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业只有设计有“度”,学生才能更好地梳理新知、运用新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快速培养出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
数学是一门比较系统、抽象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开拓思维,科学地整理知识结构,熟练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而数学作业就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
一、 梯度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形象到抽象,并且循序渐进,所以作业练习要有一定的梯度。而有梯度的作业是推动学生达到知识目标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最佳途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个性差异、接受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参差不齐。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也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作业的梯度,可以在基本题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两道开放拓展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选做。这样可让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产生兴趣和成就感,同时又激发了一些优秀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新思维,也让这部分学生有了满足感和激励感。
二、深度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主要学科,教师应适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索、分析问题、主动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业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深度。我们可以在设计一些巩固、加深知识的题目基础上再问:“你发现了什么不同方法?”“你还可以自己提出哪些问题来?”特别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题目,训练学生纵横联想、多向思维的能力。
例如,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甲乙两队合作修一条2500米的路,1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要少修了150米,_____(添加一个条件),问_____。又如找规律题:5、10、15、()、25、()。如此,通过这类题的训练,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力度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现实中设计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例题:一条路长100米,每隔10米栽种一棵杨树,问:一共需要杨树多少棵?学生往往会忽略路的两边以及路的两头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困难的喜悦。”如果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浓厚、具有生活性且可以操作实践的数学题,那么就会唤醒和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对于知识的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密度
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以旧知促新知。小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因素理解、掌握知识较慢,再加上学生易忘记。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更注重知识的系统与综合运用,新旧交合及分析对比,以综合归纳作业题为主。
例如,复习巩固课后的作业,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前后知识连带的综合性的题目。所以,这类的数学作业设计更要用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加深记忆,在使学生战胜遗忘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发现一些解题的技巧、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凡事总有个“度”,教师也应多下功夫,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作业的梯度、深度、力度、密度,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更快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
数学是一门比较系统、抽象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开拓思维,科学地整理知识结构,熟练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而数学作业就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
一、 梯度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形象到抽象,并且循序渐进,所以作业练习要有一定的梯度。而有梯度的作业是推动学生达到知识目标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最佳途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个性差异、接受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参差不齐。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也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作业的梯度,可以在基本题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两道开放拓展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选做。这样可让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产生兴趣和成就感,同时又激发了一些优秀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新思维,也让这部分学生有了满足感和激励感。
二、深度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主要学科,教师应适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索、分析问题、主动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业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深度。我们可以在设计一些巩固、加深知识的题目基础上再问:“你发现了什么不同方法?”“你还可以自己提出哪些问题来?”特别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题目,训练学生纵横联想、多向思维的能力。
例如,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甲乙两队合作修一条2500米的路,1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要少修了150米,_____(添加一个条件),问_____。又如找规律题:5、10、15、()、25、()。如此,通过这类题的训练,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力度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现实中设计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例题:一条路长100米,每隔10米栽种一棵杨树,问:一共需要杨树多少棵?学生往往会忽略路的两边以及路的两头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困难的喜悦。”如果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浓厚、具有生活性且可以操作实践的数学题,那么就会唤醒和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对于知识的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密度
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以旧知促新知。小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因素理解、掌握知识较慢,再加上学生易忘记。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更注重知识的系统与综合运用,新旧交合及分析对比,以综合归纳作业题为主。
例如,复习巩固课后的作业,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前后知识连带的综合性的题目。所以,这类的数学作业设计更要用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加深记忆,在使学生战胜遗忘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发现一些解题的技巧、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凡事总有个“度”,教师也应多下功夫,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作业的梯度、深度、力度、密度,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更快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