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立群是个高产演员,在各类电视剧中驾驭正反角色都驾轻就熟,他早年间与赖声川合作的舞台剧更被文艺爱好者一直奉为经典。他并不帅气逼人,也不是让人第一眼可以认出来的明星,可从台上到台下,他全然没有演艺明星的浮华,举手投足间都能透露出实打实的内在底蕴,也许这和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舞台有关。从2002年起,自打为孩子上学移居加拿大以后,每年的一部舞台剧便是李立群给自己充电的法宝,“我每次回台湾都需要演舞台剧,我需要用舞台剧把过去一段时间演电视剧消耗过量的表演重新凝聚一下,沉淀沉淀。”
为人所不了解的是,他其实还有另一种让自己随时能够沉淀心性、脱离烦扰的方式,那就是收藏。从普遍意义上的文房四宝,古玉、硬木家具,到现在很少有人涉猎的沉香,都是他的大爱。其中涉及年头最长的,就应该算是宜兴茶壶了。在北京百工坊的紫砂工作室,李立群刚进门便与紫砂工艺大师尹宵荣聊得火热,记者等待许久才把他从对紫砂的探讨中拉出来,足见他对此物的热忱。
宜兴茶壶通常被称为紫砂壶,千年来为文人墨客所喜,李立群是因演戏和紫砂壶结缘的。李立群说他三十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紫砂壶。到现在也有29年了,“那是在内地走穴的时候,有些老艺人没事儿就在后台泡茶,我用的这茶壶是内地宜兴产的。我就琢磨,这跟台湾产的茶壶有什么不同呢?”等他回到台湾,便注意起这种奇妙的物件。李立群说起他开始的那段经历便有些小得意,“我的第一把茶壶是宜兴标准罐,是从内地‘走私’到台湾的,只盖中国宜兴的章,一共才300台币,现在大概能卖七八千新台币”。
对于一个收藏爱好者来说,回忆起那些能以低价收到好东西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甚至连整个地方的场景都是历历在目的。比如在1989年时,如今已成广场的北京钟鼓楼之间还是一片古玩市场,“烟雾弥漫的小屋有人说书,”关公……咳咳……埋伏在华容道这是被烟呛的,听说书的每个人也就给几毛钱;还有在围着回字形的布档里摔跤的光头师傅,摔两下就喊‘出钱’,我每次都给个两三毛的,结果他们还以我作招揽——‘这都好几毛了啊’。”当年的古董行情还没有涨起来,李立群在一家店里花90块钱买到一把铜提梁红色紫砂壶,现在看起来不贵,可在当年算得上一笔“巨款”了,交易的过程想起来他都觉得可乐,“那人把窗帘都拉起来了,可能害怕别人看到我受骗。估计可能就是五块钱拿回来的货,买的时候杀到90块就杀不下去了,但也没关系,回到台湾马上就有人出五千买,我都没卖,挣那几千有什么意思呢?”
直到现在。李立群都没有卖过他任何一把茶壶,只是随着生活日渐漂泊,不能让他随时把玩自己所爱之物,多多少少算件憾事。但是从收藏品里吸收到的东西是不会丢掉的,我们以前会糊里糊涂地拿一盆茶叶煮热了用来泡茶壶,结果发现那样养壶是急功近利而且投机取巧的,完全没有必要。不要忘了茶壶到底是用来喝茶的,要经常用,三五年后自然就漂亮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多年来文房用具的收藏经历也让李立群越发谦虚,他甚至打趣说,“没有玩儿到清朝以上的名家就不算收藏家,我只能算个散人。我觉得我收藏虽然懂得不多,但跟着收藏沉下来的机会倒是挺多的。我也很计较真假,否则就不是你玩儿它,而是它玩儿你了”。
其实,收藏的爱好不光在内在对他的表演事业有所助益,在演戏过程中也能让戏更为出彩。比如他在和李成儒合作《人生几度秋凉》的时候出演了一位不懂古玩的古玩商人,“编剧虽然写得很仔细,但并没有写到我知道的。我就可以把我知道的资讯加进去。我跟李成儒有一场戏,道具是个香炉,我就让他问我,‘这炉怎么样?’他就接过话,‘翻过来我看看……是假的,款都盖反了’。只是因为我们知道铜炉落款怎么落,盖反了说明赝品做工很差,我连差的都看不出来,更说明这个角色一点都不懂”。如此在演戏的细节上增光添彩,也算是收藏的一种偶得。
虽然说李立群并不认为自己远未达到收藏家的程度,但李立群在此之外另有一层感悟,“如果表演可以收藏的话,我是脑子里收藏表演的回忆最多,最专心。我脑子里的收藏人,有于适之,有英若诚老师的一点一滴……收藏人也是很厉害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可以替你做各种各样的事儿”。通过收藏,李立群也结识了很多“高人”,比如“去年在北京拍卖会上破紫砂壶拍卖纪录的那件东西就是我朋友送去的”,在浙江拍戏的时候,他还在古玩市场与某大学的教授一聊如故,至今保持着通信往来。“总在电视上说的那位,还真不是我心中的这个……”他竖着大拇指说,“跟王刚老师拍戏的时候,他老在那边打电话跟拍卖场联络,”叫到多少钱了?叫到两百万了?太好了……“我去他家看过他的东西,像家具和瓷器之类的。看完以后他就等着我说话,但我什么都说不出来啊,他就不是很过瘾”。
尽管现在拍卖纪录一再上升,李立群也没有为了钱而将自己的收藏拿去卖掉,一个“没时间”的说法显然说明他并没有这样的意愿。他仍旧活跃在舞台上,以及用电视剧将自己的档期排满。前不久,他又出演了果陀剧场的新舞台剧,出自于名剧本改编的《十七年之痒》,饰演一个想偷腥而不得的中年海鲜店老板,情节荒唐爆笑。可惜的是他没有档期在内地公演此剧,只能在他的新电视剧《密杀名单》和《洪武大案》里看到他的表演了。
为人所不了解的是,他其实还有另一种让自己随时能够沉淀心性、脱离烦扰的方式,那就是收藏。从普遍意义上的文房四宝,古玉、硬木家具,到现在很少有人涉猎的沉香,都是他的大爱。其中涉及年头最长的,就应该算是宜兴茶壶了。在北京百工坊的紫砂工作室,李立群刚进门便与紫砂工艺大师尹宵荣聊得火热,记者等待许久才把他从对紫砂的探讨中拉出来,足见他对此物的热忱。
宜兴茶壶通常被称为紫砂壶,千年来为文人墨客所喜,李立群是因演戏和紫砂壶结缘的。李立群说他三十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紫砂壶。到现在也有29年了,“那是在内地走穴的时候,有些老艺人没事儿就在后台泡茶,我用的这茶壶是内地宜兴产的。我就琢磨,这跟台湾产的茶壶有什么不同呢?”等他回到台湾,便注意起这种奇妙的物件。李立群说起他开始的那段经历便有些小得意,“我的第一把茶壶是宜兴标准罐,是从内地‘走私’到台湾的,只盖中国宜兴的章,一共才300台币,现在大概能卖七八千新台币”。
对于一个收藏爱好者来说,回忆起那些能以低价收到好东西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甚至连整个地方的场景都是历历在目的。比如在1989年时,如今已成广场的北京钟鼓楼之间还是一片古玩市场,“烟雾弥漫的小屋有人说书,”关公……咳咳……埋伏在华容道这是被烟呛的,听说书的每个人也就给几毛钱;还有在围着回字形的布档里摔跤的光头师傅,摔两下就喊‘出钱’,我每次都给个两三毛的,结果他们还以我作招揽——‘这都好几毛了啊’。”当年的古董行情还没有涨起来,李立群在一家店里花90块钱买到一把铜提梁红色紫砂壶,现在看起来不贵,可在当年算得上一笔“巨款”了,交易的过程想起来他都觉得可乐,“那人把窗帘都拉起来了,可能害怕别人看到我受骗。估计可能就是五块钱拿回来的货,买的时候杀到90块就杀不下去了,但也没关系,回到台湾马上就有人出五千买,我都没卖,挣那几千有什么意思呢?”
直到现在。李立群都没有卖过他任何一把茶壶,只是随着生活日渐漂泊,不能让他随时把玩自己所爱之物,多多少少算件憾事。但是从收藏品里吸收到的东西是不会丢掉的,我们以前会糊里糊涂地拿一盆茶叶煮热了用来泡茶壶,结果发现那样养壶是急功近利而且投机取巧的,完全没有必要。不要忘了茶壶到底是用来喝茶的,要经常用,三五年后自然就漂亮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多年来文房用具的收藏经历也让李立群越发谦虚,他甚至打趣说,“没有玩儿到清朝以上的名家就不算收藏家,我只能算个散人。我觉得我收藏虽然懂得不多,但跟着收藏沉下来的机会倒是挺多的。我也很计较真假,否则就不是你玩儿它,而是它玩儿你了”。
其实,收藏的爱好不光在内在对他的表演事业有所助益,在演戏过程中也能让戏更为出彩。比如他在和李成儒合作《人生几度秋凉》的时候出演了一位不懂古玩的古玩商人,“编剧虽然写得很仔细,但并没有写到我知道的。我就可以把我知道的资讯加进去。我跟李成儒有一场戏,道具是个香炉,我就让他问我,‘这炉怎么样?’他就接过话,‘翻过来我看看……是假的,款都盖反了’。只是因为我们知道铜炉落款怎么落,盖反了说明赝品做工很差,我连差的都看不出来,更说明这个角色一点都不懂”。如此在演戏的细节上增光添彩,也算是收藏的一种偶得。
虽然说李立群并不认为自己远未达到收藏家的程度,但李立群在此之外另有一层感悟,“如果表演可以收藏的话,我是脑子里收藏表演的回忆最多,最专心。我脑子里的收藏人,有于适之,有英若诚老师的一点一滴……收藏人也是很厉害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可以替你做各种各样的事儿”。通过收藏,李立群也结识了很多“高人”,比如“去年在北京拍卖会上破紫砂壶拍卖纪录的那件东西就是我朋友送去的”,在浙江拍戏的时候,他还在古玩市场与某大学的教授一聊如故,至今保持着通信往来。“总在电视上说的那位,还真不是我心中的这个……”他竖着大拇指说,“跟王刚老师拍戏的时候,他老在那边打电话跟拍卖场联络,”叫到多少钱了?叫到两百万了?太好了……“我去他家看过他的东西,像家具和瓷器之类的。看完以后他就等着我说话,但我什么都说不出来啊,他就不是很过瘾”。
尽管现在拍卖纪录一再上升,李立群也没有为了钱而将自己的收藏拿去卖掉,一个“没时间”的说法显然说明他并没有这样的意愿。他仍旧活跃在舞台上,以及用电视剧将自己的档期排满。前不久,他又出演了果陀剧场的新舞台剧,出自于名剧本改编的《十七年之痒》,饰演一个想偷腥而不得的中年海鲜店老板,情节荒唐爆笑。可惜的是他没有档期在内地公演此剧,只能在他的新电视剧《密杀名单》和《洪武大案》里看到他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