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高中化学教学效益最大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m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 如何才能促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把握新课程标准,明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功能定位,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明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功能定位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尤其对于现行教材解读不准,要进行有效教学,化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新课程标准充分注意到,高中学生群体中,升入大学就读化学或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对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不高,因此,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
  从内容上来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只是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打基础,因此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并且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
  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好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前提是首先要“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自觉的行动。在众多的文化科目学习当中,不能排除学生会偏重于某些学科的学习,当然学生所偏重的学科通常要学得比其他学科好。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结合高中化学自身的特点,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具体的途径可以是:
  1.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闻创设情境。
  2.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
  3.利用讲述化学史实创设情境。
  4.利用实物、图片、图表、模型以及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创设情景。
  三、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丰富学习内涵
  1.探究性学习活动
  化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强调以实验为主的多种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从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可依照教材设计探究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之处和递变规律,然后通过对照实验比较金属钠、钾分别于氧气、水反应的异同点,得出金属钾的活泼性强于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这样当学生遇到卤素等其他主族元素时,即可自行根据其结构预测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方案加以解决。
  不过,学生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达到有效学习。
  2.合作性学习活动
  合作性学习活动一般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部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在讲授《粗盐的提纯》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讨论粗盐的提纯(除去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参与命题(如单元复习题)、合作批阅习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
  3.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结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在新课程必修教材的习题中,并不缺乏有关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小课题,有调查类、收集、查阅资料类、实验探究类、家庭实验制作类等,利用这些课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开展有关调查、实验以及撰写小论文等研究性学习活动。
  总之,要实现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好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科学、激励、开放的总结,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教师英语教学以及现行英语教材的探讨,提出了艺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指出艺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应将英语教学与艺术专业知识相
【正】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贞观二年夏四月己卯条载:“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梁、陈之音多吴楚,周、齐之音多胡、夷,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声,作《唐雅乐》,凡八十四调、三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大学生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重任。主要从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分析了导致锅炉运行状况不佳的原因,概述了破碎筛分工艺流程,提出了破碎筛分系统的改造措施。
详细介绍了厌氧/缺氧/两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污泥系统调试方法、调试运行中控制的各项参数等,对本工程调试中遇到的经验教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摘 要】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要做到“听得懂、说得出”。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在应试答题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教学中的讨论、设置情景以及小组学习等方面论述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兴趣;学习策略  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性阶段,是为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夯实基础的时候,“听”、“说”、“读”、“写”各个方
【摘 要】电学实验在物理高考实验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课程下的物理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对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立足强化实验探究能力,是提高电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改进实验装置与设计实践等二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效果  从目前情况来看,就新课标而言,关于电学部分新教材与以前的老教材相比突出的特
【摘 要】环境污染长期困扰着人类,而且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不断的被破坏,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意识培养;探讨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目前,由于学生课外知识贫乏、缺乏生活经验,又不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致使学生听到“作文”就头疼,觉得无话可写,惧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都是些假话、空话。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呢?  一、体验生活,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