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荡子诗歌创作的追求之一是于简单话语中蕴含丰富意味,《喧嚣为何停止》这首诗所选用的意象并不难见,但隐喻的存在却使得这首诗回味悠远;形式方面没有刻意而板正的模式,反而赋予诗歌一种灵动的音乐之美。它足以代表东荡子诗歌达到的高度。
关键词:东荡子;喧嚣为何停止;隐喻;音乐感
作者简介:曹文婷(1992-),女,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刘昕华(1960-),男,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导,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
乐观的评论家们总是将如今的时代看作“诗歌发展的最好时期”,从创作主体的多样化和写作的自由度上来说,确是如此。什么都可以写,怎样写都行;无标准,也无典范;无中心,也无边界;但当诗歌沦为一场话语狂欢时,当下的生命体验与生存体验也就无从立足,诗坛的诗性背景和诗性视野也由此变得枯竭。东荡子的力量在于,在浮躁的消费时代,依然能把控住诗歌应有的厚重内涵和承担意识,静下心来倾听万物的声音。诚如林贤治所言:“众多的诗人是炊夫,东荡子是酿酒人。”[1]东荡子足以被褒奖为“酿酒人”的沉静、从容、专注,也许可以从他的《喧嚣为何停止》中略窥一二。
一、内容的多义性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是针对诗人,而针对诗而做出的。”[2]《喧嚣为何停止》这首诗是东荡子诗集《阿斯拉》中的第一首,2013年诗人西去后,这首诗也作为墓志铭被镌刻于他的墓碑之上。东荡子一生有三百余首诗存世,粗粗读下,我们可以发现告别的意味始终萦绕其中:《朋友》中他说“天暗下来,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暮年》中他表示“唱完最后一首歌/我就要走了”,《诗人之死》里,他更是忧伤地吟唱道:“可诗人死了,牧场还在/风吹草低,牛羊繁衍/它们可曾把你的律令更改”。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很多诗歌都可以作为墓志铭,缘何独独选用了这首诗呢?
喧嚣为何停止
喧嚣为何停止,听不见异样的声音
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一层一层
山水无痕,万物寂静
该不是圣者已诞生
全诗仅短短四句,很简洁,但不输辽远广阔之感。喧嚣突然停止,“听不见异样的声音”。有论者认为东荡子是消费时代的“异类”,“他从湖南北部的东荡村出发,时而停留于长沙、时而落脚在深圳、时而隐匿于广州,徘徊各地过着近乎浪人的生活,期间,也开过饭馆、做过生意,都不了了之,索性一路呼朋引伴谈诗论道,这种越轨的生存方式与时下总体时代的价值取向总是背道而驰,除了诗歌与他一生形影相随,东荡子从未在这个时代执意进取获得过世俗的安稳与利益。”[3]这种价值取向的背道而驰也使得他的思想为世人所拒绝,甚至被诬贬为一种“偏见”。东荡子对此是了然的,在《不要让这门手艺失传》里,他就直述了这种尴尬的状态:“他们说我偏见,说我离他们太远”。在其他诗歌中,他也多次表现出对“他们”、“人群”的疏离。如《一意孤行》中写“人们杀虫灭鼠,整修粮仓,而你一意孤行”,对世人世俗生活的偏离态度坚决;《异类》中,也自诩为“异类”,与庸众们划清界限:“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意见的相左使诗人与世人相隔,可知他身边“异样的声音”应该是不绝于耳的,但此刻,它们竟都突然“听不见”了,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此句埋下一个悬念。
“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一层一层”。东荡子将诗歌创作视为“完整性诗歌写作”,他毕生的诗歌创作追求是,“希望消除自身存在的黑暗,无论作为人和做诗歌,从境界上必须相对和谐,力求达到诗人合一,不应有黑暗的成分存在内心和诗歌之中。……我愿望在诗歌之中消除自身的黑暗,从而获得完整性。”[4]但是世间的黑暗又如何能够扫除殆尽呢?东荡子是理性的,他深知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也做不到彻底消除(黑暗),他们只在无限逼近。”[5]因此,虽然作为外力因素的“冬天”没有来临,但象征着污垢尘埃的“雪花”还是不断飘落,“一层一层”地累积。这就正如布鲁克斯所言悖论:“某种意义上,悖论适合于诗歌,并且是其无法规避的语言,……很明显,只有运用悖论,诗人才能表达真理。”[6]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的悖论可能正是为了说明一个真理。
一层层雪花的堆积使大地归于沉寂,“山水无痕”,给我们铺开一卷开阔的山水冬景;雪花堆积的空间吸纳了万物的声响,“万物”因此“寂静”,从视觉转向听觉。但又如瑞恰慈在《科学与诗》中提出的观点:科学是一种陈述,而诗是一种“次陈述”,与陈述相比,诗歌的作用是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事物,而这种感受显然存在个体差异。“山水无痕”从美学意义上说是“空阔”的,其涵义比较模糊。到底多阔大,个人的生存经验不同,脑海中生成的场景也不同,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而下一句“万物寂静”又是那么具体,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得出周围非常安静是什么感觉。从模糊到具体,显示出东荡子在意象间非凡的转换能力,这样洁净、肃静的场面,也为后面重要人物的出现奠定了情感基调。
“喧嚣为何停止”,“该不是圣者已诞生”,东荡子在此时终于揭晓了答案。在喧囂、肮脏的大地上,“圣者”是无法诞生的。圣者的诞生必须是在“雪花”将人世间的黑暗掩埋之后。反过来,圣者又是带有神性威严的,当这种威严降临时,庸劳大众都会为之折服,自觉地停下无谓的吵嚷,向圣者的光辉朝拜。东荡子对诗歌意象、语言的选择近乎苛刻,他认为“诗歌应该有具体的指向性,每一句诗歌的指向性都要很明显。”[7]就像这句中的“圣者”一样,表面上好像意义略显空泛高大,但其实包含了一种谦逊而不容置疑的神性懿旨在其中,换成其他的人名或意向都没有这种效果,因此它是不具有替换性的。即便字词的内容和字数相似,在特定的诗歌中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意境与节奏。“该不是圣者已诞生”与“该不是圣者已经诞生”两句,韵律就全然不同。正如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学是文字的艺术,对于诗歌来说就更甚,东荡子的这首诗显然是对刘勰此语的最好诠释。 二、形式的獨帜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东荡子对诗歌语言的要求是灵动自然,而不是过分讲求格言警句式的精密对仗。“诗歌它不等于数学公式,你知道数学公式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艺术张力可言。”[8]在他看来,自然的诗歌中蕴含的感情更真挚淳朴。在这样的理念观照之下,《喧嚣为何停止》才具有独特魅力。全诗不带生僻字,读来都是稀松平常的句子,组合起来很简单,但又绝不是肤浅。相反,他的诗歌中经常都带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深刻洞见与睿智哲思。
实际上,熟悉东荡子的人都知道,东荡子极少沉浮于书山文海,他人生的大半辈子辗转于社会底层,所受的正规教育也非常有限,他肆意挥洒着他的才气,很多妙笔犹如天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形式非常之灵活,《喧嚣为何停止》的四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诗人如顾城海子,他们的诗歌意境悠远,格式规整,对应的痕迹十分明显。如顾城的《提示》:“和一个女孩子结婚/在琴箱中生活/听风吹出她心中的声音/看她从床边走到窗前/海水在轻轻移动/巨石还没有离去/你的名字叫约翰/你的道路叫安妮”。形式非常规整,在用词和节奏上保证了严格的两两对应。第一二句是介词“和”与“在”相互对应,五六句是名词“海水”与“巨石”相对应,七八句则是整个句子呈格言式的对应。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的诗歌更易被模仿一些。反观东荡子的《喧嚣为何停止》,短短四句,无论是节奏还是形式都不相同,这样的诗,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独帜性。
然而,这四组句子间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通过内在意义的勾连和递进推进得相当平滑。因为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存在,它们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丝毫没有突兀、跳跃之感,这得益于东荡子平日里对诗歌中的逻辑关系的重视,他认为“诗歌句子的逻辑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意、感情发展的前后关系,还有一种情绪、声音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我们的各种思维发生发展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很重要。”《喧嚣为何停止》中,第二句、第三句及第四句间的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清晰可见;唯独第一句与第二句,粗看时感觉微妙,两句之间好像并没有很直接的联系。直到我们读完整首诗,才幡然领悟,原来作者是在对圣者诞生的环境和原因进行阐释,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这样的安排,除了使诗歌获得一种回味之感外,也让整首诗具有了一种轻快灵活的音乐感。而音乐感,这一汉语最重要的素质恰是被现代汉语写作者们所经常忽视的。
结语:
退特认为,诗歌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喧嚣为何停止》丰富的外延和充实的内涵皆隐藏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之内,简洁精确,节奏完美,推进平滑,回味无穷,足以代表东荡子诗歌达到的高度。可以肯定的是,东荡子写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依靠他的直觉。当然,细读法并不执着于追溯作者的原意,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圈定这短短四行字应有的表意疆域。东荡子虽已抽身离去,幸运的是我们仍能从他留下的诗歌中窥见其往日诗国的丰茂。他一生为“消除人类精神中存在的黑暗”的诗歌使命感,已经在短短44个字中,表露无遗。
参考文献:
[1]林贤治.2009:文学中国[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57.
[2]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6.
[3]杨汤琛.从自我出发的吟唱——东荡子诗歌论[J].诗探索,2015(1):159.
[4][5]东荡子.读者的写作[J].诗歌月刊,2004(10):8.
[6]布鲁克斯.精致的翁:诗歌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
[7][8]苏文建.杜若之歌:东荡子诗选[M].海风出版社,2014:135.
[9]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8-109.
[10]参见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东荡子;喧嚣为何停止;隐喻;音乐感
作者简介:曹文婷(1992-),女,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刘昕华(1960-),男,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导,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
乐观的评论家们总是将如今的时代看作“诗歌发展的最好时期”,从创作主体的多样化和写作的自由度上来说,确是如此。什么都可以写,怎样写都行;无标准,也无典范;无中心,也无边界;但当诗歌沦为一场话语狂欢时,当下的生命体验与生存体验也就无从立足,诗坛的诗性背景和诗性视野也由此变得枯竭。东荡子的力量在于,在浮躁的消费时代,依然能把控住诗歌应有的厚重内涵和承担意识,静下心来倾听万物的声音。诚如林贤治所言:“众多的诗人是炊夫,东荡子是酿酒人。”[1]东荡子足以被褒奖为“酿酒人”的沉静、从容、专注,也许可以从他的《喧嚣为何停止》中略窥一二。
一、内容的多义性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是针对诗人,而针对诗而做出的。”[2]《喧嚣为何停止》这首诗是东荡子诗集《阿斯拉》中的第一首,2013年诗人西去后,这首诗也作为墓志铭被镌刻于他的墓碑之上。东荡子一生有三百余首诗存世,粗粗读下,我们可以发现告别的意味始终萦绕其中:《朋友》中他说“天暗下来,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暮年》中他表示“唱完最后一首歌/我就要走了”,《诗人之死》里,他更是忧伤地吟唱道:“可诗人死了,牧场还在/风吹草低,牛羊繁衍/它们可曾把你的律令更改”。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很多诗歌都可以作为墓志铭,缘何独独选用了这首诗呢?
喧嚣为何停止
喧嚣为何停止,听不见异样的声音
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一层一层
山水无痕,万物寂静
该不是圣者已诞生
全诗仅短短四句,很简洁,但不输辽远广阔之感。喧嚣突然停止,“听不见异样的声音”。有论者认为东荡子是消费时代的“异类”,“他从湖南北部的东荡村出发,时而停留于长沙、时而落脚在深圳、时而隐匿于广州,徘徊各地过着近乎浪人的生活,期间,也开过饭馆、做过生意,都不了了之,索性一路呼朋引伴谈诗论道,这种越轨的生存方式与时下总体时代的价值取向总是背道而驰,除了诗歌与他一生形影相随,东荡子从未在这个时代执意进取获得过世俗的安稳与利益。”[3]这种价值取向的背道而驰也使得他的思想为世人所拒绝,甚至被诬贬为一种“偏见”。东荡子对此是了然的,在《不要让这门手艺失传》里,他就直述了这种尴尬的状态:“他们说我偏见,说我离他们太远”。在其他诗歌中,他也多次表现出对“他们”、“人群”的疏离。如《一意孤行》中写“人们杀虫灭鼠,整修粮仓,而你一意孤行”,对世人世俗生活的偏离态度坚决;《异类》中,也自诩为“异类”,与庸众们划清界限:“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意见的相左使诗人与世人相隔,可知他身边“异样的声音”应该是不绝于耳的,但此刻,它们竟都突然“听不见”了,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此句埋下一个悬念。
“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一层一层”。东荡子将诗歌创作视为“完整性诗歌写作”,他毕生的诗歌创作追求是,“希望消除自身存在的黑暗,无论作为人和做诗歌,从境界上必须相对和谐,力求达到诗人合一,不应有黑暗的成分存在内心和诗歌之中。……我愿望在诗歌之中消除自身的黑暗,从而获得完整性。”[4]但是世间的黑暗又如何能够扫除殆尽呢?东荡子是理性的,他深知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也做不到彻底消除(黑暗),他们只在无限逼近。”[5]因此,虽然作为外力因素的“冬天”没有来临,但象征着污垢尘埃的“雪花”还是不断飘落,“一层一层”地累积。这就正如布鲁克斯所言悖论:“某种意义上,悖论适合于诗歌,并且是其无法规避的语言,……很明显,只有运用悖论,诗人才能表达真理。”[6]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的悖论可能正是为了说明一个真理。
一层层雪花的堆积使大地归于沉寂,“山水无痕”,给我们铺开一卷开阔的山水冬景;雪花堆积的空间吸纳了万物的声响,“万物”因此“寂静”,从视觉转向听觉。但又如瑞恰慈在《科学与诗》中提出的观点:科学是一种陈述,而诗是一种“次陈述”,与陈述相比,诗歌的作用是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事物,而这种感受显然存在个体差异。“山水无痕”从美学意义上说是“空阔”的,其涵义比较模糊。到底多阔大,个人的生存经验不同,脑海中生成的场景也不同,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而下一句“万物寂静”又是那么具体,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得出周围非常安静是什么感觉。从模糊到具体,显示出东荡子在意象间非凡的转换能力,这样洁净、肃静的场面,也为后面重要人物的出现奠定了情感基调。
“喧嚣为何停止”,“该不是圣者已诞生”,东荡子在此时终于揭晓了答案。在喧囂、肮脏的大地上,“圣者”是无法诞生的。圣者的诞生必须是在“雪花”将人世间的黑暗掩埋之后。反过来,圣者又是带有神性威严的,当这种威严降临时,庸劳大众都会为之折服,自觉地停下无谓的吵嚷,向圣者的光辉朝拜。东荡子对诗歌意象、语言的选择近乎苛刻,他认为“诗歌应该有具体的指向性,每一句诗歌的指向性都要很明显。”[7]就像这句中的“圣者”一样,表面上好像意义略显空泛高大,但其实包含了一种谦逊而不容置疑的神性懿旨在其中,换成其他的人名或意向都没有这种效果,因此它是不具有替换性的。即便字词的内容和字数相似,在特定的诗歌中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意境与节奏。“该不是圣者已诞生”与“该不是圣者已经诞生”两句,韵律就全然不同。正如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学是文字的艺术,对于诗歌来说就更甚,东荡子的这首诗显然是对刘勰此语的最好诠释。 二、形式的獨帜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东荡子对诗歌语言的要求是灵动自然,而不是过分讲求格言警句式的精密对仗。“诗歌它不等于数学公式,你知道数学公式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艺术张力可言。”[8]在他看来,自然的诗歌中蕴含的感情更真挚淳朴。在这样的理念观照之下,《喧嚣为何停止》才具有独特魅力。全诗不带生僻字,读来都是稀松平常的句子,组合起来很简单,但又绝不是肤浅。相反,他的诗歌中经常都带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深刻洞见与睿智哲思。
实际上,熟悉东荡子的人都知道,东荡子极少沉浮于书山文海,他人生的大半辈子辗转于社会底层,所受的正规教育也非常有限,他肆意挥洒着他的才气,很多妙笔犹如天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形式非常之灵活,《喧嚣为何停止》的四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诗人如顾城海子,他们的诗歌意境悠远,格式规整,对应的痕迹十分明显。如顾城的《提示》:“和一个女孩子结婚/在琴箱中生活/听风吹出她心中的声音/看她从床边走到窗前/海水在轻轻移动/巨石还没有离去/你的名字叫约翰/你的道路叫安妮”。形式非常规整,在用词和节奏上保证了严格的两两对应。第一二句是介词“和”与“在”相互对应,五六句是名词“海水”与“巨石”相对应,七八句则是整个句子呈格言式的对应。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的诗歌更易被模仿一些。反观东荡子的《喧嚣为何停止》,短短四句,无论是节奏还是形式都不相同,这样的诗,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独帜性。
然而,这四组句子间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通过内在意义的勾连和递进推进得相当平滑。因为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存在,它们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丝毫没有突兀、跳跃之感,这得益于东荡子平日里对诗歌中的逻辑关系的重视,他认为“诗歌句子的逻辑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意、感情发展的前后关系,还有一种情绪、声音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我们的各种思维发生发展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很重要。”《喧嚣为何停止》中,第二句、第三句及第四句间的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清晰可见;唯独第一句与第二句,粗看时感觉微妙,两句之间好像并没有很直接的联系。直到我们读完整首诗,才幡然领悟,原来作者是在对圣者诞生的环境和原因进行阐释,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这样的安排,除了使诗歌获得一种回味之感外,也让整首诗具有了一种轻快灵活的音乐感。而音乐感,这一汉语最重要的素质恰是被现代汉语写作者们所经常忽视的。
结语:
退特认为,诗歌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喧嚣为何停止》丰富的外延和充实的内涵皆隐藏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之内,简洁精确,节奏完美,推进平滑,回味无穷,足以代表东荡子诗歌达到的高度。可以肯定的是,东荡子写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依靠他的直觉。当然,细读法并不执着于追溯作者的原意,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圈定这短短四行字应有的表意疆域。东荡子虽已抽身离去,幸运的是我们仍能从他留下的诗歌中窥见其往日诗国的丰茂。他一生为“消除人类精神中存在的黑暗”的诗歌使命感,已经在短短44个字中,表露无遗。
参考文献:
[1]林贤治.2009:文学中国[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57.
[2]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6.
[3]杨汤琛.从自我出发的吟唱——东荡子诗歌论[J].诗探索,2015(1):159.
[4][5]东荡子.读者的写作[J].诗歌月刊,2004(10):8.
[6]布鲁克斯.精致的翁:诗歌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
[7][8]苏文建.杜若之歌:东荡子诗选[M].海风出版社,2014:135.
[9]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8-109.
[10]参见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