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身必读
爱因斯坦有名的公式E=MC-2,(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这个公式表明质量与能量可以互换,它可以说是从古自今,影响人类最大的公式。当今的现代科学只能把“质”转化为“能”,而无法将“能”转化为“质”。能是无形的,当“能”转化为“质”的时候,这种转化就实现了“无中生有”,这一点我们又不能否定。我们把这种看不见的物质成为“阴”,那么物质就存在阴阳两种状态,对同一种物质而言,液态能量比固态大,气态比液态能量大,阴性状态比阳性状态能量大。
我们以冰为例来推导:给冰增加能量(加热)就变成了水,当水继续增加能量就变成水蒸气;当水蒸气继续增加能量它的粒子会越来越小,由水分子变成原子,再变成原子核、电子、再变成质子、中子……最后变成了光子;当光子继续增加能量,就变成阴性物质了,它们以波的形式存在。我们知道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当波继续增加能量,长波则变为中波,中波又变成短波,短波再到超短波,随着能量的不断增加,波长越来越短……最后的极致状态就归为“零”,这种“零”状态就是一种回归到宇宙最初的物质原始状态,我们称为“道”。这种道实际上就是一种“纯能”,完全没有“质”了。这种状态下,已没有时间概念可言,没有过去、现在甚至未来,无量长的时间可以浓缩成一瞬间,一瞬间又可以延伸为无量长的时间。这种变化万物又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道”,在不同的物质中,表现出的形式也不同:在电中就表现出电能;在光中就表现出光能;在运动中就表现出机械能……在无形的意识形态中也表现出巨大的能量,诸如我们今天感受到的思想、文化、信念、士气等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思想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这也是道无所不在的体证。道能生一,这个一,就是我们人类追求的身心彻底解放之境界,这个境界,在我们马列主义者来说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达到这个境界的方法就是解放思想、无为而治!所以我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也一定存在!
世界上还没有一种速度能超过人类思想的速度,当您的思想和心念是一种和谐的思想时,您就会获得巨大的正能量,反之,您内心邪恶,您就会得到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负能量,这种能量表现在人身上就是烦恼、贫乏、溃败、患病甚至死亡。所以,请您相信,只要您改变思想,追求思想和谐,您的人生绝对会产生改变,您会真正改变自己并有质的飞跃!好了,来开始我们的和谐之旅吧——
第一章 思想和谐
思想和谐就是学习一种格局,学习一种胸怀,我带过很多学生,有时候您只要让他的格局真正打开来,像脑袋开光一样,他就会像科学家一样头脑中产生万有引力定律。学习很简单,您专注半个小时,您就会有收获,您专注一天您会成为学者,您专注一周以上,您就会成为天才,就会成为牛顿、爱因斯坦。互联网时代您只要肯学,用心学,学的都是正知、正见,您的格局一定高远,思想一定博大精深。
——翟鸿森
有一句谚语阐释了生命力量的本质:撒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撒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撤下行为的种子,便栽得习惯;撒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撒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所以我们要改变命运,要获得和谐幸福的人生,就必须从思想转变开始,从思想和谐开始。因此,一个人和谐与否,根源在于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思想观念正确,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如此,才能做一个真正快乐、充实、和谐的人。才会有一个和谐圆满的人生。
——官强题记《和谐之门》之《思想和谐》
第一节 转变思想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思想的积量每过几年就会增加一倍。有这样一句名言: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爱因斯坦,是啊,我十分认同这一点,我也是互联网时代下收益的一员,没有互联网,我不能坐下来学习完50G容量的曾仕强老师讲座、更不能学习完恩师蔡礼旭高达100多集的讲座,当然也不可能接触到很多像翟鸿森这样的国学大师。恩师翟鸿森强调要学习正知正见,这也是我最为赞成的一番话。的的确确,如果我们缺少“定力”,缺乏对万事万物的正确判断,我们就不会学到正知正见,相反我们就会迷失。而当我们不会判断是非、善恶的时候,接触的信息和知识量越大,头脑反而越混乱。
转变思想就是建立一种正向的思维。具体来讲就是改变不良的注意力,建立正见;就是改变不良的思考方式,建立正思维;就是改变不良的表达方式,建立正语;就是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正精进;就是改变不良的信念,建立正念。小平先生有一句名言:判断和吸收一件新事物,有三个标准,那就是三个是否“有利于”。我想,我们判断一种思想的好坏也要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这些思想是否经过历史的考验?当这些思想观念,还没有经过时间和空间的印证时,不可以随便轻信,更不能将这些理论和观念,当作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这样的人生无异于一种赌注,而且这种赌注十分危险,不仅会赌上自己,还可能把子孙后代也赌上去了。第二,看这些思想是否经过不同地域的实践证明?也许它适合在美国而不适合在中国;也许他适合西方而不适合中国。第三,是否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发展与和谐?我不知现在的核武器有多先进。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们的后代子孙都去研究先进武器,而忽略了根本的德行提升,那么我们人类还有何安全可言?整个人类谈什么和谐?今天我们没教育好孩子,所有“缺德”的孩子成为将来主宰世界的主流,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人类品行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地球与自然的命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我们的终极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以教育理论的灌输为例:有的人一开始接触德国的理论,就拿德国的来教育孩子;过一阵觉得意大利的不错,就用意大利的来试验;后来又听说美国的好,义拿美国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孩子……就这样,孩子变成了试验品,您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现在孩子的教育,很可能试验到最后,错了!想重新再来,却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人生的抉择很重要,人的理智很重要。究竟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能让我们一生和谐美满,成为一个真正快乐、充实、和谐的人呢?我们又要以什么思想观念来经营人生呢?又如何为孩子扎下正确的人生根基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真正的智慧,绝对不是某人说了就算的,必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来印证,这才是真正的真理和智慧。真理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例如中国的孝道,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后也要孝,亘古至今,超越时间和空间。我们中国人认为这样做人才是对的。恩师蔡礼旭在国外办中国传统文化班的时候,很多国外的朋友听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闵子骞孝行的故事,都听得很入神,频频点头。他们觉得蔡老师 讲得好,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做人应该这样才对,才有味道,只可惜他们的文化里面没有这个底蕴而已。所以恩师蔡礼旭到世界各地去推行孝道,没有人不欢喜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应该是真正超越时空的真理。做人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人、做事不变的原理和原则,而我们祖先承传的圣贤智慧,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印证,是正确的做人处事的智慧原则,所以值得全人类去学习,而我们也不需要再花人生几十年的时间去摸索。
中国祖先很早就有“人的生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说,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涯,也许有人要说,人一死,一了百了。此言差矣,只因为您没有想到您的生死关乎后代子孙将来的命运。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贪污犯被砍头了,他的子孙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所以说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很重要。我们知道:西方人的生涯规划跟东方人正好相反
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老年是坟场:他们不注重孝道,人到高龄后,每天在养老院里面坐吃等死。没有天伦之乐的老人,内心很孤寂,很空虚。这不是骇人听闻,我们今天为什么产生很多养老院?不得以而为之,全是学习西方而来的,可是很少有人去养老院看看,老年人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什么?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都能设身处地为我们的前辈们想想,为自己将来想想,答案不言而喻!
对于小孩子,西方人的方式是让他尽情玩,任其个性发展,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殊不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本性是善的,但由于后天熏染的坏习性很可能背离了本善的心性,这时如果不加以导正,就会发生“苟不教,性乃迁”的悲剧。这种方式养育下的孩子,很会花钱,他们也不了解赚钱的辛苦。您想一下,我们的下一代一旦养成了会花钱的习惯,就很不容易改掉,所谓“由俭入奢易,由侈入俭难”,很多人却把这条良言古训忘了,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造成现在很多年轻人,还没赚钱就很会花钱,用信用卡透支的现象十分普遍,您看全美透支造成今天的世界金融风暴如此之烈,让世人警醒啊!在这种消费导引下,很多年轻人一踏人社会就可能已经负债累累。很多西方人一生都在欠别人的钱:潘多纳的盒子一旦打开,欲望就很难控制。由奢侈、好逸恶劳而引发的青少年问题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现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弊病。
而我们的祖先贤人非常智慧,教导后世子孙说:“欲似深渊”,“欲不可纵”,强调一定要节制欲望:我们分析一下:如果欠别人的钱,下个月付不出还贷,您的房子可能被收回甚至拍卖,车子也可能被抵债了。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您进入社会后拼命赚钱,要与他人竞争,要击败对方,稍不注意就会演变为唯利是图,可谓中年处处是战场,日子过得很难受。中国有一句话叫“无债一身轻”。假如每天都想着要还债,就算您每天吃的、用的甚至睡的床都很高级,您的日子也不会有什么味道。因为您这样的生涯规划,人生过起来并不和谐,并不自在,压力非常大。
总结几千年的文明,从许多人的经验和教训来看,我们中国人应该这样进行生涯规划:中国人的童年应该是用来积福的,等您成年的时候要懂得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晚年才能享福:因为人的福只有在晚年的时候享用才是最真实的。不信,您看祖先有这样一句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轻的时候过分享福,极易妄自尊大,瞧不起人,不知惜福。我们可以从当今许多年轻歌星和“暴发户”所走的人生轨迹上见证一二。您看,年纪轻轻,享福之时,人很容易快速堕落。所以老子说“祸福相倚”,福来的时候,祸也跟来了;而祸来的时候,福也跟在后面。所以当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懂得多吃苦、多付出,看起来是祸,事实上福已经慢慢接近您了,到您中年、晚年之后,来自各方面的“福报”(我无法用任何语言代替佛家讲的这两个字)就会出现,这样的人生规划也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福义从哪里积累和培植呢?“福报”如何显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三亩福田,而“福田靠心耕”。当我们从小对孩子进行培植的时候,就要为他种下善的种子,灌输善愿和善念的“水土”,实际上就是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能够显现“福撤”的因缘,从今以后,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都在时时增加人生的福分。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起心动念都是在如何打到他人,如何达到所谓的成功结果到了中年,很多甚至到了老年以后才明白人生的真谛,当然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怕之死也不明白人生的意义。
好在恩师蔡礼旭为我们提供了怎样教导孩子的范本,当您的孩子真正接受祖先的圣贤教诲,接受经典教育,很可能他从小就在利益自己的祖同,利益这个社会,这从经典教育反馈的例子可以窥一斑。当一个孩子上完第一节《弟子规》的课,爸爸、妈妈问他,您今天学了什么时,孩子不似思索马七回答:“孝顺父母”,四个字铿锵有力,父母听了心情很舒畅。第二次回来,他马上就去倒水,端给爸爸、妈妈喝,这是他第二节课学到的在家中如何具体的敬爱父母。您看,当您的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存心,他就已经在为家庭、为社会做一个好子女的典范,也就是在积自己的福分。当他有这种孝敬父母的做人处世态度时,进入社会后,自然不仅仅为自己着想,孩子心中想的是为父母争光、为他人付出、为社会努力奉献,这是他的本分。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本分和心量,孩子的路就会越走越宽,他的心量越会越来越大,以这样的大心量,在中年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进入晚年后,您的福一定大,而且自然会来,这是“量大福大”的真正意义所在。
不少人以为一个人退休之后就对社会没贡献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个接受圣贤教诲的孩子,不仅从小就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会越来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原因是在根据圣贤教诲做人的过程中,您的人生智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人们会对您非常爱戴,常常请教于您,希望在您那儿得到启迪人生的智慧,从而把握人生的方向,这也是“德不孤、必有邻”的真义。诗仙李白的名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我们要好好分析,不然就会偏颇地认为圣贤人是寂寞的。想想我们的孔圣人,寂寞吗?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我们要理解诗中的寂寞是一种谦卑和低调,是一种不求名利,只求利益他人的一种境界。我们都知道“越是饱满的稻穗头弯得越低”,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当孩子从小就能够扎下学习圣贤的根基,他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也会愈活愈有价值。因此,一个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人生从小到老都是有价值的,甚至于他逝世以后,其精神力量也会源远流长。
我们都听过“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当时处于明朝晚年宦官当政的时期,他非常清廉,虽然当时社会很乱,但是只要海瑞到的地方,人民都会排队迎接他,因为只要海瑞一来,贪官污吏自己就卷着铺盖跑了。可见一个念念为人民着想的好官,会 感动多少老百姓。海瑞去世时,南京万人空巷,人民自己披上孝衣,送海瑞的棺木离去。所以我们说,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要把圣贤的教诲践行出来,一定能让人感动,甚至能够唤醒每个人的好善好德之心。如果我们的孩子接受圣贤教诲的越多,推而广之,社会上许多积非成是的错误观念就能逐渐被扭转过来。
范仲淹有一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讲:在朝廷当官的时候,要念念想着怎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让人民的福利更多。假如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也念念想着怎样做才能对国君、国家有好处。范老这份真心感动了几百年后明朝的海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所以真诚心足可以超越时空的,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的精神生命是无限延续的。
科学家做统计时发现,自范仲淹后,他的后代子孙几乎全是读书人,而且德行很高,许多子孙都在清华、复旦读过书。这正是范老一人之“道”,影响了自己万千的子孙,也影响了不计其数而无法统计的人,而且这种影响还在延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可是却不知道德行的高低却是可以长存于天地之间的。多少贪官污吏,念念不忘为自己捞钱、为自己的后代子孙捞钱,素不知,天道就是人道,再多的钱抵不住一个败家子,我们忽略了宇宙的法则,为什么“富不过二三代”,因为自己“为富不仁”。人的善行可以影响自己的“道”,人的恶性也可以丧失自己的“道”啊,“一言尚可败国”,何况人的善恶呢。关于这一点,在后面《人财和谐》一章里我们还要做详细的探讨。
一个人生涯规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自己一生的命运,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抉择人生和规划人生。我们将人生分成少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二十岁以前我们说是青少年,在这阶段,西方的教育是觉得孩子小,随他个性发展,孩子就像活在天堂。由于西方从小教孩子要竞争,所以中年以后,大家在商场上您争我夺,像战场一样。结果老年了,却在养老院里度过。然而,很多老人不愿意住养老院,因为老人说,我住到里面去,却变成了32号、53号、47号,名字都不见了,成了一个号码,不受尊重。而且,每天看着的是,今天45号走了,明天38号走了,后天隔壁的又走了,哪一天就要轮到自己了。人到了坐吃等死的时候,是不会有快乐的。因此和谐的人生,晚年一定要有天伦之乐,这才是一个人应该有过的人生,晚年假如没有天伦,像坟墓一样,死气沉沉。突然有一天,儿子回来了,您很高兴,儿子走了以后,您告诉别人,儿子还没有把我忘掉。哎,孝应该是做人之本,我们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真是不胜唏嘘。有一本书叫《趁父母还健在》,很受父母的欢迎,很多父母买回家其意也是要给自己的子女看,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父辈内心深处渴望子女孝顺的一种愿景。知道这一点,我们的年轻人就应该在工作之余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多为自己的人生想想,因为,您的一举一动就在影响和教育您的后代了,您的孝道怎么做,孩子将来就会怎么对您。所以,不论您是否孝顺,要想获得和谐美满的人生,一定要转变思想,转变当初不孝的想法,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
爱因斯坦有名的公式E=MC-2,(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这个公式表明质量与能量可以互换,它可以说是从古自今,影响人类最大的公式。当今的现代科学只能把“质”转化为“能”,而无法将“能”转化为“质”。能是无形的,当“能”转化为“质”的时候,这种转化就实现了“无中生有”,这一点我们又不能否定。我们把这种看不见的物质成为“阴”,那么物质就存在阴阳两种状态,对同一种物质而言,液态能量比固态大,气态比液态能量大,阴性状态比阳性状态能量大。
我们以冰为例来推导:给冰增加能量(加热)就变成了水,当水继续增加能量就变成水蒸气;当水蒸气继续增加能量它的粒子会越来越小,由水分子变成原子,再变成原子核、电子、再变成质子、中子……最后变成了光子;当光子继续增加能量,就变成阴性物质了,它们以波的形式存在。我们知道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当波继续增加能量,长波则变为中波,中波又变成短波,短波再到超短波,随着能量的不断增加,波长越来越短……最后的极致状态就归为“零”,这种“零”状态就是一种回归到宇宙最初的物质原始状态,我们称为“道”。这种道实际上就是一种“纯能”,完全没有“质”了。这种状态下,已没有时间概念可言,没有过去、现在甚至未来,无量长的时间可以浓缩成一瞬间,一瞬间又可以延伸为无量长的时间。这种变化万物又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道”,在不同的物质中,表现出的形式也不同:在电中就表现出电能;在光中就表现出光能;在运动中就表现出机械能……在无形的意识形态中也表现出巨大的能量,诸如我们今天感受到的思想、文化、信念、士气等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思想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这也是道无所不在的体证。道能生一,这个一,就是我们人类追求的身心彻底解放之境界,这个境界,在我们马列主义者来说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达到这个境界的方法就是解放思想、无为而治!所以我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也一定存在!
世界上还没有一种速度能超过人类思想的速度,当您的思想和心念是一种和谐的思想时,您就会获得巨大的正能量,反之,您内心邪恶,您就会得到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负能量,这种能量表现在人身上就是烦恼、贫乏、溃败、患病甚至死亡。所以,请您相信,只要您改变思想,追求思想和谐,您的人生绝对会产生改变,您会真正改变自己并有质的飞跃!好了,来开始我们的和谐之旅吧——
第一章 思想和谐
思想和谐就是学习一种格局,学习一种胸怀,我带过很多学生,有时候您只要让他的格局真正打开来,像脑袋开光一样,他就会像科学家一样头脑中产生万有引力定律。学习很简单,您专注半个小时,您就会有收获,您专注一天您会成为学者,您专注一周以上,您就会成为天才,就会成为牛顿、爱因斯坦。互联网时代您只要肯学,用心学,学的都是正知、正见,您的格局一定高远,思想一定博大精深。
——翟鸿森
有一句谚语阐释了生命力量的本质:撒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撒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撤下行为的种子,便栽得习惯;撒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撒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所以我们要改变命运,要获得和谐幸福的人生,就必须从思想转变开始,从思想和谐开始。因此,一个人和谐与否,根源在于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思想观念正确,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如此,才能做一个真正快乐、充实、和谐的人。才会有一个和谐圆满的人生。
——官强题记《和谐之门》之《思想和谐》
第一节 转变思想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思想的积量每过几年就会增加一倍。有这样一句名言: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爱因斯坦,是啊,我十分认同这一点,我也是互联网时代下收益的一员,没有互联网,我不能坐下来学习完50G容量的曾仕强老师讲座、更不能学习完恩师蔡礼旭高达100多集的讲座,当然也不可能接触到很多像翟鸿森这样的国学大师。恩师翟鸿森强调要学习正知正见,这也是我最为赞成的一番话。的的确确,如果我们缺少“定力”,缺乏对万事万物的正确判断,我们就不会学到正知正见,相反我们就会迷失。而当我们不会判断是非、善恶的时候,接触的信息和知识量越大,头脑反而越混乱。
转变思想就是建立一种正向的思维。具体来讲就是改变不良的注意力,建立正见;就是改变不良的思考方式,建立正思维;就是改变不良的表达方式,建立正语;就是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正精进;就是改变不良的信念,建立正念。小平先生有一句名言:判断和吸收一件新事物,有三个标准,那就是三个是否“有利于”。我想,我们判断一种思想的好坏也要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这些思想是否经过历史的考验?当这些思想观念,还没有经过时间和空间的印证时,不可以随便轻信,更不能将这些理论和观念,当作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这样的人生无异于一种赌注,而且这种赌注十分危险,不仅会赌上自己,还可能把子孙后代也赌上去了。第二,看这些思想是否经过不同地域的实践证明?也许它适合在美国而不适合在中国;也许他适合西方而不适合中国。第三,是否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发展与和谐?我不知现在的核武器有多先进。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们的后代子孙都去研究先进武器,而忽略了根本的德行提升,那么我们人类还有何安全可言?整个人类谈什么和谐?今天我们没教育好孩子,所有“缺德”的孩子成为将来主宰世界的主流,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人类品行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地球与自然的命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我们的终极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以教育理论的灌输为例:有的人一开始接触德国的理论,就拿德国的来教育孩子;过一阵觉得意大利的不错,就用意大利的来试验;后来又听说美国的好,义拿美国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孩子……就这样,孩子变成了试验品,您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现在孩子的教育,很可能试验到最后,错了!想重新再来,却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人生的抉择很重要,人的理智很重要。究竟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能让我们一生和谐美满,成为一个真正快乐、充实、和谐的人呢?我们又要以什么思想观念来经营人生呢?又如何为孩子扎下正确的人生根基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真正的智慧,绝对不是某人说了就算的,必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来印证,这才是真正的真理和智慧。真理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例如中国的孝道,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后也要孝,亘古至今,超越时间和空间。我们中国人认为这样做人才是对的。恩师蔡礼旭在国外办中国传统文化班的时候,很多国外的朋友听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闵子骞孝行的故事,都听得很入神,频频点头。他们觉得蔡老师 讲得好,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做人应该这样才对,才有味道,只可惜他们的文化里面没有这个底蕴而已。所以恩师蔡礼旭到世界各地去推行孝道,没有人不欢喜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应该是真正超越时空的真理。做人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人、做事不变的原理和原则,而我们祖先承传的圣贤智慧,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印证,是正确的做人处事的智慧原则,所以值得全人类去学习,而我们也不需要再花人生几十年的时间去摸索。
中国祖先很早就有“人的生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说,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涯,也许有人要说,人一死,一了百了。此言差矣,只因为您没有想到您的生死关乎后代子孙将来的命运。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贪污犯被砍头了,他的子孙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所以说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很重要。我们知道:西方人的生涯规划跟东方人正好相反
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老年是坟场:他们不注重孝道,人到高龄后,每天在养老院里面坐吃等死。没有天伦之乐的老人,内心很孤寂,很空虚。这不是骇人听闻,我们今天为什么产生很多养老院?不得以而为之,全是学习西方而来的,可是很少有人去养老院看看,老年人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什么?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都能设身处地为我们的前辈们想想,为自己将来想想,答案不言而喻!
对于小孩子,西方人的方式是让他尽情玩,任其个性发展,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殊不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本性是善的,但由于后天熏染的坏习性很可能背离了本善的心性,这时如果不加以导正,就会发生“苟不教,性乃迁”的悲剧。这种方式养育下的孩子,很会花钱,他们也不了解赚钱的辛苦。您想一下,我们的下一代一旦养成了会花钱的习惯,就很不容易改掉,所谓“由俭入奢易,由侈入俭难”,很多人却把这条良言古训忘了,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造成现在很多年轻人,还没赚钱就很会花钱,用信用卡透支的现象十分普遍,您看全美透支造成今天的世界金融风暴如此之烈,让世人警醒啊!在这种消费导引下,很多年轻人一踏人社会就可能已经负债累累。很多西方人一生都在欠别人的钱:潘多纳的盒子一旦打开,欲望就很难控制。由奢侈、好逸恶劳而引发的青少年问题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现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弊病。
而我们的祖先贤人非常智慧,教导后世子孙说:“欲似深渊”,“欲不可纵”,强调一定要节制欲望:我们分析一下:如果欠别人的钱,下个月付不出还贷,您的房子可能被收回甚至拍卖,车子也可能被抵债了。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您进入社会后拼命赚钱,要与他人竞争,要击败对方,稍不注意就会演变为唯利是图,可谓中年处处是战场,日子过得很难受。中国有一句话叫“无债一身轻”。假如每天都想着要还债,就算您每天吃的、用的甚至睡的床都很高级,您的日子也不会有什么味道。因为您这样的生涯规划,人生过起来并不和谐,并不自在,压力非常大。
总结几千年的文明,从许多人的经验和教训来看,我们中国人应该这样进行生涯规划:中国人的童年应该是用来积福的,等您成年的时候要懂得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晚年才能享福:因为人的福只有在晚年的时候享用才是最真实的。不信,您看祖先有这样一句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轻的时候过分享福,极易妄自尊大,瞧不起人,不知惜福。我们可以从当今许多年轻歌星和“暴发户”所走的人生轨迹上见证一二。您看,年纪轻轻,享福之时,人很容易快速堕落。所以老子说“祸福相倚”,福来的时候,祸也跟来了;而祸来的时候,福也跟在后面。所以当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懂得多吃苦、多付出,看起来是祸,事实上福已经慢慢接近您了,到您中年、晚年之后,来自各方面的“福报”(我无法用任何语言代替佛家讲的这两个字)就会出现,这样的人生规划也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福义从哪里积累和培植呢?“福报”如何显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三亩福田,而“福田靠心耕”。当我们从小对孩子进行培植的时候,就要为他种下善的种子,灌输善愿和善念的“水土”,实际上就是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能够显现“福撤”的因缘,从今以后,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都在时时增加人生的福分。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起心动念都是在如何打到他人,如何达到所谓的成功结果到了中年,很多甚至到了老年以后才明白人生的真谛,当然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怕之死也不明白人生的意义。
好在恩师蔡礼旭为我们提供了怎样教导孩子的范本,当您的孩子真正接受祖先的圣贤教诲,接受经典教育,很可能他从小就在利益自己的祖同,利益这个社会,这从经典教育反馈的例子可以窥一斑。当一个孩子上完第一节《弟子规》的课,爸爸、妈妈问他,您今天学了什么时,孩子不似思索马七回答:“孝顺父母”,四个字铿锵有力,父母听了心情很舒畅。第二次回来,他马上就去倒水,端给爸爸、妈妈喝,这是他第二节课学到的在家中如何具体的敬爱父母。您看,当您的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存心,他就已经在为家庭、为社会做一个好子女的典范,也就是在积自己的福分。当他有这种孝敬父母的做人处世态度时,进入社会后,自然不仅仅为自己着想,孩子心中想的是为父母争光、为他人付出、为社会努力奉献,这是他的本分。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本分和心量,孩子的路就会越走越宽,他的心量越会越来越大,以这样的大心量,在中年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进入晚年后,您的福一定大,而且自然会来,这是“量大福大”的真正意义所在。
不少人以为一个人退休之后就对社会没贡献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个接受圣贤教诲的孩子,不仅从小就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会越来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原因是在根据圣贤教诲做人的过程中,您的人生智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人们会对您非常爱戴,常常请教于您,希望在您那儿得到启迪人生的智慧,从而把握人生的方向,这也是“德不孤、必有邻”的真义。诗仙李白的名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我们要好好分析,不然就会偏颇地认为圣贤人是寂寞的。想想我们的孔圣人,寂寞吗?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我们要理解诗中的寂寞是一种谦卑和低调,是一种不求名利,只求利益他人的一种境界。我们都知道“越是饱满的稻穗头弯得越低”,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当孩子从小就能够扎下学习圣贤的根基,他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也会愈活愈有价值。因此,一个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人生从小到老都是有价值的,甚至于他逝世以后,其精神力量也会源远流长。
我们都听过“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当时处于明朝晚年宦官当政的时期,他非常清廉,虽然当时社会很乱,但是只要海瑞到的地方,人民都会排队迎接他,因为只要海瑞一来,贪官污吏自己就卷着铺盖跑了。可见一个念念为人民着想的好官,会 感动多少老百姓。海瑞去世时,南京万人空巷,人民自己披上孝衣,送海瑞的棺木离去。所以我们说,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要把圣贤的教诲践行出来,一定能让人感动,甚至能够唤醒每个人的好善好德之心。如果我们的孩子接受圣贤教诲的越多,推而广之,社会上许多积非成是的错误观念就能逐渐被扭转过来。
范仲淹有一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讲:在朝廷当官的时候,要念念想着怎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让人民的福利更多。假如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也念念想着怎样做才能对国君、国家有好处。范老这份真心感动了几百年后明朝的海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所以真诚心足可以超越时空的,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的精神生命是无限延续的。
科学家做统计时发现,自范仲淹后,他的后代子孙几乎全是读书人,而且德行很高,许多子孙都在清华、复旦读过书。这正是范老一人之“道”,影响了自己万千的子孙,也影响了不计其数而无法统计的人,而且这种影响还在延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可是却不知道德行的高低却是可以长存于天地之间的。多少贪官污吏,念念不忘为自己捞钱、为自己的后代子孙捞钱,素不知,天道就是人道,再多的钱抵不住一个败家子,我们忽略了宇宙的法则,为什么“富不过二三代”,因为自己“为富不仁”。人的善行可以影响自己的“道”,人的恶性也可以丧失自己的“道”啊,“一言尚可败国”,何况人的善恶呢。关于这一点,在后面《人财和谐》一章里我们还要做详细的探讨。
一个人生涯规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自己一生的命运,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抉择人生和规划人生。我们将人生分成少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二十岁以前我们说是青少年,在这阶段,西方的教育是觉得孩子小,随他个性发展,孩子就像活在天堂。由于西方从小教孩子要竞争,所以中年以后,大家在商场上您争我夺,像战场一样。结果老年了,却在养老院里度过。然而,很多老人不愿意住养老院,因为老人说,我住到里面去,却变成了32号、53号、47号,名字都不见了,成了一个号码,不受尊重。而且,每天看着的是,今天45号走了,明天38号走了,后天隔壁的又走了,哪一天就要轮到自己了。人到了坐吃等死的时候,是不会有快乐的。因此和谐的人生,晚年一定要有天伦之乐,这才是一个人应该有过的人生,晚年假如没有天伦,像坟墓一样,死气沉沉。突然有一天,儿子回来了,您很高兴,儿子走了以后,您告诉别人,儿子还没有把我忘掉。哎,孝应该是做人之本,我们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真是不胜唏嘘。有一本书叫《趁父母还健在》,很受父母的欢迎,很多父母买回家其意也是要给自己的子女看,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父辈内心深处渴望子女孝顺的一种愿景。知道这一点,我们的年轻人就应该在工作之余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多为自己的人生想想,因为,您的一举一动就在影响和教育您的后代了,您的孝道怎么做,孩子将来就会怎么对您。所以,不论您是否孝顺,要想获得和谐美满的人生,一定要转变思想,转变当初不孝的想法,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