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不良现象和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探求出了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方法
当代高中学生大多都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大都在老师、家长的强制下学习,使得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也造成了家长、学生、老师的烦恼。尤其对于数学学习,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高中数学学习的几个不良现象
1.1学生思想松懈。好些学生把初中那套搬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并没怎么用功,到了初三才努把力,很轻巧的就考上了高中,有些还是重点高中,所以他们认为高中学习也如此。这种想法是错误之极的,中考不是有很明显的选拔性,而高考的选拔性很强,到高三才努力学习就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不可能的。
1.2学习的依赖性太强。在高中学习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家长也不能辅导孩子了。而很多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上课前不预习,也不太了解老师要讲解的内容,忙于记笔记,而没有听出其中的道理。
1.3不重视基础。好多学生自我感觉很好,对难题感兴趣,做难题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不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知道怎么算就可以了",而不认真仔细的运算。
1.4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讲清楚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自以为听懂了,感觉这一节课的知识就是套公式,代结论,而没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很多问题沉积下来。
2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
2.1数学基础较差。良好的数学基础对进一步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有83%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基础当然重要。学数学如同盖楼房一样,强调扎扎实实的根基,特别是一步一个脚印。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或者一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失去信心,难以坚持下去,自然也就慢慢的失去兴趣了。
2.2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一部分学生只有在上数学课时或考试前去学习数学,很少利用课外时间去学数学,完成作业的情况较差,这也说明有少数学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去学习数学的,缺乏自身的主动性,典型的"要我学",而非"我要学"。
2.3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失去了求知的渴望,视学习为负担。
2.4缺乏自信心也是一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产生心理负担。有的学生抱怨课程多,作业量大,学习压力大。
3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了解兴趣的成因及特点
兴趣的指向性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兴趣具有情绪性,在许多心理学教材和工具书中给兴趣下定义时都指出兴趣带有情绪性。生活实践也表明,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处在愉快、满意、兴致淋漓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做没有兴趣的工作时总觉得在做苦差事。兴趣具有动力性,兴趣的动力作用可以概括为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未来活动做准备。兴趣具有衍生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在旧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事物之间往往相互联系,所以从旧有的兴趣中往往会产生出新的兴趣。
4探求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4.1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
4.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要让学生多交流,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4.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要听出重点和难点,不懂的要记录下来,而不是全盘记录,顾此失彼。及时的复习,反复看书和笔记,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将新旧知识进行比对,整理笔记,把上课没有听懂的彻底的弄明白,不要让问题沉积下来,对新知识要懂更要会。而不是忙于应付作业,没有好好消化知识,囫囵吞枣。独立完成作业,这是检验自己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只有独立的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疑难问题,自己屡犯的错误,准备一个改错本反复强化训练,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长期坚持,知识就会由生到熟。每隔一周或者两周做一个系统小结,参照笔记与资料、课本,尤其是针对自己已经犯过的问题,对知识做一个分析、综合、概括,解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4.5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受年龄的影响,学生容易急躁,贪多求快,希望一蹴而就。有了一点成绩便洋洋得意,遇到困难就一蹶不振。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
5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方法
当代高中学生大多都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大都在老师、家长的强制下学习,使得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也造成了家长、学生、老师的烦恼。尤其对于数学学习,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高中数学学习的几个不良现象
1.1学生思想松懈。好些学生把初中那套搬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并没怎么用功,到了初三才努把力,很轻巧的就考上了高中,有些还是重点高中,所以他们认为高中学习也如此。这种想法是错误之极的,中考不是有很明显的选拔性,而高考的选拔性很强,到高三才努力学习就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不可能的。
1.2学习的依赖性太强。在高中学习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家长也不能辅导孩子了。而很多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上课前不预习,也不太了解老师要讲解的内容,忙于记笔记,而没有听出其中的道理。
1.3不重视基础。好多学生自我感觉很好,对难题感兴趣,做难题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不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知道怎么算就可以了",而不认真仔细的运算。
1.4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讲清楚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自以为听懂了,感觉这一节课的知识就是套公式,代结论,而没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很多问题沉积下来。
2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
2.1数学基础较差。良好的数学基础对进一步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有83%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基础当然重要。学数学如同盖楼房一样,强调扎扎实实的根基,特别是一步一个脚印。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或者一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失去信心,难以坚持下去,自然也就慢慢的失去兴趣了。
2.2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一部分学生只有在上数学课时或考试前去学习数学,很少利用课外时间去学数学,完成作业的情况较差,这也说明有少数学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去学习数学的,缺乏自身的主动性,典型的"要我学",而非"我要学"。
2.3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失去了求知的渴望,视学习为负担。
2.4缺乏自信心也是一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产生心理负担。有的学生抱怨课程多,作业量大,学习压力大。
3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了解兴趣的成因及特点
兴趣的指向性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兴趣具有情绪性,在许多心理学教材和工具书中给兴趣下定义时都指出兴趣带有情绪性。生活实践也表明,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处在愉快、满意、兴致淋漓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做没有兴趣的工作时总觉得在做苦差事。兴趣具有动力性,兴趣的动力作用可以概括为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未来活动做准备。兴趣具有衍生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在旧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事物之间往往相互联系,所以从旧有的兴趣中往往会产生出新的兴趣。
4探求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4.1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
4.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要让学生多交流,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4.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要听出重点和难点,不懂的要记录下来,而不是全盘记录,顾此失彼。及时的复习,反复看书和笔记,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将新旧知识进行比对,整理笔记,把上课没有听懂的彻底的弄明白,不要让问题沉积下来,对新知识要懂更要会。而不是忙于应付作业,没有好好消化知识,囫囵吞枣。独立完成作业,这是检验自己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只有独立的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疑难问题,自己屡犯的错误,准备一个改错本反复强化训练,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长期坚持,知识就会由生到熟。每隔一周或者两周做一个系统小结,参照笔记与资料、课本,尤其是针对自己已经犯过的问题,对知识做一个分析、综合、概括,解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4.5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受年龄的影响,学生容易急躁,贪多求快,希望一蹴而就。有了一点成绩便洋洋得意,遇到困难就一蹶不振。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
5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