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来,猪病日趋繁杂,新病不断发生,旧病卷土重来。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已被提到重要日程,提倡绿色食品、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加强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等使传统的防治畜禽疾病的方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科学 理念
养重于防
养猪业发展过程:单纯饲养→重治疗→防重于治→防养并重→养重于防。
单纯饲养:农户形式,一家一户养猪,猪与猪之间接触少,发病少,所以没有把病当成重点来看待。
重治疗:集约化猪场的特色是猪场密度加大,猪生长速度加快,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外品种的引进,国外的一些疫病也进入了我国,猪发病造成的损失很大,人们对猪病也越来越重视。
防重于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集约化猪场治疗花费代价大,效果不佳,在治疗的同时,死亡仍不能避免。因为发病后传播很快,有些疾病根本无法控制,所以人们就想到了防,在疾病发作以前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防养并重:这是目前比较实用的饲养方案,但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了,出口产品的药物残留,频繁药物预防带来的成本提高,防的不可预测性等。
养重于防:最好的药物是营养平衡饲料。使用营养平衡饲料,可以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生产适度规模化
任何一个养猪场,在确定养猪规模的时候,都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养猪规模要以适度为宜。养猪规模大,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饲料供应、猪粪尿处理的难度增大,而且市场风险也增大。
实践证明,一般农村养猪专业户发展规模养猪,条件较好的以年出栏育肥猪100头~500头的规模为宜,条件一般的以年出栏育肥猪50头~100头的规模为宜。这样的养猪规模,在劳动力方面,饲养户可利用自家劳动力,不会因为增加劳动力而提高养猪成本;在饲料原料方面,可以自己批量购买,自己配制饲料,也可以自己种植饲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从而节约饲料成本。
保护好猪的“三条管道”
猪有三条管道,即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猪正是通过消化道摄入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呼吸道呼入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俗话说“病从口入”,大多数疾病是通过猪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入侵猪体,有的直接造成呼吸、消化和生殖器官的疾病,有的则通过这三条管道侵袭其他组织器官。
最近几年,猪呼吸道疾病愈演愈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是猪场环境条件差,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正常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1%,对猪来说最低的氧气浓度为18%。但密闭的猪舍中,低于18%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猪只能以增加呼吸次数来弥补氧气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呼吸系统的负担,抵抗力降低,同时有害气体中的氨气会损害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黏膜对有害细菌的阻挡作用大大降低。
生物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
猪在不同阶段都有其最敏感的营养元素。如正常生长阶段,猪的第一限制性营养是赖氨酸,而在断奶阶段,由于母乳与固体饲料差异很大,断奶子猪有诸多的不适应,此时第一限制性营养不是赖氨酸,而是乳糖;母猪断奶时,其目的是及早发情配种,此时的第一限制性营养是维生素E和淀粉,在哺乳期,母猪对赖氨酸的需要远大于其他生理阶段,因为缬氨酸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实现和谐健康养猪
生物安全体系是现代养殖生产中保障动物健康的管理体系。因此,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尽量满足猪的福利需要,尊重猪的自然习性,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条件,让猪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生物潜力,应对一切可能的侵害,最大程度地取得优质高效的回报。动物要健康生存,自身的抗病潜力是基础,生产管理体系是必备条件,营养、饲养是关键。增强猪的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发挥出生产潜力,生产出绿色猪肉,创造出更大效益就更显得特别重要。
走有中国特色的养猪之路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并坚持的农家传统养猪方式是我国农牧结合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主体,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猪、猪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这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猪亲和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却未能达到养猪利润最大化。20年前,西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工厂化养猪方式传入我国,最近10年得到了普遍推广。洋猪洋法对迅速增加我国猪肉产量和养猪现代化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带来猪肉风味变差、猪病猖獗、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动物福利,坚持走农家传统养猪方式与工厂化养猪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猪道路。
关键词 科学 理念
养重于防
养猪业发展过程:单纯饲养→重治疗→防重于治→防养并重→养重于防。
单纯饲养:农户形式,一家一户养猪,猪与猪之间接触少,发病少,所以没有把病当成重点来看待。
重治疗:集约化猪场的特色是猪场密度加大,猪生长速度加快,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外品种的引进,国外的一些疫病也进入了我国,猪发病造成的损失很大,人们对猪病也越来越重视。
防重于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集约化猪场治疗花费代价大,效果不佳,在治疗的同时,死亡仍不能避免。因为发病后传播很快,有些疾病根本无法控制,所以人们就想到了防,在疾病发作以前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防养并重:这是目前比较实用的饲养方案,但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了,出口产品的药物残留,频繁药物预防带来的成本提高,防的不可预测性等。
养重于防:最好的药物是营养平衡饲料。使用营养平衡饲料,可以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生产适度规模化
任何一个养猪场,在确定养猪规模的时候,都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养猪规模要以适度为宜。养猪规模大,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饲料供应、猪粪尿处理的难度增大,而且市场风险也增大。
实践证明,一般农村养猪专业户发展规模养猪,条件较好的以年出栏育肥猪100头~500头的规模为宜,条件一般的以年出栏育肥猪50头~100头的规模为宜。这样的养猪规模,在劳动力方面,饲养户可利用自家劳动力,不会因为增加劳动力而提高养猪成本;在饲料原料方面,可以自己批量购买,自己配制饲料,也可以自己种植饲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从而节约饲料成本。
保护好猪的“三条管道”
猪有三条管道,即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猪正是通过消化道摄入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呼吸道呼入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俗话说“病从口入”,大多数疾病是通过猪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入侵猪体,有的直接造成呼吸、消化和生殖器官的疾病,有的则通过这三条管道侵袭其他组织器官。
最近几年,猪呼吸道疾病愈演愈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是猪场环境条件差,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正常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1%,对猪来说最低的氧气浓度为18%。但密闭的猪舍中,低于18%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猪只能以增加呼吸次数来弥补氧气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呼吸系统的负担,抵抗力降低,同时有害气体中的氨气会损害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黏膜对有害细菌的阻挡作用大大降低。
生物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
猪在不同阶段都有其最敏感的营养元素。如正常生长阶段,猪的第一限制性营养是赖氨酸,而在断奶阶段,由于母乳与固体饲料差异很大,断奶子猪有诸多的不适应,此时第一限制性营养不是赖氨酸,而是乳糖;母猪断奶时,其目的是及早发情配种,此时的第一限制性营养是维生素E和淀粉,在哺乳期,母猪对赖氨酸的需要远大于其他生理阶段,因为缬氨酸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实现和谐健康养猪
生物安全体系是现代养殖生产中保障动物健康的管理体系。因此,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尽量满足猪的福利需要,尊重猪的自然习性,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条件,让猪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生物潜力,应对一切可能的侵害,最大程度地取得优质高效的回报。动物要健康生存,自身的抗病潜力是基础,生产管理体系是必备条件,营养、饲养是关键。增强猪的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发挥出生产潜力,生产出绿色猪肉,创造出更大效益就更显得特别重要。
走有中国特色的养猪之路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并坚持的农家传统养猪方式是我国农牧结合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主体,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猪、猪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这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猪亲和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却未能达到养猪利润最大化。20年前,西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工厂化养猪方式传入我国,最近10年得到了普遍推广。洋猪洋法对迅速增加我国猪肉产量和养猪现代化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带来猪肉风味变差、猪病猖獗、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动物福利,坚持走农家传统养猪方式与工厂化养猪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