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雨洛阳桥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四大古桥中,洛阳桥恐怕是其中最独特的一座了。第一次听到洛阳桥的时候,人们都会以为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阳的桥。其实,这座桥不在洛阳,而是在与洛阳相隔千里之远的福建泉州。
  泉州的洛阳桥始建于宋代。在洛阳桥建成之前,当地的洛阳江口仅有一座万安渡口供两岸的百姓渡船过江,然而由于该地是洛阳江的入海口,风高浪急,往往“水阔五里,波涛滚滚”,因渡江而造成的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巨大的风浪经常导致沿岸的百姓连续数日无法渡江。到了庆历年间,泉州人李宠曾在洛阳江中建造了几个石墩,并架上木板作为浮桥,供人们过江,但是这座浮桥经常被风浪冲垮。
  皇祐五年(1053年),北宋名臣、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洛阳桥的工程。当桥开始修建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洛阳江海口的狂潮急水,传统的建基方式根本不适用于这一水利条件复杂的江海交汇处。造桥的工匠与蔡襄商讨之后,决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础”。通俗来说,就是桥墩两边都造成尖的,像一个船的两端,这样可以减少海浪和江水对桥基的冲击。
  桥梁修建好以后,如何加固它也是一个难题。蔡襄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通過仔细观察和思考,最终采用了“种蛎固基”的方法。通俗的说,就是在桥下大力养殖海蛎等水生物,因为海蛎会吸附在桥墩上,它们的分泌物和尸体可以将桥墩的石头牢牢地凝固在一起,这一方法使得洛阳桥在潮涨潮落中屹立不倒。
  然而,采用养殖海蛎作为加固桥墩的手段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竟然是“防盗”!洛阳桥下的海蛎自桥梁建成开始,就频频遭到盗挖。北宋元丰年间,就曾有官员上奏,请求朝廷下令将盗挖洛阳桥海蛎的人判处两年监禁。
  洛阳桥的修建历时将近7年,耗费1400万两白银。建成后的洛阳桥长约1200米,宽约5米,拥有桥墩46座,雄伟无比,这座跨江接海巍峨宏伟的大石桥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洛阳桥建成之后,不少文人墨客都曾作诗赞颂。比如两宋之交的理学家、曾当过朱熹老师的刘子翚就为洛阳桥作过诗,首联便说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这既写出了洛阳桥如虹的气势,又道明了洛阳桥为两岸百姓带来的福祉。
  洛阳桥之所以称为洛阳桥,原因就是它上跨洛阳江出海口。洛阳江的主干流发源于福建泉州的朴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湾。洛阳江之所以叫洛阳江,也有其渊源:相传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使得西晋京都洛阳的许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发现该河周边的风景和洛阳有些相似,该河遂得名洛阳江。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洛阳桥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了一层特殊的寓意。
  南宋时期,在隆兴北伐失败之后,主和派非议纷起,当时的名臣王十朋上疏指明恢复大业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最后,王十朋的主战思想不仅未被采纳,他本人也被外放。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被起用为泉州知州,在泉州期间,他写下了一首《洛阳桥》,诗中写道:“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中原相隔“万里”遥不可及,但是诗人在南方的泉州看到了一座“洛阳桥”,洛阳桥造福一方人民,固然让人欣喜,然而南宋朝廷的偏南一隅又让诗人悲戚无奈、黯然神伤。
  南宋后期,文坛领袖之一的刘克庄曾为洛阳桥写过诗:“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这是赞颂洛阳桥的雄伟,而另外一首看起来比较有趣味,诗中结尾写道:“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西京指的是宋代三京之一的西京洛阳,宋代以东京开封府(开封)、南京应天府(商丘)、西京河南府(洛阳)为三京,只不过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三京早已落入异族之手,诗人虽然表达了自己初见洛阳桥时的意外之感,也折射出了对南宋朝廷前途未卜的担忧与惆怅。
  洛阳桥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一座了,诗人余光中曾参观过洛阳桥。据说,他以83岁高龄耗时1个多小时、用了1060步走完洛阳桥。回去之后,老诗人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写出了《洛阳桥》这首诗歌: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一篇《洛阳桥》道尽了游子的心声,承载了游子的几多乡愁!
其他文献
在这个科技创新迭代一天比一天更快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忽视司空见惯的生活琐碎。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教授、生活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张剑却带领他的学生团队专门观察人们的生活琐碎,然后做出有意思的设计。  有一年冬天,张剑觉得自己长胖了,想称一下体重。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麻烦:要想称出自己的净重,就得脱光衣服,可天气实在太冷了。鉴于此,张剑设计了一款带有衣架的体重计。它的使用很简单:晚上睡觉时,你把衣服全脱
曾经探访过一家敬老院,里面住着几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几乎每位来访者都有兴趣跟他们打个照面。  耄耋老人眼花耳背,看不清字,也听不清话,跟他们交谈、沟通着实很费工夫,需要附在耳旁反复大声喊叫才行。老人很乐意讲述自己的沧桑经历,可是每当聊起陈年往事,他们往往都会提到自己结婚那年、儿子出生那年、女儿工作那年、孙子上学那年……老人用自己的方式编年纪事,外人听得一头雾水,唯有老人的家人心知肚明。  这是一个奇
我最喜欢列车时刻表了。对于一个不爱带太多东西,尤其不爱带书出门的人而言,它们是最好的伴侣:当你无聊的时候,时刻表是“谋杀”时间的利器,要搞懂它们真是太难了。  世界上一定专门有一个人负责设计时刻表的折叠方式。因为工作太无聊,为了彰显他也是动了脑筋的,所以时刻表总是被复杂地折叠成一个小方块。这些折叠得很妥当的时刻表在被打开一次之后,绝对难以恢复原状,哪怕你把大脑褶皱里最后一点儿智商翻出来,也只能勉强
“不能做决定?为什么不抛个硬币试试?”朋友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我看着她说:“抛硬币?你疯了吧?哪有这样草率做重要决定的?”  我当时正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越想越感觉心乱如麻,听到朋友的荒唐建议,顿觉不可思议。“为什么不试试?我这里有一个专门用来做决定的硬币。”说着,她拿出钱包,里面有一枚老旧的纯银一美元硬币。  “这是从我爷爷那儿传承下来的,当年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用这枚硬币做决定。”“你是说你爷爷
还记得94版《三国演义》那耳熟能详的片头曲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便是出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杨慎,“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这是明史对他的评价,恰如其分。揆诸明朝276年历史,杨慎确实不负第一才子之名,存诗2300多首,词曲、杂剧、弹词、金石、书画均有涉猎,天文、地理也是触类旁通。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问群臣“注张”是什么
2020年,乔恩与很多商家一样,店前冷落,生意惨淡,不得不在3月份彻底关门歇业。  这实在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珠宝堆在店里,店铺不能营业。乔恩想着如何摆脱困境,思来想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手卖掉珠宝店,低价处理库存的货物;要么趕快找到一种新的赚钱方式,把生意维持下去。  这时,一条新闻给乔恩注入了打破困境的灵感。那是一个名叫福里斯特·芬恩的富翁的故事,福里斯特为了掀起生意的波澜,曾在2010年
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有,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  白菜名“菘”,仿佛是古时称摘野豌豆苗为“采薇采薇”,初春早韭,秋末晚菘,依节顺令的中国人一向讲究不时不食。换了个称谓,大白菜身上也有了股扑面而来的风雅流转韵。  真是一转眼的工夫,就到了闻着炒栗子香,剥着橘子的天气了。北方街头的人们把手揣在衣服兜里,哈着白气在买烤地瓜,弥漫的地瓜香气,总是会让人感觉满心暖暖的欢喜。这个时候,在广袤的北方大地上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形:几个人一起走,半路碰到一只陌生的狗,这只狗看上去很凶,但它只朝着你们当中的某个人又叫又咬,对别人似乎视而不见。让你郁闷的是,有时候,一只狗特别喜欢咬的人就是你。最近,英国《流行病学和社区健康》期刊发表文章说,英国人实际被狗咬的次数,或许比官方统计的数字高三倍。  这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心理焦虑的人最容易成為狗的攻击目标。本次研究首席撰稿人、英国利物浦大学流
所谓路痴,就是方向感极差,认不出路,记不得路,迷路是常态。即使在一个地方待很久,还是不熟悉周围的路。地图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看起来难度极大,就像文科生的《荷马史诗》、理科生的三重积分一样,这给出行带来极大的麻烦。即便如此,作为路痴也还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可以感受到来自别人的關怀,也会有意外的发现。  路痴嘛,坐错车、下错站都是家常便饭。一次不小心坐过站,到了一个小区里面,我知道这个地方离我
在宋朝,从皇室贵族、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各类香方、香料、香器大行其道。在他们看来,香,是高雅情趣的载体,是诗意生活的灵魂。  更将花谱通香谱  自五代时期蔷薇水传入中国以后,花香与沉香结合的调香理念开始流行起来,在宋代被发展到了极致。  与南唐宫中的“花浸沉香”不同,宋人将“蒸花取液”“花液浸香”合二为一,把沉香与鲜花一起密封在容器中,放入蒸锅里缓蒸,这种制香的方法叫作“蒸沉”。凡是带有香味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