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产教融合评价探析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教融合是将教育和产业融为一体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促进学生的就业、职业院校的发展以及企业人才输送提供有力支撑。2014年国务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需以产教融合为重点。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同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等意见。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审议通过,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不仅仅关系到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发展,而且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借助产教融合的评价引导。

一、中职校产教融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利益者理论
  产教融合涉及多个参与主体,这些参与主体对产教融合的诉求存在不同侧重点,需要协调各方诉求。如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从学校里快速找到匹配其工作岗位的技能人才,减少对新员工培训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投入成本;从当前政策红利中获得资金补贴和税赋减免;从协同学校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正面形象下获得社会影响力。学校期盼经由产教融合,将理论联系实践,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在与企业的互助过程当中,动态的、全面的优化课程教学;在行业指导下,获得行业的需求信息,科学地修改和增设专业课程。行业通过推进校企合作、人才需求预测、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来满足人力资源需求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契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政府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立足点,是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学生的最终目的在于就业,产教融合能为在校生提供实训、实践教学条件,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轻松地转换到职业角色,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参与对象对产教融合的效果期盼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平衡他们的利益,强化他们参与的动机。
  (二)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研究整体、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根据系统论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对产教融合的评价,我们不能用静止的、局部的、松散的这种不科学的认识来对待,而是要动态、全面、系统地体现产教融合的各项评价指标来让评价更加科学。产教融合的投入、过程、成果、反馈等各个实施环节需要整合评价,避免只从一个角度出发。产教融合涉及各个不同的群体,我们也不能只站在某一个利益群体的位置来决定评价的内容,而要在综合不同群体的评价下进行分析、提炼、总结,让产教融合的评价更全面。另外,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学校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学生专业技能与职工职业技能的匹配性也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三)多元评价理论
  传统的评价是孤立、单一、高高在上的,我国当前产教融合的评价更多的是控制型评价,评价主体被动参与,评价过程中缺乏积极性,难于把评价标准内化为学校需要和企业需求。多元评价理论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除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外,还要有中职校内部评价、企业评价、行业评价以及社会第三方评价。评价方法在使用上要求以实际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固化单一,不仅要求强调量化评价,也要注重质性评价。评价类型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把过程纠正和结果反馈结合在一起,而且特别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我们可以借助它来分析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育方式和提高教学水平。

二、中职校产教融合的评价主体


  中职校产教融合的参与主体有企业、学校、行业、政府和学生,这些参与主体也是我们的评价主体。其中企业和学校是产教融合的实施者,行业是产教融合方向的引导者,政府是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撑者,学生是产教融合的具体“产物”。
  因产教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实施和推动,所以在评价方面要侧重考虑学校和企业的意见。行业和政府对产教融合起到服务、引导、调和作用,学生对融合的效果起到反馈作用,因此它们的评价意见也是值得探讨的。另外,第三方评价如专门的评价机构的参与,可以使评价更具备客观性,在评价时可根据需要适时引入。

三、中职校产教融合的评价因素


  (一)领导与机构
  产教融合的开展、深化,参与范围及规模的控制,往往受学校和企业领导的认知和态度,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影响。领导与机构可以分为领导班子、规章制度、发展目标、校企文化、组织保障五个方面的因素。“领导与机构”这个因素主要是从政策性、方向性来评价产教融合的程度。
  (二)人才培养
  企业希望从学校获得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希望培养出行业所需要的毕业生来提高就业率,因此人才培养是中职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核心要素,它涉及专业、课程和教学。
  (三)教师发展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中职校教师的发展方面要从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师的培养、教师的评聘和教师的奖惩入手。通过教师资源的重组和优化,为学生和公司职工提供更专业的帮助。
  (四)资源支持
  资源支持主要指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各类实验实训活动的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
  (五)效果反馈
  “效果”是指产教融合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是校企实现合作的动力。效果反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人手:①就业质量,如就业率和升学率是否得到提高;②综合能力和素质,即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是否在工作技能、沟通技能、应变技能等能力和本身素養方面得到提高;③社会服务,即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行业带来良性发展。

四、中职校产教融合的评价指标


  根据上文的评价因素,我们可以将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分为保障、教学、反馈三个方面,把这三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
  保障部分可以分为制度保障、机构设置、基地建设、行业协调和经费支持这五个二级指标。制度保障是指从中央、省到地级市的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及落实情况,制度保障在微观调节上由企业和学校根据政策制定规章制度,并形成实施方案;机构设置是指形成一个内部管理组织,这个组织能让整个系统有效运作,它包括机构人员配备和硬软件配套保障;基地建设是指实训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情况,它是实现校企协同发展和互助的重要介质,也是产业链和教育链深度融合的体现;行业协调是指行业充当媒介,通过对市场专业人才稀缺程度的预判,对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引导,对学生技能是否符合行业要求的评判,来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经费支持是指政府为强化产教融合的吸引力,对参与对象进行财政拨款、税收优惠,从而提高企业和学校对共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部分可以分为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培养、职工培训和教师发展四个二级指标。专业课程建设是指根据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学校及时更新和设置符合产业链、需求链的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学生培养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工作任务的实操培训等等,“学生培养”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称职的社会劳动者的必经过程;职工培养是指学校的专业教师帮助企业在职的员工提高专业水平,为更换岗位的员工提供再学习条件;教师发展包括教师结构的情况——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比例、专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双师型教师和专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情况。
  反馈部分可以分为胜任力和就业质量两个二级指标。胜任力是指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胜任单位职务、促进行业成长、服务社会的能力;就業质量是指学生就业状况,如就业率的百分比是多少,入职岗位是不是对应专业,能不能熟练地完成单位任务,是不是有较好的发展空间,等等。评价框架如下图所示。
  当然,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明细和更具操作性,可在二级指标的主干上扩展三级指标。
中职校产教融合评价框架

  在指标权重方面,我们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第三方和校企代表为评价内容的明细打分,对各项指标权重加以赋值。根据评价思想的人文精神和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学校代表方需要有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让他们成为校方代表的组成部分。由于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所以在权重赋值方面需要综合各方的评价意见,平衡各方的诉求,避免权重设置不客观。本文作为探讨性文章,具体的操作方面暂不作深入的研究和陈述。
其他文献
一、“五步”学习模型的背景与依据  (一)中职学生学习困惑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有在应试教育中被评定为学习成效不佳,部分甚至有学习技术困难与心理方面障碍的现象存在,所以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上均有一定不良倾向。例如: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表现为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型学习,学习目标仅限于简单完成任务式,学习方法偏向于机械记忆,缺乏足够的思考性学习。以中职舞蹈课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期刊
新课标的不断深化,使得各地的教师了解到应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检查,特别是将学生生活当作背景,在生活中应用分段函数,和分类探讨实现相结合的一类中考数学问题,极为引人注目。这一类型的试题可以较好地测试学生对一部分基础功能与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测试学生灵活使用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技能。与此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够使用动和静、变化和不变、特殊和一般的辩证思维。处理这一类型问题的重点在于必须将问题归纳成
期刊
从坏学生到班长  在就读财校前,黄权侠曾读过半年高中,后来因为对学习实在没有兴趣,便辍学跟一些朋友“混”了半年“社会”。无奈之下,黄权侠经人介绍进入了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那时,与其他升学就读高中的同学相比,黄权侠感觉前途迷茫,比他们低了一个层次。“反正比不上,干脆就不比了,过完这三年中职,反正也是出去就业”。抱着这样的思想,黄权侠打算继续在学校“混日子”。  让黄权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班级选举班长
期刊
一、机械制图课程地位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行业提供高素质的一线操作工人以及专门的编程和绘图人员。只有充分了解机械制图中包含的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制图规则和制图方法,才能够进行实体零件特征分析以及正确使用量具进行测量,并利用各种绘图软件进行图纸的绘制;只有读懂图纸明白图纸上的各种标注符号的含义,才能够进行零件建模,编制正确的数控加工程序,制造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因此,学好机械
期刊
小學的时候邓晓锋就干过一件“大事”,凭借着他对地图的热爱和自主学习,他尝试着绘制了家附近的街巷图,让家人对他刮目相看,取得了满满成就感的邓晓锋对地图的热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中考结束后,邓晓锋在一次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咨询会上,电子信息学校的地图制作教学视频深深吸引了他,也让他明白自己以前学的那只是皮毛,真正“高大上”的知识自己还没接触到。现场咨询电子信息学校的老师后,他决定填报电子信息
期刊
寄語:  在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回忆,在这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插柳之恩,终生难忘!今天我们以你为荣,明天你以我们为荣!在此我祝学校事业顺利,越办越好。  何帼瑛是广州市白云区法院一名见习速录员,主要是记录庭审过程以及与法官助理一同辅助法官开展工作。2014年,她毕业于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法学专业。谈起为何到司法学校完成中专到本科的学习,还要从小时候的一件事说起。那还是小学六年级
期刊
成长交校,硕果累累  曾俊钦从小就喜欢汽车,2015年初中毕业后在父母、朋友和老师的介绍下,他了解到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有一个颇有名气的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曾俊钦知道读这个专业,既能学到一技傍身的技术,又方便找到工作,在志愿表上他果断地选择了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汽车车身修复专业。  进入学校后,曾俊钦凭着对汽车的浓厚兴趣与独特天赋,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与严格训练下迅速成长,短短两年时间,认真地学习
期刊
學会独立面对  2013年,郑介玲来到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出于对会计的喜欢,她选择了学校最为有名的会计专业。  初到学校的郑介玲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便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独自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当时,郑介玲特别害怕,加上军训的辛苦,病倒了。生病时没有了家人的照顾,郑介玲那时特别想家,经常打电话回家哭诉。这时,室友向郑介玲伸出了爱心之手,她们主动照顾她、关心她。室友们的关爱让郑介玲觉得特别温暖,她也
期刊
立志做修车名师  2008年初中毕业后,刘强力听姨妈说:“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是著名的中职学校,学生有技术,就业前景好,将来工作的收入高……”刘强力知道姨妈说得是有根据的,因为他有个表哥就曾经从这间中职名校毕业,现在有不错的职业,收入真的很高。他觉得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里汽车越来越多,“做一个修车名师一定有前途!”刘强力立即报名入读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成为08级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一名新
期刊
择名校遇良师  入读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之前,何依兰通过朋友介绍和她自己的观察,了解到市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就业前景都非常高,在了解专业的时候发现工程造价这个行业的前途不错,是一个发展趋势宽广的热门朝阳行业。2017年9月,何依兰成为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17工程造價1班的学生。  开学后,看到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并且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专业课老师的悉心教导让何依兰坚定了选择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