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唐宋昭君诗比较”(CX2016B527)。
摘 要:历代以昭君事迹为题材的诗歌数量惊人,反复吟唱,但诗人性别和取材角度不同,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有别。女性诗人吟咏昭君诗喜自比身世,抒发感同身受般激烈感情,昭君诗悲怨主题和毛延寿题材均是其开创,情感较之男性倍加哀婉与热烈,但亦不乏有站在民族和平角度,具有远见卓识的佳作;男性咏昭君诗大多超越了昭君个人的悲叹怨,站在民族、历史高度,对昭君事迹进行理性再创造,更具思想性与现实意义;男子作闺音,既有女性诗人感情的浓烈,亦不失男性诗人的理性,赋予昭君诗更复杂的情感。不同性别创作的昭君诗表达了各式各样的内容,反映了各式各样的看法,呈现出显著的双重性别特征。
关键词:昭君诗;双重性别;特征
作者简介:张淑君(1991.2-),第一作者,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唐宋诗学;张强(1991.5-),第二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
王昭君是文学作品中描写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不管是治世乱世,均不乏诗作。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传诵昭君故事。其中不乏著名的女性诗人借昭君自阐身世,又男性诗人站在客观的第三视角评述昭君,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男诗人作闺音的“代言体”,借昭君之身世与口吻,披上历史的外衣,直述自我情怀。既有女性的思索与感慨,又具备男性的思绪与理性,昭君诗双重性别特征尤为明显。
一、女性咏昭君诗
女性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历代女作家都很喜欢吟咏汉朝的昭君,名作迭出。昭君诗亘古不变的“悲怨”主题,便是由托为昭君所作的《怨旷思惟歌》首创,开篇以草木凋败萧索的秋景比兴,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主题哀伤悲怨,语言优美委婉动人。历代昭君诗均未出昭君“悲怨”主题,浅唱低吟。较多女诗人立足于同性,惺惺相惜,赋予昭君感同身受般抒情,情感较之男性尤为强烈。如唐梁琼《昭君怨》“贻灾到妾身”“生死毕胡尘”直写昭君葬身异域,情感凄怆,令人动容。如明清之际王端淑《明妃梦回汉宫次浮翠轩吴夫人韵》:“旧时纵有三秋怨,不及穹庐此夜长。”道不尽的悲怨,令人悲恸。女性更容易从性别角度理解昭君,情感倍加炽烈,尤其表现在对毛延寿的指责上。第一个将毛延寿与昭君联系起来的是隋侯夫人《遣意》诗:“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侯夫人与昭君有着相似的命运、绝美的容颜,却埋没后宫,君宠无望。“真可戮”将侯夫人对毛延寿的切齿痛恨推向了极致。与其说侯夫人痛恨毛延寿,不如说是在埋恨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奸佞,可见其感同身受的真实心态。作者借昭君自比,昭君出塞留与后人传奇故事,而侯夫人自尽后留下的是一锦囊的诗句,字字诛心。此后毛延寿走上昭君诗的舞台,无论诗人是对其哂笑怒骂,还是歌功颂德,都不可磨灭侯诗的开创之功。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一生受制于君权、父权、夫权,无半点自主权,识见着实局限。但昭君自主情愿出塞和亲,识见非一般女子可比拟,难能可贵的是一些杰出的女诗人,未拘泥于女子的悲愁怨恨,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于夸赞昭君和亲的功绩。如清葛秀英诗:“他年重画麒麟阁,应让蛾眉第一功。”认为昭君出塞和亲平息了汉匈战火,力保汉匈数十年的和平,赞其是第一功臣。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湘潭郭氏兄妹的昭君诗,如“寄语君王休念妾,而今却似画图中”“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一改昭君悲怨之态,立场较之“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迥异,凸显出女性独有的思维色彩。
二、男性咏昭君诗
昭君身世的曲折,昭君事迹的传奇性,引起历代男性诗人的钟爱,不断吟咏,赋予昭君诗新的生命。虽承悲怨主题,但眼光更为开拓,体现在宏大的时空观。如令狐楚《王昭君》:“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以“天外”和“云中”虚空之景衬托明妃出塞,显得空灵有味。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从眼前之景,发挥想象,由近及远,幻想群山万壑随着湍急流水奔赴到“荆门”“昭君村”,接着将空间延展到“紫台”“朔漠”“青冢”。短短四句不仅跨越几千里的空间距离,更囊括了昭君一生悲剧。“汉宫”与“胡地”在诗人笔下自由切换,毫无斧凿痕迹。诗人对时间的掌控上来去自如。诗中常出现今日、明朝、至今、万古、千年、千载、自古等虚指意义较多的词语,如“能使千载伤绮罗”“地下千年骨”“千秋青冢骨”等,用夸张的笔调,缩短时间差距,从而编织一个囊括古今的时间巨网,突出昭君愁恨浩荡无垠,极具艺术性。男性咏昭君诗绝胜处在于其不断丰富的内容以及理性思考。历代昭君诗,内容最深刻的莫过于由昭君事迹衍生出对君王、大臣的批判。如“明光咫尺犹难辨,何况飘零万里人”“自是君王先错计,爱将耳目寄他人”等重责君王不察。又“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丈夫不任事,女子去和亲”等批判朝廷无能,大臣无所作为。论理性思考,男性诗人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道前人所未道,站在个人价值角度予以理性思考,表达了诗人的独到史识、寄托和独致情感。又“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等,昭君诗的生命力在于诗人们不断翻新不断阐发理性思考的独创性上。
三、男子作闺音
石崇《王明君辞》以昭君的口吻,叙述令人悲伤不已的离别,以及其在匈奴封为阏氏,从胡俗嫁父子两代不愿苟生的痛苦,开创了昭君诗的代言体。代言体即代言人心和以人和物代言己心“为诗而采用代言体,乃是一种化妆的心情”,是一种作者与抒情主体错位的现象,诗人往往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心境、口吻和语气来抒情叙事。代言体在昭君诗中比比皆是,如沈佺期“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陆游“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贡师泰“当时卫霍兵犹在,未必明王弃妾身”等。这些诗均虚拟昭君口吻,或表现边地生活的艰苦与孤独,或悲叹命运的无常,或指斥大臣的无作为,或阐发无尽的悲怨。诗人采用代言体,男子作闺音,站在昭君立场,发挥自己的想象,希冀再现昭君生活场景以及内心的感受。但最终旨归是借昭君表达自己的思想,男性诗笔下的昭君形象已被符号为臣子。这在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诗经》中就已出现男性文人拟代女性抒情,田同之在《西圃词说》中提出“男子作闺音”的著名论断,即不得志和通儒钜公借闺房女子的心理言志抒情。諸多诗人善于将臣子巧妙地置放在同病相怜的位置,臣子易被逐,妇女易见弃,男女情感与君臣际遇在伦理上是相对应的。如施肩吾“已知贱妾无归日,空荷君王有悔心”,储光羲“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辞”,司马光“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刘因“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等,都有表达汉君远不如胡王知昭君心思,胡王为昭君奏汉音,即使昭君葬身异域,惦记的仍是汉主,昭君早已不再关乎一己之安危,挂念的国家大事,借远在塞外的昭君,传达出无数士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心声。忠君意识浓烈,从中可窥探诗人的拳拳忧国之心。而高启“妾语还凭归使传,妾身没虏不须怜”更以远在异域的昭君在安慰汉主,惹人生出无限怜意,引得无数诗人争相吟咏。虽不着怨字而尽得怨意,彰显着中国古典文学“怨而不怒”的诗学传统。
“昭君自有千秋在”。历代诗人站在不同角度,借对昭君的咏叹,抒发自己情志。正所谓“词客各摅胸臆懑”,诗人的性别不同,所抒胸臆迥异,从而增益昭君诗的内涵,使之异彩纷呈,带有显著的双重性别特征,赋予昭君诗丰富复杂的内涵,引得读者争相传咏。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徐世昌.清诗汇[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3]丁福保编纂.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鲁歌.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5](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刘洁.论先唐咏昭君诗的主题倾向于表述方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摘 要:历代以昭君事迹为题材的诗歌数量惊人,反复吟唱,但诗人性别和取材角度不同,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有别。女性诗人吟咏昭君诗喜自比身世,抒发感同身受般激烈感情,昭君诗悲怨主题和毛延寿题材均是其开创,情感较之男性倍加哀婉与热烈,但亦不乏有站在民族和平角度,具有远见卓识的佳作;男性咏昭君诗大多超越了昭君个人的悲叹怨,站在民族、历史高度,对昭君事迹进行理性再创造,更具思想性与现实意义;男子作闺音,既有女性诗人感情的浓烈,亦不失男性诗人的理性,赋予昭君诗更复杂的情感。不同性别创作的昭君诗表达了各式各样的内容,反映了各式各样的看法,呈现出显著的双重性别特征。
关键词:昭君诗;双重性别;特征
作者简介:张淑君(1991.2-),第一作者,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唐宋诗学;张强(1991.5-),第二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
王昭君是文学作品中描写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不管是治世乱世,均不乏诗作。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传诵昭君故事。其中不乏著名的女性诗人借昭君自阐身世,又男性诗人站在客观的第三视角评述昭君,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男诗人作闺音的“代言体”,借昭君之身世与口吻,披上历史的外衣,直述自我情怀。既有女性的思索与感慨,又具备男性的思绪与理性,昭君诗双重性别特征尤为明显。
一、女性咏昭君诗
女性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历代女作家都很喜欢吟咏汉朝的昭君,名作迭出。昭君诗亘古不变的“悲怨”主题,便是由托为昭君所作的《怨旷思惟歌》首创,开篇以草木凋败萧索的秋景比兴,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主题哀伤悲怨,语言优美委婉动人。历代昭君诗均未出昭君“悲怨”主题,浅唱低吟。较多女诗人立足于同性,惺惺相惜,赋予昭君感同身受般抒情,情感较之男性尤为强烈。如唐梁琼《昭君怨》“贻灾到妾身”“生死毕胡尘”直写昭君葬身异域,情感凄怆,令人动容。如明清之际王端淑《明妃梦回汉宫次浮翠轩吴夫人韵》:“旧时纵有三秋怨,不及穹庐此夜长。”道不尽的悲怨,令人悲恸。女性更容易从性别角度理解昭君,情感倍加炽烈,尤其表现在对毛延寿的指责上。第一个将毛延寿与昭君联系起来的是隋侯夫人《遣意》诗:“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侯夫人与昭君有着相似的命运、绝美的容颜,却埋没后宫,君宠无望。“真可戮”将侯夫人对毛延寿的切齿痛恨推向了极致。与其说侯夫人痛恨毛延寿,不如说是在埋恨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奸佞,可见其感同身受的真实心态。作者借昭君自比,昭君出塞留与后人传奇故事,而侯夫人自尽后留下的是一锦囊的诗句,字字诛心。此后毛延寿走上昭君诗的舞台,无论诗人是对其哂笑怒骂,还是歌功颂德,都不可磨灭侯诗的开创之功。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一生受制于君权、父权、夫权,无半点自主权,识见着实局限。但昭君自主情愿出塞和亲,识见非一般女子可比拟,难能可贵的是一些杰出的女诗人,未拘泥于女子的悲愁怨恨,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于夸赞昭君和亲的功绩。如清葛秀英诗:“他年重画麒麟阁,应让蛾眉第一功。”认为昭君出塞和亲平息了汉匈战火,力保汉匈数十年的和平,赞其是第一功臣。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湘潭郭氏兄妹的昭君诗,如“寄语君王休念妾,而今却似画图中”“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一改昭君悲怨之态,立场较之“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迥异,凸显出女性独有的思维色彩。
二、男性咏昭君诗
昭君身世的曲折,昭君事迹的传奇性,引起历代男性诗人的钟爱,不断吟咏,赋予昭君诗新的生命。虽承悲怨主题,但眼光更为开拓,体现在宏大的时空观。如令狐楚《王昭君》:“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以“天外”和“云中”虚空之景衬托明妃出塞,显得空灵有味。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从眼前之景,发挥想象,由近及远,幻想群山万壑随着湍急流水奔赴到“荆门”“昭君村”,接着将空间延展到“紫台”“朔漠”“青冢”。短短四句不仅跨越几千里的空间距离,更囊括了昭君一生悲剧。“汉宫”与“胡地”在诗人笔下自由切换,毫无斧凿痕迹。诗人对时间的掌控上来去自如。诗中常出现今日、明朝、至今、万古、千年、千载、自古等虚指意义较多的词语,如“能使千载伤绮罗”“地下千年骨”“千秋青冢骨”等,用夸张的笔调,缩短时间差距,从而编织一个囊括古今的时间巨网,突出昭君愁恨浩荡无垠,极具艺术性。男性咏昭君诗绝胜处在于其不断丰富的内容以及理性思考。历代昭君诗,内容最深刻的莫过于由昭君事迹衍生出对君王、大臣的批判。如“明光咫尺犹难辨,何况飘零万里人”“自是君王先错计,爱将耳目寄他人”等重责君王不察。又“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丈夫不任事,女子去和亲”等批判朝廷无能,大臣无所作为。论理性思考,男性诗人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道前人所未道,站在个人价值角度予以理性思考,表达了诗人的独到史识、寄托和独致情感。又“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等,昭君诗的生命力在于诗人们不断翻新不断阐发理性思考的独创性上。
三、男子作闺音
石崇《王明君辞》以昭君的口吻,叙述令人悲伤不已的离别,以及其在匈奴封为阏氏,从胡俗嫁父子两代不愿苟生的痛苦,开创了昭君诗的代言体。代言体即代言人心和以人和物代言己心“为诗而采用代言体,乃是一种化妆的心情”,是一种作者与抒情主体错位的现象,诗人往往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心境、口吻和语气来抒情叙事。代言体在昭君诗中比比皆是,如沈佺期“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陆游“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贡师泰“当时卫霍兵犹在,未必明王弃妾身”等。这些诗均虚拟昭君口吻,或表现边地生活的艰苦与孤独,或悲叹命运的无常,或指斥大臣的无作为,或阐发无尽的悲怨。诗人采用代言体,男子作闺音,站在昭君立场,发挥自己的想象,希冀再现昭君生活场景以及内心的感受。但最终旨归是借昭君表达自己的思想,男性诗笔下的昭君形象已被符号为臣子。这在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诗经》中就已出现男性文人拟代女性抒情,田同之在《西圃词说》中提出“男子作闺音”的著名论断,即不得志和通儒钜公借闺房女子的心理言志抒情。諸多诗人善于将臣子巧妙地置放在同病相怜的位置,臣子易被逐,妇女易见弃,男女情感与君臣际遇在伦理上是相对应的。如施肩吾“已知贱妾无归日,空荷君王有悔心”,储光羲“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辞”,司马光“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刘因“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等,都有表达汉君远不如胡王知昭君心思,胡王为昭君奏汉音,即使昭君葬身异域,惦记的仍是汉主,昭君早已不再关乎一己之安危,挂念的国家大事,借远在塞外的昭君,传达出无数士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心声。忠君意识浓烈,从中可窥探诗人的拳拳忧国之心。而高启“妾语还凭归使传,妾身没虏不须怜”更以远在异域的昭君在安慰汉主,惹人生出无限怜意,引得无数诗人争相吟咏。虽不着怨字而尽得怨意,彰显着中国古典文学“怨而不怒”的诗学传统。
“昭君自有千秋在”。历代诗人站在不同角度,借对昭君的咏叹,抒发自己情志。正所谓“词客各摅胸臆懑”,诗人的性别不同,所抒胸臆迥异,从而增益昭君诗的内涵,使之异彩纷呈,带有显著的双重性别特征,赋予昭君诗丰富复杂的内涵,引得读者争相传咏。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徐世昌.清诗汇[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3]丁福保编纂.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鲁歌.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5](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刘洁.论先唐咏昭君诗的主题倾向于表述方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