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倡导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运用,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英语 教学模式 任务型 四位一体
  根据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农村初中生的学情状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探索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运用创造展示的平台,是初中英语教师应尽的义务。
  一、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盛行的一种由交际教学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又称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用所学语言做事,在做事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目前,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鼓励老师尽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我认为,从对教师的要求上看,这种模式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这种模式要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重视语言运用,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从对学生的要求看,它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交流和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上是我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二、引入竞争机制与抢答机制,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学习
  长期以来,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经教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或者是直接由老师指定谁回答问题,这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传统做法。它不仅在中学生守则中有明文规定,而且是人们衡量一个教学班教学秩序是否稳定的尺度。但是,随着英语教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推进,是否应该破一破这一章法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将竞争机制与抢答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有了极大的改观,一改过去上课死气沉沉的局面。竞赛一开始,学生就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抢答问题,进行密集快速活动,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每分钟的效率,形成教学高潮。情感既是外语教育的手段,又是外语教育的目的,在以抢答取代举手发言的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学生间的情感得以充分交流,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事物有新奇感,他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点高。一个人好奇心满足了,则英语知识和交际技巧的水平就提高了一步。
  中学生特别喜欢抢答、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极具成就感,以抢答取代举手发言无疑是符合这一心理特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以抢答取代了举手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控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时的焦虑感,激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意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
  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方法,也叫“4P”教学法,是包教授借鉴国外“3P”的外语教学理论,根据我国课堂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发展并创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法。包教授认为,英语教学的所有课型都可以用英语“4P”教学法进行,这里的“4P”是指: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
  第一个P是preparation。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做准备,对学生来讲是以软作业(soft homework)的形式做好课前准备。软作业的范围很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每节课我的课堂以“Everyday English,everyday show”开始,其中包括两个软作业:对话表演和复习短语、小知识点。对话选材以书后听力材料为主,6人一组,每天轮流一组;短语由不同的学生每天总结10个,到讲台做提问,同学们抢答,加分,在抢答过程中看到有不参与的同学,再随意叫起,进行必答,同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天长日久,养成习惯,每个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使不被叫道,也要把知识点默背很多遍。
  第二个P叫做presentation,就是授课,或叫呈现。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起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learning-centred,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一阶段主要不是学生之间的interaction,更多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英语课堂形式可以多样化,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设备,如音响、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但老师不要仅仅把自己扮演成设备操作员。
  第三个P叫做practice,就是操练,或者叫实践。和学生研讨完以后就要有一个语言实践过程,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感受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presentation的强化训练,方式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学生感受语境,培养语感,二人一组、三人一组乃至六人一组地对话,小组活动充分展示,这一阶段大概要占用课堂近一半左右的时间,以学生的亲自实践为主。
  第四个P是production,就是output,输出或者叫产出、使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阶段大部分内容可以放到课后,课堂上占用时间不要太多,这正好和下一个“4P”教学法中的第一个“P”循环衔接在一起。除了应用训练以外,也可以讲一些风俗文化、相关背景等有关语言使用的内容,这个环节可以进行英语表演、小组调查及写作,检查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改进,目的在于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交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侯倩.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2(08).
  [2]李志红.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徐碧江.初中英语“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朗读的好处与中学英语教学忽视朗读现状入手,阐述了忽视英语朗读的原因,剖析了忽视英语朗读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提高英语朗读能力的方法。朗读教学不应该忽视或略而不读的结论,它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朗读教学,尽量缩小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真正做到如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朗读教学 朗读技巧  古话说:“舌根生
摘 要: 本文从学生、目标、内容、练习、作业和辅导六个方面探讨分层导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论证该理论的核心环节“分层”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从而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关键词: 分层学习 小组合作 因材施教 导引自学  所谓分层导学,是由立人学校教改团队提出的理论,主要包括分层和引导两个部分。其中,分层就是指在实践上因材施
摘 要: 社会在进步,教学模式也要改革,要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采用一种让“学生主动、教师辅助”的方式,建立一个多维体(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去建构)的学习共同体,才可以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尝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新型的授课方式,从多维角度设计授课方式,在尊重学生差异的情况下构建高中英语翻转课堂多维体,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 翻转式 多维体  传统的英语
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记忆单词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单词拼记成为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美国学者Adams(1990)在《Phonics Instruction for the Nineties》里指出,出现在初级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语音和字母间的对应关系相当稳定,70%的单词在拼读中有规律可循,而phonics的核心是建立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
摘 要: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已习惯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后作业练的形式,缺乏主动学习、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随着内容的加深,由于课时和内容的限制,越发向英语的语法课堂转化,也因此而少了些许学习语言的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采取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激励机制 构建与监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
摘 要: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在“互联网 ”浪潮中,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漂泊而来的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洋为中用”,将这种模式有效地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呢?实践表明,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的“孪生兄弟”,让学生在课前“先睹为快”,课中“众说纷纭”,课后才会“锦上添花”。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初中英语  正如QQ掉线提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没网。互联网拉近了时空距离,将我们带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