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提问是一种教师们常用的师生互动形式。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几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采用的提问艺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行之有效的課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有机会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能够让学生们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制定相应的课堂提问策略,采取相应的提问艺术,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恰当提问把握学生回答心理
这里所说的恰当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把握好提问时机,由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对课本或者课本之外的知识所知甚少,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提问时机非常重要,教师既不能总提问,也不能忽略提问,只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调动学生参与问答的积极性,获得极佳的课堂效果。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在学生大脑的兴奋状态下进行提问,在大脑处于极度活跃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进行细致的分析解答。学生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提问,学生一般能够欣然主动接受,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一点,教师需要合理把握课堂节奏,由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根据课堂授课节奏在其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进行提问,这种情况下,学生大脑活跃度较高,一般都能容易认同教师的提问,并能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
二、趣味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课堂提问中也没错,只有教师的提问引起了学生回答的欲望,学生才会产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师必须一改传统的提问方式,避免从自身角度提问题,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兴趣所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问题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在问题中尽可能融入趣味元素,将课堂的氛围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参与互动,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的翅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时,教师恰当采用趣味提问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和时间赛跑》讲述了“我”因为外祖母去世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和时间赛跑,最后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们喜欢的竞赛小游戏为切入点,从而进行趣味提问,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和别人赛跑过吗,比赛结果是怎样的呢?”由于这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娱乐切实相关,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讨论环节,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可以趁机引入本文的学习“看来大家的赛跑经历都很丰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也赛跑过,不过他赛跑的对象有点特殊,不是人,而是时间”。引出主人公赛跑的特殊对象后,学生能够兴趣满满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从而专注地进行学习。
三、分层提问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课堂中教师面对的并不是仅仅几个学生,而是拥有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基础的众多学生,因此教师往往很难做到兼顾所有学生,而只能顾及到部分学生的情绪,这样难免会忽视一些学生,使其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因过难或因过易而产生疏远心理,难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照顾到不同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得到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针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以便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生起到带头作用;而对学习能力与基础都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他们有回答的空间;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课本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也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改变学习的态度。通过这样设计提问环节,教师能够兼顾所有学生,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中,实现课堂互动,体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学生主体性。
四、设置矛盾激活学生逻辑思维
有些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一些语言文字上的矛盾,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种矛盾往往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难点,对学生理解文章,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平乐·村居》一词描写了词人辛弃疾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偶然看到农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所产生的向往之情,与词人一贯的豪放风格截然不同。在教学下阙的过程中,老师没有主动发问,而是让学生继续看:“从词的下阕中有能看出什么矛盾?”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为什么两个儿子都在劳动,作者却说最喜小儿无赖?”是啊,不是说劳动者才值得尊敬吗?这里却是最喜欢无所事事的小儿子,而且小儿子还是个“无赖”,的确叫人费解。于是学生就明白了老人喜欢这些儿子们勤劳、朴实,特别是小儿子的天真。此处的看似矛盾的语言,其实也并不矛盾,它构建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而教师则抓住了这两个语言上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经历了“生疑-思考-点拨-明了”的过程,对文本的理解有了深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学生学习各个科目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设计相应问题,采取一定的提问艺术,为小学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彭建荣.巧抓要点妙设问——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4}(11):51.
[2]阎如军.因势利导巧问妙答——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05):95.
[3]闰丙金.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浅论——基于对蚌埠市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考察[J].经济研究导刊,2010,{4}(20):204-205+23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行之有效的課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有机会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能够让学生们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制定相应的课堂提问策略,采取相应的提问艺术,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恰当提问把握学生回答心理
这里所说的恰当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把握好提问时机,由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对课本或者课本之外的知识所知甚少,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提问时机非常重要,教师既不能总提问,也不能忽略提问,只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调动学生参与问答的积极性,获得极佳的课堂效果。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在学生大脑的兴奋状态下进行提问,在大脑处于极度活跃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进行细致的分析解答。学生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提问,学生一般能够欣然主动接受,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一点,教师需要合理把握课堂节奏,由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根据课堂授课节奏在其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进行提问,这种情况下,学生大脑活跃度较高,一般都能容易认同教师的提问,并能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
二、趣味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课堂提问中也没错,只有教师的提问引起了学生回答的欲望,学生才会产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师必须一改传统的提问方式,避免从自身角度提问题,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兴趣所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问题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在问题中尽可能融入趣味元素,将课堂的氛围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参与互动,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的翅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时,教师恰当采用趣味提问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和时间赛跑》讲述了“我”因为外祖母去世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和时间赛跑,最后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们喜欢的竞赛小游戏为切入点,从而进行趣味提问,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和别人赛跑过吗,比赛结果是怎样的呢?”由于这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娱乐切实相关,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讨论环节,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可以趁机引入本文的学习“看来大家的赛跑经历都很丰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也赛跑过,不过他赛跑的对象有点特殊,不是人,而是时间”。引出主人公赛跑的特殊对象后,学生能够兴趣满满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从而专注地进行学习。
三、分层提问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课堂中教师面对的并不是仅仅几个学生,而是拥有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基础的众多学生,因此教师往往很难做到兼顾所有学生,而只能顾及到部分学生的情绪,这样难免会忽视一些学生,使其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因过难或因过易而产生疏远心理,难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照顾到不同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得到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针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以便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生起到带头作用;而对学习能力与基础都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他们有回答的空间;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课本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也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改变学习的态度。通过这样设计提问环节,教师能够兼顾所有学生,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中,实现课堂互动,体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学生主体性。
四、设置矛盾激活学生逻辑思维
有些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一些语言文字上的矛盾,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种矛盾往往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难点,对学生理解文章,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平乐·村居》一词描写了词人辛弃疾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偶然看到农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所产生的向往之情,与词人一贯的豪放风格截然不同。在教学下阙的过程中,老师没有主动发问,而是让学生继续看:“从词的下阕中有能看出什么矛盾?”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为什么两个儿子都在劳动,作者却说最喜小儿无赖?”是啊,不是说劳动者才值得尊敬吗?这里却是最喜欢无所事事的小儿子,而且小儿子还是个“无赖”,的确叫人费解。于是学生就明白了老人喜欢这些儿子们勤劳、朴实,特别是小儿子的天真。此处的看似矛盾的语言,其实也并不矛盾,它构建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而教师则抓住了这两个语言上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经历了“生疑-思考-点拨-明了”的过程,对文本的理解有了深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学生学习各个科目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设计相应问题,采取一定的提问艺术,为小学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彭建荣.巧抓要点妙设问——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4}(11):51.
[2]阎如军.因势利导巧问妙答——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05):95.
[3]闰丙金.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浅论——基于对蚌埠市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考察[J].经济研究导刊,2010,{4}(20):204-2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