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已经成为湖南作家胡厚春小说批判话语的重要主题。他先后在《小说选刊》《江河文学》《东海岸》及重庆出版社等刊发和出版中篇小说关注市场经济冲击及社会飞速发展下,人性面临的冲击与考验,拷问人们的灵魂。
一、对精神世界的探视与追问
深切关注当代人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捕捉那些生存的困境,情感的纠葛和欲望的煎熬,构成胡厚春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沉重话题写作的总体背景,几乎每部作品的笔墨都集中在人性中苍冷与晦暗的灵魂沉痛之处,展示隐秘而又复杂的人性状态,且写得步步惊心又节节冷峻,有一股直逼人心的力量,催人警醒和彻悟。这些中篇小说包括《顶罪》《捕鱼大战》《迥龙滩》《雾失楼台》《装修未了》《稻谷清香》等。胡厚春把多个领域打通,不但拓宽小说题材至城市和农村两大块,又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且还保持了与生活同步,写出了现在进行时的生活烟火味。这些观察社会和人性深度的文字,均能看出作家在紧贴地气写作,虽写的是日常生活,却又几乎是很不日常地呈现出来,并在各种既日常又复杂的“非常规”事件中,捕捉到人性的细微变化,一个个隐秘又扭曲的灵魂人物跃然纸上,为我们展示出社会众生相。
《雾失楼台》有一对老知青:下乡知青向阳花和回乡知青秦良生,在共同的劳动中相恋而牵手。而后由于城里招工,向阳花进厂当了工人。后来她与秦良生分手,与一位工人成家。恋爱之变,本为人之常情,却在秦良生眼里认定她是城里人,下乡扎根只不过是下乡镀金,始终瞧不起农村的贫瘠,才有爱情的嫌贫爱富之变。从此秦良生不是献身把农村搞富,而是要进城发财与向阳花比富。他终于进城如愿以偿发财成富商。富了却经不起金钱和物欲的诱使,人性在悄悄地扭曲。他看到向阳花下岗,居住在一栋平民楼房里,心里想着出一口“被抛弃”的恶气,便花重金把自己的豪华别墅购在向阳花居住楼房的对面,他的高级楼台正对着向阳花的小阳台,要她“领教领教”昔日的“嫌贫爱富”的“后果”是什么味道,以为她定会吃着“后悔药”转身走进别墅来。须知,胡厚春是一位有着现实关怀的作家,所以他塑造的向阳花是以生命的诚实和人性的维度来梳理自己情怀的人,面对秦良生不怀好意,她显得大度而安详,心底里依然有一束人性的光芒,照亮善良,维护信任与沟通。尽管她再就业无望,过日子艰难,但她自信不低媚。主动传达一种女性特有的坚韧与宽容之心,与秦良生消除“隔阂”,一显她往日的严整与纯粹。故事的发展与结局,是超乎读者想象的,日常又非常,反常再日常。向阳花的人性之美,反衬秦良生的人性扭曲之“丑”,温暖的阳光走来,必定雾失楼台。
《稻谷清香》中,有个老年农民李守田,以作田为生,以粮为本。无论时事变迁,各种经济利益诱惑着人们,他坚守种田,从土改到现在,已把粮食和土地融入他的生命。儿子做生意、孙子跳街舞,他痛心疾首。他恪守他的信念,他影响旁人,他命中要对得起饿死的母亲,家里不能缺粮,米桶里不能缺米。面对家乡的城镇化,他不回避自己的传统作田与科学种田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及和儿子、孙子的“不务正业”之间尖锐的人性冲突。他也不掩饰因稻田改种果木,而怕家里缺米的无奈和忧伤。这个身子走进现代化而脑子却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作田老农,由“地变”至“病变”而中风住院。胡厚春那些致力于李守田微妙而又富于人性魅力的生活细节的捕捉与描述,充分展示了“百年农业人”灵魂深处隐秘而复杂的人性状态。既是现实的真实,又是艺术的真实。
《雾失楼台》和《稻谷清香》都没有简化生活的复杂,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矛盾而导致的各种人性冲突。其实这些冲突,均来自于内在精神差异。当生命里这些难以言说的阴郁遭际,潜入各种隐秘而复杂的人性之时,许多微妙的东西令人咀嚼,这对我们思考人生极有启发,对精神世界进行警醒探视并发出追问。
二、对现实伦理的揭示与反思
现代化进入全球化,社会大转型,首先要付出的是精神代价。精神世界一旦在物资强烈的刺激之下,人就会逐渐变成物质欲望和金钱欲望的动物,人情、人性、人味发生异化和变态,也导致伦理关系失衡。
《顶罪》中的宾武和吕芸,是宾富和金桂枝的儿子和儿媳,“现代化”刺激下的欲望病使她们“病”成“啃老族”。生下女儿婷婷自己不带交给父母,接着又逼父母拿出一生的积蓄买轿车。父母在无奈中叹息和犹豫之时,儿媳不择手段使出哄、吵、闹逼宫要钱,使一个好端端的家朝着悲剧行进。当然付出的代价是“道德”。小说的结局更加震撼:儿子因在外“销赃”犯罪,慈父却抱病去顶替,且是他身患肺癌的弥留之际去“顶罪”坐牢,且不说“顶罪”是犯罪之举,但去这样挽救彻底瓦解的伦理关系近似于荒唐,父亲被“啃老”得无奈和无常。两代人之间,在物欲横流时局下所发生的冲撞,中国的传统美德受到挑战,“啃老族”不仅在物资上“啃老”,而且还对老一辈精神上“压”与“剥”,从而造成伦理关系失衡的“啃老”。这不仅是物资上的侵蚀,更是一种把人性之痛推向极致的精神侵蚀。
《捕鱼大战》故事的主人公阮大河从化工厂下岗,面对如何再就业,想的不是正当创业和打工,而是不顾损害生态环保,去湘江捕鱼炸鱼,供爱人米小卉开河鱼店赚钱,父亲阮亦龙得知此事奉劝儿子“改邪归正”,并掏出钱来叮嘱养好三岁的孙孙。阮大河以前毕恭毕敬敬畏父亲,而今则不尊不孝刚愎自用,坚持顽劣对抗。父亲便愤而把他的渔网烧了。阮大河无渔网打鱼,便想用电打、炸药炸。并且在深夜到湘江偷袭。这又引来渔政管理所宋小羽执法护河护鱼等连续冲突较量。最后终至悲剧发生,阮大河利欲熏心防不胜防不幸把自己三岁的儿子炸死了。一场违法又违反人性的荒谬举动,以一种残酷而带道德悲凉凛冽收场。以上两部小说里的两个家庭中,都是儿子儿媳因物欲贪恋与父辈良善的冲撞,湮没于日常,又伤痛于日常。宾富爱子的焦灼与挣扎(《顶罪》),阮亦龙教子的粗厉和无助(《捕鱼大战》),均虔诚而酷烈,直抵生活的本真。这是作家在不断接地气中,靠近最前沿的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将人文关怀的关注点,始终对准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并走进他们的内心。
三、对人性变化的关怀与批判
作品的深度,取决于对人物灵魂探视的深度,即对多元世界人性变化探微与批判的人物心灵所呈现之深度。
《装修未了》在作家冷静与沉稳的叙述中,让人感受到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导致作家对道德沉沦与救赎的关注。作品中主人公丁达,是纺织厂一个知识分子,原来为了房子问题,很窘迫,住在岳父家里有寄人篱下之感,有“家”不想归。尔后他买了房子,要装修,却遭遇装修老板申开放的“欲望过盛”,他见丁达老婆汪朵是个容貌出众的老师,便想占她便宜,就要丁达说服老婆来“迎合老板”,把房子装修完,你得其利我获其美 。结果汪朵坚守人格的尊严。申开放情欲受挫后又转化为对汪朵造谣中伤,作家的笔触将这个欲望受挫的日常和反日常过程,表现得节节惊心,没有简化对人物欲望心理和变态性心理的深入揭示,体现了人性关注和关怀。
《迥龙滩》则是一部以观察社会和人性深度呈现正能量力度较强的作品。小说中的丰河水电站土石方队队长古大坚,带头抵制城市物欲诱惑,带领辛石、冷媚、铁戈、猫唧、盘小青等队员以工地为家,演绎着悲壮的无奈的人生。古大坚坚持带病工作不幸牺牲在工作岗位,但死因又颇显迷离。技术员辛石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却又无法回避人事科长申明插足夺爱而带来的情感煎熬和灵魂阵痛。而“冷美人”冷媚面对一次次“阴谋与爱情”,则看破“红尘”愤而出家。《迥龙滩》构思精巧,一种几乎原生态的生活被呈现出来。这是一部有叙事经验的小说,作品中充分显示出人性复杂和人性尊严、道德的追求,既弘扬了正气,又揭示了苍凉欲望带来的沉痛代价。
胡厚春的《雾失楼台》等六部中篇小说都是叩问灵魂之作,无论从故事、语势、情境,还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均叙述得从容又有张力,看得出作家在不断接地气的人性探微中,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观照。
胡厚春是个在不断接地气中作人性探微释放正能量的中年作家。他长期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他认为作家的创作不仅要给人以愉悦的功能和审美情趣,更要肩负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责任。他的《雾失楼台》等六部小说都是在不断接地气中人文关怀很突出的作品,尤显他近年来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写作的意义。
责任编辑 曹庆红
一、对精神世界的探视与追问
深切关注当代人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捕捉那些生存的困境,情感的纠葛和欲望的煎熬,构成胡厚春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沉重话题写作的总体背景,几乎每部作品的笔墨都集中在人性中苍冷与晦暗的灵魂沉痛之处,展示隐秘而又复杂的人性状态,且写得步步惊心又节节冷峻,有一股直逼人心的力量,催人警醒和彻悟。这些中篇小说包括《顶罪》《捕鱼大战》《迥龙滩》《雾失楼台》《装修未了》《稻谷清香》等。胡厚春把多个领域打通,不但拓宽小说题材至城市和农村两大块,又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且还保持了与生活同步,写出了现在进行时的生活烟火味。这些观察社会和人性深度的文字,均能看出作家在紧贴地气写作,虽写的是日常生活,却又几乎是很不日常地呈现出来,并在各种既日常又复杂的“非常规”事件中,捕捉到人性的细微变化,一个个隐秘又扭曲的灵魂人物跃然纸上,为我们展示出社会众生相。
《雾失楼台》有一对老知青:下乡知青向阳花和回乡知青秦良生,在共同的劳动中相恋而牵手。而后由于城里招工,向阳花进厂当了工人。后来她与秦良生分手,与一位工人成家。恋爱之变,本为人之常情,却在秦良生眼里认定她是城里人,下乡扎根只不过是下乡镀金,始终瞧不起农村的贫瘠,才有爱情的嫌贫爱富之变。从此秦良生不是献身把农村搞富,而是要进城发财与向阳花比富。他终于进城如愿以偿发财成富商。富了却经不起金钱和物欲的诱使,人性在悄悄地扭曲。他看到向阳花下岗,居住在一栋平民楼房里,心里想着出一口“被抛弃”的恶气,便花重金把自己的豪华别墅购在向阳花居住楼房的对面,他的高级楼台正对着向阳花的小阳台,要她“领教领教”昔日的“嫌贫爱富”的“后果”是什么味道,以为她定会吃着“后悔药”转身走进别墅来。须知,胡厚春是一位有着现实关怀的作家,所以他塑造的向阳花是以生命的诚实和人性的维度来梳理自己情怀的人,面对秦良生不怀好意,她显得大度而安详,心底里依然有一束人性的光芒,照亮善良,维护信任与沟通。尽管她再就业无望,过日子艰难,但她自信不低媚。主动传达一种女性特有的坚韧与宽容之心,与秦良生消除“隔阂”,一显她往日的严整与纯粹。故事的发展与结局,是超乎读者想象的,日常又非常,反常再日常。向阳花的人性之美,反衬秦良生的人性扭曲之“丑”,温暖的阳光走来,必定雾失楼台。
《稻谷清香》中,有个老年农民李守田,以作田为生,以粮为本。无论时事变迁,各种经济利益诱惑着人们,他坚守种田,从土改到现在,已把粮食和土地融入他的生命。儿子做生意、孙子跳街舞,他痛心疾首。他恪守他的信念,他影响旁人,他命中要对得起饿死的母亲,家里不能缺粮,米桶里不能缺米。面对家乡的城镇化,他不回避自己的传统作田与科学种田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及和儿子、孙子的“不务正业”之间尖锐的人性冲突。他也不掩饰因稻田改种果木,而怕家里缺米的无奈和忧伤。这个身子走进现代化而脑子却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作田老农,由“地变”至“病变”而中风住院。胡厚春那些致力于李守田微妙而又富于人性魅力的生活细节的捕捉与描述,充分展示了“百年农业人”灵魂深处隐秘而复杂的人性状态。既是现实的真实,又是艺术的真实。
《雾失楼台》和《稻谷清香》都没有简化生活的复杂,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矛盾而导致的各种人性冲突。其实这些冲突,均来自于内在精神差异。当生命里这些难以言说的阴郁遭际,潜入各种隐秘而复杂的人性之时,许多微妙的东西令人咀嚼,这对我们思考人生极有启发,对精神世界进行警醒探视并发出追问。
二、对现实伦理的揭示与反思
现代化进入全球化,社会大转型,首先要付出的是精神代价。精神世界一旦在物资强烈的刺激之下,人就会逐渐变成物质欲望和金钱欲望的动物,人情、人性、人味发生异化和变态,也导致伦理关系失衡。
《顶罪》中的宾武和吕芸,是宾富和金桂枝的儿子和儿媳,“现代化”刺激下的欲望病使她们“病”成“啃老族”。生下女儿婷婷自己不带交给父母,接着又逼父母拿出一生的积蓄买轿车。父母在无奈中叹息和犹豫之时,儿媳不择手段使出哄、吵、闹逼宫要钱,使一个好端端的家朝着悲剧行进。当然付出的代价是“道德”。小说的结局更加震撼:儿子因在外“销赃”犯罪,慈父却抱病去顶替,且是他身患肺癌的弥留之际去“顶罪”坐牢,且不说“顶罪”是犯罪之举,但去这样挽救彻底瓦解的伦理关系近似于荒唐,父亲被“啃老”得无奈和无常。两代人之间,在物欲横流时局下所发生的冲撞,中国的传统美德受到挑战,“啃老族”不仅在物资上“啃老”,而且还对老一辈精神上“压”与“剥”,从而造成伦理关系失衡的“啃老”。这不仅是物资上的侵蚀,更是一种把人性之痛推向极致的精神侵蚀。
《捕鱼大战》故事的主人公阮大河从化工厂下岗,面对如何再就业,想的不是正当创业和打工,而是不顾损害生态环保,去湘江捕鱼炸鱼,供爱人米小卉开河鱼店赚钱,父亲阮亦龙得知此事奉劝儿子“改邪归正”,并掏出钱来叮嘱养好三岁的孙孙。阮大河以前毕恭毕敬敬畏父亲,而今则不尊不孝刚愎自用,坚持顽劣对抗。父亲便愤而把他的渔网烧了。阮大河无渔网打鱼,便想用电打、炸药炸。并且在深夜到湘江偷袭。这又引来渔政管理所宋小羽执法护河护鱼等连续冲突较量。最后终至悲剧发生,阮大河利欲熏心防不胜防不幸把自己三岁的儿子炸死了。一场违法又违反人性的荒谬举动,以一种残酷而带道德悲凉凛冽收场。以上两部小说里的两个家庭中,都是儿子儿媳因物欲贪恋与父辈良善的冲撞,湮没于日常,又伤痛于日常。宾富爱子的焦灼与挣扎(《顶罪》),阮亦龙教子的粗厉和无助(《捕鱼大战》),均虔诚而酷烈,直抵生活的本真。这是作家在不断接地气中,靠近最前沿的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将人文关怀的关注点,始终对准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并走进他们的内心。
三、对人性变化的关怀与批判
作品的深度,取决于对人物灵魂探视的深度,即对多元世界人性变化探微与批判的人物心灵所呈现之深度。
《装修未了》在作家冷静与沉稳的叙述中,让人感受到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导致作家对道德沉沦与救赎的关注。作品中主人公丁达,是纺织厂一个知识分子,原来为了房子问题,很窘迫,住在岳父家里有寄人篱下之感,有“家”不想归。尔后他买了房子,要装修,却遭遇装修老板申开放的“欲望过盛”,他见丁达老婆汪朵是个容貌出众的老师,便想占她便宜,就要丁达说服老婆来“迎合老板”,把房子装修完,你得其利我获其美 。结果汪朵坚守人格的尊严。申开放情欲受挫后又转化为对汪朵造谣中伤,作家的笔触将这个欲望受挫的日常和反日常过程,表现得节节惊心,没有简化对人物欲望心理和变态性心理的深入揭示,体现了人性关注和关怀。
《迥龙滩》则是一部以观察社会和人性深度呈现正能量力度较强的作品。小说中的丰河水电站土石方队队长古大坚,带头抵制城市物欲诱惑,带领辛石、冷媚、铁戈、猫唧、盘小青等队员以工地为家,演绎着悲壮的无奈的人生。古大坚坚持带病工作不幸牺牲在工作岗位,但死因又颇显迷离。技术员辛石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却又无法回避人事科长申明插足夺爱而带来的情感煎熬和灵魂阵痛。而“冷美人”冷媚面对一次次“阴谋与爱情”,则看破“红尘”愤而出家。《迥龙滩》构思精巧,一种几乎原生态的生活被呈现出来。这是一部有叙事经验的小说,作品中充分显示出人性复杂和人性尊严、道德的追求,既弘扬了正气,又揭示了苍凉欲望带来的沉痛代价。
胡厚春的《雾失楼台》等六部中篇小说都是叩问灵魂之作,无论从故事、语势、情境,还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均叙述得从容又有张力,看得出作家在不断接地气的人性探微中,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观照。
胡厚春是个在不断接地气中作人性探微释放正能量的中年作家。他长期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他认为作家的创作不仅要给人以愉悦的功能和审美情趣,更要肩负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责任。他的《雾失楼台》等六部小说都是在不断接地气中人文关怀很突出的作品,尤显他近年来人性探微与社会批判写作的意义。
责任编辑 曹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