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于2005年升格成立,是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等专科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湖南省首届文明标兵校园、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院校、湖南省师范类本科生联合培养院校和湖南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在升格初期,办学基础薄弱,没有行业背景、没有办学特色、没有品牌效应,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导致培养规模做不大、就业质量上不去、社会影响出不来。在此背景下,学院经过反复调研,深入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趋势,确立了“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实现了专业设置由分散到集中、办学基础由薄弱到厚实、办学特色由模糊到凸显的转变。
A强化顶层设计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弯道超车战略。一方面,在短时内实现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赶超湖南第一方阵高职院校的困难较大;另一方面,湖南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企业一线产业工人严重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极度匮乏。面对这样的形势,必须实施弯道超车战略,即:聚焦汽车产业、创新办学思路,打造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特色品牌战略。十几年来,学院撤销了文秘等8个与汽车产业无关的专业,构建了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汽车营销与服务三个汽车特色专业群,所辖专业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院的75%和70.4%。
人才引领战略。弯道超车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领军人才作为有力支撑。最近几年,学院先后引进了朱军等一批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名师,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引进技术骨干来校任教,聘请企业现场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初步建设了一支名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B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校企协同合作
“上移”做强传统汽车类专业。学院与传统汽车相关的专业有20多年办学历史,这类专业建设策略主要是“上移”。一方面,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培养高端汽车制造、检修和服务人才。另一方面,先后与通用、保时捷、宝马、福特、大众、沃尔沃、广本、特斯拉等8大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深度合作,实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
“横联”做优新能源汽车类专业。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实力不强,必须借船出海,即“横联”。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与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电动大巴维修技术人才订单培养;与国内电动汽车企业三巨头之一——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院内共建了2000平方米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维修人才订单培养,与此同时,研发了4个新产品,取得了18个专利,为合作新能源汽车企业输送了430多名高素质毕业生。
“下辐射”做实智能汽车类专业。近三年,学院着眼“服务中国制造2025”,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一站两所三中心”,即:在株洲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学院建立湖南省首个高職学院院士工作站;与湖南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所”、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研究所”;与北京智尊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湖南智能驾驶实验中心”、与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共建“中南地区技术服务中心”、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立方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中心”,将“一站两所三中心”的成果通过中心开展功能实测,进而转化为商品实现市场化。
C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大国“汽车工匠”
把精湛技艺留在学生手上。一是完善技能标准。在品牌汽车校企合作项目班全面推行宝马IBT中级技师认证、保时捷铜级技师认证等不同品牌、不同等级的17种技术认证,由合作企业选派校外培训师进行认证考核。二是改革技能训练方式。2014年以来,学院在18家企业建立了24个教学工厂,合作企业在校内建设了1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此为依托,积极推进以现代学徒制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三是强化技能教学队伍。积极推动校企互设名师(大师)工作室,在北汽株洲分公司设立了
尹万建等领衔的3个名师工作室,在学院设立了朱军等领衔的7个大师工作室。
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过程。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探索专业教育与创业孵化一体化模式,按要求开足开好创新创业课程的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几年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18项、国家专利30项;联合企业共建创客基地,每年定期参加全国巴哈大赛、本田节能竞技大赛,与本科院校、汽车科研院所同场竞技,并取得全国排名第19,名列国内高职院校第一名。
D搭建服务平台提供高效智力支持
主动培训制造强国队伍。将培训工
作提质作为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由“一般岗位向高端岗位,传统技术向前沿技术,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三个转变。与特斯拉共建了全国唯一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员工培训中心;学院宝马团队教师全部获得了宝马培训师的认证。2009年以来,凭借着学院有针对、有特色的学员培训模式,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每年有计划地将新招聘的员工、已在岗的员工派送到学院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近年来,学院共培训企业高端岗位人才3万多人次、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人才2万多人次。
主动参与产业技术革命。全院平均每年立项关于汽车方面的省部级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的论文300余篇、授权的国家专利100余项、横向社会服务进账额500余万元。学院的《民国时期中国汽车制造总厂(株洲)发展史研究》课题,通过大量的资料论证以及调研,得出了位于湖南株洲的中国汽车制造总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台中外合资的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萌芽阶段的一次有益尝试与探索的结论,为完善湖南省乃至中国的汽车发展历程贡献力量。
主动弘扬汽车文化。建有国内最大的以汽车为主题的校内汽车科普文化馆,面向职教学生、青少年群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与虚拟体验服务。除举办汽车文化节等在校活动外,学院每年坚持开展校外汽车文化普及活动、送汽车知识“三下乡”等活动,深受好评。今年全校2020届毕业生共有3197人,截止到目前,已就业上岗的毕业生达2661人,就业率达83.23%,在全省和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在湖南省内就业人数为1787人,本省就业占比为67.15%,为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总目标,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改革二十条,按照《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深入推进“双高建设”,进一步推动学院从对接、服务汽车产业到提升、引领汽车产业跨越,为打造湖南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技能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A强化顶层设计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弯道超车战略。一方面,在短时内实现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赶超湖南第一方阵高职院校的困难较大;另一方面,湖南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企业一线产业工人严重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极度匮乏。面对这样的形势,必须实施弯道超车战略,即:聚焦汽车产业、创新办学思路,打造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特色品牌战略。十几年来,学院撤销了文秘等8个与汽车产业无关的专业,构建了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汽车营销与服务三个汽车特色专业群,所辖专业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院的75%和70.4%。
人才引领战略。弯道超车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领军人才作为有力支撑。最近几年,学院先后引进了朱军等一批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名师,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引进技术骨干来校任教,聘请企业现场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初步建设了一支名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B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校企协同合作
“上移”做强传统汽车类专业。学院与传统汽车相关的专业有20多年办学历史,这类专业建设策略主要是“上移”。一方面,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培养高端汽车制造、检修和服务人才。另一方面,先后与通用、保时捷、宝马、福特、大众、沃尔沃、广本、特斯拉等8大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深度合作,实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
“横联”做优新能源汽车类专业。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实力不强,必须借船出海,即“横联”。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与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电动大巴维修技术人才订单培养;与国内电动汽车企业三巨头之一——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院内共建了2000平方米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维修人才订单培养,与此同时,研发了4个新产品,取得了18个专利,为合作新能源汽车企业输送了430多名高素质毕业生。
“下辐射”做实智能汽车类专业。近三年,学院着眼“服务中国制造2025”,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一站两所三中心”,即:在株洲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学院建立湖南省首个高職学院院士工作站;与湖南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所”、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研究所”;与北京智尊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湖南智能驾驶实验中心”、与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共建“中南地区技术服务中心”、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立方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中心”,将“一站两所三中心”的成果通过中心开展功能实测,进而转化为商品实现市场化。
C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大国“汽车工匠”
把精湛技艺留在学生手上。一是完善技能标准。在品牌汽车校企合作项目班全面推行宝马IBT中级技师认证、保时捷铜级技师认证等不同品牌、不同等级的17种技术认证,由合作企业选派校外培训师进行认证考核。二是改革技能训练方式。2014年以来,学院在18家企业建立了24个教学工厂,合作企业在校内建设了1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此为依托,积极推进以现代学徒制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三是强化技能教学队伍。积极推动校企互设名师(大师)工作室,在北汽株洲分公司设立了
尹万建等领衔的3个名师工作室,在学院设立了朱军等领衔的7个大师工作室。
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过程。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探索专业教育与创业孵化一体化模式,按要求开足开好创新创业课程的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几年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18项、国家专利30项;联合企业共建创客基地,每年定期参加全国巴哈大赛、本田节能竞技大赛,与本科院校、汽车科研院所同场竞技,并取得全国排名第19,名列国内高职院校第一名。
D搭建服务平台提供高效智力支持
主动培训制造强国队伍。将培训工
作提质作为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由“一般岗位向高端岗位,传统技术向前沿技术,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三个转变。与特斯拉共建了全国唯一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员工培训中心;学院宝马团队教师全部获得了宝马培训师的认证。2009年以来,凭借着学院有针对、有特色的学员培训模式,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每年有计划地将新招聘的员工、已在岗的员工派送到学院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近年来,学院共培训企业高端岗位人才3万多人次、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人才2万多人次。
主动参与产业技术革命。全院平均每年立项关于汽车方面的省部级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的论文300余篇、授权的国家专利100余项、横向社会服务进账额500余万元。学院的《民国时期中国汽车制造总厂(株洲)发展史研究》课题,通过大量的资料论证以及调研,得出了位于湖南株洲的中国汽车制造总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台中外合资的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萌芽阶段的一次有益尝试与探索的结论,为完善湖南省乃至中国的汽车发展历程贡献力量。
主动弘扬汽车文化。建有国内最大的以汽车为主题的校内汽车科普文化馆,面向职教学生、青少年群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与虚拟体验服务。除举办汽车文化节等在校活动外,学院每年坚持开展校外汽车文化普及活动、送汽车知识“三下乡”等活动,深受好评。今年全校2020届毕业生共有3197人,截止到目前,已就业上岗的毕业生达2661人,就业率达83.23%,在全省和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在湖南省内就业人数为1787人,本省就业占比为67.15%,为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总目标,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改革二十条,按照《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深入推进“双高建设”,进一步推动学院从对接、服务汽车产业到提升、引领汽车产业跨越,为打造湖南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技能强省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