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如何教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如今培养孩子是一个家庭头等大事的社会氛围下尤其能引发人们的深入探讨。古人一贯强调“严师出高徒”,可如今这样做也未必就一定能育出人才,甚至适得其反;今人更推崇“赏识教育”,可往往也收效甚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与宽松,批评与表扬,作为执行者的教师们该何去何从呢?
对于一个人成长而言,批评与表扬都是必须的。批评能让学生知晓自己的缺点所在,而表扬能让学生知晓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此这般,学生就能更了解自己的特点,然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求得更好的发展。有这样一位男学生,笔者在语文课上发现其音质极其浑厚富有磁性,可是普通话发音不佳,表达能力也有限,且文化课成绩不突出。如果仅仅靠文化课高考,很难进入令人满意的高校。针对这些情况,笔者作为这位学生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一方面积极赞赏该生的天赋,多次在课堂内外创造机会让其展示才能,令其自信满满,这是所谓的“宽”;而另一方面为其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严格地纠正其发音缺陷,积极训练其演讲能力,这则是所谓的“严”。最终这个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让老师很是欣慰。
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个性十足,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过“严”往往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进而导致不配合教学。曾有位同仁,是位披星戴月,潜心教学,一心为学生的教师楷模。可是他对学生不苟言笑,极其严厉,所以学生很是不喜欢他,不仅不配合教学,甚至屡屡起冲突,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质量,让人深感遗憾。而另一方面如果过“宽”,又容易造成他们心浮气盛,得意忘形,继而在学习上不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人天生是有惰性的,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具有高度学习自觉性的学生毕竟很少。如果老师对学生一味“宽”爱有加,那么很有可能就造成上述的后果。笔者在大学刚毕业时,就曾一味想和学生拉近距离,打成一片,而对他们学习管理不到位,最后一度让班级的语文学习落在年级下游。
学习过程必然是漫长而艰苦的,学生容易马虎松懈;高考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成绩容易被人超越。要想在这场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严”是极其有必要的,因为不严,就不足以把知识学得全面扎实而灵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严”为主,以“宽”为辅。可是,“过”严又会带来很多负效应啊,这该如何是好呢?
笔者认为“严”不是古板苛刻,不是不苟言笑,不是吹毛求疵,不是不近人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过于严厉只能让学生疏远甚至忤逆。“严”应当是深藏在心中的指挥棒,是标准,是方向,“严”一样可以如春风暖阳般,“严师”一样可以有灿烂的笑容。在当前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在新世纪的年轻学生面前,“宽”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法,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心态,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轻松地掌握文化知识。笔者目前正在教授《赤壁赋》,有些老师画一些重点语句让学生背诵,而这一课我心中的要求是全文正确默写,这就是“严”。因为我觉得这样一个千古名篇,无论从考试角度还是语文素养角度都有背诵默写的价值。可该文篇幅较长,难字较多,默写落实较难。为此我做了种种安排,首先在上前一个单元散文时,我已经布置学生每个早读诵读,等到正式上该文前,学生都已经读得很熟练,甚至能不断断续续地背诵了。在正式上这篇美文时,每学一段,就请学生当堂背诵,每组派个代表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有前面的朗读作基础,再加上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们背得都挺好。背好之后布置学生先自己默写,自我检测,然后大家一起在课堂上默写,默写的最好的进行传阅并展览。学生们都兴致盎然,圆满完成了任务。极个别未能及时完成的,我告知他们,可以选择罚抄,也可以选择两天内在我这重新默写,学生们知道这是老师在给他们补救的机会,也都很快完成了默写。至此全班每位同学都能熟练地默写《赤壁赋》了。在此次教学活动中,为了帮学生完成一个较艰巨的学习任务,笔者刻意拉长了任务完成时间,还采用了多种手段辅助学生学习,给了学生更“宽”松的时间,更“宽”松的氛围,最终笔者的心中那个必须得达到教学目标圆满完成了。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严”不应是秋风扫落叶那么冷酷,“宽”不应是洪水冲击堤坝那么泛滥。它们都应该是落红,默默地变成春泥,执着地呵护着花蕾成长!
对于一个人成长而言,批评与表扬都是必须的。批评能让学生知晓自己的缺点所在,而表扬能让学生知晓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此这般,学生就能更了解自己的特点,然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求得更好的发展。有这样一位男学生,笔者在语文课上发现其音质极其浑厚富有磁性,可是普通话发音不佳,表达能力也有限,且文化课成绩不突出。如果仅仅靠文化课高考,很难进入令人满意的高校。针对这些情况,笔者作为这位学生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一方面积极赞赏该生的天赋,多次在课堂内外创造机会让其展示才能,令其自信满满,这是所谓的“宽”;而另一方面为其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严格地纠正其发音缺陷,积极训练其演讲能力,这则是所谓的“严”。最终这个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让老师很是欣慰。
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个性十足,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过“严”往往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进而导致不配合教学。曾有位同仁,是位披星戴月,潜心教学,一心为学生的教师楷模。可是他对学生不苟言笑,极其严厉,所以学生很是不喜欢他,不仅不配合教学,甚至屡屡起冲突,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质量,让人深感遗憾。而另一方面如果过“宽”,又容易造成他们心浮气盛,得意忘形,继而在学习上不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人天生是有惰性的,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具有高度学习自觉性的学生毕竟很少。如果老师对学生一味“宽”爱有加,那么很有可能就造成上述的后果。笔者在大学刚毕业时,就曾一味想和学生拉近距离,打成一片,而对他们学习管理不到位,最后一度让班级的语文学习落在年级下游。
学习过程必然是漫长而艰苦的,学生容易马虎松懈;高考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成绩容易被人超越。要想在这场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严”是极其有必要的,因为不严,就不足以把知识学得全面扎实而灵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严”为主,以“宽”为辅。可是,“过”严又会带来很多负效应啊,这该如何是好呢?
笔者认为“严”不是古板苛刻,不是不苟言笑,不是吹毛求疵,不是不近人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过于严厉只能让学生疏远甚至忤逆。“严”应当是深藏在心中的指挥棒,是标准,是方向,“严”一样可以如春风暖阳般,“严师”一样可以有灿烂的笑容。在当前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在新世纪的年轻学生面前,“宽”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法,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心态,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轻松地掌握文化知识。笔者目前正在教授《赤壁赋》,有些老师画一些重点语句让学生背诵,而这一课我心中的要求是全文正确默写,这就是“严”。因为我觉得这样一个千古名篇,无论从考试角度还是语文素养角度都有背诵默写的价值。可该文篇幅较长,难字较多,默写落实较难。为此我做了种种安排,首先在上前一个单元散文时,我已经布置学生每个早读诵读,等到正式上该文前,学生都已经读得很熟练,甚至能不断断续续地背诵了。在正式上这篇美文时,每学一段,就请学生当堂背诵,每组派个代表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有前面的朗读作基础,再加上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们背得都挺好。背好之后布置学生先自己默写,自我检测,然后大家一起在课堂上默写,默写的最好的进行传阅并展览。学生们都兴致盎然,圆满完成了任务。极个别未能及时完成的,我告知他们,可以选择罚抄,也可以选择两天内在我这重新默写,学生们知道这是老师在给他们补救的机会,也都很快完成了默写。至此全班每位同学都能熟练地默写《赤壁赋》了。在此次教学活动中,为了帮学生完成一个较艰巨的学习任务,笔者刻意拉长了任务完成时间,还采用了多种手段辅助学生学习,给了学生更“宽”松的时间,更“宽”松的氛围,最终笔者的心中那个必须得达到教学目标圆满完成了。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严”不应是秋风扫落叶那么冷酷,“宽”不应是洪水冲击堤坝那么泛滥。它们都应该是落红,默默地变成春泥,执着地呵护着花蕾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