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地区、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并讲述了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要对学生做最基本的了解,要调查一下他们的认识情况。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认识到许多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之。
【关键词】信息技术;存在问题;差异
不论是来自城镇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玩电脑,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城镇的学生要明显地优于农村的学生。我在上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要对学生做最基本的了解,要调查一下他们的认识情况。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认识到许多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之。
一、地区差异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地区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各省(市)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同一个城区相邻的各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差距。普通高中招录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各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教学要求不同(2001年新学年前,信息技术课为选修课)。部分学生接受过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部分学生甚至从未摸过计算机。初中学段的新生存在同样的情况,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情况不同。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自学成才的占大数,接受过全日制本科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或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在全国只占3%,而且这些数据在城乡之间差别极大。这些调查数据说明:我国当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极不成熟,很不稳定,绝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专业转过的教师就教不好,年轻的教师就教不好。从另一方面说,正因为我们是其他专业的,所以我们更注重自身的学习的提高,正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更具创造力和生命力。
二、学生差异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小学、初中、高中各起始年级的教学中,该现象仍然存在。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班级教学。
1.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原因
造成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其次,学生个人是否对计算机有兴趣,是学生信息技能差异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
2、学生的技能差异。
首先,先基础,后应用。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每个章节的初始教学。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学到的技能去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讲“发电子邮件”时,任务是发送邮件,而邮件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汉字输入速度慢的学生内容可短些。其结果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全体学生信息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其次,促进学生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和谐发展。学生完成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开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还会碰到没有学到的知识,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属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则要单独辅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用Word制作电子版报”,学生需具有一定的Word软件操作技能外,对版式设计、美化需要美术基础,组织版报素材,还需要语文知识,需要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综合等技能,这些都属于智力技能范畴。
再次,合作学习。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好,一堂课的内容很快就能完成,有些学生一节课都不能完成!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要多增强所谓“后进生”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辅导学习,做得快的学生帮助慢的学生!
最后,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必安排得太满,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活动”时间。学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上网阅读网站上的新闻,欣赏校园网服务器上存贮的电影、动画片,甚至可以玩一些健康的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寓教于乐,那些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在玩与学中学习知识会更轻松。
三、教师的作用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表里如一,与学生平等相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应该持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真诚的面对学生。不偏爱“好”学生,也不对“差”学生存偏见,真正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于“问题”学生,教师更是要理解他,分析他,帮助他,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他,抛弃他。使他们深切的认识到教师的接收和理解,从而产生切身的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使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个性得以顺利的形成,并为学习的发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2)、进行适时适量的点拨。
教师适时的就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和小结,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VB程序设计部分,学生们每完成一个任务,教师都应该就任务中出现的新控件和新运用的程序结构进行解释和总结,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以升华。类似,在数据库部分,学生在尝试了某一类功能(如:查找)的操作后,教师也应该就这一类功能予以小结。有些问题通过讲解,能够使学生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技术教师来说有一点是非常乐观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我们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兴趣盎然地接触我们这门科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他们的兴趣,甚至转移他们的兴趣,这种转移是让他们从开始的游戏兴趣转到探索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了。学生有兴趣探索学习了,我们教师也更应该自我鞭策,加强学习,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的挑战!
作者简介:刘海丽(1977.12--),女,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存在问题;差异
不论是来自城镇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玩电脑,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城镇的学生要明显地优于农村的学生。我在上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要对学生做最基本的了解,要调查一下他们的认识情况。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认识到许多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之。
一、地区差异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地区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各省(市)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同一个城区相邻的各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差距。普通高中招录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各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教学要求不同(2001年新学年前,信息技术课为选修课)。部分学生接受过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部分学生甚至从未摸过计算机。初中学段的新生存在同样的情况,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情况不同。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自学成才的占大数,接受过全日制本科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或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在全国只占3%,而且这些数据在城乡之间差别极大。这些调查数据说明:我国当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极不成熟,很不稳定,绝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专业转过的教师就教不好,年轻的教师就教不好。从另一方面说,正因为我们是其他专业的,所以我们更注重自身的学习的提高,正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更具创造力和生命力。
二、学生差异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小学、初中、高中各起始年级的教学中,该现象仍然存在。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班级教学。
1.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原因
造成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其次,学生个人是否对计算机有兴趣,是学生信息技能差异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
2、学生的技能差异。
首先,先基础,后应用。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每个章节的初始教学。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学到的技能去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讲“发电子邮件”时,任务是发送邮件,而邮件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汉字输入速度慢的学生内容可短些。其结果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全体学生信息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其次,促进学生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和谐发展。学生完成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开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还会碰到没有学到的知识,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属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则要单独辅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用Word制作电子版报”,学生需具有一定的Word软件操作技能外,对版式设计、美化需要美术基础,组织版报素材,还需要语文知识,需要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综合等技能,这些都属于智力技能范畴。
再次,合作学习。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好,一堂课的内容很快就能完成,有些学生一节课都不能完成!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要多增强所谓“后进生”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辅导学习,做得快的学生帮助慢的学生!
最后,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必安排得太满,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活动”时间。学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上网阅读网站上的新闻,欣赏校园网服务器上存贮的电影、动画片,甚至可以玩一些健康的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寓教于乐,那些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在玩与学中学习知识会更轻松。
三、教师的作用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表里如一,与学生平等相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应该持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真诚的面对学生。不偏爱“好”学生,也不对“差”学生存偏见,真正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于“问题”学生,教师更是要理解他,分析他,帮助他,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他,抛弃他。使他们深切的认识到教师的接收和理解,从而产生切身的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使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个性得以顺利的形成,并为学习的发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2)、进行适时适量的点拨。
教师适时的就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和小结,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VB程序设计部分,学生们每完成一个任务,教师都应该就任务中出现的新控件和新运用的程序结构进行解释和总结,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以升华。类似,在数据库部分,学生在尝试了某一类功能(如:查找)的操作后,教师也应该就这一类功能予以小结。有些问题通过讲解,能够使学生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技术教师来说有一点是非常乐观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我们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兴趣盎然地接触我们这门科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他们的兴趣,甚至转移他们的兴趣,这种转移是让他们从开始的游戏兴趣转到探索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了。学生有兴趣探索学习了,我们教师也更应该自我鞭策,加强学习,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的挑战!
作者简介:刘海丽(1977.12--),女,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