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12_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组决定冠、亚军的乒乓球大赛,在热烈的气氛中即将展开角逐……
  这是最后一场乒乓球争夺赛了,(1)班和(3)班的拉拉队很早就进入了场地。(1)班的拉拉队站在了球台的北侧;(3)班的拉拉队站在了球台的右侧。翘首企盼着大赛开始。在拉拉队的盼望中,(1)班的队员艳飞和(3)班的队员蓝蓝,从“三年级乒乓球大赛”的条幅下健步走来了。两人来到了球台前,不约而同地拿起球拍,甩甩胳膊,伸伸腿,又往上跳了几下,做着准备活动。
  通过抓阄的形式,择出(1)班的艳飞先发球。裁判员吹哨了,比赛正式开始。艳飞正手握拍,直起身,昂着头开球就想杀一杀对手的锐气,来了一个高抛,迅速侧旋球。蓝蓝弯着腰目不转睛地盯着艳飞的举动,球旋转飞来,立刻迎头猛击,球落到对方球台边缘,将艳飞打了个措手不及,记分牌上出现了1:0。这回艳飞可不敢轻视对手了,小心翼翼地发球,搓球,放短球,拉球……蓝蓝呢,总有应对的办法:扣球,放长球,反手拉球。你争我夺,双方互不相让,一局又一局,场内多次出现平局——5:5;8:8;10:10……拉拉队队员们似乎比队员还着急,看到自己班的队员打出一个精彩的球了,或者接住一个惊险的球了,就接二连三地呐喊“艳飞加油!加油艳飞!”“蓝蓝加油!加油蓝蓝!”
  一连打了五局,两位队员都大汗淋漓。最后蓝蓝以3:2险胜了艳飞。霎时间,场内响起雷鸣般的呐喊声,那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地回荡在整个校園的天空……
其他文献
咦,坐公交车怎么会有坐飞机的感觉呢?原来是山东青岛128路公交车的驾驶员韩明星叔叔每天都用双语报站!工作期间,他发现有不少外国人乘车,便在闲暇时间自学英语。今年6月,他开始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播音腔”报站。他说没想过自己会出名,只想展示一下青岛人的形象。  小眼睛看世界  這位韩明星叔叔通过自学英语,提升青岛人形象,提升中国人的形象。司机叔叔心系乘客,那我们呢?一位司机叔叔的进步,可以影响一车乘客
期刊
古诗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歌曲中的“月儿弯弯照九州”“风风火火闯九州”,谁都知道“九州”指的是中国。其实,我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九州”,而关于“九州”的传说又有不同版本。  传说中,由部族联盟转化的一个古老帝国按星辰的映射将天空划分为九片星域,九片星域分别对应地面上的九州。又传说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之一、三皇中的人皇把当时的中国分为“九囿(yòu)”。他本人居中州(今河南),
期刊
在下面这些汉字上添一横,能变成另外一个字。  第一关  人 大 十 木 日 土 中 米  了 牛 业 止 江 火 乞 从  内 晴 唅 问 帅 儿  第二关  史 門 茶 埋 西 哀 兀 未 杳  戊 呆 响 哺 千 仁 喧 味  答案  一、大 天 土 未 旦 王 申 来 子 生 亚 正 汪 灭 气 丛 丙 睛 晗 间 师 兀  二、吏 闩 荼 理 酉 衰 元 耒 查 戌 杲 晌 晡 壬 仨 暄
期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选自《诗经·国风·木瓜》  赏析  《诗经·国风·木瓜》是创作于先秦时代的一首古诗,出自于《诗经》。此诗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是卫国的一首描述朋友之情的民歌,也是传诵最广的《诗經》名篇之一。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向我赠送木桃,我就回报美玉。《诗经·大雅·抑》中还有意思相同的一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从这里产生了一个成语“投桃报李”。  在古人眼中,
期刊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让我们折纸飞机。我马马虎虎地折了一个“史上最原始”的纸飞机。快要比赛了,老师说第一名可以获得神秘大奖,啊?为什么不早说,要是早知道,我就该认真折!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我们站在一条直线上,身体后倾,双脚弓步站立,一声哨响,同学们的纸飞机“嗖”地一下飞了出去。我也使劲地把纸飞机扔了出去,可它还没飞出去半米就“坠毁”了。第二轮,我吸取了教训,轻轻地扔了出去,可飞机飞了一截又掉
期刊
文题再现  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让我们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  照样子,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观察记录卡吧。  名稱:桃花  样子: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挨着一个花瓣儿,围成圆形。  颜色:有粉红的,鲜红的,还有纯白的。  气味:淡淡的清香。  其他:早春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  大手导写  一、观察到位  看文题我们便可
期刊
课文回顾: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了。文章中陶罐和铁罐两个寓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下面我们跟随周老师,学习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凸显人物形象。  周老师:《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所谓寓言就是通过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里都藏着一定的道理,你们从这篇寓言里收获了什么呢? 
期刊
原文再现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选自叶圣陶《荷花》  课堂直播  王老师: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朵荷花,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张刚:
期刊
文题再现  请你写一段话,把左边这幅图画介绍给大家。  写之前,先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写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还可以把图画的内容和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写写自己的感想。  写完后,跟同学交换习作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不是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大手导写
期刊
寒假马上就结束了,同学们等不到开学了,个个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给大家听。再不说呀,怕要把肚子憋爆呢!不知谁在班级微信群里喊了一声“交流会正式开始”,同学们便叽叽喳喳地在微信群里热烈交流起来:  小布丁:寒假里我們全家去了云南的玉龙雪山,计划明年寒假去哈尔滨看冰灯。  哈哈熊:我是在老家过的年,在老家过年感觉就是比在城里好玩,那真叫一个热闹!爸爸敲起了鼓,妈妈跳起了舞,我踩起了高跷。瞧,这照片就是我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