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成绩的好坏不外乎“字、词、句、章”几方面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以“章”为核心,“章”则以作文为主。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要使学生会表达、会作文。新课改后,作文在中招试卷中占到了50分,所占比例很大。要想提高语文成绩,作文至关重要。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路;综合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堂模式已具雏形,社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一切都为作文和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面对新课改形势,我们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模式。
一、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写作习惯等等。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同时,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擇和内容的取舍;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上,不能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老师花几小时认真修改,并且加上大段评语,学生的作文仍然不会有大的提高。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作文能力
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方面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写字训练要从小抓起,作到正确、工整、美观。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工夫是不行的,因此,要及早入手
去做。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认真记下观察过程。经过观察得到了知识,或者能发现问题,质疑并得到答案,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要有是非观念,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述,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其中。并能由此及彼,以小见大,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
学会发表观点意见,即使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开放我们的课堂,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主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思考。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即兴演讲、辩论会等。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做自己的主人。
三、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
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做好安排,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在作文训练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做。
(一)有素材,会观察
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要多观察,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很多时候学生们还缺乏观察生活的“慧眼”,会对好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通过观察捕捉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内容的取舍、观察角度的选取和材料中心的提炼。在实际教学中,多带学生实地观察,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感悟,并能写出观察日记。这样就为作文积累了素材,也积累了经验。
(二)会阅读,能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新选用的课文大都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且都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其中,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吸收尤其应该重视。如《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变色龙》中的对话描写,《最后一课》中的人物形象描写等。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借鉴。
(三)多训练,能创新
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练笔机会。作文练习不能只靠课堂训练,还要引导学生以日记等其他形式自行练习。作文要有一定要求,也要给学生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自由发挥,把畅想的空间还给学生。有人形容学生作文为“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说学生作文既要符合一定法则,又要有新意。学生初学写作,无法则乱,但法太严则成死文。我们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有畅想的空间。
除了课内训练,还应让学生养成课外练笔的习惯,可以随时随地写,长短不限,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坚持一段之后,做文时就会有更多材料,看问题也会更深入。
(四)讲方法,勤修改
作文训练要讲究方法,怎样指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就成了作文教学的关键。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前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很难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
另外,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修改。写作文要力求完美,只有平时多改才能在考场上少犯错误。修改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的能力。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方式为辅。发动学生在作文完成之后至少读三遍,这样会减少相当一部分漏洞。教师评语应少批少改,点到为止。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及时完善提高。
总而言之,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不能操之过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经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对写作文有了兴趣,作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路;综合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堂模式已具雏形,社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一切都为作文和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面对新课改形势,我们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模式。
一、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写作习惯等等。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同时,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擇和内容的取舍;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上,不能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老师花几小时认真修改,并且加上大段评语,学生的作文仍然不会有大的提高。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作文能力
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方面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写字训练要从小抓起,作到正确、工整、美观。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工夫是不行的,因此,要及早入手
去做。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认真记下观察过程。经过观察得到了知识,或者能发现问题,质疑并得到答案,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要有是非观念,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述,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其中。并能由此及彼,以小见大,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
学会发表观点意见,即使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开放我们的课堂,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主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思考。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即兴演讲、辩论会等。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做自己的主人。
三、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
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做好安排,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在作文训练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做。
(一)有素材,会观察
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要多观察,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很多时候学生们还缺乏观察生活的“慧眼”,会对好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通过观察捕捉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内容的取舍、观察角度的选取和材料中心的提炼。在实际教学中,多带学生实地观察,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感悟,并能写出观察日记。这样就为作文积累了素材,也积累了经验。
(二)会阅读,能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新选用的课文大都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且都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其中,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吸收尤其应该重视。如《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变色龙》中的对话描写,《最后一课》中的人物形象描写等。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借鉴。
(三)多训练,能创新
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练笔机会。作文练习不能只靠课堂训练,还要引导学生以日记等其他形式自行练习。作文要有一定要求,也要给学生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自由发挥,把畅想的空间还给学生。有人形容学生作文为“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说学生作文既要符合一定法则,又要有新意。学生初学写作,无法则乱,但法太严则成死文。我们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有畅想的空间。
除了课内训练,还应让学生养成课外练笔的习惯,可以随时随地写,长短不限,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坚持一段之后,做文时就会有更多材料,看问题也会更深入。
(四)讲方法,勤修改
作文训练要讲究方法,怎样指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就成了作文教学的关键。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前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很难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
另外,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修改。写作文要力求完美,只有平时多改才能在考场上少犯错误。修改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的能力。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方式为辅。发动学生在作文完成之后至少读三遍,这样会减少相当一部分漏洞。教师评语应少批少改,点到为止。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及时完善提高。
总而言之,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不能操之过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经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对写作文有了兴趣,作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