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雨楼上的酿酒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荡子诗歌创作的追求之一是于简单话语中蕴含丰富意味,《喧嚣为何停止》这首诗所选用的意象并不难见,但隐喻的存在却使得这首诗回味悠远;形式方面没有刻意而板正的模式,反而赋予诗歌一种灵动的音乐之美。它足以代表东荡子诗歌达到的高度。
  关键词:东荡子;喧嚣为何停止;隐喻;音乐感
  作者简介:曹文婷(1992-),女,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刘昕华(1960-),男,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导,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
  乐观的评论家们总是将如今的时代看作“诗歌发展的最好时期”,从创作主体的多样化和写作的自由度上来说,确是如此。什么都可以写,怎样写都行;无标准,也无典范;无中心,也无边界;但当诗歌沦为一场话语狂欢时,当下的生命体验与生存体验也就无从立足,诗坛的诗性背景和诗性视野也由此变得枯竭。东荡子的力量在于,在浮躁的消费时代,依然能把控住诗歌应有的厚重内涵和承担意识,静下心来倾听万物的声音。诚如林贤治所言:“众多的诗人是炊夫,东荡子是酿酒人。”[1]东荡子足以被褒奖为“酿酒人”的沉静、从容、专注,也许可以从他的《喧嚣为何停止》中略窥一二。
  一、内容的多义性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是针对诗人,而针对诗而做出的。”[2]《喧嚣为何停止》这首诗是东荡子诗集《阿斯拉》中的第一首,2013年诗人西去后,这首诗也作为墓志铭被镌刻于他的墓碑之上。东荡子一生有三百余首诗存世,粗粗读下,我们可以发现告别的意味始终萦绕其中:《朋友》中他说“天暗下来,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暮年》中他表示“唱完最后一首歌/我就要走了”,《诗人之死》里,他更是忧伤地吟唱道:“可诗人死了,牧场还在/风吹草低,牛羊繁衍/它们可曾把你的律令更改”。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很多诗歌都可以作为墓志铭,缘何独独选用了这首诗呢?
  喧嚣为何停止
  喧嚣为何停止,听不见异样的声音
  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一层一层
  山水无痕,万物寂静
  该不是圣者已诞生
  全诗仅短短四句,很简洁,但不输辽远广阔之感。喧嚣突然停止,“听不见异样的声音”。有论者认为东荡子是消费时代的“异类”,“他从湖南北部的东荡村出发,时而停留于长沙、时而落脚在深圳、时而隐匿于广州,徘徊各地过着近乎浪人的生活,期间,也开过饭馆、做过生意,都不了了之,索性一路呼朋引伴谈诗论道,这种越轨的生存方式与时下总体时代的价值取向总是背道而驰,除了诗歌与他一生形影相随,东荡子从未在这个时代执意进取获得过世俗的安稳与利益。”[3]这种价值取向的背道而驰也使得他的思想为世人所拒绝,甚至被诬贬为一种“偏见”。东荡子对此是了然的,在《不要让这门手艺失传》里,他就直述了这种尴尬的状态:“他们说我偏见,说我离他们太远”。在其他诗歌中,他也多次表现出对“他们”、“人群”的疏离。如《一意孤行》中写“人们杀虫灭鼠,整修粮仓,而你一意孤行”,对世人世俗生活的偏离态度坚决;《异类》中,也自诩为“异类”,与庸众们划清界限:“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意见的相左使诗人与世人相隔,可知他身边“异样的声音”应该是不绝于耳的,但此刻,它们竟都突然“听不见”了,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此句埋下一个悬念。
  “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一层一层”。东荡子将诗歌创作视为“完整性诗歌写作”,他毕生的诗歌创作追求是,“希望消除自身存在的黑暗,无论作为人和做诗歌,从境界上必须相对和谐,力求达到诗人合一,不应有黑暗的成分存在内心和诗歌之中。……我愿望在诗歌之中消除自身的黑暗,从而获得完整性。”[4]但是世间的黑暗又如何能够扫除殆尽呢?东荡子是理性的,他深知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也做不到彻底消除(黑暗),他们只在无限逼近。”[5]因此,虽然作为外力因素的“冬天”没有来临,但象征着污垢尘埃的“雪花”还是不断飘落,“一层一层”地累积。这就正如布鲁克斯所言悖论:“某种意义上,悖论适合于诗歌,并且是其无法规避的语言,……很明显,只有运用悖论,诗人才能表达真理。”[6]冬天不来,雪花照样堆积的悖论可能正是为了说明一个真理。
  一层层雪花的堆积使大地归于沉寂,“山水无痕”,给我们铺开一卷开阔的山水冬景;雪花堆积的空间吸纳了万物的声响,“万物”因此“寂静”,从视觉转向听觉。但又如瑞恰慈在《科学与诗》中提出的观点:科学是一种陈述,而诗是一种“次陈述”,与陈述相比,诗歌的作用是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事物,而这种感受显然存在个体差异。“山水无痕”从美学意义上说是“空阔”的,其涵义比较模糊。到底多阔大,个人的生存经验不同,脑海中生成的场景也不同,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而下一句“万物寂静”又是那么具体,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得出周围非常安静是什么感觉。从模糊到具体,显示出东荡子在意象间非凡的转换能力,这样洁净、肃静的场面,也为后面重要人物的出现奠定了情感基调。
  “喧嚣为何停止”,“该不是圣者已诞生”,东荡子在此时终于揭晓了答案。在喧囂、肮脏的大地上,“圣者”是无法诞生的。圣者的诞生必须是在“雪花”将人世间的黑暗掩埋之后。反过来,圣者又是带有神性威严的,当这种威严降临时,庸劳大众都会为之折服,自觉地停下无谓的吵嚷,向圣者的光辉朝拜。东荡子对诗歌意象、语言的选择近乎苛刻,他认为“诗歌应该有具体的指向性,每一句诗歌的指向性都要很明显。”[7]就像这句中的“圣者”一样,表面上好像意义略显空泛高大,但其实包含了一种谦逊而不容置疑的神性懿旨在其中,换成其他的人名或意向都没有这种效果,因此它是不具有替换性的。即便字词的内容和字数相似,在特定的诗歌中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意境与节奏。“该不是圣者已诞生”与“该不是圣者已经诞生”两句,韵律就全然不同。正如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学是文字的艺术,对于诗歌来说就更甚,东荡子的这首诗显然是对刘勰此语的最好诠释。   二、形式的獨帜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东荡子对诗歌语言的要求是灵动自然,而不是过分讲求格言警句式的精密对仗。“诗歌它不等于数学公式,你知道数学公式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艺术张力可言。”[8]在他看来,自然的诗歌中蕴含的感情更真挚淳朴。在这样的理念观照之下,《喧嚣为何停止》才具有独特魅力。全诗不带生僻字,读来都是稀松平常的句子,组合起来很简单,但又绝不是肤浅。相反,他的诗歌中经常都带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深刻洞见与睿智哲思。
  实际上,熟悉东荡子的人都知道,东荡子极少沉浮于书山文海,他人生的大半辈子辗转于社会底层,所受的正规教育也非常有限,他肆意挥洒着他的才气,很多妙笔犹如天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形式非常之灵活,《喧嚣为何停止》的四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诗人如顾城海子,他们的诗歌意境悠远,格式规整,对应的痕迹十分明显。如顾城的《提示》:“和一个女孩子结婚/在琴箱中生活/听风吹出她心中的声音/看她从床边走到窗前/海水在轻轻移动/巨石还没有离去/你的名字叫约翰/你的道路叫安妮”。形式非常规整,在用词和节奏上保证了严格的两两对应。第一二句是介词“和”与“在”相互对应,五六句是名词“海水”与“巨石”相对应,七八句则是整个句子呈格言式的对应。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的诗歌更易被模仿一些。反观东荡子的《喧嚣为何停止》,短短四句,无论是节奏还是形式都不相同,这样的诗,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独帜性。
  然而,这四组句子间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通过内在意义的勾连和递进推进得相当平滑。因为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存在,它们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丝毫没有突兀、跳跃之感,这得益于东荡子平日里对诗歌中的逻辑关系的重视,他认为“诗歌句子的逻辑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意、感情发展的前后关系,还有一种情绪、声音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我们的各种思维发生发展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很重要。”《喧嚣为何停止》中,第二句、第三句及第四句间的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清晰可见;唯独第一句与第二句,粗看时感觉微妙,两句之间好像并没有很直接的联系。直到我们读完整首诗,才幡然领悟,原来作者是在对圣者诞生的环境和原因进行阐释,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这样的安排,除了使诗歌获得一种回味之感外,也让整首诗具有了一种轻快灵活的音乐感。而音乐感,这一汉语最重要的素质恰是被现代汉语写作者们所经常忽视的。
  结语:
  退特认为,诗歌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喧嚣为何停止》丰富的外延和充实的内涵皆隐藏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之内,简洁精确,节奏完美,推进平滑,回味无穷,足以代表东荡子诗歌达到的高度。可以肯定的是,东荡子写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依靠他的直觉。当然,细读法并不执着于追溯作者的原意,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圈定这短短四行字应有的表意疆域。东荡子虽已抽身离去,幸运的是我们仍能从他留下的诗歌中窥见其往日诗国的丰茂。他一生为“消除人类精神中存在的黑暗”的诗歌使命感,已经在短短44个字中,表露无遗。
  参考文献:
  [1]林贤治.2009:文学中国[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57.
  [2]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6.
  [3]杨汤琛.从自我出发的吟唱——东荡子诗歌论[J].诗探索,2015(1):159.
  [4][5]东荡子.读者的写作[J].诗歌月刊,2004(10):8.
  [6]布鲁克斯.精致的翁:诗歌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
  [7][8]苏文建.杜若之歌:东荡子诗选[M].海风出版社,2014:135.
  [9]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8-109.
  [10]参见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美学在当代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从古典美学的发展入手,从文学解释的角度,立足于当代文化,对西方当今的审美个体和审美经验的变化加以分析,论文认为,现代性思潮下的西方文学价值取向更加趋于多元化,呈现出一种建立在个体基础上的审美体系,在转型期的背景下,西方美学的思潮价值开始走向另一条更加具有包容性,也更有多元的层次结构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现代性;审美;文艺学;文学解释  [中图分类号]:B
摘 要:默尔索是加缪笔下经典的局外人形象,在荒诞的世界之中,他是一位勇敢的自我斗士,方鸿渐则是钱钟书《围城》中的经典形象,于人生的围城之中,他是一位延宕怯懦的悲剧知识分子,二者都是那个时代的局外人、空心人。同样是面对生活,两位主人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原因,又体现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取向。  关键词:默尔索;方鸿渐;局外人;生存  作者简介:李杰(1991.2-),男,湖南湘西人
摘 要:黑色喜剧片是喜剧片的一个流变类型。它在总体上有完整的喜剧构思,创造出喜剧性的人物和事件,以荒唐怪诞的犯罪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荒诞失控的犯罪情节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影片。下文将以《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为例,对其视听语言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国度;黑色喜剧片;《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  作者简介:李慧儒(1990.4-),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表
摘 要:《梅丽迪安》是著名作家艾丽斯·沃克在1976年出版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故事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为背景展开。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中“颠覆”和“遏制”两大研究角度来分析《梅丽迪安》,探究小说中人物对当时意识形态统治的不同回应以及注定的妥协。  关键词:颠覆;遏制;民权运动;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王晨芳(1992.8-),女,河南洛阳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2015级学术型硕士),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汉字与古老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的热潮。“汉语热”不仅带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给中国带来了一次重新树立形象的机会。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媒体手段应运而生,新媒体平台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电视节目《汉语桥》为例,着重阐述电视传媒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实际功用。
摘 要:魏晋南北朝被称为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它所承载的“魏晋风度”脱不了干系。本文在文献查阅法和文本细读法的指导下,以《世说新语》为例观照以生命意识为标志的魏晋风度。本文旨在探索魏晋风度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挖掘魏晋风度至今仍备受关注的潜在原因与价值。  关键词:生命意识;世说新语;魏晋风度  作者简介:成琪,女,
摘 要:水族歌谣是水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纺织歌谣是水族劳动民歌类型之一。纺织歌谣与水族漫长的小农经济社会有关,与水族丰富的染织技艺和服饰类型紧密关联,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水族农村妇女纺织生产生活的一面明镜。本文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搜集纺织歌谣材料,进而对歌谣的掌握人群、认知程度及传承情况作初步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水族;纺织歌谣;掌握人群;认知程度;传承思考  作者简介:石莉芬(1990-),女,水族,
永远改变不了的形象,  蓑衣一身,斗笠一顶。  任眼前的流水昼夜不息,  也无法将脸上的苍桑洗净。  一双粗慥有力的大手,  多像身后坦裸的树根;  一双混浊不清的老眼,  已经认不得周边的风景。  忘却了时下是何年何月,  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年齡;  只顾 一网接一网地打捞着,  希望与失落交织的人生。  垡头风化了,  鱼晾子早已散落;  如今我从河滩上走过,  看到高地上一座浑圆的冢。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和美国上流阶层的白人圈为背景的中篇小说。故事随主人公盖茨比的死,梦随之破灭了,表明当时的美国梦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国梦对中国梦的启示是,即需要物质文明又需要精神文明,梦想才能够实现。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国梦;美国梦  作者简介:容轶愚(1974-),男,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
课题项目:陪都时期重庆文化生态对抗战文学创作的影响,项目编号:2011YBWX082。  摘 要: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抗战前期,感时忧国和新旧文学交锋的双重焦虑迫使张恨水在创作上由强调小说的趣味性转向体现抗战时代的意识形态。本文以抗战历史为叙述维度,着重考察张恨水这一时期的创作特色及转型原因。  关键词:张恨水;抗战前期;创作特色;双重焦虑  作者简介:刘瑜(1969-),女,重庆人,四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