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连州市城乡小学从三年级开始陆续开设了英语课。近年,为了城镇与乡村之间、校际与校际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笔者积极尝试组建“学科教研团队”的本土研究策略,达成个人与整体共同发展的愿景,从制定团队建设方案、队员的遴选、开展教研活动、参加各层次的培训等都具有本地的特色,真正起到促进连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提高。
一、建立“小学英语教研团队”
从连州市的小学英语教学状况出发,进一步加强连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于2012年11月连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成立了连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团队,笔者被聘为主持人。第一批成员是从全市各镇乡遴选的7位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团队在成立将近一年之后,于2013年10月又吸收了连州镇第三小学曾媚等5名来自不同乡镇的骨干教师,现共有11名成员,进一步扩大团队影响力,提升了团队在连州市小学英语教研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规范的团队管理,初步将团队建设成为培养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重要发源地、骨干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培养基地。
二、实践中探索“团队”教研模式
以市教研团队为单位展开教研,让教师在实践中整体提高专业化水平。
(一)找准目标,创新教研
1.确立“一个中心”
团队成立后,队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形成个性化教学,引领城乡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2.确定“一个主题”
团队在每学期开学前,要求成员们通过网络研讨,确定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教学问题为主题。接着,团队开展的活动、学习、研讨都会以此相关,摸索以系列为特色的教研效果。
(二)共享资源,合作教研
1. 建设合作小组
(1)成立乡镇团队。每位成员都在自己的乡镇成立团队,及时领悟市教学团队的工作思路、指导思想,积极引领本乡镇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团队建设。
(2)“师徒结对”是“团队”的合作学习模式。按团队建设方案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各团队成员必须在自己的镇起到带动教师参与教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年轻教师。加入团队的第二年,每位成员必须与镇内的一到两个教师结对,开展“传、帮、带”教研。
(3)城乡两人组成研究合作小组是“团队”合力研究模式。两人小组根据课题研究的某个研究主题,分组主要根据队员们相同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还结合城乡学校的师资的不同,进行对比合作研究。
2.同享资源
(1)建立“连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科研团队”博客,内容反映团队的工作进展情况,也提供了贴近英语教学实际、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资源,并且还定期更新和充实网页内容,使全市教师能分享团队的优质资源,力求使网页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资源中心。
(2)加强了各成员的“博客”管理与检查,各成员都能按要求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心得体会等,并及时更新博客内容。
(3)网络导航,利用QQ群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研讨活动,成员之间、与城鄉教师互动答疑,解决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并整理好网络研讨的记录,形成总结,便于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三)教学相长,互动教研
互动是大家共同成长的过程,更是是团队三年内要实现的目标,成员必须在反思的基础上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形成个人风格的快捷途径。
1. 主题研讨
(1)主持人引导团队的成员必须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要着重关注与个性差异,结合各册各单元的主题,在部分共享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她们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带着新的理念、新的做法,组织主题式讨论,在学校进行尝试与实践,提高队员相互学习、团结协助的主动性。
(2)团队创设平台,根据教研计划中要求讨论要确定教研主题,队员们在活动前,查找和收集相关理论信息,在教研活动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研讨,团队主持人在理论和方法上作引领,使她们对主题理论的理解更深刻,更有利于她们的专业提升。
(3)为了让成员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团队“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学期布置任务,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2.案例研讨
案例主要是围绕教学主题,以研讨课或同课异构的课例展开研讨。它的优势是接近教学一线,适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还及时剖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现场具体实例,面对面的观摩和评议,既帮助上课队员看清自身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又为其他队员提供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对于主持人来说,可以对各队员深入了解,对不同层次及不同心态的队员,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3.课题研讨
课题研究是“教研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教研形式。参与课题研究是提升每一位队员的能力的捷径。团队课题既有各合作小组共同参与的大课题,又有具体到个人的小课题,形成一个网络结构的研究状态。参与课题研究的队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发扬团队精神,在合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4.网络研讨
网络作为一个现代教育的交互平台,为我们教研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团队在网上建立“博客”“Q群”,在校区分隔、交流受限的情况下,提供了交流空间。善于利用云平台,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多次观摩优秀课例、同上一节课、教学热点问题研讨,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地提升团队教研的效率。
为了尽快实现学科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与群体智慧间的均衡,“教研团队”为现阶段的教研模式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优化了教研途径。让队员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分享中发展,从中体现和增长了教师教学生涯的价值,也促进了山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建立“小学英语教研团队”
从连州市的小学英语教学状况出发,进一步加强连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于2012年11月连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成立了连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团队,笔者被聘为主持人。第一批成员是从全市各镇乡遴选的7位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团队在成立将近一年之后,于2013年10月又吸收了连州镇第三小学曾媚等5名来自不同乡镇的骨干教师,现共有11名成员,进一步扩大团队影响力,提升了团队在连州市小学英语教研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规范的团队管理,初步将团队建设成为培养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重要发源地、骨干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培养基地。
二、实践中探索“团队”教研模式
以市教研团队为单位展开教研,让教师在实践中整体提高专业化水平。
(一)找准目标,创新教研
1.确立“一个中心”
团队成立后,队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形成个性化教学,引领城乡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2.确定“一个主题”
团队在每学期开学前,要求成员们通过网络研讨,确定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教学问题为主题。接着,团队开展的活动、学习、研讨都会以此相关,摸索以系列为特色的教研效果。
(二)共享资源,合作教研
1. 建设合作小组
(1)成立乡镇团队。每位成员都在自己的乡镇成立团队,及时领悟市教学团队的工作思路、指导思想,积极引领本乡镇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团队建设。
(2)“师徒结对”是“团队”的合作学习模式。按团队建设方案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各团队成员必须在自己的镇起到带动教师参与教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年轻教师。加入团队的第二年,每位成员必须与镇内的一到两个教师结对,开展“传、帮、带”教研。
(3)城乡两人组成研究合作小组是“团队”合力研究模式。两人小组根据课题研究的某个研究主题,分组主要根据队员们相同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还结合城乡学校的师资的不同,进行对比合作研究。
2.同享资源
(1)建立“连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科研团队”博客,内容反映团队的工作进展情况,也提供了贴近英语教学实际、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资源,并且还定期更新和充实网页内容,使全市教师能分享团队的优质资源,力求使网页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资源中心。
(2)加强了各成员的“博客”管理与检查,各成员都能按要求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心得体会等,并及时更新博客内容。
(3)网络导航,利用QQ群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研讨活动,成员之间、与城鄉教师互动答疑,解决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并整理好网络研讨的记录,形成总结,便于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三)教学相长,互动教研
互动是大家共同成长的过程,更是是团队三年内要实现的目标,成员必须在反思的基础上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形成个人风格的快捷途径。
1. 主题研讨
(1)主持人引导团队的成员必须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要着重关注与个性差异,结合各册各单元的主题,在部分共享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她们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带着新的理念、新的做法,组织主题式讨论,在学校进行尝试与实践,提高队员相互学习、团结协助的主动性。
(2)团队创设平台,根据教研计划中要求讨论要确定教研主题,队员们在活动前,查找和收集相关理论信息,在教研活动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研讨,团队主持人在理论和方法上作引领,使她们对主题理论的理解更深刻,更有利于她们的专业提升。
(3)为了让成员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团队“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学期布置任务,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2.案例研讨
案例主要是围绕教学主题,以研讨课或同课异构的课例展开研讨。它的优势是接近教学一线,适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还及时剖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现场具体实例,面对面的观摩和评议,既帮助上课队员看清自身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又为其他队员提供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对于主持人来说,可以对各队员深入了解,对不同层次及不同心态的队员,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3.课题研讨
课题研究是“教研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教研形式。参与课题研究是提升每一位队员的能力的捷径。团队课题既有各合作小组共同参与的大课题,又有具体到个人的小课题,形成一个网络结构的研究状态。参与课题研究的队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发扬团队精神,在合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4.网络研讨
网络作为一个现代教育的交互平台,为我们教研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团队在网上建立“博客”“Q群”,在校区分隔、交流受限的情况下,提供了交流空间。善于利用云平台,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多次观摩优秀课例、同上一节课、教学热点问题研讨,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地提升团队教研的效率。
为了尽快实现学科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与群体智慧间的均衡,“教研团队”为现阶段的教研模式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优化了教研途径。让队员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分享中发展,从中体现和增长了教师教学生涯的价值,也促进了山区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