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史纸的前世今生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新中国成立以前为汀州府所辖,现为龙岩市所管辖。境内姑田镇位于连城县东部玳瑁山腹地,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山岭重叠,峰壑纵横,溪流密布。距姑田镇20公里的将军山有一处为闽江、汀江、九龙江水系的共源点,其水分别经闽江至福州,经汀江至潮州,经九龙江至漳州,因此称之为“三江源”。这里常绿阔叶林地覆盖面广,毛竹林、马尾松林和阔叶林资源特别丰富,贮集量闽西地区最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种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为连城连史纸制作工艺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连城连史纸产地主要分布在姑田镇、曲溪乡、赖源乡等地。
福建省是竹纸生产大省,民国时期有58个县生产竹纸,主要产区在闽西龙岩、闽中三明、闽北南平等3个地区,产量占全省90%以上。福建竹纸分为生料纸、熟料纸、漂料纸、加工纸、改良纸类。连史纸是漂料纸中的一种,因其特殊的工艺成为了明清纸中珍品。它的生产必须具备独特的地理环境,高级的原材料和特殊的生产技术等。
明代后期在原有的生料纸和熟料纸的基础上增加了漂料纸,经过创新并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连城竹丝天然漂白工艺制浆法”,后来又改进了捞纸工艺,利用类似安徽泾县捞皮纸的双人捞法,但其手工捞法比泾县法更复杂、更难学、更难精,即“连城捞纸法”,也就是用捞宣纸的捞法捞竹纸。这使连城漂料纸成为了竹纸中的上品,达到中国竹纸生产工艺最高水平。
自从利用了“连城竹丝天然漂白工艺制浆法”和“连城捞纸法”,漂料纸的品种开始根据不同的用途,不断增加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纸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金笺、玉版、手本、加重、连史纸等纸张名称。连史纸主要是专门为史料用纸而造的,因出产于连城叫连史纸。正如安徽宣州出产的纸叫宣纸,如出一辙。
明代《天工开物》载:“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清代乾隆十六年《连城县志》记载:“纸以竹穰为之……又有连史、官边、烟纸、夹板等纸”。此为我国最早记载“连史”纸张名称史料。自从连史纸问世后,就名重艺林,效仿者无数。因为世人所珍爱,早居庙堂之上,乾隆皇帝曾以连史纸赐予大臣,大臣们都舍不得用。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汀州府《临汀汇考》记载:“汀地物货,惟纸行四方……连邑有连史、官边、贡川、花胚最为精细,文讳用之。”自从连史纸诞生后,不少贵重书籍、契文、档案、史料等多用连史纸制作。
自明清以来,连史纸是漂料纸二十多个品种中的一种,因此产量与其他纸张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定。乾嘉时期连史纸随着漂料纸一起销往吴越、京津、江右及南洋地区。民国时期的连史纸产量达到高峰,姑田漂料纸槽480多槽,在潮州经营纸业的闽西商人主要经营连史纸、毛边纸与京庄纸等。
1996年出版的《福建省志·轻工业志》第四章记载:“民国25年(1936年)全省42个县有手工业纸槽10730爪,年产量4.62万吨,居全国第四位;其中文化用纸1.89万吨,居全国首位(包括毛边纸9315吨、玉扣纸420吨、漂料纸830吨、连史纸2400吨、顺太纸961吨、其他1194吨)。1946年前后,中国“工合”东南办事处、连城事务所组织的姑田纸业社还大量生产连史纸。民国时期的上海江南造纸厂和福州造纸厂曾大量生产机制仿连史纸,当时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上海书局大量购买上等连史纸印刷图书,民国时期是连史纸黄金时期。”
新中国成立,纸业由集体的纸业社和外贸部门经营,连史纸由这些部门收购,然后出口或内销国内大中城市。1963年姑田漂料共生产454.4吨,其中80%以上出口外销。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西冷印社、上海图书馆等经过福建省纸业经营部门收购一定数量的连史纸。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物质的需求而落后,使得许多人放弃生产手工连史纸。1985年以后生产的连史纸多为非传统连史纸,现在传统连史纸面临频危失传的危机。
2009年初,受国家图书馆、中国印学博物馆、福建省图书及档案部门的要求,姑田宣纸厂从年初开始做准备工作,5月份收购嫩竹30吨,进行恢复传统手工连史纸的原料制作,11月份的试制品已得到中国印学博物馆的认可。
工艺精湛的连史纸制作技艺
连史纸所用原材料为毛竹、苦竹,其制作分为青丝生产、蒸煮黄坯、天然漂白、造纸四个阶段。连史纸制作过程从选料、制料、捞纸、焙纸等工序都是精挑细作,与生产别的品种相比要严格得多。从砍嫩竹开始整个工艺流程需要8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是一门经验性、时效性、技巧性很强的工艺技术,也是一门耗时费工的手工艺技艺。
美玉堂:连史纸制作技艺的守护者
明代崇祯二年(1629年),纸乡姑田镇改用竹丝天然漂白的工艺,经过长达10个月的反复消除纤维杂质,使连史纸的耐久性达到极至,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之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姑田上堡邓林昌所制连史纸,因纸质光滑如油、色泽温润如玉,非常畅销。为示纸如玉之清美,即起名“美玉堂”为纸号而流传至今。
乾嘉时期姑田丰头村民400多人中就有36个纸槽、13个坯炊,并有18人到广东做贩纸生意,因此富足一方。时至今日还在维持手工造纸的只有“美玉堂”纸号一家了,并且不间断的传承了11代人。现在丰头表洋坡还保留着一座坯炊可以见证,它是康熙年问圣俊公遗留下的,每年还要出坯炊租费供祭祀用。
现在可从《邓氏族谱》中把11代造纸传人排列如下:圣俊-贤贡-诗情-书葵-可寅-研斌-承舡-林昌-美东-炎章-金坤。
邓圣俊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自幼聪敏,13岁独自到福州鼓山涌泉寺找方丈解梦,并得到方丈对人生道路的指点,青年时期开始经营纸业,后来发家致富,开创了家族纸业生产的新篇章。邓贤贡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从小学习造纸手艺,长大后继承家族的纸业。邓诗情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其家族的影响下,学习解料(制料)、捞纸、干纸(焙纸),后来独自做槽(经营纸业),家庭妇女成员则做碓料、捡料等工作。邓书葵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这个时期正值姑田纸业走向兴旺时期,当时在丰头水尾制作的贡纸之一的黄榜纸就是他们抄造的。姑田人经营纸业获得丰厚的回报后,在丰头自然村的水尾修了一座长约30米、宽6米的双拱木质结构的屋桥,桥上走廊共有72根柱子组成。据说丰头屋桥是姑田屋桥中最好的一座,可惜的是此桥于1967年7月25日因放满竹丝被一把火烧掉了,着火原因至今还是个谜,现在唯一还能看见的只有立在河中央那孤零零的石桥墩了。 邓可寅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始做槽(经营纸业),后来随着“三江”水运的开通,逐步到广东潮州、漳州等地贩纸。
邓研斌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少年时期扛尾造纸,青年时期广东贩纸,后来因长期在广东而很少回家,春节回家时看到有的家人吸食鸦片,为避免家人受鸦片之害,逐放弃纸业经营返乡。邓研斌经营时纸张中有一品种叫金笺的,其质量可从留下的地契中得到证实。
邓承舡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少年时期学习造纸手艺,长大后经营纸业。邓林昌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少时扛尾,壮年时潜心研制连史纸,经过一番努力后,制出高品质的连史纸,并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立了“美玉堂”纸号。
邓美东生于民国二年(1913年),少年学徒,青年做槽,一直到70多岁还在做造纸工作,经常教育后代一定要学习造纸手艺,将来更好的经营纸业。
邓炎章生于1942年,少时扛尾,青年时期经营纸业,20世纪80年代所制连史纸受到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的青睐。
邓金坤生于1969年,自幼与纸有不解之缘,2000年后所制连史纸被杭州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收藏,宣纸、玉版、粉连等纸出口日本、韩国及海外一些华人社区。2005年开始搜集整理有关连城宣纸业生产历史资料。2008年12日他编写的《连城宣纸》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08年11日受日本协和贸易株式会社的邀请到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纸业考察。
丰头邓氏从康熙年问开始造纸至今,经历了11代,足有300多年的家族纸业生产史,对连史纸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手工纸业面临诸多困难,但“美玉堂”一如既往地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印学领域以及国家档案和图书部门制作更好的连史纸。“美玉堂”商标于2003年6月7日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颁发注册证书,这是连城手工纸业第一个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宣纸商标,至今为止,也是连城唯一的宣纸商标。
千年寿纸 影响深远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开创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国各种手工纸类中,连史纸是明清手工纸珍品,素有“千年寿纸”的美誉。其“连城竹丝天然漂白工艺制浆法”与“连城捞纸法”结合而成的“连城连史纸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杰出代表。
历史价值
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连史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明清以来,众多典籍、书画史料、印谱、金石拓本等都借助它而得以传承至今。现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的明清古籍“建本”大都采用了漂料纸或连史纸。还有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等国内许多知名印社、书画社等馆藏的印谱、金石拓本大都采用了连史纸制作。如今有些古籍由于过去保管不善,需要修复,为了更好的保护古籍,一般采用修旧如旧原则,所用的纸张还是连史纸。
清代顺治年间连史纸就饮誉京华,后转销台湾,《台湾府志》中的《范志》就是连史纸印制。清康熙五十年《佩文韵府》,乾隆时期的《正谊堂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的建本图书,《帝王纪要》、《韩江雅集》、四库全书的经部《月令解》,嘉庆时期的《纪文达遗集》,光绪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史通通释》、《徐骑省集》,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辞源》、《益智图》、《说文解字》、《千首宋人绝句》,涵芬楼的《湛然居士集》、《康熙乐府》、《韦齐集》、《荀子集解》等著名图书,清代四堡书坊印刷的《四书》、《五经》、《幼学琼林》、《西厢记》,以及清朝皇家昕刊印的《膳房清册》,无不是连史纸图书中的精品。
实用价值
连史纸纸质偏薄,吸水性强,韧性好、防蛀性好,特别是苦竹连史纸防蛀性更好,多使用于篆刻拓印、制作印谱、书写微楷、仿制和再造古籍、修复古籍档案、印制经本及族谱等。用于印章拓边款方面可体现特有的价值,是印学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
经济价值
作为具有优良耐久性的天然漂白竹纸,连史纸的生产为图书制作、古籍修复、书画装裱、印谱拓印等提供适合的纸张材料,明清时期已销往京、津、沪、东北及南洋地区。现在主要销往国内备大中城市及出口日本、韩国等地,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今后在图书古籍修复纸市场还将有更大潜力。
科学价值
连史纸是用一种价廉量广的茎千毛竹为原材料制作的高级漂白文化用纸,其工艺复杂、技术要求细致严格,非一般手工纸可以比拟。它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历代手工造纸工人长期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内涵有待进行备方面的科学试验。2008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陈刚做了“连史纸的制作技术及其耐久性初步研究”。2012年姑田宣纸厂还专门成立“连城连史纸研究所”针对连史纸的材料、工艺特点、纸张质量方面做长期研究。
精湛技艺遭遇困境 抢救保护刻不容缓
由于手工业生产技术难度大,学艺周期长,既难学又难精,特别是捞纸,焙纸工序,年轻人多不愿学,现有艺人均年事已高,传承人已经不到20人。过去,连史纸是民众日常使用纸张中的一种,印刷书籍、书写契文都用它,如今是信息化社会,寻找连史纸生存空间、把连史纸手工技艺传承下去成为一大难题。
作为中国手工造纸技术尤其是竹纸制作技术的杰出代表,连史纸制作技术见证了手工纸生产发展至高峰时期的历史,是中国手工造纸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保护它,使其生存、发展下去。
工艺技术的保护
工艺技术的保护主要还是靠人去使用它,要在生产过程中去体会,过去也只是靠经验来操作。今天造纸检测手段如此齐备的情况下,可以用科学定量的手段实施在生产环节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后做到经验与科学定量相结合,这样工艺技术就更加完美了。 工艺技术不是不能改变,但一定要在不改变质量的前提进行,就如过去蒸煮时烧柴火,蒸一炊料要烧柴火6000斤,在工价便宜的年代这不算什么,可到如今这年代就不得了,现在则用小型锅炉,用蒸汽蒸料,其工艺技术要求的目标可以达到,又大大的节省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传统手工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的保护,来保留“连史纸制作技术”里的各个环节具有实际意义。2007年9月,漂料纸之一的“连城宣纸制作工艺”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物质基础的保护
保护“连史纸制作技术”必须有生产制作的场所原料和设备,包括竹山、料塘、坯炊、水碓、漂山、造纸焙纸厂房、设备工具等。要生产好的连史纸还必须有优质的水资源,以及大量纸质文物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比对。纸乡姑田随上世纪70年代手工纸集中生产,大部分的竹山、料塘、坯炊、水碓、还有漂山不复存在了。目前尚存由姑田宣纸厂用于生产的上堡村原“美玉堂”使用的料塘坯炊和漂山备一处。今后保留这些重要的制作所需的设施还是个问题。
连史纸的保护是多方面的,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手工作坊或重要造纸场所、设施等都可以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目前连史纸生产设施等没有申报。例如: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一处山区造冥纸作坊区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建立“连史纸生态文化园”恢复生产传统连史纸,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的生产。把连史纸生产纳入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项目、推向旅游市场。成立更多专门的连史纸保护和研究机构,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指导宣传工作和树立连史纸品牌,保护连史纸生产环境(包括水资源和林业资源等)。
传承的保护
手工技术是人创造的,人是科技遗产的持有者和传承者,脱离了人技术就不能体现。过去完成连史纸制作靠两个技术群完成。第一,制料户,就是承担把山农手中的竹丝收集进行蒸煮黄坯、天然漂白等工作。第二,纸槽户,就是造纸生产者,纸槽户把料户手中的已制好的白料收来进行造纸。一般来说纸槽户也是捞纸或焙纸能手,精通造纸技术。现在以上两种工作全部由纸厂经营者来做,既要精通制料技术又要懂得造纸技术。就目前而言,保护传承人首先要保护经营者,由经营者去保护生产者,即捞纸、焙纸手艺人,如果没有经营者来生产连史纸的话,那些捞纸、焙纸手艺人也就无地放矢了。
当务之急应该对造纸手艺人进行寻访、登记,对他们知晓的造纸技术细节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整理。选拔和培养有志于连史纸事业的年轻人,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那样连史纸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使连史纸制作技艺能够延续下去。
目前,“连城连史纸制作技艺”正在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在传承人的不断努力下,连史纸必将承载传承千年的造纸文明,不断散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新中国成立以前为汀州府所辖,现为龙岩市所管辖。境内姑田镇位于连城县东部玳瑁山腹地,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山岭重叠,峰壑纵横,溪流密布。距姑田镇20公里的将军山有一处为闽江、汀江、九龙江水系的共源点,其水分别经闽江至福州,经汀江至潮州,经九龙江至漳州,因此称之为“三江源”。这里常绿阔叶林地覆盖面广,毛竹林、马尾松林和阔叶林资源特别丰富,贮集量闽西地区最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种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为连城连史纸制作工艺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连城连史纸产地主要分布在姑田镇、曲溪乡、赖源乡等地。
福建省是竹纸生产大省,民国时期有58个县生产竹纸,主要产区在闽西龙岩、闽中三明、闽北南平等3个地区,产量占全省90%以上。福建竹纸分为生料纸、熟料纸、漂料纸、加工纸、改良纸类。连史纸是漂料纸中的一种,因其特殊的工艺成为了明清纸中珍品。它的生产必须具备独特的地理环境,高级的原材料和特殊的生产技术等。
明代后期在原有的生料纸和熟料纸的基础上增加了漂料纸,经过创新并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连城竹丝天然漂白工艺制浆法”,后来又改进了捞纸工艺,利用类似安徽泾县捞皮纸的双人捞法,但其手工捞法比泾县法更复杂、更难学、更难精,即“连城捞纸法”,也就是用捞宣纸的捞法捞竹纸。这使连城漂料纸成为了竹纸中的上品,达到中国竹纸生产工艺最高水平。
自从利用了“连城竹丝天然漂白工艺制浆法”和“连城捞纸法”,漂料纸的品种开始根据不同的用途,不断增加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纸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金笺、玉版、手本、加重、连史纸等纸张名称。连史纸主要是专门为史料用纸而造的,因出产于连城叫连史纸。正如安徽宣州出产的纸叫宣纸,如出一辙。
明代《天工开物》载:“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清代乾隆十六年《连城县志》记载:“纸以竹穰为之……又有连史、官边、烟纸、夹板等纸”。此为我国最早记载“连史”纸张名称史料。自从连史纸问世后,就名重艺林,效仿者无数。因为世人所珍爱,早居庙堂之上,乾隆皇帝曾以连史纸赐予大臣,大臣们都舍不得用。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汀州府《临汀汇考》记载:“汀地物货,惟纸行四方……连邑有连史、官边、贡川、花胚最为精细,文讳用之。”自从连史纸诞生后,不少贵重书籍、契文、档案、史料等多用连史纸制作。
自明清以来,连史纸是漂料纸二十多个品种中的一种,因此产量与其他纸张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定。乾嘉时期连史纸随着漂料纸一起销往吴越、京津、江右及南洋地区。民国时期的连史纸产量达到高峰,姑田漂料纸槽480多槽,在潮州经营纸业的闽西商人主要经营连史纸、毛边纸与京庄纸等。
1996年出版的《福建省志·轻工业志》第四章记载:“民国25年(1936年)全省42个县有手工业纸槽10730爪,年产量4.62万吨,居全国第四位;其中文化用纸1.89万吨,居全国首位(包括毛边纸9315吨、玉扣纸420吨、漂料纸830吨、连史纸2400吨、顺太纸961吨、其他1194吨)。1946年前后,中国“工合”东南办事处、连城事务所组织的姑田纸业社还大量生产连史纸。民国时期的上海江南造纸厂和福州造纸厂曾大量生产机制仿连史纸,当时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上海书局大量购买上等连史纸印刷图书,民国时期是连史纸黄金时期。”
新中国成立,纸业由集体的纸业社和外贸部门经营,连史纸由这些部门收购,然后出口或内销国内大中城市。1963年姑田漂料共生产454.4吨,其中80%以上出口外销。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西冷印社、上海图书馆等经过福建省纸业经营部门收购一定数量的连史纸。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物质的需求而落后,使得许多人放弃生产手工连史纸。1985年以后生产的连史纸多为非传统连史纸,现在传统连史纸面临频危失传的危机。
2009年初,受国家图书馆、中国印学博物馆、福建省图书及档案部门的要求,姑田宣纸厂从年初开始做准备工作,5月份收购嫩竹30吨,进行恢复传统手工连史纸的原料制作,11月份的试制品已得到中国印学博物馆的认可。
工艺精湛的连史纸制作技艺
连史纸所用原材料为毛竹、苦竹,其制作分为青丝生产、蒸煮黄坯、天然漂白、造纸四个阶段。连史纸制作过程从选料、制料、捞纸、焙纸等工序都是精挑细作,与生产别的品种相比要严格得多。从砍嫩竹开始整个工艺流程需要8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是一门经验性、时效性、技巧性很强的工艺技术,也是一门耗时费工的手工艺技艺。
美玉堂:连史纸制作技艺的守护者
明代崇祯二年(1629年),纸乡姑田镇改用竹丝天然漂白的工艺,经过长达10个月的反复消除纤维杂质,使连史纸的耐久性达到极至,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之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姑田上堡邓林昌所制连史纸,因纸质光滑如油、色泽温润如玉,非常畅销。为示纸如玉之清美,即起名“美玉堂”为纸号而流传至今。
乾嘉时期姑田丰头村民400多人中就有36个纸槽、13个坯炊,并有18人到广东做贩纸生意,因此富足一方。时至今日还在维持手工造纸的只有“美玉堂”纸号一家了,并且不间断的传承了11代人。现在丰头表洋坡还保留着一座坯炊可以见证,它是康熙年问圣俊公遗留下的,每年还要出坯炊租费供祭祀用。
现在可从《邓氏族谱》中把11代造纸传人排列如下:圣俊-贤贡-诗情-书葵-可寅-研斌-承舡-林昌-美东-炎章-金坤。
邓圣俊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自幼聪敏,13岁独自到福州鼓山涌泉寺找方丈解梦,并得到方丈对人生道路的指点,青年时期开始经营纸业,后来发家致富,开创了家族纸业生产的新篇章。邓贤贡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从小学习造纸手艺,长大后继承家族的纸业。邓诗情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其家族的影响下,学习解料(制料)、捞纸、干纸(焙纸),后来独自做槽(经营纸业),家庭妇女成员则做碓料、捡料等工作。邓书葵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这个时期正值姑田纸业走向兴旺时期,当时在丰头水尾制作的贡纸之一的黄榜纸就是他们抄造的。姑田人经营纸业获得丰厚的回报后,在丰头自然村的水尾修了一座长约30米、宽6米的双拱木质结构的屋桥,桥上走廊共有72根柱子组成。据说丰头屋桥是姑田屋桥中最好的一座,可惜的是此桥于1967年7月25日因放满竹丝被一把火烧掉了,着火原因至今还是个谜,现在唯一还能看见的只有立在河中央那孤零零的石桥墩了。 邓可寅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始做槽(经营纸业),后来随着“三江”水运的开通,逐步到广东潮州、漳州等地贩纸。
邓研斌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少年时期扛尾造纸,青年时期广东贩纸,后来因长期在广东而很少回家,春节回家时看到有的家人吸食鸦片,为避免家人受鸦片之害,逐放弃纸业经营返乡。邓研斌经营时纸张中有一品种叫金笺的,其质量可从留下的地契中得到证实。
邓承舡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少年时期学习造纸手艺,长大后经营纸业。邓林昌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少时扛尾,壮年时潜心研制连史纸,经过一番努力后,制出高品质的连史纸,并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立了“美玉堂”纸号。
邓美东生于民国二年(1913年),少年学徒,青年做槽,一直到70多岁还在做造纸工作,经常教育后代一定要学习造纸手艺,将来更好的经营纸业。
邓炎章生于1942年,少时扛尾,青年时期经营纸业,20世纪80年代所制连史纸受到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的青睐。
邓金坤生于1969年,自幼与纸有不解之缘,2000年后所制连史纸被杭州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收藏,宣纸、玉版、粉连等纸出口日本、韩国及海外一些华人社区。2005年开始搜集整理有关连城宣纸业生产历史资料。2008年12日他编写的《连城宣纸》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08年11日受日本协和贸易株式会社的邀请到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纸业考察。
丰头邓氏从康熙年问开始造纸至今,经历了11代,足有300多年的家族纸业生产史,对连史纸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手工纸业面临诸多困难,但“美玉堂”一如既往地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印学领域以及国家档案和图书部门制作更好的连史纸。“美玉堂”商标于2003年6月7日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颁发注册证书,这是连城手工纸业第一个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宣纸商标,至今为止,也是连城唯一的宣纸商标。
千年寿纸 影响深远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开创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国各种手工纸类中,连史纸是明清手工纸珍品,素有“千年寿纸”的美誉。其“连城竹丝天然漂白工艺制浆法”与“连城捞纸法”结合而成的“连城连史纸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杰出代表。
历史价值
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连史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明清以来,众多典籍、书画史料、印谱、金石拓本等都借助它而得以传承至今。现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的明清古籍“建本”大都采用了漂料纸或连史纸。还有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等国内许多知名印社、书画社等馆藏的印谱、金石拓本大都采用了连史纸制作。如今有些古籍由于过去保管不善,需要修复,为了更好的保护古籍,一般采用修旧如旧原则,所用的纸张还是连史纸。
清代顺治年间连史纸就饮誉京华,后转销台湾,《台湾府志》中的《范志》就是连史纸印制。清康熙五十年《佩文韵府》,乾隆时期的《正谊堂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的建本图书,《帝王纪要》、《韩江雅集》、四库全书的经部《月令解》,嘉庆时期的《纪文达遗集》,光绪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史通通释》、《徐骑省集》,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辞源》、《益智图》、《说文解字》、《千首宋人绝句》,涵芬楼的《湛然居士集》、《康熙乐府》、《韦齐集》、《荀子集解》等著名图书,清代四堡书坊印刷的《四书》、《五经》、《幼学琼林》、《西厢记》,以及清朝皇家昕刊印的《膳房清册》,无不是连史纸图书中的精品。
实用价值
连史纸纸质偏薄,吸水性强,韧性好、防蛀性好,特别是苦竹连史纸防蛀性更好,多使用于篆刻拓印、制作印谱、书写微楷、仿制和再造古籍、修复古籍档案、印制经本及族谱等。用于印章拓边款方面可体现特有的价值,是印学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
经济价值
作为具有优良耐久性的天然漂白竹纸,连史纸的生产为图书制作、古籍修复、书画装裱、印谱拓印等提供适合的纸张材料,明清时期已销往京、津、沪、东北及南洋地区。现在主要销往国内备大中城市及出口日本、韩国等地,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今后在图书古籍修复纸市场还将有更大潜力。
科学价值
连史纸是用一种价廉量广的茎千毛竹为原材料制作的高级漂白文化用纸,其工艺复杂、技术要求细致严格,非一般手工纸可以比拟。它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历代手工造纸工人长期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内涵有待进行备方面的科学试验。2008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陈刚做了“连史纸的制作技术及其耐久性初步研究”。2012年姑田宣纸厂还专门成立“连城连史纸研究所”针对连史纸的材料、工艺特点、纸张质量方面做长期研究。
精湛技艺遭遇困境 抢救保护刻不容缓
由于手工业生产技术难度大,学艺周期长,既难学又难精,特别是捞纸,焙纸工序,年轻人多不愿学,现有艺人均年事已高,传承人已经不到20人。过去,连史纸是民众日常使用纸张中的一种,印刷书籍、书写契文都用它,如今是信息化社会,寻找连史纸生存空间、把连史纸手工技艺传承下去成为一大难题。
作为中国手工造纸技术尤其是竹纸制作技术的杰出代表,连史纸制作技术见证了手工纸生产发展至高峰时期的历史,是中国手工造纸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保护它,使其生存、发展下去。
工艺技术的保护
工艺技术的保护主要还是靠人去使用它,要在生产过程中去体会,过去也只是靠经验来操作。今天造纸检测手段如此齐备的情况下,可以用科学定量的手段实施在生产环节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后做到经验与科学定量相结合,这样工艺技术就更加完美了。 工艺技术不是不能改变,但一定要在不改变质量的前提进行,就如过去蒸煮时烧柴火,蒸一炊料要烧柴火6000斤,在工价便宜的年代这不算什么,可到如今这年代就不得了,现在则用小型锅炉,用蒸汽蒸料,其工艺技术要求的目标可以达到,又大大的节省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传统手工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的保护,来保留“连史纸制作技术”里的各个环节具有实际意义。2007年9月,漂料纸之一的“连城宣纸制作工艺”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物质基础的保护
保护“连史纸制作技术”必须有生产制作的场所原料和设备,包括竹山、料塘、坯炊、水碓、漂山、造纸焙纸厂房、设备工具等。要生产好的连史纸还必须有优质的水资源,以及大量纸质文物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比对。纸乡姑田随上世纪70年代手工纸集中生产,大部分的竹山、料塘、坯炊、水碓、还有漂山不复存在了。目前尚存由姑田宣纸厂用于生产的上堡村原“美玉堂”使用的料塘坯炊和漂山备一处。今后保留这些重要的制作所需的设施还是个问题。
连史纸的保护是多方面的,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手工作坊或重要造纸场所、设施等都可以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目前连史纸生产设施等没有申报。例如: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一处山区造冥纸作坊区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建立“连史纸生态文化园”恢复生产传统连史纸,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的生产。把连史纸生产纳入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项目、推向旅游市场。成立更多专门的连史纸保护和研究机构,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指导宣传工作和树立连史纸品牌,保护连史纸生产环境(包括水资源和林业资源等)。
传承的保护
手工技术是人创造的,人是科技遗产的持有者和传承者,脱离了人技术就不能体现。过去完成连史纸制作靠两个技术群完成。第一,制料户,就是承担把山农手中的竹丝收集进行蒸煮黄坯、天然漂白等工作。第二,纸槽户,就是造纸生产者,纸槽户把料户手中的已制好的白料收来进行造纸。一般来说纸槽户也是捞纸或焙纸能手,精通造纸技术。现在以上两种工作全部由纸厂经营者来做,既要精通制料技术又要懂得造纸技术。就目前而言,保护传承人首先要保护经营者,由经营者去保护生产者,即捞纸、焙纸手艺人,如果没有经营者来生产连史纸的话,那些捞纸、焙纸手艺人也就无地放矢了。
当务之急应该对造纸手艺人进行寻访、登记,对他们知晓的造纸技术细节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整理。选拔和培养有志于连史纸事业的年轻人,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那样连史纸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使连史纸制作技艺能够延续下去。
目前,“连城连史纸制作技艺”正在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在传承人的不断努力下,连史纸必将承载传承千年的造纸文明,不断散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