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人行有我师
OKtest于2010年1月20日通过了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技术审核认证,正式注册登记,并正式纳入中国国家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统一的管理体系之中,成为在中国注册的第三个国外职业语言类证书。
2002年11月11日,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在1979年开发的托业(TOEIC)考试成为在国内获得此类证书的第一个项目。多年以来,TOEIC考试已成为评估职业英语能力的标准,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职业英语能力测评。每年在全球90多个国家有约五百万人次参加TOEIC考试,9000多家国际化的公司或机构承认并使用TOEIC考试成绩。
此后,全称为“实用日本语鉴定考试”的J.TEST考试(以下简称J.TEST)于2007年8月获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认可。其主要功能是对母语为非日本语的人员进行日本语能力的测试。每年都有许多企业组织员工集体参加J.TEST,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大公司。
已在中国发展多年的TOEIC和 J.TEST积累的经验值得OK-TEST等各种职业外语等级考试项目借鉴。其中,由于J.TEST与OK-TEST所考评的同为小语种的应用能力,如何让小语种拥有大能量,J.TEST在中国走过的路更具示范意义。
J.TEST的中国之旅
TEST的诞生地是日本本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时,由于日本国内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聘用在日本的外国人成了一种必然。为了配合对在日本的外国人的日语鉴定,1991年,日本语鉴定协会开发了J.TEST考试。
到了2003年,一些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也产生了这样的需求。在招聘中,不少企业发现,同样是获得一级日语等级证书的两个学生,有的人语言很流畅,有的人交流起来却很困难。也就是说,已有的测评方式难以体现日语的实用水平,这令不少用人企业感到困惑。因此,无论是在员工的招聘、派遣还是擢升等环节中,都需要一种针对职业语言能力的鉴定标准。
基于这样的需求,2003年3月,J.TEST进入了中国,由J.TEST中国事务局主要负责其中国考点的开发与管理等事宜。
J.TEST十分注重考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题目结构上,听力部分占总分的50%。在考察内容方面,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对时事新闻及图表等的分析也有相应的要求。J.TEST中国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董先生表示,J.TEST是职业日语考试,比较适用于对实际生活中和企业就职中所使用的语言水平的考评。
很多人学习日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工作,所以不少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日语等级考试也考,J.TEST也考。当被问到日语等级考试和J.TEST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时,董先生表示:二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只是定位不同而已。
J.TEST是种一卷多级的考试。由于是根据考试的分数来评判级别,将级别认定最大化,避免了单一考卷单一级别的诸多弊端。
目前,国内的一些考试,主办方同时也是培训方。而为了让考试更公正,此项考试的主办方J.TEST中国事务局并不提供培训。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杜绝作弊行为,J.TEST在考试程序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设定,例如将听力测试放到考试的最后阶段进行。还提出了只能使用二代身份证等要求,在考场中都贴有考生身份证上的照片。这些都保证了这一考试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现在,J.TEST已在全国25个省和直辖市设立了常年考试站,每两个月都有一次公开考试。仅上海一地,每年就有超过万人参加。此外,J.TEST还可以应企业要求上门提供考试服务。
单从经济成本来说,做团体考是亏本的,但由于的确有这种市场需求而且团考已经受到了企业的极大欢迎,J.TEST还是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我们的考试不单单是一次考试,我们必须要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要有服务意识。”董先生表示,“这个考试存在的真正价值就在这里。”
由于J.TEST的鉴定方式科学合理,最大程度地方便了企业的人事培训计划的制作、新人的采用及人才的选拔之所需,也为对日语感兴趣的人鉴定自己的日语水平提供了平台。几年来,J.TEST已日渐成为国内的众多日企考评中国员工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
是“外服”,也是“服”
TEST进入中国后,一直有一个携手同行的伙伴——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外服)。J.TEST在中国的成功,上海外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外服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人力资源行业的旗舰企业。已在北京、广州等地成立了12个子公司或分公司,通过全国互为代理总协议与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110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J.TEST考试于2003年3月进入中国时,J.TEST中国事务局就开始了和上海外服的合作。上海外服的相关负责人黄女士表示:上海外服作为J.TEST的中国人才服务中心,担任着两个角色。一个是人才的推荐上岗者,J.TEST考试成绩达C级以上者,可被收入其人才库,并可优先得到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机会。另一个就是作为上海地区的一个考试中心。
作为对小语种的测评项目, J.TEST最初在刚进入中国时,其推广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尽管中国市场对日语考级的需求量并不小,但日语等级考试在中国市场已先入为主,J.TEST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再加上2003年时我国曾遭遇非典的侵袭,在组织考试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随后,通过上海外服与J.TEST中国事务局的通力合作,以及与一些考试站、网点的不断合作,J.TEST被逐步推广到了很多城市与城市中的很多高校。
作为一种桥梁,上海外服不仅是一种“外服”——为外企服务,也是一种“内服”——为国内的人才服务。
黄女士表示:“外服虽然是一个企业,但我们也肩负着很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也会组织很多的把企业带进校园的活动。”
J.TEST走进高校的活动,在把J.TEST考试推广进校园的同时,也把企业的招聘信息带进了校园。通过对人才的推荐上岗,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企业搭建了输送人才的平台。
数年来,能够提供一整套服务方案的J.TEST,已经具有不小的影响力了。
在招聘方面,上海外服为J.TEST考生搭建了新的就业平台,向企业择优推荐上岗。而当企业因招聘或职称评定等原因有团考需求时,既可向J.TEST中国事务局提出申请,也可向上海外服提出申请。在推行过程中,意识到J.TEST实效性之所在的不少企业都产生了这方面的需求,并先后提出了申请。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黄女士表示:“外服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方面,我们会在外服的平台上充分地发挥所有的资源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上海外服将会继续组织更多的活动。例如跟日企方面加深互动,以及组织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还会进行网站方面的开发,或是组织专门针对日企的招聘会等等。
回顾J.TEST在中国的这段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市场需求的拉动促成了其出现,考试的实用性与公正性保证了其认可度,恰当的考试后输出渠道的选择更使其顺应了市场需求。
J.TEST十分注重考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题目结构上,听力部分占总分的50%。在考察内容方面,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对时事新闻及图表等的分析也有相应的要求。
TOEIC考试已成为评估职业英语能力的标准,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职业英语能力测评。
J.TEST走进高校的活动,在把J.TEST考试推广进校园的同时,也把企业的招聘信息带进了校园。通过对人才的推荐上岗,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企业搭建了输送人才的平台。
“外服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方面,我们会在外服的平台上充分地发挥所有的资源优势。”
OKtest于2010年1月20日通过了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技术审核认证,正式注册登记,并正式纳入中国国家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统一的管理体系之中,成为在中国注册的第三个国外职业语言类证书。
2002年11月11日,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在1979年开发的托业(TOEIC)考试成为在国内获得此类证书的第一个项目。多年以来,TOEIC考试已成为评估职业英语能力的标准,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职业英语能力测评。每年在全球90多个国家有约五百万人次参加TOEIC考试,9000多家国际化的公司或机构承认并使用TOEIC考试成绩。
此后,全称为“实用日本语鉴定考试”的J.TEST考试(以下简称J.TEST)于2007年8月获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认可。其主要功能是对母语为非日本语的人员进行日本语能力的测试。每年都有许多企业组织员工集体参加J.TEST,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大公司。
已在中国发展多年的TOEIC和 J.TEST积累的经验值得OK-TEST等各种职业外语等级考试项目借鉴。其中,由于J.TEST与OK-TEST所考评的同为小语种的应用能力,如何让小语种拥有大能量,J.TEST在中国走过的路更具示范意义。
J.TEST的中国之旅
TEST的诞生地是日本本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时,由于日本国内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聘用在日本的外国人成了一种必然。为了配合对在日本的外国人的日语鉴定,1991年,日本语鉴定协会开发了J.TEST考试。
到了2003年,一些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也产生了这样的需求。在招聘中,不少企业发现,同样是获得一级日语等级证书的两个学生,有的人语言很流畅,有的人交流起来却很困难。也就是说,已有的测评方式难以体现日语的实用水平,这令不少用人企业感到困惑。因此,无论是在员工的招聘、派遣还是擢升等环节中,都需要一种针对职业语言能力的鉴定标准。
基于这样的需求,2003年3月,J.TEST进入了中国,由J.TEST中国事务局主要负责其中国考点的开发与管理等事宜。
J.TEST十分注重考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题目结构上,听力部分占总分的50%。在考察内容方面,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对时事新闻及图表等的分析也有相应的要求。J.TEST中国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董先生表示,J.TEST是职业日语考试,比较适用于对实际生活中和企业就职中所使用的语言水平的考评。
很多人学习日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工作,所以不少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日语等级考试也考,J.TEST也考。当被问到日语等级考试和J.TEST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时,董先生表示:二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只是定位不同而已。
J.TEST是种一卷多级的考试。由于是根据考试的分数来评判级别,将级别认定最大化,避免了单一考卷单一级别的诸多弊端。
目前,国内的一些考试,主办方同时也是培训方。而为了让考试更公正,此项考试的主办方J.TEST中国事务局并不提供培训。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杜绝作弊行为,J.TEST在考试程序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设定,例如将听力测试放到考试的最后阶段进行。还提出了只能使用二代身份证等要求,在考场中都贴有考生身份证上的照片。这些都保证了这一考试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现在,J.TEST已在全国25个省和直辖市设立了常年考试站,每两个月都有一次公开考试。仅上海一地,每年就有超过万人参加。此外,J.TEST还可以应企业要求上门提供考试服务。
单从经济成本来说,做团体考是亏本的,但由于的确有这种市场需求而且团考已经受到了企业的极大欢迎,J.TEST还是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我们的考试不单单是一次考试,我们必须要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要有服务意识。”董先生表示,“这个考试存在的真正价值就在这里。”
由于J.TEST的鉴定方式科学合理,最大程度地方便了企业的人事培训计划的制作、新人的采用及人才的选拔之所需,也为对日语感兴趣的人鉴定自己的日语水平提供了平台。几年来,J.TEST已日渐成为国内的众多日企考评中国员工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
是“外服”,也是“服”
TEST进入中国后,一直有一个携手同行的伙伴——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外服)。J.TEST在中国的成功,上海外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外服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人力资源行业的旗舰企业。已在北京、广州等地成立了12个子公司或分公司,通过全国互为代理总协议与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110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J.TEST考试于2003年3月进入中国时,J.TEST中国事务局就开始了和上海外服的合作。上海外服的相关负责人黄女士表示:上海外服作为J.TEST的中国人才服务中心,担任着两个角色。一个是人才的推荐上岗者,J.TEST考试成绩达C级以上者,可被收入其人才库,并可优先得到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机会。另一个就是作为上海地区的一个考试中心。
作为对小语种的测评项目, J.TEST最初在刚进入中国时,其推广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尽管中国市场对日语考级的需求量并不小,但日语等级考试在中国市场已先入为主,J.TEST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再加上2003年时我国曾遭遇非典的侵袭,在组织考试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随后,通过上海外服与J.TEST中国事务局的通力合作,以及与一些考试站、网点的不断合作,J.TEST被逐步推广到了很多城市与城市中的很多高校。
作为一种桥梁,上海外服不仅是一种“外服”——为外企服务,也是一种“内服”——为国内的人才服务。
黄女士表示:“外服虽然是一个企业,但我们也肩负着很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也会组织很多的把企业带进校园的活动。”
J.TEST走进高校的活动,在把J.TEST考试推广进校园的同时,也把企业的招聘信息带进了校园。通过对人才的推荐上岗,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企业搭建了输送人才的平台。
数年来,能够提供一整套服务方案的J.TEST,已经具有不小的影响力了。
在招聘方面,上海外服为J.TEST考生搭建了新的就业平台,向企业择优推荐上岗。而当企业因招聘或职称评定等原因有团考需求时,既可向J.TEST中国事务局提出申请,也可向上海外服提出申请。在推行过程中,意识到J.TEST实效性之所在的不少企业都产生了这方面的需求,并先后提出了申请。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黄女士表示:“外服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方面,我们会在外服的平台上充分地发挥所有的资源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上海外服将会继续组织更多的活动。例如跟日企方面加深互动,以及组织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还会进行网站方面的开发,或是组织专门针对日企的招聘会等等。
回顾J.TEST在中国的这段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市场需求的拉动促成了其出现,考试的实用性与公正性保证了其认可度,恰当的考试后输出渠道的选择更使其顺应了市场需求。
J.TEST十分注重考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题目结构上,听力部分占总分的50%。在考察内容方面,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对时事新闻及图表等的分析也有相应的要求。
TOEIC考试已成为评估职业英语能力的标准,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职业英语能力测评。
J.TEST走进高校的活动,在把J.TEST考试推广进校园的同时,也把企业的招聘信息带进了校园。通过对人才的推荐上岗,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企业搭建了输送人才的平台。
“外服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方面,我们会在外服的平台上充分地发挥所有的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