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资料看儒学对吐蕃的深刻影响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古藏文文献和莫高窟吐蕃时期的壁画,整理出儒学对吐蕃的思想观念层面、政治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上的影响和特点,分析了儒学传入吐蕃的途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认为它反映了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蒙元时期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中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加强其环保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中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注重情感培养,以发展人、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为首要任务,思想文化融汇于情感人格的培养之中,体现了一种浓厚的人文气息。语文人文性本质回归。成为人们的心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然而,目前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包办代替学生学习,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削弱了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在各类教学活动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堂课、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就在于具体教学实施前的系统设计。而教学设计的成败关
对于敦煌写卷《古文尚书孔氏传》以及唐代日人抄本 ,王国维、顾颉刚等认为源于汉代出现的孔府壁藏本。敦煌写本《尚书》中 ,保存秦火余经中商殷的国族称谓“越”、“有”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中小学生的知
高职院校应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依托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实习平台,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