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突发公共事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子,无论未来社会怎样发展,突发公共事件这个伴随社会发展的影子不可能彻底离开,所不同的只是除了传统的威胁依然存在以外,又增加了因工业化、全球化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新的突发事件。
关键词: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给下的定义:突发事件,通常又称为紧急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并危及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面对的重大事件。在概念使用上,除了“突发(公共)事件”外,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使用的主要还有“(公共)危机”、“紧急状态”、“灾害事件”等。突发事件侧重于强调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强调处置事件的紧迫性和时间性,同时也间接强调,如不及时应对和处置,就可能使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增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建立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议
(一)宣传教育
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应急管理知识,树立应急管理理念,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办公室应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强紧急状态下组织状态的教育等,确保在紧急状态下有组织地应对。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搜集信息
信息搜集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信息的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管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之源。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认为,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而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公共危机的预防、准备,还是公共危机的回应和危机后的重建,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信息收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
及时搜集、传递公共危机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危机的爆发,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公共危机管理应该重在危机预警,对于一些带规律性的紧急情况,则要提前准备,多加关注,及时组织报送。一切与公共危机有关的信息,都应准确及时毫无遗漏地搜集。为此,办公室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公共危机原始信息的搜集工作。并明确上下级之间纵向的信息通道,同时也要明确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通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重视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大量现象和数据中找出规律,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搜集水平,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三)制定预案
首先,缩短了危机决策时间,决策者在危机状态下,不需要从头思考如何处理危机,而只要通过对危机特征的识别,直接选择可行方案,把危机状态下的方案设计时间缩为零,把方案设计前移到危机事发前进行;其次,增强了危机决策的科学性,预案是危机事发以前预先制定的,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对预案内容进行优化、调整,预案中包含了人们过去成功应对危机时采用的知识和经验,体现了知识与经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再次,减小了危機决策者的心理压力。決策者在危机状态下通常处于高压状态,有预案为支撑可以大大减少决策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了由于决策者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但事先制定预案的缺点主要是预案是有限的,而可能发生的危机是无限的,当新类型的危机出现后,决策者可能受基于预案惯性思维的影响而过度依赖于预案,反而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忽视了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因此,办公室在组织制定预案时一定要采取措施提高预案的科学性。
(四)重在预防
突发事件的处置重在预防。办公室要在平时完善各种预案、应急机制的制定与建设的基础上,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应急演练,增加业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应急工作的各类能力。此外,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进行普查和监控也尤为重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求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
几乎所有危机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办公室要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当捕捉到这些具有征兆性的信号后,可以进行必要的防范,从而减小公共危机所产生的危害甚至避兔公共危机的发生。
总之,面对各种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突发公共事件,办公室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应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
参考文献:
[1]刘炜霞.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
2012,05:25-26.
[2]房文双. 关于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97-98.
关键词: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给下的定义:突发事件,通常又称为紧急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并危及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面对的重大事件。在概念使用上,除了“突发(公共)事件”外,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使用的主要还有“(公共)危机”、“紧急状态”、“灾害事件”等。突发事件侧重于强调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强调处置事件的紧迫性和时间性,同时也间接强调,如不及时应对和处置,就可能使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增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建立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议
(一)宣传教育
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应急管理知识,树立应急管理理念,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办公室应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强紧急状态下组织状态的教育等,确保在紧急状态下有组织地应对。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搜集信息
信息搜集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信息的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管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之源。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认为,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而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公共危机的预防、准备,还是公共危机的回应和危机后的重建,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信息收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
及时搜集、传递公共危机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危机的爆发,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公共危机管理应该重在危机预警,对于一些带规律性的紧急情况,则要提前准备,多加关注,及时组织报送。一切与公共危机有关的信息,都应准确及时毫无遗漏地搜集。为此,办公室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公共危机原始信息的搜集工作。并明确上下级之间纵向的信息通道,同时也要明确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通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重视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大量现象和数据中找出规律,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搜集水平,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三)制定预案
首先,缩短了危机决策时间,决策者在危机状态下,不需要从头思考如何处理危机,而只要通过对危机特征的识别,直接选择可行方案,把危机状态下的方案设计时间缩为零,把方案设计前移到危机事发前进行;其次,增强了危机决策的科学性,预案是危机事发以前预先制定的,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对预案内容进行优化、调整,预案中包含了人们过去成功应对危机时采用的知识和经验,体现了知识与经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再次,减小了危機决策者的心理压力。決策者在危机状态下通常处于高压状态,有预案为支撑可以大大减少决策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了由于决策者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但事先制定预案的缺点主要是预案是有限的,而可能发生的危机是无限的,当新类型的危机出现后,决策者可能受基于预案惯性思维的影响而过度依赖于预案,反而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忽视了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因此,办公室在组织制定预案时一定要采取措施提高预案的科学性。
(四)重在预防
突发事件的处置重在预防。办公室要在平时完善各种预案、应急机制的制定与建设的基础上,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应急演练,增加业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应急工作的各类能力。此外,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进行普查和监控也尤为重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求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
几乎所有危机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办公室要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当捕捉到这些具有征兆性的信号后,可以进行必要的防范,从而减小公共危机所产生的危害甚至避兔公共危机的发生。
总之,面对各种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突发公共事件,办公室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应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
参考文献:
[1]刘炜霞.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
2012,05:25-26.
[2]房文双. 关于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