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一代学人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于今已四十周年。我们最早几届大学生(包括少数工农兵学员)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期出生者居多。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批学人进入学术领域,引发或推动了学术界、思想界的重要变革。四十年过去了,在文史领域里,这批人能横刀立马继续引领学界的尚有人在,但多数学者已不免有廉颇老矣之叹。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富力强的中生代,正值学术高峰期和盛产期,是學术界的中坚力量。
  我本人更为关注的是另一批人,就是“文革”后出生的、目前最有活力、最具潜质的一批年轻学者。他们与我们,在年代上有一个交集点,那就是“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我们在此时进入高校和学术界,而他们则在那个年代出生。这两代学者具有强烈的对比度,放到一起看,可以说相映成趣。从学术传承关系来说,这两代学者是师徒关系。新一代学人基本是老一代学人的学生辈。从社会关系来看,又刚好是父子辈。
  人生中,师徒与父子是一种很奇特的关系。一方面关系当然亲密,另一方面,有出息的徒弟和孩子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叛逆意识和超越感。
  人文领域里的一代新学人已悄然崛起。当年,欧阳修读到后生苏轼的文章之后慨叹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我虽然没有欧阳修那样的身份和地位,但读年轻人学术成果时,往往也有类似“不觉汗出,快哉快哉”的感觉。
  经常有年轻人问我,能不能超越我们这一代学人。我的回答是:应该超越,期待超越。
  古人说,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一般来说,学生应该超越老师,这是常态,然并非铁律。我之所以说新一代学者应该超越我们,因为他们具备了比我们优越太多的条件。新一代学者所具备的优势,体现了时代的总体进步。
  新一代学者的崛起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学术发展出现新的常态,也意味着中国学术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这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
  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不一样,文学创作有“穷而后工”之说,而学术研究则需要长期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物质条件。新一代学者,生于改革开放,长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长期稳定,没有过大的跌宕起伏。这是从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年代,这种高速发展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而中国从1979年开始全面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出生于城镇的新一代学者,基本是最早的独生子女,出身于农村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往往也是家中掌上之宝,他们集各种关爱和期待于一身,是最早在物质条件方面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学人。
  从学术研究的环境来看,新一代学人进入学术界,已是21世纪,中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硬件有了明显改善,而著名高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与国外高校相比,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有些甚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了比较规范的体制。他们的导师都受过现代学位制度完整、系统的教育,新一代学人从入门之初就对学术史与学术规范有所认识,并受过比较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所以很平顺而规范地进入学术研究。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也极为广泛,年轻学者都有良好的外语能力,有海外交流经历,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更为多样的研究方法。这又是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一代学者快速地掌握了网络与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收集、交流和处理文献资料,这些都是前辈学人望尘莫及的。这还是一个自媒体时代,善于利用新的传播方式,也是新一代学者之所长。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及时地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展开公平的讨论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学术资历、地位、权威起了消解作用,对年轻学者学术声誉的获得与传播,也是极为有利的。新一代学者在物质与技术层面上,已完全具备超越我辈的能力与条件。
  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学者的缺陷是明显的,总体而言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青少年时期在社会动乱和物质、精神皆极度贫乏中度过。有幸进入大学后,高等教育才刚刚从僵化的体制和落后的水平慢慢地走出来。我曾有个比喻,学术研究如同画圆圈,圆规两脚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同样,学者的研究能力决定其研究成就,对于文史研究者而言,须有“旧根底,新眼光”,这两者就如圆规的两脚。传统文史研究者须有特殊的知识结构:对于文、史、哲各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当代的各种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也要加以吸收,兼收并蓄。坦率地说,我们这一代学者,除少数优秀学者之外,“旧根底”和“新眼光”皆有所欠缺。鉴于此,我们自然对新一代学者有更高期许。
  我之所以说新一代学者应该超越吾辈,是比较审慎的说法。因为,老一代学者尽管先天、后天都存在明显不足,但又独具特色。他们所亲历的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复杂多变的时代。他们经过十年动乱,多数人有过在中国底层社会生活的特殊经历,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了命运。他们特别珍惜机会,有一种视学术为生命的执著追求。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亲历者与参与者,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比较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与体验,有洞察力与整体观,极富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尤其有一种强烈的人文理想与人文关怀。这些因特殊际遇而形成的精神品质,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绝对无法靠技术手段或书本知识得来。一代有一代之精神,后人未必叹赞,也无须摹拟,但它自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光彩。
  我在中山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导师黄海章教授曾以韩愈《答李翊书》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段话勉励我。后来我到复旦大学读博士,毕业时,导师王运熙先生也用此语勉励我。自古以来,名言佳句很多,为什么两位导师都不约而同地用韩愈的这段话来教导我呢?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我以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后来渐渐领悟到,两位老师忠告我辈切忌“诱于势利,望其速成”,其实大有深意在焉。我们那个年代,倒是容易做到“无诱于势利”的,因为那时学术界就不存在什么能诱人的“势利”。当时有“穷教授、傻博士”“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之类流行语,那些埋头搞学术的人,实在是不识时务的弱势或“弱智”群体。但我们这代人,被耽误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时间又是一去不返的,所以自觉不自觉的,不免有“求其速成”之心或之举。这也是制约我们这一代学人发展的一个原因。前人说,成名要趁早,但学术研究是没有暴发户的。快速成名往往等于慢性自杀。我们这代人中,曾有一夜暴得大名的学术明星,就像燃放烟花,瞬间灿烂,顷刻之间,烟消云散,很快就被人遗忘。这就是吾辈“望其速成”的教训。   到了今天,“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这两句话,对于新一代学者来说,也未必就过时。
  新一代学者中的多数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都受到不间断的正规教育。完成了整套教育,也才二三十岁。现在不少人已经是教授、副教授了。本来,对于他们不应该存在“望其速成”的问题,他们完全可以按照学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从容不迫地走下去。不过,事实也不完全如此。我们的国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所以急切追求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超出常态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的淘汰机制之下,个人若不速成,可能就有被速汰之虞,这使许多年轻学者变得焦虑不安或者变得聪明精致,“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这恐怕也是一些年轻人的心态。
  其实,“望其速成”的根子就是“诱于势利”。在当前的学术生态下,“势利”二字,对于新一代学者的诱惑可能更大。钱锺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好像是神话。如果说,我们当年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今天,新一代学者却处于“富营养化”的生态。名目繁多的科研、教学项目,各种级别的科研奖励、人才计划等,数不胜数,令人心驰目眩。学术成果就是荣誉,就是地位,就是金钱。现在,已经有一套非常严密和严格的绩效考核体制,项目、论文、人才与评奖、各种会议成为学者生存的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因此,许多年轻学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耗在这些无休无止的俗事杂务之中。但这并非他们所乐意的。我们那个年代,社会处于普遍穷困的状态,所以个人的安贫乐道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现在的年轻学者处于举目繁华富贵之境,却要独自面对着票子、房子、孩子、职称等重压,要他们像传统学者那样独守清贫,视名利于敝屣,谈何容易!
  汉代的司马相如写过一段话:“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我绝对相信新一代学者之中,“必有非常之人”,能建“非常之功”。真正能超越吾辈的,正是这些“非常之人”。
  新一代学者,要超越吾辈,先要自我超越。一代有一代之所长,一代亦有一代之局限。这一代人,大多以独生子女之身,处安适裕如之境,浸淫于应试之学,应付乎考核之制,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之心态与标准化思维。这是新一代学者可能的局限。他们的各种条件虽然比我们优越许多,但所面对的困难和承受的压力,反而比我们当年大得多。这是特定时代环境所产生的问题。易地而处,我们也难以避免。但新一代学者中必有一批“非常之人”能超越此局限,抗御此压力:澄怀静虑、从容淡定。他们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宏大的学术格局,开阔的学术胸襟。他们不以一时之誉、一事之荣为重。他们最在乎的不是发表多少论著,而在于是否在某个领域有大的创见,是否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他们不汲汲于项目的大小、人才的等级,而在乎成果是否能傳世,是否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一代学者中真正的“非常之人”。我相信,他们必能超越吾辈,而且将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学术。
  (摘自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作者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其他文献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干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说,钉钉子,看似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若是真能一个个钉过去,那股子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劲,足以化解各种困难。学習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庆尤其需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  钉钉子可不完全是体力活儿,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比如说要弄清楚钉在哪,要把握好方向和力度,还得有工具。用钉钉子的精神实干兴渝,也是这个道
大足县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后来居上,必须解放思想,迈开发展的“大脚板”,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一是要以思想大解放促观念大更新。要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以更大的决心推进开放,以更大的气魄加快发展。要破除因循守旧的观念,冲破体制性障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包容失败,在探索中找出路、在应变中求突破、在创新中促发展。我们将围绕“敢不敢解放思想”、“愿不愿解放思想”、“怎么样解放思想”开展大讨论,从开放、改革、务
英国伯明翰大学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常年不运动的人即便到老年阶段才开始锻炼,他们增强肌肉力量的能力仍与那些年龄相仿但一直保持锻炼习惯的人基本一样。这表明锻炼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该校学者领衔的团队对两组老年男性的锻炼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一组是常年锻炼的年龄为70~80岁的老年人;第二组老年人也在这个年龄段,但此前没有持续锻炼习惯。团队让两组人都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然后结合肌肉活组织检查等
编者按:在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两院院士、知名高校负责人、知名企业负责人、“独角兽”企业负责人和行业领军人物等与会嘉宾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对重庆的人才工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此,重庆市委党刊全媒体(CQDK)特意撷取部分嘉宾观点(排名不分先后),以飨读者。  关于如何为重庆未来产业培养人才,如何将研究从科学理论转移到产业化发展中来的问题,我认为
灰指甲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且因“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一经典广告词的广泛传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灰指甲是会传染的。所以当出现单个指甲变形或家中只有一个人有指甲问题时,很多人都认为不是灰指甲,更有人认为灰指甲一定会呈现灰黑色,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  灰指甲不仅是颜色变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查旭山指出,灰指甲的主要症状是指甲变形、变软、变色,其中变形包括指甲变厚、松弛等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文精神,伟大的时代又往往催生伟大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而“以人为本”就是其核心。可以说,今天的重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人文精神的概括表述,既体现了重庆历史的传承,又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重庆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人文精神,首先要体现历史传承与积淀。“自强”、“开拓”,传承了巴人及峡江人
摘要: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的增长以及个体的成长,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理性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才能发挥出教学里“教”与“育”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性建构;课堂教学  每一个生命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至少依存于两个背景:一个是以自然为背景
周末放学的铃声响起后,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仿佛要将天边遮住夕阳的阴云吹散似的。  我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书本便下楼去与母亲会合。学校大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刚到门口,就见一个初一年级的扎着马尾的小巧女生从我身边急掠而过,直奔门口一位笑意盈盈、身材瘦小的中年妇女。女生见到母亲,一下子扑了上去,紧紧地抱住她的腰,说:“妈,我想死你了!”  霎时,我愣住了,眼前的一幕令我感慨万千。是啊,長大后的我因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我国破产法治担负的
一个喷嚏两腿瘫  郭志芳    你能想到打了一个喷嚏,就会导致双腿瘫痪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腰部突然受伤,暴力较大,可引起后纵韧带破裂;或原有中央型突出严重,腰部再次受伤,虽然暴力不大,如打喷嚏,却可导致大块髓核组织突出,严重压迫后方硬脊膜内的马尾神经,引起症状突然加重,两下肢无力,以致瘫痪,会阴部感觉迟钝或消失,大小便失控。此即急性瘫痪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打喷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