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于今已四十周年。我们最早几届大学生(包括少数工农兵学员)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期出生者居多。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批学人进入学术领域,引发或推动了学术界、思想界的重要变革。四十年过去了,在文史领域里,这批人能横刀立马继续引领学界的尚有人在,但多数学者已不免有廉颇老矣之叹。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富力强的中生代,正值学术高峰期和盛产期,是學术界的中坚力量。
我本人更为关注的是另一批人,就是“文革”后出生的、目前最有活力、最具潜质的一批年轻学者。他们与我们,在年代上有一个交集点,那就是“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我们在此时进入高校和学术界,而他们则在那个年代出生。这两代学者具有强烈的对比度,放到一起看,可以说相映成趣。从学术传承关系来说,这两代学者是师徒关系。新一代学人基本是老一代学人的学生辈。从社会关系来看,又刚好是父子辈。
人生中,师徒与父子是一种很奇特的关系。一方面关系当然亲密,另一方面,有出息的徒弟和孩子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叛逆意识和超越感。
人文领域里的一代新学人已悄然崛起。当年,欧阳修读到后生苏轼的文章之后慨叹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我虽然没有欧阳修那样的身份和地位,但读年轻人学术成果时,往往也有类似“不觉汗出,快哉快哉”的感觉。
经常有年轻人问我,能不能超越我们这一代学人。我的回答是:应该超越,期待超越。
古人说,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一般来说,学生应该超越老师,这是常态,然并非铁律。我之所以说新一代学者应该超越我们,因为他们具备了比我们优越太多的条件。新一代学者所具备的优势,体现了时代的总体进步。
新一代学者的崛起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学术发展出现新的常态,也意味着中国学术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这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
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不一样,文学创作有“穷而后工”之说,而学术研究则需要长期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物质条件。新一代学者,生于改革开放,长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长期稳定,没有过大的跌宕起伏。这是从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年代,这种高速发展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而中国从1979年开始全面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出生于城镇的新一代学者,基本是最早的独生子女,出身于农村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往往也是家中掌上之宝,他们集各种关爱和期待于一身,是最早在物质条件方面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学人。
从学术研究的环境来看,新一代学人进入学术界,已是21世纪,中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硬件有了明显改善,而著名高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与国外高校相比,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有些甚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了比较规范的体制。他们的导师都受过现代学位制度完整、系统的教育,新一代学人从入门之初就对学术史与学术规范有所认识,并受过比较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所以很平顺而规范地进入学术研究。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也极为广泛,年轻学者都有良好的外语能力,有海外交流经历,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更为多样的研究方法。这又是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一代学者快速地掌握了网络与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收集、交流和处理文献资料,这些都是前辈学人望尘莫及的。这还是一个自媒体时代,善于利用新的传播方式,也是新一代学者之所长。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及时地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展开公平的讨论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学术资历、地位、权威起了消解作用,对年轻学者学术声誉的获得与传播,也是极为有利的。新一代学者在物质与技术层面上,已完全具备超越我辈的能力与条件。
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学者的缺陷是明显的,总体而言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青少年时期在社会动乱和物质、精神皆极度贫乏中度过。有幸进入大学后,高等教育才刚刚从僵化的体制和落后的水平慢慢地走出来。我曾有个比喻,学术研究如同画圆圈,圆规两脚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同样,学者的研究能力决定其研究成就,对于文史研究者而言,须有“旧根底,新眼光”,这两者就如圆规的两脚。传统文史研究者须有特殊的知识结构:对于文、史、哲各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当代的各种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也要加以吸收,兼收并蓄。坦率地说,我们这一代学者,除少数优秀学者之外,“旧根底”和“新眼光”皆有所欠缺。鉴于此,我们自然对新一代学者有更高期许。
我之所以说新一代学者应该超越吾辈,是比较审慎的说法。因为,老一代学者尽管先天、后天都存在明显不足,但又独具特色。他们所亲历的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复杂多变的时代。他们经过十年动乱,多数人有过在中国底层社会生活的特殊经历,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了命运。他们特别珍惜机会,有一种视学术为生命的执著追求。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亲历者与参与者,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比较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与体验,有洞察力与整体观,极富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尤其有一种强烈的人文理想与人文关怀。这些因特殊际遇而形成的精神品质,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绝对无法靠技术手段或书本知识得来。一代有一代之精神,后人未必叹赞,也无须摹拟,但它自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光彩。
我在中山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导师黄海章教授曾以韩愈《答李翊书》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段话勉励我。后来我到复旦大学读博士,毕业时,导师王运熙先生也用此语勉励我。自古以来,名言佳句很多,为什么两位导师都不约而同地用韩愈的这段话来教导我呢?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我以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后来渐渐领悟到,两位老师忠告我辈切忌“诱于势利,望其速成”,其实大有深意在焉。我们那个年代,倒是容易做到“无诱于势利”的,因为那时学术界就不存在什么能诱人的“势利”。当时有“穷教授、傻博士”“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之类流行语,那些埋头搞学术的人,实在是不识时务的弱势或“弱智”群体。但我们这代人,被耽误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时间又是一去不返的,所以自觉不自觉的,不免有“求其速成”之心或之举。这也是制约我们这一代学人发展的一个原因。前人说,成名要趁早,但学术研究是没有暴发户的。快速成名往往等于慢性自杀。我们这代人中,曾有一夜暴得大名的学术明星,就像燃放烟花,瞬间灿烂,顷刻之间,烟消云散,很快就被人遗忘。这就是吾辈“望其速成”的教训。 到了今天,“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这两句话,对于新一代学者来说,也未必就过时。
新一代学者中的多数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都受到不间断的正规教育。完成了整套教育,也才二三十岁。现在不少人已经是教授、副教授了。本来,对于他们不应该存在“望其速成”的问题,他们完全可以按照学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从容不迫地走下去。不过,事实也不完全如此。我们的国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所以急切追求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超出常态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的淘汰机制之下,个人若不速成,可能就有被速汰之虞,这使许多年轻学者变得焦虑不安或者变得聪明精致,“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这恐怕也是一些年轻人的心态。
其实,“望其速成”的根子就是“诱于势利”。在当前的学术生态下,“势利”二字,对于新一代学者的诱惑可能更大。钱锺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好像是神话。如果说,我们当年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今天,新一代学者却处于“富营养化”的生态。名目繁多的科研、教学项目,各种级别的科研奖励、人才计划等,数不胜数,令人心驰目眩。学术成果就是荣誉,就是地位,就是金钱。现在,已经有一套非常严密和严格的绩效考核体制,项目、论文、人才与评奖、各种会议成为学者生存的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因此,许多年轻学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耗在这些无休无止的俗事杂务之中。但这并非他们所乐意的。我们那个年代,社会处于普遍穷困的状态,所以个人的安贫乐道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现在的年轻学者处于举目繁华富贵之境,却要独自面对着票子、房子、孩子、职称等重压,要他们像传统学者那样独守清贫,视名利于敝屣,谈何容易!
汉代的司马相如写过一段话:“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我绝对相信新一代学者之中,“必有非常之人”,能建“非常之功”。真正能超越吾辈的,正是这些“非常之人”。
新一代学者,要超越吾辈,先要自我超越。一代有一代之所长,一代亦有一代之局限。这一代人,大多以独生子女之身,处安适裕如之境,浸淫于应试之学,应付乎考核之制,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之心态与标准化思维。这是新一代学者可能的局限。他们的各种条件虽然比我们优越许多,但所面对的困难和承受的压力,反而比我们当年大得多。这是特定时代环境所产生的问题。易地而处,我们也难以避免。但新一代学者中必有一批“非常之人”能超越此局限,抗御此压力:澄怀静虑、从容淡定。他们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宏大的学术格局,开阔的学术胸襟。他们不以一时之誉、一事之荣为重。他们最在乎的不是发表多少论著,而在于是否在某个领域有大的创见,是否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他们不汲汲于项目的大小、人才的等级,而在乎成果是否能傳世,是否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一代学者中真正的“非常之人”。我相信,他们必能超越吾辈,而且将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学术。
(摘自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作者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本人更为关注的是另一批人,就是“文革”后出生的、目前最有活力、最具潜质的一批年轻学者。他们与我们,在年代上有一个交集点,那就是“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我们在此时进入高校和学术界,而他们则在那个年代出生。这两代学者具有强烈的对比度,放到一起看,可以说相映成趣。从学术传承关系来说,这两代学者是师徒关系。新一代学人基本是老一代学人的学生辈。从社会关系来看,又刚好是父子辈。
人生中,师徒与父子是一种很奇特的关系。一方面关系当然亲密,另一方面,有出息的徒弟和孩子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叛逆意识和超越感。
人文领域里的一代新学人已悄然崛起。当年,欧阳修读到后生苏轼的文章之后慨叹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我虽然没有欧阳修那样的身份和地位,但读年轻人学术成果时,往往也有类似“不觉汗出,快哉快哉”的感觉。
经常有年轻人问我,能不能超越我们这一代学人。我的回答是:应该超越,期待超越。
古人说,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一般来说,学生应该超越老师,这是常态,然并非铁律。我之所以说新一代学者应该超越我们,因为他们具备了比我们优越太多的条件。新一代学者所具备的优势,体现了时代的总体进步。
新一代学者的崛起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学术发展出现新的常态,也意味着中国学术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这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
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不一样,文学创作有“穷而后工”之说,而学术研究则需要长期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物质条件。新一代学者,生于改革开放,长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长期稳定,没有过大的跌宕起伏。这是从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年代,这种高速发展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而中国从1979年开始全面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出生于城镇的新一代学者,基本是最早的独生子女,出身于农村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往往也是家中掌上之宝,他们集各种关爱和期待于一身,是最早在物质条件方面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学人。
从学术研究的环境来看,新一代学人进入学术界,已是21世纪,中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硬件有了明显改善,而著名高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与国外高校相比,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有些甚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了比较规范的体制。他们的导师都受过现代学位制度完整、系统的教育,新一代学人从入门之初就对学术史与学术规范有所认识,并受过比较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所以很平顺而规范地进入学术研究。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也极为广泛,年轻学者都有良好的外语能力,有海外交流经历,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更为多样的研究方法。这又是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一代学者快速地掌握了网络与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收集、交流和处理文献资料,这些都是前辈学人望尘莫及的。这还是一个自媒体时代,善于利用新的传播方式,也是新一代学者之所长。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及时地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展开公平的讨论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学术资历、地位、权威起了消解作用,对年轻学者学术声誉的获得与传播,也是极为有利的。新一代学者在物质与技术层面上,已完全具备超越我辈的能力与条件。
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学者的缺陷是明显的,总体而言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青少年时期在社会动乱和物质、精神皆极度贫乏中度过。有幸进入大学后,高等教育才刚刚从僵化的体制和落后的水平慢慢地走出来。我曾有个比喻,学术研究如同画圆圈,圆规两脚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同样,学者的研究能力决定其研究成就,对于文史研究者而言,须有“旧根底,新眼光”,这两者就如圆规的两脚。传统文史研究者须有特殊的知识结构:对于文、史、哲各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当代的各种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也要加以吸收,兼收并蓄。坦率地说,我们这一代学者,除少数优秀学者之外,“旧根底”和“新眼光”皆有所欠缺。鉴于此,我们自然对新一代学者有更高期许。
我之所以说新一代学者应该超越吾辈,是比较审慎的说法。因为,老一代学者尽管先天、后天都存在明显不足,但又独具特色。他们所亲历的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复杂多变的时代。他们经过十年动乱,多数人有过在中国底层社会生活的特殊经历,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了命运。他们特别珍惜机会,有一种视学术为生命的执著追求。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亲历者与参与者,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比较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与体验,有洞察力与整体观,极富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尤其有一种强烈的人文理想与人文关怀。这些因特殊际遇而形成的精神品质,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绝对无法靠技术手段或书本知识得来。一代有一代之精神,后人未必叹赞,也无须摹拟,但它自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光彩。
我在中山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导师黄海章教授曾以韩愈《答李翊书》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段话勉励我。后来我到复旦大学读博士,毕业时,导师王运熙先生也用此语勉励我。自古以来,名言佳句很多,为什么两位导师都不约而同地用韩愈的这段话来教导我呢?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我以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后来渐渐领悟到,两位老师忠告我辈切忌“诱于势利,望其速成”,其实大有深意在焉。我们那个年代,倒是容易做到“无诱于势利”的,因为那时学术界就不存在什么能诱人的“势利”。当时有“穷教授、傻博士”“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之类流行语,那些埋头搞学术的人,实在是不识时务的弱势或“弱智”群体。但我们这代人,被耽误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时间又是一去不返的,所以自觉不自觉的,不免有“求其速成”之心或之举。这也是制约我们这一代学人发展的一个原因。前人说,成名要趁早,但学术研究是没有暴发户的。快速成名往往等于慢性自杀。我们这代人中,曾有一夜暴得大名的学术明星,就像燃放烟花,瞬间灿烂,顷刻之间,烟消云散,很快就被人遗忘。这就是吾辈“望其速成”的教训。 到了今天,“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这两句话,对于新一代学者来说,也未必就过时。
新一代学者中的多数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都受到不间断的正规教育。完成了整套教育,也才二三十岁。现在不少人已经是教授、副教授了。本来,对于他们不应该存在“望其速成”的问题,他们完全可以按照学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从容不迫地走下去。不过,事实也不完全如此。我们的国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所以急切追求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超出常态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的淘汰机制之下,个人若不速成,可能就有被速汰之虞,这使许多年轻学者变得焦虑不安或者变得聪明精致,“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这恐怕也是一些年轻人的心态。
其实,“望其速成”的根子就是“诱于势利”。在当前的学术生态下,“势利”二字,对于新一代学者的诱惑可能更大。钱锺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好像是神话。如果说,我们当年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今天,新一代学者却处于“富营养化”的生态。名目繁多的科研、教学项目,各种级别的科研奖励、人才计划等,数不胜数,令人心驰目眩。学术成果就是荣誉,就是地位,就是金钱。现在,已经有一套非常严密和严格的绩效考核体制,项目、论文、人才与评奖、各种会议成为学者生存的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因此,许多年轻学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耗在这些无休无止的俗事杂务之中。但这并非他们所乐意的。我们那个年代,社会处于普遍穷困的状态,所以个人的安贫乐道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现在的年轻学者处于举目繁华富贵之境,却要独自面对着票子、房子、孩子、职称等重压,要他们像传统学者那样独守清贫,视名利于敝屣,谈何容易!
汉代的司马相如写过一段话:“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我绝对相信新一代学者之中,“必有非常之人”,能建“非常之功”。真正能超越吾辈的,正是这些“非常之人”。
新一代学者,要超越吾辈,先要自我超越。一代有一代之所长,一代亦有一代之局限。这一代人,大多以独生子女之身,处安适裕如之境,浸淫于应试之学,应付乎考核之制,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之心态与标准化思维。这是新一代学者可能的局限。他们的各种条件虽然比我们优越许多,但所面对的困难和承受的压力,反而比我们当年大得多。这是特定时代环境所产生的问题。易地而处,我们也难以避免。但新一代学者中必有一批“非常之人”能超越此局限,抗御此压力:澄怀静虑、从容淡定。他们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宏大的学术格局,开阔的学术胸襟。他们不以一时之誉、一事之荣为重。他们最在乎的不是发表多少论著,而在于是否在某个领域有大的创见,是否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他们不汲汲于项目的大小、人才的等级,而在乎成果是否能傳世,是否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一代学者中真正的“非常之人”。我相信,他们必能超越吾辈,而且将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学术。
(摘自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作者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