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挑战,小兴安岭的大森林对维持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着重要作用。本文力图以微观反观宏观,以小兴安岭的伊春市为例,阐释小兴安岭森林的历史演变过程及面临的重大气候问题,介绍伊春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探讨伊春在加强森林保护、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化转型,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上的独特理解和实践。
关键词:森林 响应 适应性 管理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是一个拥有400万公顷大森林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森林城市,在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经历了因林而兴、因林而衰、并将依林而崛起的历程,成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性管理的一个典型例证。
一、小兴安岭森林的历史演变及气候挑战
据史料记载,小兴安岭自古分布着广袤的原始森林,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先民,把森林称为“窝集”,即满语原始大森林。清朝封建统治者从保护皇陵风水和垄断森林特产等政治经济目的出发,长期实行封禁政策,严禁入垦,一直到清朝末年,白山黑水之域仍是“树木参天,绵绵延续,横亘千里,不知所极”的原始森林景观。1895年,清朝全面弛禁,实行开放,小兴安岭的原始林相开始遭到破坏。“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侵占东北三省的14年间,利用“拔大毛”的采伐方式,疯狂掠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林区的优质木材达上亿立方米,破坏森林面积高达600万公顷。建国前后,为了支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伊春林区进行了长达40年的大规模森林采伐。特别是1958年之后,国家对木材需求量急剧增加,产量迅猛上升,伊春林区的最高年采伐量高达759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国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采取了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的粮食增产战略,进一步加大了森林消耗。1971年开始的森林一类清查数据表明,对比近百年的森林分布范围,小兴安岭林区边缘已经后退几十公里,最多达150~200公里。近350公里长、40公里宽的小兴安岭西部边缘地带都垦成了农田,面积近140万公顷,占小兴安岭总面积的12.9%。
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然界由于“工业的奇迹”而成为人的对立物,工业文明的每一步发展都招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疯狂报复。长达百年的不间歇采伐和大规模开垦,严重破坏了小兴安岭森林及其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东北乃至华北地区带来了六大区域性气候问题。一是水土大量流失。二是森林涵水和供水能力大幅下降。据伊春水文局(晨明站)监测,汤旺河流入松花江的年径流量已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56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44.2亿立方米,下降了20%。三是易旱面积不断扩大。史料记载,历史上黑龙江林木葱郁,基本未发生大旱。四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五是灾害性天气逐年增多。六是物种大量减少。天然红松林被称为“第三纪森林”,是小兴安岭以针阔混交为主要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树种,如果伊春林区不从2004年主动全部停止对天然红松林的采伐,现存的红松林木已基本上被砍光,“红松故乡”就会成为“红松故事”。2014年,伊春顶住巨大财政压力,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比整个东北和内蒙古的国有林区提前整整一年。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森林对区域性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正如中国工程院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东北生态环境已经到临界状态,如不及时刹车,将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二、伊春在生态建设上所做的工作及不足
一个林业城市对国家和人类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更要体现在生态建设上。伊春的发展过程是对森林认识不断改变的过程。本世纪以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伊春将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视为发展的灵魂,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严管林”方针,坚决打击涉林涉木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遏制了各种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伊春不惜牺牲眼前和局部利益,在全国率先停伐天然红松林,进而停伐了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等濒危珍贵树种,并对林蛙等野生动物采取禁捕禁猎措施,保护了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珍稀树种和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之后,伊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城市经济转型两篇文章一起做,两个轮子一起转,系统化地推进了天然林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场所整合与生态移民、江河源头保护与水系治理、森林资源整合开发、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六大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处,受保护地面积达70.3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居全省之首,高于全国6.28个百分点。自2007年开始,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年净增长500万立方米以上,历史性地实现了“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目前伊春林区森林覆被率达到了84.4%,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绿城”。2010年,经中国林科院专家科学评估,伊春森林与湿地资源总价值达到1.26万亿元,并且每年可增值1700亿元,在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三分之二贡献给了全国乃至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伊春在生态建设上虽然走出了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階段”,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森林赤字”或者叫“生态赤字”的情况。一是活立木总蓄积由开发初期的4.28亿立方米,下降至2.56亿立方米,减少了40.2%。二是可采成过熟林蓄积由开发初期的3.2亿立方米,降至目前的不到1000万立方米,仅为开发初期的1/43。三是公顷蓄积由开发初期的194.4立方米降至75.2立方米,最低的不到30立方米(生态学上讲,森林公顷蓄积达到80立方米以上才能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作用)。四是平均胸径由开发初期的40厘米左右,降至20厘米左右。五是平均单株材积由开发初期的1.21立方米降至0.21立方米。六是林分郁闭度由开发初期的0.63降到0.45以下。七是林相残破不堪。林业施业区内存在大量挂花地、林缘空地、线路走廊、采伐迹地、林企弃养路和矿山废弃地,北部农林交错地区被蚕食和改变用途的林地有上万公顷。这些“赤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伊春在森林适应性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伊春森林適应性管理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科学论证,以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如果仅靠天然更新使森林恢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需要坐等百年。而通过采取全面保护、科学培育和综合经营等适应性管理措施,20—30年就能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伊春将统筹做好承包经营、森林抚育、木材精细化管理与利用、资源开发整合、资本运作、林区社会管理“六篇文章”,面向未来搞好伊春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整体布局。第一,以承包经营为抓手,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责权利三统一。借鉴农村集体经济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引入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经营重塑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基础,形成森林经营管理以家庭为单位的新模式,实现有效管护森林、盘活林下资源、增加职工收入、分流富余人员这“一举四得”的目标。第二,以森林抚育为抓手,加速实现林业生产目标的转变。通过割断抚育者与出材的利益链条、全面落实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造林、加大力度发展苗木产业等措施,加速实现森林蓄积与林分质量的“双提高”,促进区域经营模式的彻底转变。第三,以抚育伐出材统一销售为抓手,促进林产工业由单一依赖本地资源向“两头在外”转变。把36万立方米的抚育伐出材全部抓在林管局手上,包括枝丫材、伐根、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全部统筹安排,让有限的、稀缺的小兴安岭林木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第四,以种养结构调整为抓手,全面提高林地土地产出水平,做大做强森林食品产业。把资源开发整合作为战略性举措来落实,尽快由资源掠夺型、消耗型向资源培育型、利用型转变,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反哺型、生态主导型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逐步提高反哺和自我保护生态的能力。第五,以金融创新为抓手,实现林区资源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转变。将生态资源、林下资源、旅游资源、地产资源等全部资源作为经营的资本进行综合、全方位立体开发,运用现代资本手段来经营森林,运用金融手段盘活森林资源,通过碳汇、债券、上市等渠道,把“活立木”变成“活资本”。第六,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实现国有林区生活方式与社会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林场所撤并和生态移民力度,将现有的218个林场所调整撤并为121个,最大限度减少人的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同时,充分发挥棚户区改造的“杠杆效应”,切实将棚户区改造做成惠民生、促城建、兴旅游、保生态“四篇文章”,彻底使广大林业职工摆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原有的林区社会管理方式。
总之,在森林适应性管理上,伊春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改革经营机制,激发职工活力,引入社会资本,向市场要生态效益,一定会用最短的时间重新恢复生态优良的小兴安岭。
参考文献:
[1]王爱文.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国有林区改革转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黑龙江省统计局:《伊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
[3]伊春市政府研究室:《伊春情况介绍》2012年6月.
[4]张壮,赵红艳,吕明.打造森林健康养生最佳基地——黑龙江省伊春市旅游服务产业发展之我见[J].中国林业,2011,(10).
[5]张壮,赵红艳.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林业经济,2015,(4).
[6]张壮.林业资源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63).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吉林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代建明
关键词:森林 响应 适应性 管理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是一个拥有400万公顷大森林的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森林城市,在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经历了因林而兴、因林而衰、并将依林而崛起的历程,成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性管理的一个典型例证。
一、小兴安岭森林的历史演变及气候挑战
据史料记载,小兴安岭自古分布着广袤的原始森林,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先民,把森林称为“窝集”,即满语原始大森林。清朝封建统治者从保护皇陵风水和垄断森林特产等政治经济目的出发,长期实行封禁政策,严禁入垦,一直到清朝末年,白山黑水之域仍是“树木参天,绵绵延续,横亘千里,不知所极”的原始森林景观。1895年,清朝全面弛禁,实行开放,小兴安岭的原始林相开始遭到破坏。“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侵占东北三省的14年间,利用“拔大毛”的采伐方式,疯狂掠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林区的优质木材达上亿立方米,破坏森林面积高达600万公顷。建国前后,为了支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伊春林区进行了长达40年的大规模森林采伐。特别是1958年之后,国家对木材需求量急剧增加,产量迅猛上升,伊春林区的最高年采伐量高达759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国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采取了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的粮食增产战略,进一步加大了森林消耗。1971年开始的森林一类清查数据表明,对比近百年的森林分布范围,小兴安岭林区边缘已经后退几十公里,最多达150~200公里。近350公里长、40公里宽的小兴安岭西部边缘地带都垦成了农田,面积近140万公顷,占小兴安岭总面积的12.9%。
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然界由于“工业的奇迹”而成为人的对立物,工业文明的每一步发展都招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疯狂报复。长达百年的不间歇采伐和大规模开垦,严重破坏了小兴安岭森林及其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东北乃至华北地区带来了六大区域性气候问题。一是水土大量流失。二是森林涵水和供水能力大幅下降。据伊春水文局(晨明站)监测,汤旺河流入松花江的年径流量已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56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44.2亿立方米,下降了20%。三是易旱面积不断扩大。史料记载,历史上黑龙江林木葱郁,基本未发生大旱。四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五是灾害性天气逐年增多。六是物种大量减少。天然红松林被称为“第三纪森林”,是小兴安岭以针阔混交为主要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树种,如果伊春林区不从2004年主动全部停止对天然红松林的采伐,现存的红松林木已基本上被砍光,“红松故乡”就会成为“红松故事”。2014年,伊春顶住巨大财政压力,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比整个东北和内蒙古的国有林区提前整整一年。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森林对区域性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正如中国工程院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东北生态环境已经到临界状态,如不及时刹车,将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二、伊春在生态建设上所做的工作及不足
一个林业城市对国家和人类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更要体现在生态建设上。伊春的发展过程是对森林认识不断改变的过程。本世纪以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伊春将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视为发展的灵魂,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严管林”方针,坚决打击涉林涉木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遏制了各种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伊春不惜牺牲眼前和局部利益,在全国率先停伐天然红松林,进而停伐了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等濒危珍贵树种,并对林蛙等野生动物采取禁捕禁猎措施,保护了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珍稀树种和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之后,伊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城市经济转型两篇文章一起做,两个轮子一起转,系统化地推进了天然林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场所整合与生态移民、江河源头保护与水系治理、森林资源整合开发、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六大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处,受保护地面积达70.3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居全省之首,高于全国6.28个百分点。自2007年开始,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年净增长500万立方米以上,历史性地实现了“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目前伊春林区森林覆被率达到了84.4%,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绿城”。2010年,经中国林科院专家科学评估,伊春森林与湿地资源总价值达到1.26万亿元,并且每年可增值1700亿元,在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三分之二贡献给了全国乃至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伊春在生态建设上虽然走出了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階段”,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森林赤字”或者叫“生态赤字”的情况。一是活立木总蓄积由开发初期的4.28亿立方米,下降至2.56亿立方米,减少了40.2%。二是可采成过熟林蓄积由开发初期的3.2亿立方米,降至目前的不到1000万立方米,仅为开发初期的1/43。三是公顷蓄积由开发初期的194.4立方米降至75.2立方米,最低的不到30立方米(生态学上讲,森林公顷蓄积达到80立方米以上才能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作用)。四是平均胸径由开发初期的40厘米左右,降至20厘米左右。五是平均单株材积由开发初期的1.21立方米降至0.21立方米。六是林分郁闭度由开发初期的0.63降到0.45以下。七是林相残破不堪。林业施业区内存在大量挂花地、林缘空地、线路走廊、采伐迹地、林企弃养路和矿山废弃地,北部农林交错地区被蚕食和改变用途的林地有上万公顷。这些“赤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伊春在森林适应性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伊春森林適应性管理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科学论证,以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如果仅靠天然更新使森林恢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需要坐等百年。而通过采取全面保护、科学培育和综合经营等适应性管理措施,20—30年就能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伊春将统筹做好承包经营、森林抚育、木材精细化管理与利用、资源开发整合、资本运作、林区社会管理“六篇文章”,面向未来搞好伊春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整体布局。第一,以承包经营为抓手,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责权利三统一。借鉴农村集体经济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引入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经营重塑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基础,形成森林经营管理以家庭为单位的新模式,实现有效管护森林、盘活林下资源、增加职工收入、分流富余人员这“一举四得”的目标。第二,以森林抚育为抓手,加速实现林业生产目标的转变。通过割断抚育者与出材的利益链条、全面落实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造林、加大力度发展苗木产业等措施,加速实现森林蓄积与林分质量的“双提高”,促进区域经营模式的彻底转变。第三,以抚育伐出材统一销售为抓手,促进林产工业由单一依赖本地资源向“两头在外”转变。把36万立方米的抚育伐出材全部抓在林管局手上,包括枝丫材、伐根、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全部统筹安排,让有限的、稀缺的小兴安岭林木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第四,以种养结构调整为抓手,全面提高林地土地产出水平,做大做强森林食品产业。把资源开发整合作为战略性举措来落实,尽快由资源掠夺型、消耗型向资源培育型、利用型转变,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反哺型、生态主导型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逐步提高反哺和自我保护生态的能力。第五,以金融创新为抓手,实现林区资源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转变。将生态资源、林下资源、旅游资源、地产资源等全部资源作为经营的资本进行综合、全方位立体开发,运用现代资本手段来经营森林,运用金融手段盘活森林资源,通过碳汇、债券、上市等渠道,把“活立木”变成“活资本”。第六,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实现国有林区生活方式与社会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林场所撤并和生态移民力度,将现有的218个林场所调整撤并为121个,最大限度减少人的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同时,充分发挥棚户区改造的“杠杆效应”,切实将棚户区改造做成惠民生、促城建、兴旅游、保生态“四篇文章”,彻底使广大林业职工摆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原有的林区社会管理方式。
总之,在森林适应性管理上,伊春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改革经营机制,激发职工活力,引入社会资本,向市场要生态效益,一定会用最短的时间重新恢复生态优良的小兴安岭。
参考文献:
[1]王爱文.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国有林区改革转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黑龙江省统计局:《伊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
[3]伊春市政府研究室:《伊春情况介绍》2012年6月.
[4]张壮,赵红艳,吕明.打造森林健康养生最佳基地——黑龙江省伊春市旅游服务产业发展之我见[J].中国林业,2011,(10).
[5]张壮,赵红艳.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林业经济,2015,(4).
[6]张壮.林业资源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63).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吉林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