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读到这本当代人悼亡的文集。众所周知,中国人是回避谈论死亡问题的。孔子有言,未知生,焉知死。更为严重的是,虽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生在养生送死上给了国人巨大的安慰,但近代以来的中国,遭遇了革命世纪、唯物思潮和历史决定论的影响,死亡一改农耕文明中的至高信仰,成为集体仪式,被当作工具,死者也要为活人服务,死者不能与生者争地……无论是堵枪眼、顶炸药包、以革命人的名义实行枪决,还是自绝于人民;无论是抑郁症死,还是十连跳死;无论是70码死,还是飞机失联死……都与恐怖分子的“人肉炸弹”异曲同工,说明死亡在现代国人心中的异化。
我曾经盛赞野夫先生的文字在汉语散文史上跟鲁迅一样执着地、集中地叙说死亡。本书众多无名作者的伤逝悼亡文字,也是集中地、执着地谈论死亡,每一个亡者都有名字,每一个灵魂都有名字,他们坎坷或顺遂的一生,他们幸福或悲惨的一生,在作者笔下都化入了永恒。这本书让我相信,尽管死亡不为当今时代社会所关切,但在亲友心中,在众多国人心中,它仍是一个有待解答有待印证的问题,仍是情感、精神和灵性的源泉。我也从中印证了对野夫文字的感觉:“在中国生活的边缘,我们中国人民不仅有着羔羊般温驯的气度,而且绝不缺乏纪念碑一样矗立的高贵品性。”
父亲、母亲、姥姥、爷爷、堂伯、二爷、四哥、教授、老师、朋友……这些中国人的亲属在回忆中获得了存在的价值,他们组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死亡纪念馆,形象化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有着个体人生不可代替的经验,更含有精神寻求突围的消息。例如《远去的皮影》一文末尾所言:“弥留之际,回首往事,四哥有气无力地对我说,咱们生自农家,平民百姓,遵从家教谨小慎微,一生逆来顺受。但纵观自己一生,就像儿时的皮影,纵有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却都在操控之中,从工作到生活,从社会到家庭,总是有只似有形若无形的手牵制操纵,就像孙悟空始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难道这就是宿命?”
这本书让我想起自己对死亡的一些思考,这才想到自己青春意气时写过不少关于死亡的诗。如《早熟的悲哀》:“我是一个老人/这世界却太年轻/那么多孩子似的/向我问这问那/我有话却无法诉说//我的感受是另外一种/是那古比的西米尔/千年前善作预言的女人/当孩子们问她/西米尔,你要什么/她说,我要死。”如《死神》:“我不怕你/你不在的时候/我看见那依靠黄昏的墙角/嘲弄你和你兄弟的孤老婆子/傍近生命闲谈她长长的故事/没有人注意到她/她辛苦一生,满面皱纹/在旅途的终点静静地感味/太阳隐退,夜幕降临/她沐浴着自己的光辉//我不怕你/在你那里/她只是结一次账而已/她把肉体还给肉体/她把灵魂还给灵魂……”当然,后来我也写过不少悼亡文字,这是我们人生必修的功课。
比较古今中外的死亡观,我们发现:古代人尤其原始人的死亡观是一种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相信灵魂不死;现代人则把死亡看作必然,看作解脱,看作威慑和恐惧。但我们相信:死亡仍会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将其作为本质的秘密还给越来越多的精神个体,宿命会在越来越多的人那里成为一种规范自由,人们能够从死亡的存在本身获得人生圆满的动力,获得创造的灵感。就像怀念逝者的文字是传统中国极为珍贵的遗产一样,本书作者證实了现代中国人的怀念文字,是被污染的汉语世界中少有的财富。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的精神在社会面前获得了完善,或者说,胜利,一如生者对逝者的祈祷:愿他们穿过荒凉的大地,在上帝的怀里得到安宁。“仁厚的地母啊,愿你永安她的灵魂!”人生的卑微、苦难和紧张,在生与死的观照里获得了解答与回报。
可以说,本书作者自觉不自觉的悼亡,既反映了大时代中的个体命运,安顿了自己和亲友,又无意中透露了死亡本身的消息。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并印证养生送死的庄严,可以理解人生惊心动魄的瞬间和人生如蚁的典范。正如死者们感叹的:“人如草木,春生秋老,风过无痕。”人们还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生状态,甚至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张鸣先生悼高华教授一文所说,近代史学界从此塌了一个角;或黄宁先生叹息的,“没有了姥姥,我的故乡坍塌了”。
中国人对死亡的评断本身是二元的,一为喜丧、善终,一为包括夭折、哀事、暴病、大病等在内的不幸,这是顺生哲学的反映。这一评判在当代仍有意义。书中有不少喜丧,但更多的是不幸的灵魂,他们在病痛中死去,他们上吊死去,他们在困顿中死去……向死而生,以中西方相通的这一形而上学思考来回顾人生,我们当知,善终有一种成熟的心智、健康的自由意志,而夭折、横死或暴死则是命运对生者身心的某种评价。中国人对身心污染、变异或病态的人有着最大的诅咒和评判——不得好死,不得其死。老子对生和死的思考是:“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本书中的一些篇什,也有对老子思考的印证。如公今度教授吹箫,无意中吹起了儿时听过的“大出丧”,箫音未断,就传来父亲去世的噩耗。如杨芸的爷爷预言自己活不过9月。如布衣的大舅对自己命运的把握:他反剪双手,形象地比拟,“在牢里,有一人长年这样手铐脚镣。别人都说莫开锁,不然他马上没命。”
这种对死亡的感应、触及乃是人生自觉的大成就之一,它给人生赋予不可代替的诗意,使死亡真正如归。这种视死如归的成就源于对人生的庄敬和完善,一如歌德所言,所有成熟的事物都想死。这种死亡才是无惧的,才是文明个体领受到的。“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种死亡才是重大的,才是文明个体顶礼的;“大哉乎,死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这种死亡才是自然的,才是文明个体赞美的。“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可以说,活着时直面死亡是一种有益的人生经验,所有“活过”的灵魂都是我们生者的背景,他们在天上、在地狱里看着我们,死亡同样在加持着我们。年轻时曾为“留他如梦,送他如客”敷演出下面的句子:“因为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遭遇/我们常常忘记了生命的存在/像在梦中忘记了是在梦中/我们保留住生命不过保留着一个梦境/不由我们操纵,不用我们指引//放弃那些应该放弃的/虽然我们还恋念着光阴/像春日里送走水一样的客人/我们送走生命不过送走了一位客人/有一点儿惆怅,有一点儿欢欣……”
我读本书,拉杂想到这些问题,写在这里,跟读者分享。是为序。
我曾经盛赞野夫先生的文字在汉语散文史上跟鲁迅一样执着地、集中地叙说死亡。本书众多无名作者的伤逝悼亡文字,也是集中地、执着地谈论死亡,每一个亡者都有名字,每一个灵魂都有名字,他们坎坷或顺遂的一生,他们幸福或悲惨的一生,在作者笔下都化入了永恒。这本书让我相信,尽管死亡不为当今时代社会所关切,但在亲友心中,在众多国人心中,它仍是一个有待解答有待印证的问题,仍是情感、精神和灵性的源泉。我也从中印证了对野夫文字的感觉:“在中国生活的边缘,我们中国人民不仅有着羔羊般温驯的气度,而且绝不缺乏纪念碑一样矗立的高贵品性。”
父亲、母亲、姥姥、爷爷、堂伯、二爷、四哥、教授、老师、朋友……这些中国人的亲属在回忆中获得了存在的价值,他们组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死亡纪念馆,形象化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有着个体人生不可代替的经验,更含有精神寻求突围的消息。例如《远去的皮影》一文末尾所言:“弥留之际,回首往事,四哥有气无力地对我说,咱们生自农家,平民百姓,遵从家教谨小慎微,一生逆来顺受。但纵观自己一生,就像儿时的皮影,纵有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却都在操控之中,从工作到生活,从社会到家庭,总是有只似有形若无形的手牵制操纵,就像孙悟空始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难道这就是宿命?”
这本书让我想起自己对死亡的一些思考,这才想到自己青春意气时写过不少关于死亡的诗。如《早熟的悲哀》:“我是一个老人/这世界却太年轻/那么多孩子似的/向我问这问那/我有话却无法诉说//我的感受是另外一种/是那古比的西米尔/千年前善作预言的女人/当孩子们问她/西米尔,你要什么/她说,我要死。”如《死神》:“我不怕你/你不在的时候/我看见那依靠黄昏的墙角/嘲弄你和你兄弟的孤老婆子/傍近生命闲谈她长长的故事/没有人注意到她/她辛苦一生,满面皱纹/在旅途的终点静静地感味/太阳隐退,夜幕降临/她沐浴着自己的光辉//我不怕你/在你那里/她只是结一次账而已/她把肉体还给肉体/她把灵魂还给灵魂……”当然,后来我也写过不少悼亡文字,这是我们人生必修的功课。
比较古今中外的死亡观,我们发现:古代人尤其原始人的死亡观是一种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相信灵魂不死;现代人则把死亡看作必然,看作解脱,看作威慑和恐惧。但我们相信:死亡仍会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将其作为本质的秘密还给越来越多的精神个体,宿命会在越来越多的人那里成为一种规范自由,人们能够从死亡的存在本身获得人生圆满的动力,获得创造的灵感。就像怀念逝者的文字是传统中国极为珍贵的遗产一样,本书作者證实了现代中国人的怀念文字,是被污染的汉语世界中少有的财富。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的精神在社会面前获得了完善,或者说,胜利,一如生者对逝者的祈祷:愿他们穿过荒凉的大地,在上帝的怀里得到安宁。“仁厚的地母啊,愿你永安她的灵魂!”人生的卑微、苦难和紧张,在生与死的观照里获得了解答与回报。
可以说,本书作者自觉不自觉的悼亡,既反映了大时代中的个体命运,安顿了自己和亲友,又无意中透露了死亡本身的消息。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并印证养生送死的庄严,可以理解人生惊心动魄的瞬间和人生如蚁的典范。正如死者们感叹的:“人如草木,春生秋老,风过无痕。”人们还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生状态,甚至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张鸣先生悼高华教授一文所说,近代史学界从此塌了一个角;或黄宁先生叹息的,“没有了姥姥,我的故乡坍塌了”。
中国人对死亡的评断本身是二元的,一为喜丧、善终,一为包括夭折、哀事、暴病、大病等在内的不幸,这是顺生哲学的反映。这一评判在当代仍有意义。书中有不少喜丧,但更多的是不幸的灵魂,他们在病痛中死去,他们上吊死去,他们在困顿中死去……向死而生,以中西方相通的这一形而上学思考来回顾人生,我们当知,善终有一种成熟的心智、健康的自由意志,而夭折、横死或暴死则是命运对生者身心的某种评价。中国人对身心污染、变异或病态的人有着最大的诅咒和评判——不得好死,不得其死。老子对生和死的思考是:“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本书中的一些篇什,也有对老子思考的印证。如公今度教授吹箫,无意中吹起了儿时听过的“大出丧”,箫音未断,就传来父亲去世的噩耗。如杨芸的爷爷预言自己活不过9月。如布衣的大舅对自己命运的把握:他反剪双手,形象地比拟,“在牢里,有一人长年这样手铐脚镣。别人都说莫开锁,不然他马上没命。”
这种对死亡的感应、触及乃是人生自觉的大成就之一,它给人生赋予不可代替的诗意,使死亡真正如归。这种视死如归的成就源于对人生的庄敬和完善,一如歌德所言,所有成熟的事物都想死。这种死亡才是无惧的,才是文明个体领受到的。“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种死亡才是重大的,才是文明个体顶礼的;“大哉乎,死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这种死亡才是自然的,才是文明个体赞美的。“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可以说,活着时直面死亡是一种有益的人生经验,所有“活过”的灵魂都是我们生者的背景,他们在天上、在地狱里看着我们,死亡同样在加持着我们。年轻时曾为“留他如梦,送他如客”敷演出下面的句子:“因为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遭遇/我们常常忘记了生命的存在/像在梦中忘记了是在梦中/我们保留住生命不过保留着一个梦境/不由我们操纵,不用我们指引//放弃那些应该放弃的/虽然我们还恋念着光阴/像春日里送走水一样的客人/我们送走生命不过送走了一位客人/有一点儿惆怅,有一点儿欢欣……”
我读本书,拉杂想到这些问题,写在这里,跟读者分享。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