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全面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中职专业课教学创新必将聚焦"创新教育"这一热点,以时代为背景,实践为基础。结合创新理论探析“创新教育”更是一个创新的课题。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创新;创新教育
目前,中职课程改革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大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广泛共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是理念的一次革命,它使专业课教学焕发生机,促进了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然而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创新气息沁人心脾,我们不禁顿生紧迫感:创新已被提到民族生存的高度,民族生存靠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的创新使命。创新教育已刻不容缓,探析创新教育迫切性,可行性,研究其应用策略的号角已经吹响!
1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民族生存的要求
简单回顾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以颇具代表性的家电行业为例,家电品牌从无到有,从进口再到“made in China”,我们的民族品牌中无一不渗透着创新的元素,闪动着创新的光芒。我们的民族企业用创新和拼搏顺应了时代的召唤,新世纪产业工人创新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民族经济的腾飞,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民族跨越与我们中职创新教育成败息息相关。
2 中职创新教育是可行的,也势在必行
中职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虽然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教育存在误区,但已到可行、必行之时。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任务;创新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具备的;中职教育对象不具备创新教育条件等等。其实,据科学调查和研究早已发现,创新不分年龄、学历、行业、地位、层次,人人具有创新潜力,创新具有普遍性、普及性、随机性、永恒性。创新能力有大小之分,但完全可以通过创新素质的培养再提高,而营造创新的社会和教学环境是关键。从创新角度讲,天生我才必有用。2005年江苏省举办了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使得“创新”在职业学校正式拉开了序幕,谁说中职学生是“无用之辈”呢?事实证明,中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具有大量潜在的创新意识。我们应以未来和发展看问题,通过创新教育来帮助学生走出世俗的偏见,走出情感的误区,使职业教育教学焕发生机。
3 两大思维优势互补,突出创新思维培养,打造中职创新教育
⑴传统思维主要包括分类比较,推理判断,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它是人们最熟悉,最流行,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因为每一门课程,尤其是理工类的课程,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规则,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强,思考时都必须按照这套规则提供的思路思考下去,其分析之周密,推理之严谨,早已为大家所共识,这是其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经常感受到:传统思维会让我们的思维活动无意中进入一种思维定势,使我们对跳跃式内容的分析方法难以理解和接收,比如在《电工基础》、《电路分析》等课程内容时这一现象就比较明显,有时章节之间的内容跳跃较大,这就需要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思维没有严格的清规戒律,它提倡自由畅想,也不象逻辑思维那么按部就班,层次分明,完全可以不受顺序、层次、方向的约束,可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因此创新思维具有新、奇、快以及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善用两种思维的互补性,突出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创新教育服务。
⑵乘创新思维之舟,破教学创新之浪。
1)作为教师要积极专研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个性。在《电工基础》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强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继承性学习为主动探索、发现现象、总结规律的开拓性学习。
2)進行教学管理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要破除“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从思维辨别中感悟学习。允许学生采取逆向学习法,从质疑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从辩论中学习。
3)进行教学评价创新,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走出单一以分数评价的误区,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评价学生。更新传统的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学生学习质量好差的绝对静态评价标准,代之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课堂协作、学习行为表现、自主探索能力、成绩上升幅度等发展过程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相对动态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创新教育是一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品格塑造的过程,教师应从教科书思维、功利思维、管制思维、知识传授思维、线性思维、封闭思维中解脱出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创新型教学观,提高个人创新素养。要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灵活的创新思维,饱满的创新热情,较强的创新能力,丰富的创新实践,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专业能力的成长,又兼顾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跳跃式的提升。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创新;创新教育
目前,中职课程改革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大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广泛共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是理念的一次革命,它使专业课教学焕发生机,促进了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然而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创新气息沁人心脾,我们不禁顿生紧迫感:创新已被提到民族生存的高度,民族生存靠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的创新使命。创新教育已刻不容缓,探析创新教育迫切性,可行性,研究其应用策略的号角已经吹响!
1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民族生存的要求
简单回顾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以颇具代表性的家电行业为例,家电品牌从无到有,从进口再到“made in China”,我们的民族品牌中无一不渗透着创新的元素,闪动着创新的光芒。我们的民族企业用创新和拼搏顺应了时代的召唤,新世纪产业工人创新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民族经济的腾飞,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民族跨越与我们中职创新教育成败息息相关。
2 中职创新教育是可行的,也势在必行
中职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虽然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教育存在误区,但已到可行、必行之时。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任务;创新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具备的;中职教育对象不具备创新教育条件等等。其实,据科学调查和研究早已发现,创新不分年龄、学历、行业、地位、层次,人人具有创新潜力,创新具有普遍性、普及性、随机性、永恒性。创新能力有大小之分,但完全可以通过创新素质的培养再提高,而营造创新的社会和教学环境是关键。从创新角度讲,天生我才必有用。2005年江苏省举办了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使得“创新”在职业学校正式拉开了序幕,谁说中职学生是“无用之辈”呢?事实证明,中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具有大量潜在的创新意识。我们应以未来和发展看问题,通过创新教育来帮助学生走出世俗的偏见,走出情感的误区,使职业教育教学焕发生机。
3 两大思维优势互补,突出创新思维培养,打造中职创新教育
⑴传统思维主要包括分类比较,推理判断,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它是人们最熟悉,最流行,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因为每一门课程,尤其是理工类的课程,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规则,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强,思考时都必须按照这套规则提供的思路思考下去,其分析之周密,推理之严谨,早已为大家所共识,这是其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经常感受到:传统思维会让我们的思维活动无意中进入一种思维定势,使我们对跳跃式内容的分析方法难以理解和接收,比如在《电工基础》、《电路分析》等课程内容时这一现象就比较明显,有时章节之间的内容跳跃较大,这就需要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思维没有严格的清规戒律,它提倡自由畅想,也不象逻辑思维那么按部就班,层次分明,完全可以不受顺序、层次、方向的约束,可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因此创新思维具有新、奇、快以及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善用两种思维的互补性,突出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创新教育服务。
⑵乘创新思维之舟,破教学创新之浪。
1)作为教师要积极专研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个性。在《电工基础》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强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继承性学习为主动探索、发现现象、总结规律的开拓性学习。
2)進行教学管理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要破除“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从思维辨别中感悟学习。允许学生采取逆向学习法,从质疑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从辩论中学习。
3)进行教学评价创新,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走出单一以分数评价的误区,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评价学生。更新传统的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学生学习质量好差的绝对静态评价标准,代之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课堂协作、学习行为表现、自主探索能力、成绩上升幅度等发展过程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相对动态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创新教育是一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品格塑造的过程,教师应从教科书思维、功利思维、管制思维、知识传授思维、线性思维、封闭思维中解脱出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创新型教学观,提高个人创新素养。要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灵活的创新思维,饱满的创新热情,较强的创新能力,丰富的创新实践,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专业能力的成长,又兼顾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跳跃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