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特里克兰德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如果我是思特里克兰德,究竟是谁在指引我不顾一切地去追寻?
  如果说是梦想,在他身上总有些违和。梦想是人主动创造并积极追寻的,它被人主导,高高地飘在头顶。可思特里克兰德更像是被一种力量吸引和控制,我以为,这种力量可以借用绝对精神的部分概念來解释。
  思特里克兰德对原始世界的追寻是“绝对精神”从灵魂、意识到精神的演化。他的原始世界是无法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述的,那里是伊甸园,是炼狱,是我们自己掩藏已久的肮脏又单纯的天性。“绝对精神”或许可以对这个原始世界有一个不完整的概括:它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大多数人表述的“思特里克兰德心中的原始世界”,我认为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它是永恒的客观存在,它不依附于任何人的内心。思特里克兰德的骨子里有最接近原始的力量,所以他在追寻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这个世界,而不是创造了这个世界。
  在灵魂阶段,这个世界的客体和思特里克兰德的主体关系是混沌的。在他说出“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得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被淹死”的时候,其实并不清楚是什么吸引着自己,但他又明确地感受到了客体的邪恶美艳的吸引并转化为主体难被世人接受的选择。
  到了意识阶段,意识从主客体分离,思特里克兰德逐渐认识了自己追求的世界,并且被这种力量恶魔附身般控制、撕裂。那个世界越是清晰,他所受的折磨越是痛苦。“一瞬间我好像还是看到一个受折磨的、炽热的灵魂正在追逐某种远非血肉之躯所能想象的伟大的东西。我瞥见的是对某种无法描述的事物的热烈追求。”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段对话:“‘他的眼睛已经瞎了呀。’———‘是的,他已经瞎了快一年了。’”这是最终的阶段———精神阶段———是灵魂和意识的统一、自我与对象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下,“他用一对失明的眼睛望着自己的作品,也许他看到的比他一生中看到的还要多”。“我想思特里克兰德一定把他理解的生活、把他的慧眼所看到的世界用图像表现了出来。我还想,他在创作这些巨画时也许终于寻找到心灵的宁静,缠绕着他内心的魔鬼最后被拔除了。他痛苦的一生似乎就是为这些壁画做准备的,在图画完成的时候,他那远离尘嚣的受折磨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安息。对于死,他毋宁说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因为他一生追求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看到这段话,我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幸福感,而这种感觉从未在我读其他作品时出现过。更让我感动的是,当他达到了精神的统一后,他不再是“既不知感恩,也毫无怜悯心肠”,他拥有了“人性”。他邀请布吕诺船长在自己的草席上过夜,他说他喜欢他的模特儿就在身边。当爱塔对他说“你是我的丈夫,我是你的妻子,我要永远跟着你”时,“有那么一瞬间,思特里克兰德坚硬的心好像变软了,泪水打湿了他的眼眶,一边一滴,缓缓地从脸颊上流下来”。不是说他的内心趋向了现代文明,而是因为他在塔希提所遇见的一切是他在自己家乡不敢奢望、追求的———这个地方赐予了他同情,他不需要为了维护原始精神世界,从而向外界流露出嘲讽和冷酷。
  绝对精神促使思特里克兰德去探求,促使他画作的产生,促使了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最终,一切又返回到它那里去。思特里克兰德授意爱塔把自己穷尽一生创造的世界毁于火中,“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创造多么美好。以后,在骄傲和轻蔑的心情中,他又把它毁掉了”。
  如果我是思特里克兰德,我也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其他文献
贾老板遇上了个“钉子户”。  三个月前,贾老板看中了一块地,想买下来盖个会馆。那块地上的居民都愿意搬走,可唯独一家死活不搬———宁老。  贾老板决定亲自去看看,他就不信,他这三寸不烂之舌还不能化宁老那颗硬石头为任他揉圆搓扁的面团!  刚进宁老家,只见院内一棵参天大树拔地而起,几乎遮住了整个院子,空中飘着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气。  “宁老……”脸上挂着笑,贾老板刚开口,宁老手中的花洒一歪,水就朝他滋了过
故事的开头也不过是这样:一个孩子,多病,不能疯玩;休学,没有伙伴,围绕她的只有书,于是就看书。就是这么顺理成章,这么平淡无奇。然而读书的滋味究竟如何,大概这才是故事的重点。  “大部头”是一个口语化的词,有点儿难定义。好在也不需要这么麻烦,《百年孤独》算是大部头,《日瓦戈医生》《复活》《悲惨世界》都是大部头。  读书,最困难的其实是开始。《悲惨世界》用60页的篇幅刻画米里哀主教,60页之后才开始描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各科目真题也逐渐出炉。在语文试题中,文本类阅读中均选择了名家之作,而且取材颇为多样:既有乡村的嬉笑怒骂,也有古城的诗意栖居;既能与海明威在欧洲越野滑雪,也可和沈从文共赏西南漆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阅读题里都“藏”着哪些好书吧。  1.全国卷I———海明威《越野滑雪》  提到海明威,大家通常想到的是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其实他的短篇小说同样成就
岁月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或欢喜、或惆怅的相遇,在这一刻,云也歇脚,风也留步,最后给我们留下一场云淡风轻的过往。高考在我眼里就意味着一场相遇。在一个火红火红的六月,在一瞬间孵化人生梦想的考场,在与一群不期而遇的青年才俊的博弈中,我们体味着这个世界上的一次不同凡响的相遇。  高考是一次别样的经历。我们其实是在与一个奋进中的自己相遇,可我们是否想过:高考之外,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条路等候着我们去走,还有很多的
海底一万米,“奋斗者”号来了  202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进行万米海试,并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奋斗者”号凝聚了中国深潜人的巨大智慧,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探测、开发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打开了我们通往地球深处的一扇未来之
在那些梦想和懵懂支撑起来的岁月里,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觉总是轻而易举地将原有的生活打乱。  初中生活打马而过,没有最初想象的那般慌乱,发现自己是个很敏感的孩子,眼泪多过笑容。喜欢听那些流淌着淡淡哀愁的音乐,就像为自己的生活谱曲;喜欢读那些看不懂的忧伤文字,在动情伤心处掉眼泪;喜欢踩在细碎的阳光里,仰头轻嗅风中飘来的丁香的香气。  中考结束。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也勉强踩着分数线进入了理想的高中。报到那
自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零度写作”方式后,小说家往往在情感上保持“守零”的姿态,不再将情感渗入故事。为了显示零度感觉,笔下的人物也往往带有思想代码的特征,有人性却无人情。这种小说固然能激发读者对存在等形而上问题的思索,但没有了情感的流动,故事难免干涩生硬,难以拨动读者的心弦,无法真正感动读者。其实,真正的“零度写作”不是不要情感,而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
人们认为,家和曙光代表归宿与光明。有了家,可无惧风雨;有了曙光,可盼得光芒万丈的日出,以及一个崭新的明天。正因为有希望,我们才如此真切地生活着,相信明天的力量,把未来描绘成广袤的天地。  然而,鲁镇是被希望遗弃的角落。  “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日出与黎明,并不带来生的希望与转机。光慢慢降临鲁镇,孩子却渐渐弱了呼吸。走投无路的困窘像影子一
无论是自由随笔,还是命题作文,学生最大的烦恼便是“没话说”,继而演变为“不想写”。这种尴尬的写作现状,症结在于“从抽象到抽象”的“空对空”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具象的感受和切实的共鸣。感受和共鸣往往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和鲜活的情境,这恰恰是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所欠缺的,而作为影像艺术的电影正好可以成为打通“奇经八脉”的一剂良药。  当然,会看电影并不等同于就会写作,如果仅仅将影视欣赏简化为“看一部电影写一篇
原文选段  二十四小时书店从不驱赶任何人,甚至拾荒者与流浪汉都可以于此睡得安稳或读得酣畅。不计较书本的销量,不在意通宵的电费,是因为书店的经营者明白:人无法孤立于世。人生不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唯有视彼此为同根生的亲人、共患难的同胞,珍惜这“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缘分,才能一起砥砺前行,迈向光明。正如余秋雨所言:“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清楚,这样的长途间,我们除了相互扶持,相互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