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以达到强化学生对生命深刻认知的目的。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很多中学生并不像教师和家长想象中那样,已经拥有适应环境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生物科目的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所以生物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使学生能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方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366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物学则是对自然和生命的解说,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范围极广,在中学阶段设置这门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但生物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并不在中考考试科目的范围之中,所以教学安排相对较少,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但就目前频频发生的威胁中学生生命安全的事件来看,很大一部分中学生仍旧缺乏生命教育,独生子女的家庭氛围以及趋向祥和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略显浅薄,他们并不像家长和教师想象中那样,已经拥有适应环境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针对初中生的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教学安排下最大可能强化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能够以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简单地研究和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生命的伟大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他们对于很多生物知识的了解仅限于文字或者图片,并没有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认识。但生物这门学科和数理化这样的理科类学科有所不同,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文字和图片并不能完全展示出其完整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情景教学,为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精选的资料,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出发来分析理解问题。
比如在进行《人的生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婴儿诞生的全过程,从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到母亲的十月怀胎,再到最后的分娩,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视频中可以添加一些外界条件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珍惜生命,并将孝敬父母落在实处。
2、渗透自然界生物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会发挥自身的优势
由于现在的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没有同龄的成员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建议,在学校时由于初中课程的繁重教师也很难及时关注学生的个人状态,他们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些自卑的情绪,逐渐影响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正确认知,使得他们做出一些他人难以理解的举动。但这样的情绪他们一般不会和其他人分享,家长和教师如果不留心观察也基本不会有所察觉,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让他们能够懂得扬长避短,不要陷入自卑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比如在进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物发挥自身优势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缺点和长度,认识到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窗户,使学生学会发挥自身的優势去弥补先天的不足,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3、设置具体可执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感知生命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能够十分便捷地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内容,但是他们很难从蕴含极大信息量的视频或者文字中直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而且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内容也同样需要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安排一些课下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知生命,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比如在进行《被子植物的一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按小组发放一些比较容易成活而且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种子,让学生在班里进行培养,这样他们在课下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浇水栽种的工作,也不会占用太多学习的时间,他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直接感知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针对中学生独有的性格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渗透生命教育,使他们能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中领略到生命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刘聪,孙刚,房岩,陈野夫,王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2020(23):138-139.
[2]汤立.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9-388.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方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366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物学则是对自然和生命的解说,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范围极广,在中学阶段设置这门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但生物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并不在中考考试科目的范围之中,所以教学安排相对较少,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但就目前频频发生的威胁中学生生命安全的事件来看,很大一部分中学生仍旧缺乏生命教育,独生子女的家庭氛围以及趋向祥和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略显浅薄,他们并不像家长和教师想象中那样,已经拥有适应环境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针对初中生的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教学安排下最大可能强化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能够以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简单地研究和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生命的伟大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他们对于很多生物知识的了解仅限于文字或者图片,并没有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认识。但生物这门学科和数理化这样的理科类学科有所不同,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文字和图片并不能完全展示出其完整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情景教学,为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精选的资料,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出发来分析理解问题。
比如在进行《人的生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婴儿诞生的全过程,从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到母亲的十月怀胎,再到最后的分娩,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视频中可以添加一些外界条件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珍惜生命,并将孝敬父母落在实处。
2、渗透自然界生物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会发挥自身的优势
由于现在的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没有同龄的成员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建议,在学校时由于初中课程的繁重教师也很难及时关注学生的个人状态,他们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些自卑的情绪,逐渐影响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正确认知,使得他们做出一些他人难以理解的举动。但这样的情绪他们一般不会和其他人分享,家长和教师如果不留心观察也基本不会有所察觉,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让他们能够懂得扬长避短,不要陷入自卑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比如在进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物发挥自身优势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缺点和长度,认识到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窗户,使学生学会发挥自身的優势去弥补先天的不足,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3、设置具体可执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感知生命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能够十分便捷地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内容,但是他们很难从蕴含极大信息量的视频或者文字中直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而且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内容也同样需要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安排一些课下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知生命,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比如在进行《被子植物的一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按小组发放一些比较容易成活而且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种子,让学生在班里进行培养,这样他们在课下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浇水栽种的工作,也不会占用太多学习的时间,他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直接感知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针对中学生独有的性格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渗透生命教育,使他们能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中领略到生命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刘聪,孙刚,房岩,陈野夫,王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2020(23):138-139.
[2]汤立.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