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建造了真实再现的演出环境,也为观众提供了真实可视的观赏环境,演员与观众产生共鸣,舞台剧才能完美呈现。在舞台布景艺术营造的环境中,演员能够真听、真看、真感受,观众也能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审美愉悦。舞台布景艺术是演员演出的外观形式,为演出拓展了空间,将剧场内短暂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经典,用艺术的手段揭示出剧本的内涵和意蕴。
  关键词:舞台剧;舞台布景艺术;服装化妆;灯光;现代投影技术
  舞台布景艺术(scenery onstage)是舞台演出视觉形象中构成景物环境实体的部分。它与灯光、化妆、服装等共同综合塑造演出外部形象,帮助演员表演,揭示剧本内涵[1]。舞台布景艺术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从演员的化妆、服装,到演出中使用的道具,大到演出场景的搭建,小到演员的戒指、头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在舞台剧布景艺术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舞台布景艺术是舞台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舞台布景艺术,舞台剧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一、舞台布景艺术的类型
  (一)服装、化妆等造型手段的运用
  舞台布景艺术中的服装、化妆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外在手段。服装、化妆是演员的造型艺术,演员的造型艺术则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外部呈现。有了造型艺术,年轻的演员可以塑造年迈的形象,年迈的演员也可以重回18岁。舞台布景艺术中的造型艺术不仅仅体现在演员的造型上,还体现在演出场景的布局上。演出场景的布置需要严格按照剧情的发展进行构置,如果场景与剧情无关,再怎么美妙绝伦也是徒劳的。
  如大型原创历史话剧《管子》,剧中所有的演员都是山东艺术学院2019级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他们依靠服装、化妆等造型艺术,将历史厚重的古装大戏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如果缺少服装和化妆等造型艺术的运用,这些年轻的90后很难将历史人物完美呈现。服装和化妆等手段的运用使演员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加接近剧本要求,而且能够让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变得更加自信。一群90后的学生穿上古装、戴上头套、化上皱纹,成功演绎历史人物。
  (二)舞台布景艺术中灯光的运用
  灯光也是舞台布景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灯光的运用使舞台效果更加丰富立体,有层次感。一出舞台剧的演出少则需要20~30盏灯,多则高达成百上千盏灯,有了这些灯效,单调的舞台会显得色彩斑斓。
  如大型原创历史话剧《李清照》,在舞台演出中运用了60多盏灯,能够切换不同的颜色,在灯光的照射下,演员穿着华丽的服装、化着精致的妆容,将人物形象展现得活灵活现。李清照是一代才女,这个不平凡的女子注定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灯光的运用和李清照的一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在一起生活的时期,暖色调的灯光印证了李清照美好的生活状态。在中期,赵明诚外出带兵时,李清照的生活充满了担忧,灯光的颜色慢慢变冷。后期,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拓片被奸人所得,李清照还要被迫嫁给无赖张汝舟,此时灯光的颜色变成了淡蓝色,整个舞台显得冷冷的。李清照的晚年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继续创作激情昂扬的诗篇,灯光的颜色又恢复成暖色调。灯光的变化与人物的命运和剧情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真实陈列的舞台道具的基础上,灯光的使用无疑是锦上添花,使演员演出信心满满,让观众沉浸在演出的整体效果中,不至于产生疲惫之感。在舞台剧的演出中,如果没有了灯光的辅助,演员和观众都会沉浸在模糊之中。因为观众与演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演员的演出在观众的眼里就变得模糊不清,演员眼中的观众席一片漆黑,自然就无法交流。没有了灯光,整个剧场就会变得黯淡无光甚至阴森恐怖。
  灯光的使用也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独立的空间。根据剧情发展,需要突出某一个演员时就可以使用一束追光灯,此时灯光就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只有主要演员在追光灯中进行表演,其余的演员都处于黑暗的环境中。一束灯光从头顶照下,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展现主要演员的心理,如极度悲伤或者喜悦,追光灯为演员表演提供了独立空间,观众的关注点也集中在追光灯之中。如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在导演给演员讲戏这个情节中,导演沉浸于对一朵白色的山茶花的讲述中,此时就采用了一束追光灯,从而突出导演回忆年轻时初恋的美好。
  此外,灯光也可以把舞台划分成几个演出空间,在一个舞台上可以呈现两个或三个演出空间,同样如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其中《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共用一个演出舞台,在最后两个剧组争抢舞台的过程中,为了使用方便且能够减少演出道具的摆放和磨损,就运用了灯光将舞台分割成两个部分,直到最后灯光照亮整个舞台,两个剧组同时出现在观众眼前。
  (三)“悬空式舞台”的运用
  一部舞台剧的演出需要众多演员的参与,舞台上的位置划分自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演员在舞台上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舞台上走错了位置,轻则影响其他演员的演出,重则会造成演出事故。舞台剧的演出是一次過的艺术,它不像影视剧可以通过摄像机进行反复录制,选择最佳的一条进行剪辑使用。舞台剧呈现给观众的就是最佳的一面,所以舞台位置的划分就是重中之重,每个演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舞台是有九个平面活动位置的,演员上台表演主要集中在“1位”“2位”“3位”这三个重要的舞台中间位置。需要重点突出的人物都是要在“1位”展现的,但是有时候会有好几个人物同时使用“1位”,为了突出重点人物,此时就需要使用到“悬空式”舞台,即在原有平面舞台上增加高度,让舞台不再只是平面呈现,而是变成一个立体的空间。在立体空间中同样对应这9个位置,需要突出强调的主要演员也是集中在“1位”上空。如在舞台剧《九儿》的演出中,九儿死后需要升华的时候就运用了舞台的升高来强调。因为在平面上已经无法强调这个人物,只能通过增加高度进行强调。
  (四)现代科技在舞台布景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技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舞台剧自然也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引进现代科技,现代投影技术在舞台剧中的运用也变得十分常见。现代投影技术既能节省舞台布景的成本,又能生动展现真实的情境。投影技术不需要真实的建造模型,但是却能够让观众一目了然,有时观众看见舞台剧演员在潺潺的小河边行走、在茂盛的垂柳下小憩,其实是投影技术产生的效果。现代投影技术在很多现代舞台剧的演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潘长江和蔡明主演的小品《学车》,潘长江和蔡明乘坐的轿车在马路上行驶,就是通过投影技术呈现的,本来静止的车辆呈现出了“疾驰”的状态。投影技术大大降低了布景成本,是舞台剧演出经常使用的手段。   二、舞台布景艺术在表演过程中的作用
  (一)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展示场景
  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的演出提供了演出空间,演员在规定的地点、真实的场景中演出,这样能够帮助演员将角色更好地呈现出来。影视剧演员是在摄像机前进行表演,而舞台剧演员却是在观众面前直接表演。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尽量真实的演出场景,使演员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物和情节,从而与舞台融为一体。演员的表演没有舞台布景艺术的帮助就显得特别单调。所有舞台剧在演出排练时没有很好的舞台布景艺术配合,导演就无法预期演出的整体效果,这就需要演员在演出之前进行彩排甚至是预演,这样才能保证演出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舞台布景艺术是演员完美展现人物形象的外在辅助,能够使演员的演出成为经典。如赵丽蓉的小品《老将出马》,背景上半部分是巩汉林和女演员站在泰坦尼克号船上,但是拉开帘子之后居然是站在拖拉机上,这就是舞台布景艺术的惊喜,完美地配合了演员的演出,制造出喜剧效果。舞台布景艺术遵照剧本剧情的发展进行转换,为演员服务,为剧本服务,能让短暂的瞬间成为永恒的经典。赵丽蓉演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这一片段就是《老将出马》中的经典,它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场景,记住了这个演员,记住了这个情节。
  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提供了时间、地点,演员只需要在这个场景中展现剧本情节就可以了。这就体现了西方古典主义戏剧中的“三一律”[2]原则,要求时间、地点、故事情节三者完整统一,即每剧只限一个故事情节,此情节只发生在一个地点且在一天之内完成。
  (二)舞台布景艺术为观众提供了可视性的空间
  早期舞台剧演出只是简单的进进出出,在歌队的帮助下进行演出,舞台缺少布景艺术的加入,大多采用无实物演出,所以早期的舞台剧演出缺乏观众。缺少舞台布景艺术的加入,舞台剧的演出就味同嚼蜡,观众需要去想象这是什么人物、什么地点、什么样的演出效果。随着观众要求的增加,舞台布景艺术在演出中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因为演员是经过专业的训练的,能够真实地投入到演出当中,真正地在舞台上生活。但是观众需要舞台布景艺术的配合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演员的表演。如陈佩斯和朱时茂主演的舞台小品《吃面条》,陈佩斯吃面条的大碗和筷子是真实的,装面条的桶却是虚拟的,但是观众能够借助真实的舞台道具(舞台布景艺术的一部分)体会到虚拟道具的存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完美结合。
  舞台布景艺术中服装、化妆、灯光等都是可视性的,同时为演员塑造的活动空间也是可视性的,演员在可视性的环境中进行表演,观众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欣赏。可视性的空间为观众提供了观赏性,观众也乐于沉浸在可视性的空间之中,因为现在的观众都“懒得”想象、“懒得”思考。舞台剧演员的演出是可视性的,场景是可视性的,观众沉浸在演出之中,能够感同身受。
  (三)舞台布景艺术既能够分隔演员表演,又能够为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提供帮助
  舞台布景艺术既可以为演员提供演出的场景,让演员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表演,又可以让观众与演员分隔开来,强调“第四堵墙”[3]的存在。演出区和观众席分隔明确,演员的表演主要还是集中在舞台上。但是当演员与观众需要交流时,这个严格的界限就会被打破,演员甚至到观众席中进行互动;当演员需要观众配合的时候,观众也会走到舞台上与演员一起进行短暂的互动。如陈佩斯和朱时茂的舞台小品《大变活人》,当大炮一次次的朝观众席发射时,演员就出现在了观众席中。台下的演员和观众与台上的陈佩斯、朱时茂进行互动,这样观众就增强了观赏的参与感。
  舞台布景艺术既让观众与演员产生了距离感,增强了演出的神秘性,又让观众对演出充满了兴趣,想一探究竟,有很多演员是因为观看了自己偶像的演出,从观众发展成为演员的。舞台布景艺术与演员表演完美融合,演员成就剧本,观众认可演员的演出。
  (四)舞台布景能够对演员和观众负责,让演员真听真感受,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提供了真实再现的场景,让演员在舞台上真实地生活,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4]的要求,让演员真听真看真感受。孟京辉要求演员采用的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甚至要求演员在舞台上睡觉,这是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舞台布景艺术为演员提供了具体的展示场景,不管是乡间的小路、温馨的餐厅、温暖的家庭,还是冰冷的牢狱,观众都能够一目了然,演员在舞台上“生活”,观众自然跟随演员进行“生活”。舞台布景艺术的服装、化妆、灯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使演员更好地展现角色,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使舞台剧演出获得成功。
  三、结语
  舞台布景艺术是舞台剧演出中最容易被观众忽视的,观众的精力一般都集中在演员的外在表演,关注演员的台词和形体。一个很直观的例证是,演员在排练的时候是不会有观众的,因为排练没有一百分的观赏性,只有五十分演员表演,这样的排练会让观众看得很累,因為缺少了舞台布景艺术的配合,演员的外在表演和扎实的基本功只是一部分。演出时,舞台布景艺术让演员的表演锦上添花,从而让观众产生审美愉悦。
  舞台剧是一个整体,它需要导演的统筹把控、剧本的剧情提供、演员的完美演出和舞台布景艺术的完美配合。舞台布景艺术是舞台剧重要的组成部分,演员与舞台完美融合,观众才会买账,演出才会成功。现在的舞台剧市场是需要改良的市场,演员需要注入新鲜血液,舞台布景艺术需要加入现代科技,观众才能够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才能够与演员产生共鸣,融入到演出之中。舞台剧演出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观众的反响,观众若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观感,那么这部剧就是失败的。少了舞台布景艺术,舞台剧就少了真实,少了色彩,少了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舞台布景艺术能够帮助演员完成表演,从而揭示出剧本的内涵和意蕴。
  参考文献:
  [1]舞台布景艺术.百度百科[EB/OL].[2018-09-22].https://baike.baidu.com/item/舞台布景艺术/6798259?fr=aladdin.
  [2]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刘杰,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于仁杰,硕士,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师。
  张晓芹,硕士,山东青台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剧。
其他文献
摘 要:卡西尔将人描绘为符号性的存在。人通过创造性的劳作,在符号的中介作用下走向抽象的概念领域,而这种人类独有的创造性能力,也正是其之所以自由的真正可能性条件。  关键词:卡西尔;自由;有限性;《人论》;“人的问题”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自我认知的探索。自从苏格拉底以“了解自己”作为自己的哲学座右铭以来,“我是什么”已经成为思想家们争论的哲学主题。卡西尔便指出了这种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阿基米德
期刊
摘 要:翻译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跨文化因素的干扰,造成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相匹配,这就是文化的不对等移植。从翻译主体的角度探析文化移植中的信息不对等现象将以《小城之恋》英译本为例,通过具体分析英译者孔慧怡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态度,及在翻译中对异化、归化、侵入等策略的运用,探究译者在文化移植过程中对信息传递的影响,以期对王安忆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小城之恋》
期刊
摘 要:清代“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在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史上可谓是一位集大成者,他在梳理和总结前人绘画思想的基础上,创建出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绘画理论体系。山水画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学习先人的优秀作品,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四王”“摹古”风气的批判层出不穷,但是王原祁的绘画思想在今天看来依旧需要并且值得我们重新去审视和研究。王原祁的影响不仅作用于清代绘画的发展,而且作用于后世绘画的发展过程。王原祁的《仿
期刊
摘 要:阿乙坦诚对威廉·福克纳的模仿,其长篇力作《早上九点叫醒我》对福克纳作品进行了明显的借鉴和变形。小说的叙述视角受到《押沙龙,押沙龙!》的启发,叙述者与叙述内容更为亲昵;核心故事宏阳的葬礼延续了《我弥留之际》的荒诞剧风格,但其荒诞与讽刺更为彻底;嵌套的飞眼、勾捏的故事与乔·克里斯默斯、夏洛特、哈里的遭遇相似,不过赎罪的羔羊已变成彻底的恶魔。阿乙将借鉴与模仿内化到自己的本土经验中,试图呈现传统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于艺术教育介入城市发展的作用认知逐渐彰显。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艺术教育的专业发展相对滞缓,国内对于艺术教育介入城市发展的认知较为单一、局限。为了规避目前中小城市面临文化失语所造成的个性缺失现象,实现艺术教育与都市再生的有机联结,可以尝试从城市艺术教育的理念、角色诠释以及未来发展的层面提出策略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城市再生;文化失语;价值重塑  伴随着全球化和城
期刊
摘 要: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身体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随着科学发展,身体逐渐受到重视,现代身体美学应运而生,在其体系化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在尊重形体和精神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从形体和精神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入手,在机体营养之气和防卫之气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完成了形神作用的统一,奠定了它们存在的共同根基,维持了身心之间“必要的张力”,实现了身心一元理论上的圆满和自洽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是对从业者在所处领域内达到理想状态的高度概括,其内涵普遍认为应当包含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而在《列子》一书中,谈及阴阳、人性、虚实、修身、养生、天命、治国等多方面内容时所推崇的凝神、贵恒、虚静,正与“工匠精神”包涵的严谨专注、精益求精有殊途同归之妙。  关键词:列子;凝神;贵恒;虚静;工匠精神  《列子》善于以寓言说理。书中寓言所占比重很大,从神话传说、自然地理、社会生
期刊
摘 要: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以视觉感受传达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语言。绘画用色彩表达情感,画家用色彩表现自然,同时,也是自身情感的表现。英国风景画家透纳与康斯太勃尔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绚丽的色彩,描绘出英国的自然风景。透纳善于捕捉瞬息变化的光与色,在绘画实践中用感性的手法表现理性的自然。康斯太勃尔对自然中物体的表面观察细微,能够领悟其丰富的细节纹理与色彩变化,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诗意般的自然。两位风景
期刊
摘 要: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经典理论,齐泽克受精神分析的影响对拜物理论进行“虚假主动性”的解读。齐泽克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分析则通过对经典思想体系的重新认识,结合莫斯书写的原始礼物观,揭示原始社会存在的纽带与延续的逻辑,进一步回答了莫斯所探讨的主体间精神的、非功利的联系,从而认识到被“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的“人与人的关系”自古有之。  关键词:齐泽克;拜物教理论;马克思;《礼物》  法国
期刊
摘 要:人惟有从心灵出发,认识自身,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外界。以作者自身系列都市人物题材创作《市井人生》的绘画实践为思考契机,从心灵造型的视角,追溯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系,展开创作者关于个体心性与风格面貌、题材内容与形式选择等诸多问题的深入考察,进一步明确出“从心者上,从眼者为下”、法由心造、艺自心成、心灵乃造型之纲的总原则。  关键词:心灵造型;市井人生;精神世界;内在需要  一  张怀瓘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