的美术馆赢得了尊重和口碑,这份荣耀与馆长王璜生丰富的美术馆管理经验密切相关。
期刊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李津也曾用“饮食男女”为题命名自己的作品系列,这四个字用于总结李津的画儿似乎再合适不过了。生活亦不过如此而已—饮食不可缺,男女添姿色。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画正处于变革的不稳定时期,以朱新建为代表的中国画艺术家开始了新文人画的探索,而李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是同“当代水墨”共同成长起来,是水墨圈儿里的老人儿了。  他在年少轻狂时到过西藏;寻找绘画
期刊
坐落于东湖之滨的湖北美术馆建立于2007年,是由湖北省政府出资兴建的公立美术馆。其最初的馆名为“湖北省艺术馆”,涵盖范围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多个门类,后因馆内功能设施和研究方向等原因,于2010年正式更名为“湖北美术馆”。据副馆长冀少峰介绍,湖北美术馆作为一家区域美术馆,性质与中国美术馆等辐射全国范围的美术馆不同,其工作方向主要围绕区域美术而展开,所以湖北美术馆的办馆理念也很明确,即“立足
期刊
与社会性视角相关的诸多问题在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抽取社会信息样本并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于艺术家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社会信息样本原初功能的使用、变形或刻意消除等,是许多当代艺术家用来表达自我观念的语言方式之一。从公共空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材料,通过观念的过滤后将其综合呈现为一件静态或动态的作品,也是艺术家所建立的一种对于公共空间的观看与回应方式。  加布里尔·库里
期刊
中国画,顾名思义,其中国属性已在名称中显露无疑。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使中国这个名词表现为某些立场上的趣味性—中国人在个人利益方面的排他性在“中国制造”方面转而成为彻头彻尾的排己性。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和高新科技的涌入,使在文化上自足的中国人受到了醍醐灌顶般的精神冲击,鉴于国人辨别时代风向的能力,也就自然地顺势而行了。那么,若以此来说,中国画的生存价值何在呢?  中国画界在意识到自身存亡的危机感时,
期刊
今天,在影像的世界里,我们看亚马逊土著丛林觅食,看拉普兰人放牧驯鹿,看非洲角马迁徙,看印度人载歌载舞……恍然时光错置,这些常激起我们内心涟漪的遥远之地的情景,却几乎与我们的现实毫不相关,但谁又能说不是我们内心“生活在别处”隐秘愿望的投射?旅行,正是实现这种愿望的现实方式。在旅行已如燎原之火的今天,对于一位画家,它的意义是什么?阿兰·德波顿说:“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