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晓声:
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
“我们要给孩子创新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在2006年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著名作家梁晓声动情地说。
梁晓声回忆说,他做孩子的时候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过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不革命行吗?”“我想,安徒生写这篇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在传达同情,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机会。”梁晓声说,现在的孩子虽然不会再经历他小时候的遭遇,但是现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也很缺少,“他们的大脑已经被其他事情占用了”。
“假设我们的大脑可以分成10份的话”,梁晓声分析道,“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
孩子们的大脑主要被“有用”和“有意思”的东西分割了。“有用”的课本知识,主要应用的是孩子们大脑中的记忆功能,“有意思”的网络和娱乐信息,主要来自的是孩子的需要本能。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人在责怪孩子:他们竟然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用于非考试的内容。
“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梁晓声说。久而久之,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不少孩子身上拥有勤奋和懒惰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梁晓声说,很多孩子对待与考试有关的东西时非常勤奋,甚至能做到“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对考试以外的什么也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
“将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下一代与下一代的竞争”,因此,不能再让孩子的头脑中只有考试一件事,不能再让“应试教育”束缚孩子的大脑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樊未晨)
没有多媒体却要用新教材
边远地区学生听课靠想象
“多媒体教材把我们这些教语文教数学的老师,都生生逼成了美术老师。”在贵州省毕节市毕节四小教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刘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说。
“新教材非常好,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教材是多媒体的了,我们的教学设备还是老样子——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刘老师告诉记者。
刘老师所在的毕节四小是毕节市最好的小学之一。即便在这所学校,也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且只是在公开教学时才使用。
“每天的第一节课,我们都会提前20分钟进课堂,把这堂课涉及到的图画在黑板上。”教一年级的周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多媒体演示,又没有挂图,老师们只好自己在黑板上画。周老师已经年届不惑,教数学,今年送走六年级毕业生接手使用新教材的一年级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不得不重新学起了简笔画。
“如果我们不画出来,以此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的话,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这种丰富多彩的教材他们会东翻西翻,反而容易分散他们的精力。”周老师解释为什么做“把课本上的画搬上黑板”这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如果不是第一堂课的话,那就只能一边上课一边画,时间就不够用了。”记者注意到,采访当天,下午的最后一堂课,老师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下课后约十分钟才回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都在拖堂布置家庭作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学“豪华成本”不能再让学生埋单
近日,教育部表示,今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让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更趋合理。这当然是件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这次核定最终能否推动大学收费趋向合理,特别是“豪华成本”是否不再让学生埋单,人们心中还存在很大的担忧。
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高校人均学费已经从1989年的200元左右,上升到当前的5000元左右,有的专业甚至高达上万元。据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调查,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已高达44%,而国外这一比例通常在13%至15%之间。如此高昂的收费是按什么标准收取的,收取的学费干什么用了?却没见有人能说清楚。
目前,大学培养成本“超重”,直接导致学生学费负担过重。近几年,在不少地方,高校豪华办学之风愈演愈烈。有的圈地建大学城,有的建高尔夫球练习场,有的花费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建豪华校门,有的在风景名胜区建设豪华宾馆,盲目投资使高校负债累累。另外,不少高校机构臃肿、冗员泛滥,不少官员竞相购买豪华轿车,进行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学校的招待费、庆典费、应酬费居高不下,个别高校甚至连“洗脚费”都在成本中列支。如此名目繁多的不合理开支,在不少高校被纳入“培养成本”,部分地让学生和家长埋单,使大学学费水涨船高。
一位高校校长曾对记者说,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比着花钱,你的大楼“20年不落后”,我的“50年不落后”,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学校没有不敢花的钱。在教育资源垄断和监督缺失的背景下,不少高校成本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直接导致运行成本虚高。
制定高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让收费行之有据,是件好事,但前提是要先理清哪些是学校必须支付的运转成本,哪些是不必要的挥霍浪费行为,以使高校成本构成趋向合理。由学生来分担的教育成本,应该确保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同时,对高校运行成本必须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必须进行科学计算。惟有如此,才能以此次出台核定办法为契机,降低高校运行成本和收费水平,而不是以此作为涨价的借口。
(新华社记者:张晓晶据新华社电)
一些导师带的博士生之多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导师带的博士生,全脱产的和在职的再加上一个北京班的,一共有30多人,再加上他又是院长,忙得厉害,经常玩‘失踪’,我们要交流也只能在聚餐时交流,但三四个月才聚一次餐。”某高校新闻学院的一个博士说,他感觉导师离自己太远了,就像在放羊一般。
“1985年,我读博士时全校才招13人。现在,很多学校一个院的博士生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数,甚至还有些大学博士生招生数超过1000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说,现在一些院校博士生招生太多,有的导师带的博士生有十几二十个,“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刘海峰说,博士生带多了,培养环境就会出问题,尤其很难个别指导,对弟子们学业和生活的关心也很难顾得过来,特别是能够当上博士生导师的教授,往往社会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也比较多,在校时间少,以致博士生与导师之间数月见不上一面。
近年来,我国的在校博士生规模增长速度惊人。2005年一份数据表明,全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超过13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数为25142人,但2004年招生总规模已达到5.3万多人,短短几年已翻了一番。近年“两会”期间,有多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呼吁要警惕博士生招生盲目扩大规模的倾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考高考改革都将加速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7年工作要点,“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位列其中,制订《教育督导条例》、加快《考试法》和《学校法》起草进程同时被教育部列入今年工作要点。
据了解,加快推进学校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涉及中考和高考。教育部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中考改革,积极推行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同时,今年还将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重点放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做好首批高中课改实验省(区)的高考命题工作,推动高中课改与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办法,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试点。
教育部今年还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制订《教育督导条例》,加快《考试法》和《学校法》起草进程。研究制订推进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建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学业情况监测试点。
(来源:《人民日报》)
香港高校陆续公布
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
香港部分高校目前陆续公布今年内地本科生的招生计划。记者从港校获悉,香港大学招收250至300名本科生,香港中文大学招收250名本科生,香港科技大学招收150至160名本科生。据了解,港大已开始接受报名申请,港科大和港理工下月起也将接受报名。其中港科大还首开先河,将在下月举办内地招生开放日。
据了解,香港大学2007年将面向内地包括北京、上海、山东等20个省市招收优秀本科生,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其中书面申请截止到5月15日,网上报名到6月15日。在内地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的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将在内地招收250名本科生,并承诺提供100名全费奖学金。
香港科技大学将于2月24日举行“内地本科生招生开放日”。该校内地招生负责人表示,如果考生有意报考港科大,家庭条件又允许,父母可带孩子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设施与校园文化,另外还现场接受学生报名。
据悉,香港理工大学也将从2月1日开始接受网上报名,报名将于5月31日结束。
(来源:《北京晨报》)
大学招聘教师不能惟博是举
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高校相继宣布:今后想来学校当老师,必须是博士。
我想,如果鲁迅今天去这几所大学应聘,当然聘用不上,虽然你是世界大文豪,虽然你是文学家,但不是博士啊!如此机械招聘实在荒唐,大学招聘惟博是举之风应该刹住。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说,现在有的学校甚至连仪器管理员也要招博士,高校盲目追求高学历,会导致人才的浪费。我认为,这不仅是人才的浪费,而是大学教师队伍发展的畸形问题。“刚毕业的博士讲的都是理论,很枯燥。”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的一位学生说。河南大学新闻专业的一位学生说,他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老师。有的老师当过记者、编辑,讲课时经常举一些实际采访的经验,不仅实用,还很有趣。学生的发言已经告诉了我们大学教师队伍到底如何建设,应该放开眼界,引进人才,尤其是吸引那些在社会实践中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中来,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只要你成功了,只要你在社会某一个领域有自己的发现建树了,就有了做老师的能力基础。应该不拘一格招聘教师,招聘适合具体岗位的教师,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教师队伍才能成为最优秀的队伍,才能培养出最好的大学毕业生。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和我们现在对大学的机械评价有很大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说,其实,高校也挺无奈的。“现在本科院校每5年都要搞一次本科评估,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的比例都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学校评估通不过,招生计划就要受到影响,学校自然把学历作为挑选人才的第一道门槛。”可见,大学招聘教师惟博是举有学校自身的原因,更有管理部门的原因,我们的管理部门应该从真正有利于大学教育质量提高的角度出发,制定评价标准,否则,只能导致大学浮躁,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
(作者:殷建光)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新华网上海1月16日电(记者赵兰英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16日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纸杂志和电视写错;
“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十大差错出现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反复出现,堪称社会语文运用中的顽疾。”
另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宣布,其主办的“请给荧屏亮分”活动为时一年,16日在上海落幕。10万多名观众积极参与,找出2万多条差错。与图书、杂志、报纸相比,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电视是最差的,差错率最高。
这次被检查的有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广东卫视、黑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云南卫视、浙江卫视等12家电视台。
主办方将每家电视台一个月的节目,全部录像刻盘,对读者指认的差错,皆复看原节目,进行核实,随后聘请语文专家进行核定,最后选择主要的差错反馈给相关电视台。
10万多名观众通过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电话等方式参与了这项活动。经过专家审核,观众指认的2万多条差错,有3551条确认无疑。由此推算,12家电视台在一个月中出现的差错,每家近300条之多。
这些差错主要为语音差错、文字差错、词语差错、文史差错等等。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中,主持人将白居易诗“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拨”字,念成“拔”字,将“豆蔻年华”解释为“十三十四岁的少男少女”等等。不容忽视的是:电视剧及电视广告中的差错,占了荧屏差错的三分之二强。
新闻连接:
9月差错榜榜首《咬文嚼字》“咬”痛李咏
日前,《咬文嚼字》杂志提供了一份央视9月差错榜,其中著名主持人李咏的犯错率名列第一,尤其是他在自己主持的“幸运52”中读错过很多字。
记者日前向“幸运52”剧组了解了情况。工作人员表示,造成李咏出错的原因,一是李咏思维活跃、语速快,容易出一些语病;二是他主持的节目多,除了“幸运52”,还有“非常6+1”、“梦想中国”,平时也比较累。
《咬文嚼字》“揭示”:电视文字差错多
电视文字差错率,比任何媒介都要高。有“语林啄木鸟”之誉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在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揭示”:大量电视文字差错的存在,已经对社会语文生活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
“我们要给孩子创新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在2006年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著名作家梁晓声动情地说。
梁晓声回忆说,他做孩子的时候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过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不革命行吗?”“我想,安徒生写这篇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在传达同情,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机会。”梁晓声说,现在的孩子虽然不会再经历他小时候的遭遇,但是现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也很缺少,“他们的大脑已经被其他事情占用了”。
“假设我们的大脑可以分成10份的话”,梁晓声分析道,“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
孩子们的大脑主要被“有用”和“有意思”的东西分割了。“有用”的课本知识,主要应用的是孩子们大脑中的记忆功能,“有意思”的网络和娱乐信息,主要来自的是孩子的需要本能。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人在责怪孩子:他们竟然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用于非考试的内容。
“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梁晓声说。久而久之,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不少孩子身上拥有勤奋和懒惰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梁晓声说,很多孩子对待与考试有关的东西时非常勤奋,甚至能做到“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对考试以外的什么也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
“将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下一代与下一代的竞争”,因此,不能再让孩子的头脑中只有考试一件事,不能再让“应试教育”束缚孩子的大脑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樊未晨)
没有多媒体却要用新教材
边远地区学生听课靠想象
“多媒体教材把我们这些教语文教数学的老师,都生生逼成了美术老师。”在贵州省毕节市毕节四小教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刘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说。
“新教材非常好,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教材是多媒体的了,我们的教学设备还是老样子——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刘老师告诉记者。
刘老师所在的毕节四小是毕节市最好的小学之一。即便在这所学校,也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且只是在公开教学时才使用。
“每天的第一节课,我们都会提前20分钟进课堂,把这堂课涉及到的图画在黑板上。”教一年级的周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多媒体演示,又没有挂图,老师们只好自己在黑板上画。周老师已经年届不惑,教数学,今年送走六年级毕业生接手使用新教材的一年级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不得不重新学起了简笔画。
“如果我们不画出来,以此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的话,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这种丰富多彩的教材他们会东翻西翻,反而容易分散他们的精力。”周老师解释为什么做“把课本上的画搬上黑板”这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如果不是第一堂课的话,那就只能一边上课一边画,时间就不够用了。”记者注意到,采访当天,下午的最后一堂课,老师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下课后约十分钟才回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都在拖堂布置家庭作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学“豪华成本”不能再让学生埋单
近日,教育部表示,今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让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更趋合理。这当然是件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这次核定最终能否推动大学收费趋向合理,特别是“豪华成本”是否不再让学生埋单,人们心中还存在很大的担忧。
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高校人均学费已经从1989年的200元左右,上升到当前的5000元左右,有的专业甚至高达上万元。据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调查,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已高达44%,而国外这一比例通常在13%至15%之间。如此高昂的收费是按什么标准收取的,收取的学费干什么用了?却没见有人能说清楚。
目前,大学培养成本“超重”,直接导致学生学费负担过重。近几年,在不少地方,高校豪华办学之风愈演愈烈。有的圈地建大学城,有的建高尔夫球练习场,有的花费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建豪华校门,有的在风景名胜区建设豪华宾馆,盲目投资使高校负债累累。另外,不少高校机构臃肿、冗员泛滥,不少官员竞相购买豪华轿车,进行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学校的招待费、庆典费、应酬费居高不下,个别高校甚至连“洗脚费”都在成本中列支。如此名目繁多的不合理开支,在不少高校被纳入“培养成本”,部分地让学生和家长埋单,使大学学费水涨船高。
一位高校校长曾对记者说,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比着花钱,你的大楼“20年不落后”,我的“50年不落后”,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学校没有不敢花的钱。在教育资源垄断和监督缺失的背景下,不少高校成本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直接导致运行成本虚高。
制定高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让收费行之有据,是件好事,但前提是要先理清哪些是学校必须支付的运转成本,哪些是不必要的挥霍浪费行为,以使高校成本构成趋向合理。由学生来分担的教育成本,应该确保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同时,对高校运行成本必须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必须进行科学计算。惟有如此,才能以此次出台核定办法为契机,降低高校运行成本和收费水平,而不是以此作为涨价的借口。
(新华社记者:张晓晶据新华社电)
一些导师带的博士生之多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导师带的博士生,全脱产的和在职的再加上一个北京班的,一共有30多人,再加上他又是院长,忙得厉害,经常玩‘失踪’,我们要交流也只能在聚餐时交流,但三四个月才聚一次餐。”某高校新闻学院的一个博士说,他感觉导师离自己太远了,就像在放羊一般。
“1985年,我读博士时全校才招13人。现在,很多学校一个院的博士生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数,甚至还有些大学博士生招生数超过1000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说,现在一些院校博士生招生太多,有的导师带的博士生有十几二十个,“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刘海峰说,博士生带多了,培养环境就会出问题,尤其很难个别指导,对弟子们学业和生活的关心也很难顾得过来,特别是能够当上博士生导师的教授,往往社会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也比较多,在校时间少,以致博士生与导师之间数月见不上一面。
近年来,我国的在校博士生规模增长速度惊人。2005年一份数据表明,全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超过13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数为25142人,但2004年招生总规模已达到5.3万多人,短短几年已翻了一番。近年“两会”期间,有多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呼吁要警惕博士生招生盲目扩大规模的倾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考高考改革都将加速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7年工作要点,“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位列其中,制订《教育督导条例》、加快《考试法》和《学校法》起草进程同时被教育部列入今年工作要点。
据了解,加快推进学校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涉及中考和高考。教育部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中考改革,积极推行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同时,今年还将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重点放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做好首批高中课改实验省(区)的高考命题工作,推动高中课改与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办法,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试点。
教育部今年还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制订《教育督导条例》,加快《考试法》和《学校法》起草进程。研究制订推进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建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学业情况监测试点。
(来源:《人民日报》)
香港高校陆续公布
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
香港部分高校目前陆续公布今年内地本科生的招生计划。记者从港校获悉,香港大学招收250至300名本科生,香港中文大学招收250名本科生,香港科技大学招收150至160名本科生。据了解,港大已开始接受报名申请,港科大和港理工下月起也将接受报名。其中港科大还首开先河,将在下月举办内地招生开放日。
据了解,香港大学2007年将面向内地包括北京、上海、山东等20个省市招收优秀本科生,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其中书面申请截止到5月15日,网上报名到6月15日。在内地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的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将在内地招收250名本科生,并承诺提供100名全费奖学金。
香港科技大学将于2月24日举行“内地本科生招生开放日”。该校内地招生负责人表示,如果考生有意报考港科大,家庭条件又允许,父母可带孩子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设施与校园文化,另外还现场接受学生报名。
据悉,香港理工大学也将从2月1日开始接受网上报名,报名将于5月31日结束。
(来源:《北京晨报》)
大学招聘教师不能惟博是举
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高校相继宣布:今后想来学校当老师,必须是博士。
我想,如果鲁迅今天去这几所大学应聘,当然聘用不上,虽然你是世界大文豪,虽然你是文学家,但不是博士啊!如此机械招聘实在荒唐,大学招聘惟博是举之风应该刹住。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说,现在有的学校甚至连仪器管理员也要招博士,高校盲目追求高学历,会导致人才的浪费。我认为,这不仅是人才的浪费,而是大学教师队伍发展的畸形问题。“刚毕业的博士讲的都是理论,很枯燥。”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的一位学生说。河南大学新闻专业的一位学生说,他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老师。有的老师当过记者、编辑,讲课时经常举一些实际采访的经验,不仅实用,还很有趣。学生的发言已经告诉了我们大学教师队伍到底如何建设,应该放开眼界,引进人才,尤其是吸引那些在社会实践中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中来,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只要你成功了,只要你在社会某一个领域有自己的发现建树了,就有了做老师的能力基础。应该不拘一格招聘教师,招聘适合具体岗位的教师,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教师队伍才能成为最优秀的队伍,才能培养出最好的大学毕业生。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和我们现在对大学的机械评价有很大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说,其实,高校也挺无奈的。“现在本科院校每5年都要搞一次本科评估,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的比例都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学校评估通不过,招生计划就要受到影响,学校自然把学历作为挑选人才的第一道门槛。”可见,大学招聘教师惟博是举有学校自身的原因,更有管理部门的原因,我们的管理部门应该从真正有利于大学教育质量提高的角度出发,制定评价标准,否则,只能导致大学浮躁,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
(作者:殷建光)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新华网上海1月16日电(记者赵兰英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16日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纸杂志和电视写错;
“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十大差错出现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反复出现,堪称社会语文运用中的顽疾。”
另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宣布,其主办的“请给荧屏亮分”活动为时一年,16日在上海落幕。10万多名观众积极参与,找出2万多条差错。与图书、杂志、报纸相比,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电视是最差的,差错率最高。
这次被检查的有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广东卫视、黑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云南卫视、浙江卫视等12家电视台。
主办方将每家电视台一个月的节目,全部录像刻盘,对读者指认的差错,皆复看原节目,进行核实,随后聘请语文专家进行核定,最后选择主要的差错反馈给相关电视台。
10万多名观众通过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电话等方式参与了这项活动。经过专家审核,观众指认的2万多条差错,有3551条确认无疑。由此推算,12家电视台在一个月中出现的差错,每家近300条之多。
这些差错主要为语音差错、文字差错、词语差错、文史差错等等。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中,主持人将白居易诗“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拨”字,念成“拔”字,将“豆蔻年华”解释为“十三十四岁的少男少女”等等。不容忽视的是:电视剧及电视广告中的差错,占了荧屏差错的三分之二强。
新闻连接:
9月差错榜榜首《咬文嚼字》“咬”痛李咏
日前,《咬文嚼字》杂志提供了一份央视9月差错榜,其中著名主持人李咏的犯错率名列第一,尤其是他在自己主持的“幸运52”中读错过很多字。
记者日前向“幸运52”剧组了解了情况。工作人员表示,造成李咏出错的原因,一是李咏思维活跃、语速快,容易出一些语病;二是他主持的节目多,除了“幸运52”,还有“非常6+1”、“梦想中国”,平时也比较累。
《咬文嚼字》“揭示”:电视文字差错多
电视文字差错率,比任何媒介都要高。有“语林啄木鸟”之誉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在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揭示”:大量电视文字差错的存在,已经对社会语文生活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