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SBAR交接班模式在心内科监护室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心内科监护室为样本,对2019年1月及既往护理传统交接班模式及相应的交接班效果进行回顾分析与整理。自2-4月份采用SBAR护理接班模式,同时进行交班效果分析整理。对比两种模式的交接项目掌握度及满意度。结果:与传统交接班模式相比,SBAR交接班模式施行后,医护人员对交接项目掌握程度提高,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升,前后比较,P<0.05。结论:SBAR交接班模式提高了心内科的医护工作质量。
关键词:SBAR交接班模式;心内科;交接班
交接班是护士的一项基本工作,护士给医生反映病人病情变化基本情况,是医生与护士进行沟通的桥梁,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医护工作质量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直接影响了整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水平,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和闪失都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手段,要达到全程优质服务,需要不断的提高责任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专科素质。然而,医院护士仍存在交接班信息不全面,交接内容不突出甚至出现交接信息遗漏等问题。为改变这些问题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交接班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SBAR交接班模式不失为最明智的选择,我国部分医院采用该模式后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SBAR沟通模式在美国的航空业与军队中最早应用,其是为了保证在情况紧急时进行的有效的、清晰的交流和沟通。其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沟通方法,近年来普遍应用于医患沟通之中[1]。即S现状,B背景,A评估,R建议,分别显示了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程序[2]。本研究通过探讨2019年4月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在心内科监护室应用探究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心内科医护人员31名,其年龄在20~45岁之间,包括10名心内科医生(包括1名心内主任1名心内副主任)和21名护士(1名护士长,10名护师,10名护士)。
1.2方法:对2019年1月份及以往护理传统交接班模式及相应的交接班效果进行回顾分析与整理。自2月份始-4月份采用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设计具有心内科特点的SBAR交接班模式。成立相应的培训小组,根据SBAR交接班模式(即S现状包括患者的诊断、主诉、病情变化,现存的护理问题、B背景包括病人的过敏史、相关既往史、治疗用药情况、护理措施、阳性体征、A评估包括对患者目前的资料作出专业的评估,生命体征,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疼痛评估,安全风险评估,心理评估,护理管道评估等等、R建议针对评估的内容,对交班后可能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给予建议,对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设计具有心内科特点的SBAR交接班表。
1.2.2 SBAR交接班模式的培训。培训小组利用设计的心内科SBAR交接班模式表对该科护士进行相应的培训,具体内容包括SBAR交接班表的基本含义、内容、优势、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可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等方式。
1.2.3 SBAR交接班模式的考核。根据心内科病人常见情况设计模拟病例,并通过模拟交班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加深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促进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另一方面进行模拟交班的实际考核,接受培训小组的考核,培训小组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法,通过培训小组考核后才可进行早会全科人员的模拟交班。
1.2.4 SBAR交接班模式的调查。对该科医护工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反映大家对新交班模式的看法,收集意见,加以改进。各医护人员相互监督,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1)护士对交接项目掌握程度;(2)医护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以及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交接项目掌握度 实验组医护对交接项目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患者及医护满意度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对心内科使用SBAR交接班模式有以下几种优势。
a)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在报告病情时使护士有了更加清楚的思路,当患者有异常情况时护士不仅仅报告异常情况还要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快速完整及时的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b)提高了医生同护士的默契程度,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SBAR交接班模式的实行使医护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清晰,提高了团队协作力和服务质量。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够将信息进行准确完整的传递,从而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c)SBAR交接班模式应用于心内科,使患者与医生、护士得到充分交流,在医生对患者病情及其变化情况有了明确了解的前提下,对患者病情进行推测、评估,并根据病情提出适当的诊治方案和建议,患者与医生之间得以充分沟通,互相理解,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经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综合研究与调查表明SBAR交接班模式在心内科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并产生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倪明珠.《住院患者重点交接单》交班模式在临床护理“三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1):3313-3315.
[2]林智靓,苏向晖,陈银雅.SBAR交班模式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9):183-185+200.
关键词:SBAR交接班模式;心内科;交接班
交接班是护士的一项基本工作,护士给医生反映病人病情变化基本情况,是医生与护士进行沟通的桥梁,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医护工作质量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直接影响了整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水平,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和闪失都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手段,要达到全程优质服务,需要不断的提高责任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专科素质。然而,医院护士仍存在交接班信息不全面,交接内容不突出甚至出现交接信息遗漏等问题。为改变这些问题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交接班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SBAR交接班模式不失为最明智的选择,我国部分医院采用该模式后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SBAR沟通模式在美国的航空业与军队中最早应用,其是为了保证在情况紧急时进行的有效的、清晰的交流和沟通。其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沟通方法,近年来普遍应用于医患沟通之中[1]。即S现状,B背景,A评估,R建议,分别显示了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程序[2]。本研究通过探讨2019年4月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在心内科监护室应用探究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心内科医护人员31名,其年龄在20~45岁之间,包括10名心内科医生(包括1名心内主任1名心内副主任)和21名护士(1名护士长,10名护师,10名护士)。
1.2方法:对2019年1月份及以往护理传统交接班模式及相应的交接班效果进行回顾分析与整理。自2月份始-4月份采用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设计具有心内科特点的SBAR交接班模式。成立相应的培训小组,根据SBAR交接班模式(即S现状包括患者的诊断、主诉、病情变化,现存的护理问题、B背景包括病人的过敏史、相关既往史、治疗用药情况、护理措施、阳性体征、A评估包括对患者目前的资料作出专业的评估,生命体征,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疼痛评估,安全风险评估,心理评估,护理管道评估等等、R建议针对评估的内容,对交班后可能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给予建议,对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设计具有心内科特点的SBAR交接班表。
1.2.2 SBAR交接班模式的培训。培训小组利用设计的心内科SBAR交接班模式表对该科护士进行相应的培训,具体内容包括SBAR交接班表的基本含义、内容、优势、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可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等方式。
1.2.3 SBAR交接班模式的考核。根据心内科病人常见情况设计模拟病例,并通过模拟交班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加深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促进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另一方面进行模拟交班的实际考核,接受培训小组的考核,培训小组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法,通过培训小组考核后才可进行早会全科人员的模拟交班。
1.2.4 SBAR交接班模式的调查。对该科医护工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反映大家对新交班模式的看法,收集意见,加以改进。各医护人员相互监督,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1)护士对交接项目掌握程度;(2)医护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以及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交接项目掌握度 实验组医护对交接项目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患者及医护满意度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对心内科使用SBAR交接班模式有以下几种优势。
a)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在报告病情时使护士有了更加清楚的思路,当患者有异常情况时护士不仅仅报告异常情况还要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快速完整及时的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b)提高了医生同护士的默契程度,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SBAR交接班模式的实行使医护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清晰,提高了团队协作力和服务质量。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够将信息进行准确完整的传递,从而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c)SBAR交接班模式应用于心内科,使患者与医生、护士得到充分交流,在医生对患者病情及其变化情况有了明确了解的前提下,对患者病情进行推测、评估,并根据病情提出适当的诊治方案和建议,患者与医生之间得以充分沟通,互相理解,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经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综合研究与调查表明SBAR交接班模式在心内科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并产生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倪明珠.《住院患者重点交接单》交班模式在临床护理“三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1):3313-3315.
[2]林智靓,苏向晖,陈银雅.SBAR交班模式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9):183-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