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老师的适当引导和指点是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关键。本文从“扶”、“引”、“放”三个方面,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一些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实验教学 控制变量 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和学科兴趣的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而要十分重视通过实验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某种能力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对物理实验中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应遵循循序渐进与分层递进的原则。我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以“抚”、“引”、“放”为阶段标志的培养程序,使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并在教学教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扶”的方式帮助学生“上路”
  初二学生刚学物理知识,对物理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喜欢动手做实验。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一些探究实验的要求不能过高过全,在学生做探究实验前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扶,让他们尽量多动手,对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多加肯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活动。师生共同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計实验→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实验步骤,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此实验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根据日常生活中晒衣服的经验同学们都能感觉到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的速度可能有关。这一探究实验对初学者来说,设计实验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学物理时间较短,还上升不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设计实验的能力较差,此时老师要“扶”同学们一把,和同学们一起来设计实验。可以首先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启发同学们要控制什么量相同?(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此时同学们七嘴八舌设计了很多方法,此时老师把同学的方法举一两种最好的方法,把这一方法步骤按照探究实验的顺序采用填空的形式写在黑板或出示在屏幕上,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完全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这样就缩小了学生的探究范围与难度。让二至三人小组进行实验,把实验的内容及结果填入空里。接着再用类似的方法探究另两个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老师此时是一个引路人、帮助者,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使他们体验到了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到了科学探究兴趣,通过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到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二、“引”的方式让学生“学走路”
  “引”是由“扶”到“放”的过渡阶段,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的实验探究虽涉及许多活动,但主要包括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两个环节。要达到探究活动的目的,教师就需要对这两个环节加以恰当的引导:
  (l)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学生的设想有时可能是幼稚可笑的,但这是他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所必须跨出的一步,教师要给予鼓励,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2)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假设的验证。学生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犯粗心、片面、半途而废等毛病。教师要牢牢的把握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地把实验完成;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可能发生的实验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重新实验,以取得最终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精神和意志品质。
  (3)教师要引导学生撰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完整的反映实验探索活动的全过程,从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到结果确定与分析都必须有规范、详细的记录,实事求是的描述,严密科学的分析和合乎逻辑的结论。
  三、以“放”方式“让学生自己走路”
  “放”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在学生基本具备实验探究能力的时候,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注重实验的结果,更注重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物理思想方法的需要。
  通过实践结果表明,经过教师转换观念,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配合“扶”“引”“放”的培养程序,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都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种实验训练方法,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乔际平等著.物理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标: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廖伯琴、张大昌主编.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1病历摘要  男,61岁.患原发性高血压5年,劳力性气促3月,加重20d,于2006年5月19日入院.既往3年前患脑梗死;入院10 d前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病变.查体:血压100/70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5次/min,心律绝对不齐,S1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240例急性期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现代卒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死亡13例(23.2%),其中4例死于脑疝;植物生存7例(12.5%),重残13例(23.2%),中残7例(12.5%),轻残10例(17.9%),良好6例(10.7%).结论 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
对7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结果3例术后恢复顺利,2周后拔管;2例术后3周带管出院,2个月后恢复正常进食;1例上段食管癌者术后3周行化疗后置管补充营养,放疗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的生活。幼儿从游戏中得到愉快和满足,在游戏中成长。因此,良好的游戏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极其重要。但我国幼儿园目前开展的游戏还不是很完善,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在于加深教师对游戏实质的理解,挖掘园内外游戏资源,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关键词】游戏 环境 幼儿 身心发展 意义  幼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生活就是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腹腔镜下对16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肌壁间肌瘤93例,无蒂浆膜下子宫肌瘤75例.分为垂体后叶组88例和催产素组80例,分别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168例手术均获成功,垂体后叶组平均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与较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较催产素有效减少了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技能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初等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强实何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院校 教育 教师 改革  一、当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师大部分
[摘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核心特征决定,应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课堂进行有效调节管控,进而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这一目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丰富内涵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策略  1、前言  课堂调节主要为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阶段中,对课程实施管理控制,通过有效教學方式,
【摘 要】 C 是学习高级语言的基础,C 主要用于大型软件的开发,C# 主要用于编写一些简单的系统软件,ASP.NET 主要用于网站开发。各种编程语言的思路不一样,因此,用不同的语言开发计算机软件时就应该变换相应的思路。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常用的编程语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择编程语言的依据。  【关键词】 编程语言 计算机知识 软件开发 软件应用  目前,计算机业内流行的软件编程语言有:C#、Java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人的思想工作,工作的重点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把握学生个性心理,多鼓励少批评,运用鼓励中的“开导”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重视情商教育,唤醒成功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针对社会现实,寻找“突破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下面从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鼓励 学习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看似简单,但复杂而繁琐。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其实质上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