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齐物论三字的题解
归纳前学解释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齐物、论(包含齐物之论、物齐之论、物不齐之论)。齐物之论有齐同万物的含义,如郭象《庄子注》中对齐物论的题解: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郭象的题解强调了“物”与“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性。类似观点也有宋人王元泽《南华真经新传》中:“万物受阴阳生,我亦受阴阳生,赋象虽殊,而所生同根。惟能知其同根则无我,无我则无物,无物则无累,此庄子所以有齐物之篇也。”物齐之论是以“物”为中心有“论齐同的万物”的含义。近人刘咸炘《庄子释滞》中:“此篇初明万物之自然,因明彼我皆是,固曰‘齐物’。物不齐之论如清人胡文英《庄子独见》中:“齐物论是言物之不齐、不可齐、不当齐。”钱穆《庄子纂笺》中“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下篇》彭蒙、田骈、慎到‘齐万物以为首’,则旧读本‘齐物’相连。”
第二:齐、物论(大致包含齐—物论和物论本齐)。齐—物论是将“物论”定义于“人物之论”或者定义于“关于事物的言论”。定义于“人物之论”的如宋人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中:“物论者,人物之论也,犹言众论也。齐者,一也,欲合众论而为一也。定义于“关于事物的言论”的如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齐物论’非欲齐物,盖物论之难齐也。是非毁誉,一付于物,而我无与焉,则物论齐矣。邵子诗谓‘齐物到头争’,恐误。张文潜曰;‘庄周患夫彼是之无穷,而物论之不齐也。而詑之于天籁。”严复《庄子评点》中:“物有本性,不可齐也;所可齐者,物论耳。”物论本齐的解释是将“齐”作为“物论”的修饰语。如宋人刘辰翁的《庄子点校》中:“或谓庄子欲齐物论,非也。欲齐则愈不齐矣,不是齐他物论,是自看得他物论原自齐、不必齐、亦无不齐也。”清人钱澄之《庄屈合诂》中亦有类似语句。
第三:齐、物、论,有既齐物又齐论的含义。清人孙嘉淦 《南华通》中:“物者彼我,论者是非,丧我物化,道通为一,则皆齐矣。”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齐一观之,不必致辩,守道而已。”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齐物论》篇,主旨是肯定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内容及其价值。齐物论,包括齐、物论(即人物之论平等观)与齐物、论(即申论万物平等观)。”“论”字于《齐物论》通篇中只出现了两次即: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结合上下文至少可以得出“论”的地位是很高的。“齐物”这个概念应该不是庄子提出来的,但却是被庄子或者说道家改良过的。于《庄子·天下篇》中提及:彭蒙、田骈、慎到‘齐万物以为首’。似乎彭蒙、田骈、慎到等人的“齐物”更多的是一种规范、形式的客观标准,而庄子的“齐物”则更多的体现了一种包容性的,模糊性的内容。
关于齐物论的年代以及“葆光”注疏的问题
《齐物论》中有大量引用或者含义接近《老子》书中的语句。例如《齐物论》中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大仁不仁”、“有有者也,有无者也”、“大辩不言”等等。同时《齐物论》中也出现了可以让人联想到《公孙龙子》中《白马论》的句子:“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加上汉初时《淮南子》书中有為庄子做注的内容,如注释《齐物论》中:“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时相对于《齐物论》原文的叙述其内容更加充实。所以《齐物论》至少是早于《淮南子》的,而晚于战国晚期的《老子》、《公孙龙子》等。
小知与大知的对比,在齐物论中明确的对比了小知与大知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从文章推断大知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知识,是可以触碰真实本体的。而小知则是一种现象可能只是本体的某一个方面。(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道”常与“言”相提并论。道是人的意识,是需要人有意追求或保持的最高的认识境界,这种道是最高的认识,是对这种真实知识的认识。同时获得这种知识的方式是面临诸多考验的。由感觉得到的知识不出于喜怒、声色、是非之外,而这一切又随着惯性而改变所以本来就迷惑的人又如何能去开释他人,进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呢?同时庄子也主张超脱生死,宣扬死生无动于心。“死生无变于己”至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同时齐物论中关于“葆光”的注疏似乎也有区别,一般认为其指代一种圣人心智状态。晋崔譔《庄子注》中:“若有若无,谓之葆光。”唐成玄英《庄子注疏》中:“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韬蔽其光,其光弥朗。此结以前天府之义。”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中:“葆,藏也,藏其光而不露,故曰葆光。”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葆光即‘滑疑’之谓不知之知也。然所谓不知,非茫然一无所知也,以恬养知,藏其知于不知也。” 清人吴汝纶于《庄子点勘》中:“《淮南·本经》‘葆’作‘瑶’瑶光者,资粮万物也。 近人闻一多于《庄子内篇校释》中:“《易·泰》九二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包荒’即‘瓠瓜’,‘瓠瓜’转为‘葆光’。古斗以瓠为之,故北斗星亦曰‘瓠瓜’,声转为‘葆光’。‘葆光’即斗之名,故曰‘注焉则不满,酌焉而不竭’,又曰‘资粮万物也’。”
归纳前学解释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齐物、论(包含齐物之论、物齐之论、物不齐之论)。齐物之论有齐同万物的含义,如郭象《庄子注》中对齐物论的题解: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郭象的题解强调了“物”与“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性。类似观点也有宋人王元泽《南华真经新传》中:“万物受阴阳生,我亦受阴阳生,赋象虽殊,而所生同根。惟能知其同根则无我,无我则无物,无物则无累,此庄子所以有齐物之篇也。”物齐之论是以“物”为中心有“论齐同的万物”的含义。近人刘咸炘《庄子释滞》中:“此篇初明万物之自然,因明彼我皆是,固曰‘齐物’。物不齐之论如清人胡文英《庄子独见》中:“齐物论是言物之不齐、不可齐、不当齐。”钱穆《庄子纂笺》中“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下篇》彭蒙、田骈、慎到‘齐万物以为首’,则旧读本‘齐物’相连。”
第二:齐、物论(大致包含齐—物论和物论本齐)。齐—物论是将“物论”定义于“人物之论”或者定义于“关于事物的言论”。定义于“人物之论”的如宋人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中:“物论者,人物之论也,犹言众论也。齐者,一也,欲合众论而为一也。定义于“关于事物的言论”的如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齐物论’非欲齐物,盖物论之难齐也。是非毁誉,一付于物,而我无与焉,则物论齐矣。邵子诗谓‘齐物到头争’,恐误。张文潜曰;‘庄周患夫彼是之无穷,而物论之不齐也。而詑之于天籁。”严复《庄子评点》中:“物有本性,不可齐也;所可齐者,物论耳。”物论本齐的解释是将“齐”作为“物论”的修饰语。如宋人刘辰翁的《庄子点校》中:“或谓庄子欲齐物论,非也。欲齐则愈不齐矣,不是齐他物论,是自看得他物论原自齐、不必齐、亦无不齐也。”清人钱澄之《庄屈合诂》中亦有类似语句。
第三:齐、物、论,有既齐物又齐论的含义。清人孙嘉淦 《南华通》中:“物者彼我,论者是非,丧我物化,道通为一,则皆齐矣。”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齐一观之,不必致辩,守道而已。”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齐物论》篇,主旨是肯定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内容及其价值。齐物论,包括齐、物论(即人物之论平等观)与齐物、论(即申论万物平等观)。”“论”字于《齐物论》通篇中只出现了两次即: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结合上下文至少可以得出“论”的地位是很高的。“齐物”这个概念应该不是庄子提出来的,但却是被庄子或者说道家改良过的。于《庄子·天下篇》中提及:彭蒙、田骈、慎到‘齐万物以为首’。似乎彭蒙、田骈、慎到等人的“齐物”更多的是一种规范、形式的客观标准,而庄子的“齐物”则更多的体现了一种包容性的,模糊性的内容。
关于齐物论的年代以及“葆光”注疏的问题
《齐物论》中有大量引用或者含义接近《老子》书中的语句。例如《齐物论》中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大仁不仁”、“有有者也,有无者也”、“大辩不言”等等。同时《齐物论》中也出现了可以让人联想到《公孙龙子》中《白马论》的句子:“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加上汉初时《淮南子》书中有為庄子做注的内容,如注释《齐物论》中:“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时相对于《齐物论》原文的叙述其内容更加充实。所以《齐物论》至少是早于《淮南子》的,而晚于战国晚期的《老子》、《公孙龙子》等。
小知与大知的对比,在齐物论中明确的对比了小知与大知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从文章推断大知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知识,是可以触碰真实本体的。而小知则是一种现象可能只是本体的某一个方面。(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道”常与“言”相提并论。道是人的意识,是需要人有意追求或保持的最高的认识境界,这种道是最高的认识,是对这种真实知识的认识。同时获得这种知识的方式是面临诸多考验的。由感觉得到的知识不出于喜怒、声色、是非之外,而这一切又随着惯性而改变所以本来就迷惑的人又如何能去开释他人,进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呢?同时庄子也主张超脱生死,宣扬死生无动于心。“死生无变于己”至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同时齐物论中关于“葆光”的注疏似乎也有区别,一般认为其指代一种圣人心智状态。晋崔譔《庄子注》中:“若有若无,谓之葆光。”唐成玄英《庄子注疏》中:“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韬蔽其光,其光弥朗。此结以前天府之义。”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中:“葆,藏也,藏其光而不露,故曰葆光。”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葆光即‘滑疑’之谓不知之知也。然所谓不知,非茫然一无所知也,以恬养知,藏其知于不知也。” 清人吴汝纶于《庄子点勘》中:“《淮南·本经》‘葆’作‘瑶’瑶光者,资粮万物也。 近人闻一多于《庄子内篇校释》中:“《易·泰》九二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包荒’即‘瓠瓜’,‘瓠瓜’转为‘葆光’。古斗以瓠为之,故北斗星亦曰‘瓠瓜’,声转为‘葆光’。‘葆光’即斗之名,故曰‘注焉则不满,酌焉而不竭’,又曰‘资粮万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