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种。在活动单教学中,恰当的问题设置是驱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活动的主要途径,它直接具有剖析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钻研探究,解决学习重、难点,启发学生创新的作用,对于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把学生引入探索、求知的情境,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它是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与探究的平台。纵观当前活动单的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目标意识淡薄,问题的设置指向性不明确;②问题设置层次性不明,不重视学生思维过程;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任意拓展;④问题过多挤压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⑤缺乏创新的胆略,活动单整体设计区别不大,千篇一律。
为此,作为教者,对于活动单中问题设置的“度”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真正有效地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确定好最近发展区,设置出富于启发性、探索性,具有一定开发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生合作探索交流的欲望。
一、强化目标意识,把握问题设计的“法度”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特级教师沈大安曾说:“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因此,活动单学习中的问题设置,应当以课程标准为对照点,研究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根据活动单的具体需要,正确预设目标性、指向性明确的问题,通过教师对文本的审视与解读把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有序衔接到单元目标、学期目标中,并落实到相关具体活动中,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确定的方向,使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活跃的学习动机,避免出现目标虚设而无法落实的尴尬局面。
二、掌握认知特点,考量问题设计的“效度”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任何问题的设置都必须以之为出发点,“把学生真正研究透了,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求教者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目中有人,认真进行学情分析,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共鸣点,准确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问题设置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困惑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问题的设置才会有依据,才能有效,课堂教学才不会束缚于已有的预设,才会时刻把握住学生的需求,并依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既定的教学、学习目标,调整课堂情境的创设,及时删减相应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
三、强调目中有人,合理设计问题的“深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设置恰当合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疏通文本,扫除理解障碍,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便于和谐构建和加深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交流和探究问题的欲望。《登徒子好色赋》说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精心把握设疑的标尺,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切不可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任意拔高或降低。问题设置难度过高则偏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无从回答,而问题设置的难度过低却又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学无所获,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四、追求共同发展,讲究问题设计的“梯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时,要了解和激发学生这种探究、发现的欲望,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常获得探索成功、创新发现的情感体验。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智力状况和接受能力,从而设置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起一个角色,实现因材施教,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基础差的学生“吃得饱”,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强调知识整合,注重问题设计的“广度”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首先在于教学生自己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与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不谋而合。应该说活动单教学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展示的同时,也要整合课内外知识,设计相关问题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延伸到课外,把生活、社会作为学生对文本再理解、再思考、再质疑、再创造的大课堂。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语文教师巧妙、精心地设置恰到好处的问题,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引导之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小学)
为此,作为教者,对于活动单中问题设置的“度”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真正有效地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确定好最近发展区,设置出富于启发性、探索性,具有一定开发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生合作探索交流的欲望。
一、强化目标意识,把握问题设计的“法度”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特级教师沈大安曾说:“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因此,活动单学习中的问题设置,应当以课程标准为对照点,研究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根据活动单的具体需要,正确预设目标性、指向性明确的问题,通过教师对文本的审视与解读把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有序衔接到单元目标、学期目标中,并落实到相关具体活动中,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确定的方向,使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活跃的学习动机,避免出现目标虚设而无法落实的尴尬局面。
二、掌握认知特点,考量问题设计的“效度”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任何问题的设置都必须以之为出发点,“把学生真正研究透了,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求教者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目中有人,认真进行学情分析,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共鸣点,准确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问题设置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困惑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问题的设置才会有依据,才能有效,课堂教学才不会束缚于已有的预设,才会时刻把握住学生的需求,并依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既定的教学、学习目标,调整课堂情境的创设,及时删减相应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
三、强调目中有人,合理设计问题的“深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设置恰当合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疏通文本,扫除理解障碍,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便于和谐构建和加深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交流和探究问题的欲望。《登徒子好色赋》说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精心把握设疑的标尺,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切不可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任意拔高或降低。问题设置难度过高则偏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无从回答,而问题设置的难度过低却又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学无所获,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四、追求共同发展,讲究问题设计的“梯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时,要了解和激发学生这种探究、发现的欲望,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常获得探索成功、创新发现的情感体验。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智力状况和接受能力,从而设置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起一个角色,实现因材施教,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基础差的学生“吃得饱”,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强调知识整合,注重问题设计的“广度”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首先在于教学生自己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与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不谋而合。应该说活动单教学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展示的同时,也要整合课内外知识,设计相关问题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延伸到课外,把生活、社会作为学生对文本再理解、再思考、再质疑、再创造的大课堂。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语文教师巧妙、精心地设置恰到好处的问题,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引导之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