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女作中更容易铺陈出导演个人的价值取向、把握故事的特点,暗示之后个人风格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导演风格中不可错失的重要一环。盖·里奇导演有意识地将其处女作中凸显的个人风格贯穿在自己以后的每一部作品里,而他本人也成为类型导演一个标新立异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处女作 导演风格 盖·里奇《两杆大烟枪》
一、电影风格之于导演的重要意义
在本世纪初,英国独立电影导演盖·里奇凭借自己的处女作《两杆大烟枪》中鲜明的个人风格被观众牢记,成功地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一年之后,他又携同种风格的电影《偷拐抢骗》创下英国史上的最高票房,再次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影坛地位。对于两部影片风格上的相像,他曾在日后的访谈中直言:“这是为了建立我的导演风格所做的设计,本来就是故意的。—可见,新生代导演更加明确且迫切地希望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敢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处女作中更容易铺陈出导演个人的价值取向、把握故事的特点,暗示之后个人风格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导演风格中不可错失的重要一环。
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曾经提到:一个导演一生只是拍一部电影。这就强调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始终贯穿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诚然,这是导演作为自然人的本性使然,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样,在电影日趋商业化的今天,其除了承载本身的教化意义之外,更多地服务于票房,而导演的个人风格也就成为吸引观众的最好筹码。由此看来,导演风格也就从影响电影的众多要素中脱颖而出,显得尤为夺目。
众所周知,每一位杰出导演都拥有自己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就像悬疑之于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之于颜色,徐克之于武侠,暴力美学之于昆汀·塔伦蒂诺,个人风格成为观影者区别导演的常用标签。那么,什么是风格呢?一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而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他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
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确立也有众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个人的生活环境、阅历修养、艺术追求和审美多样化等,但我认为,影响导演个人风格的首要因素在于文化背景。文化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石,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时代文化,都会给在其影响下的艺术作品烙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文化和艺术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文化作用于艺术,而艺术又反作用于文化。二十世纪波普艺术的盛行,推动了艺术品的商业化进程,也反映出了现代文化独立、流行的鲜明特性。生于二十世纪的盖·里奇显然从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在他的作品里充斥着流行音乐、炫目的剪接、繁复的故事线索甚至是工业时代下人性的扭曲。所以,相比于其他导演,盖·里奇更加明显地倾注在自己的首部作品里黑色喜剧、后现代主义等等的个人风格。
二、处女作中盖·里奇个人风格的构成因素
1 多线叙事结构让盖·里奇与众不同
与其早期执导MTV的经历有关,盖·里奇对故事有着出乎常人的把握能力,迷宫式的多线叙事方式非但丝毫没有削弱故事的可看性,反倒因为剪辑和音乐的配合,使故事充满了神奇的张力和节奏感,成了盖·里奇手上无往不胜的利器。作为电影界的多面手,盖·里奇向来自己包办剧本,从《两杆大烟枪》到《摇滚黑帮》他从未放弃过多线叙事的写作手法,其对电影的驾驭能力也在多次的磨练之后变得更加炉火纯青。直到近期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这部根据柯南道尔的经典小说改变的同名电影,虽然盖·里奇放弃了原创故事,但还是能够在开场的短短几分钟内,因为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悬念迭出的叙事手法,一眼看出就是出自于这位英国新锐导演之手。
多线的叙述结构衍生出盖·里奇导演的另一个人风格,这便是出场人物数量颇多,这便让影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主角。赋予角色鲜明的个人性格、明显的外貌特征或是特定在某一群体之中是导演解决观众混淆的良方。《两杆大烟枪》中四个好朋友和板斧哈利及其手下,再加上隔壁的毒贩、罗伊贝克和他种植毒品的雇佣这些主要角色粗粗算下来也有十八个之多。但因为导演的叙事上的构思精巧,节奏上的准确把握,在观影过程中并不会因为出场人物的数量而影响观众理解影片的过程。
在形式上,导演盖·里奇还有另一鲜明特色——旁白的运用。故事中并不吃重的小角色往往充当了电影旁白的任务,不失时机地加入旁白,或补充说明故事,或是为影片增加笑料,都成为个人风格的漂亮注脚。这种看似老旧的电影技巧,却因为导演的独具匠心而散发出新的魅力。
2 影片内容坚持导演个人价值取向
《两杆大烟枪》在香港地区的译名叫做《够僵四小强》,从译名就不难看出,盖·里奇导演一贯秉承的喜剧路线和对小人物的特殊偏爱。在多数导演自编自导的影片中,我们更容易看到结构复杂的故事,不同地方展开的多角色故事,随着情节发展角色产生交集,因为某个特别的对象或是事件使角色们产生联系,结尾处总是各路英雄齐聚一堂,又因种种巧合而展开一场混战,直到最后尸横遍野、痛快淋漓,没有任何人成为最后的赢家,大家争抢的东西反倒成了局外人手上的战利品。故事的环环相扣,情节的阴错阳差,在紧紧盯着人物的情节命运之际,也体现着导演把握角色及故事的深厚功力。盖·里奇导演对于小人物的特殊偏爱也造就了其明显的个人风格,彰显着他对于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整个时代背景的独到看法。
盖·里奇善于拍黑色喜剧,这成为了他的电影里很少有女性角色的最好解释。纵观盖·里奇的电影,从《两杆大烟枪》里整日吸毒神志不清醒的女毒贩到《偷拐抢骗》中麦奇的母亲——一个神经兮兮的吉卜赛女人,很少能够找到真正算得上是女主角的女性角色。直到《大侦探福尔摩斯》中艾琳的出现,才总算让女性角色参与了故事的发展。
在导演个人风格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标签——“黑色”,我想这不单单是指盖·里奇导演偏爱的黑帮风格,也多多少少带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影片中小人物絮絮叨叨的对白往往穿插着幽默,在影片19分26秒的时候,板斧哈利和艾德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一定是杰狄的儿子艾德吧?
——那你一定是哈利,抱歉,我不认识你老爸。
——别担心,你继续胡扯的话很快就可以见到他了。
简单的一段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出生于英国的盖·里奇带着英国浓重的绅士情结和幽默的本性,影片中频繁的对白使用和言语间不失智慧的调侃,不但能够有效地调节影片紧张的气氛,还能让观影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3 现代音乐元素的运用
不同于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大量流行音乐的拼凑复制,意在 烘托或是反衬气氛,在盖·里奇的电影中现代音乐更充当着树立导演独特风格的重要作用。一如《两杆大烟枪》的开头,鲜明节奏的电吉他声,电影炫酷的整体基调呼之欲出。在影片的18分3秒的时候,一段音桥的运用,加之流行音乐的搭配,旁白介绍出艾德的玩牌的由来,原本毫无新意的镜头因为刻意地拼贴和混搭闪现着浓厚的现代气息,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现代音乐一直是盖·里奇的最爱,可能还是源于他初期MTV导演的身份,哪怕是到了要叙述中世纪风情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中,贯穿始终的宏大交响配乐也弥漫着浓烈的节奏感和现代气息。
配合剪辑而使用的特殊音效是导演个人风格的集中突出体现。在影片的1小时13分10秒的关于艾德四人狂欢的场面的描写上,导演运用的电子音乐,目不暇接的镜头切换,个别地方因为配合音乐刻意剪帧的做法,不但体现了四人此刻的狂欢的情景,更是将音乐主导电影节奏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年以后,配合《两杆大烟枪》出品的《偷抢拐骗》更是将此种手法做得更加彻底和明显。《偷抢拐骗》中的第34分30秒钟贩卖钻石的艾维要从纽约飞往伦敦,放电话、关车门、在飞机上吃药、办签证、出租车的顶灯亮起,一连串的组接只用了短短4秒钟的时间,运用特效音乐和刹车音效的处理,带有鲜明的盖·里奇的个人风格。以至于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中相同手法运用,连宁浩导演都直言不讳地承认,这是对导演盖·里奇的致敬之举。
4 剪辑节奏成为电影独特之旋律
我们可以看到,动作电影和黑色幽默电影早就成为类型电影出现在好莱坞中,但究竟是怎样的影像风格使得盖·里奇的作品在人才济济的好莱坞中独树一帜呢?原因在于,导演在一连串动作或是快速移动镜头之间穿插着停格画面与慢动作镜头,在动静之间强调了影像的焦点,并且创造出盖·里奇特有的硬汉风格。而慢动作镜头的处理在处女作中的片头街头追逐戏中早已出现:在这段戏中,用高速摄影机拍摄贝肯从人行地下道的楼梯顶端一跃而下,其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和人物的移动在高速摄影里呈现的慢动作之下凸显了跳跃的力道,使得那个画面震撼力十足。在《偷拐抢骗》中,盖·里奇再度使用此种处理手法,麦奇被对手打飞,画面剪切成高速摄影拍摄的慢动作画面,失去意识的米奇全身瘫软地在空中平躺,再以超现实地方式坠入意识的深水之中,他在水里观看自己的躯体被对手痛殴,接着再从水中转身向上朝特写镜头挥出一记力道十足的右拳,接着就看到米奇从地上弹起向对手出拳,对方马上失去意识倒地不起。这一连串的动作透过高速摄影、镜头的剪接与画面的设计使得这一连串的画面变成图像文字,生动的刻画出比赛中两位拳击手凶猛的力道。
三、结语:导演处女作对导演风格影响的重要意义
盖·里奇导演有意识地将其处女作中凸显的个人风格贯穿在自己以后的每一部作品里,而他本人也成为类型导演一个标新立异的成功案例。由此可见,电影处女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导演风格的雏形,是呈奠基作用的,也是我们日后研究此位导演极其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307~313页
[3]王宏建《艺术概论》350~360页
[4] 邵清风李骏俞浩等《视听语言》167~178页
[5]南野邵清风俞沽《影视作品解读》77-89页
[6]盖里奇访淡录
[关键词]处女作 导演风格 盖·里奇《两杆大烟枪》
一、电影风格之于导演的重要意义
在本世纪初,英国独立电影导演盖·里奇凭借自己的处女作《两杆大烟枪》中鲜明的个人风格被观众牢记,成功地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一年之后,他又携同种风格的电影《偷拐抢骗》创下英国史上的最高票房,再次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影坛地位。对于两部影片风格上的相像,他曾在日后的访谈中直言:“这是为了建立我的导演风格所做的设计,本来就是故意的。—可见,新生代导演更加明确且迫切地希望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敢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处女作中更容易铺陈出导演个人的价值取向、把握故事的特点,暗示之后个人风格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导演风格中不可错失的重要一环。
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曾经提到:一个导演一生只是拍一部电影。这就强调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始终贯穿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诚然,这是导演作为自然人的本性使然,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样,在电影日趋商业化的今天,其除了承载本身的教化意义之外,更多地服务于票房,而导演的个人风格也就成为吸引观众的最好筹码。由此看来,导演风格也就从影响电影的众多要素中脱颖而出,显得尤为夺目。
众所周知,每一位杰出导演都拥有自己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就像悬疑之于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之于颜色,徐克之于武侠,暴力美学之于昆汀·塔伦蒂诺,个人风格成为观影者区别导演的常用标签。那么,什么是风格呢?一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而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他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
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确立也有众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个人的生活环境、阅历修养、艺术追求和审美多样化等,但我认为,影响导演个人风格的首要因素在于文化背景。文化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石,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时代文化,都会给在其影响下的艺术作品烙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文化和艺术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文化作用于艺术,而艺术又反作用于文化。二十世纪波普艺术的盛行,推动了艺术品的商业化进程,也反映出了现代文化独立、流行的鲜明特性。生于二十世纪的盖·里奇显然从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在他的作品里充斥着流行音乐、炫目的剪接、繁复的故事线索甚至是工业时代下人性的扭曲。所以,相比于其他导演,盖·里奇更加明显地倾注在自己的首部作品里黑色喜剧、后现代主义等等的个人风格。
二、处女作中盖·里奇个人风格的构成因素
1 多线叙事结构让盖·里奇与众不同
与其早期执导MTV的经历有关,盖·里奇对故事有着出乎常人的把握能力,迷宫式的多线叙事方式非但丝毫没有削弱故事的可看性,反倒因为剪辑和音乐的配合,使故事充满了神奇的张力和节奏感,成了盖·里奇手上无往不胜的利器。作为电影界的多面手,盖·里奇向来自己包办剧本,从《两杆大烟枪》到《摇滚黑帮》他从未放弃过多线叙事的写作手法,其对电影的驾驭能力也在多次的磨练之后变得更加炉火纯青。直到近期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这部根据柯南道尔的经典小说改变的同名电影,虽然盖·里奇放弃了原创故事,但还是能够在开场的短短几分钟内,因为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悬念迭出的叙事手法,一眼看出就是出自于这位英国新锐导演之手。
多线的叙述结构衍生出盖·里奇导演的另一个人风格,这便是出场人物数量颇多,这便让影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主角。赋予角色鲜明的个人性格、明显的外貌特征或是特定在某一群体之中是导演解决观众混淆的良方。《两杆大烟枪》中四个好朋友和板斧哈利及其手下,再加上隔壁的毒贩、罗伊贝克和他种植毒品的雇佣这些主要角色粗粗算下来也有十八个之多。但因为导演的叙事上的构思精巧,节奏上的准确把握,在观影过程中并不会因为出场人物的数量而影响观众理解影片的过程。
在形式上,导演盖·里奇还有另一鲜明特色——旁白的运用。故事中并不吃重的小角色往往充当了电影旁白的任务,不失时机地加入旁白,或补充说明故事,或是为影片增加笑料,都成为个人风格的漂亮注脚。这种看似老旧的电影技巧,却因为导演的独具匠心而散发出新的魅力。
2 影片内容坚持导演个人价值取向
《两杆大烟枪》在香港地区的译名叫做《够僵四小强》,从译名就不难看出,盖·里奇导演一贯秉承的喜剧路线和对小人物的特殊偏爱。在多数导演自编自导的影片中,我们更容易看到结构复杂的故事,不同地方展开的多角色故事,随着情节发展角色产生交集,因为某个特别的对象或是事件使角色们产生联系,结尾处总是各路英雄齐聚一堂,又因种种巧合而展开一场混战,直到最后尸横遍野、痛快淋漓,没有任何人成为最后的赢家,大家争抢的东西反倒成了局外人手上的战利品。故事的环环相扣,情节的阴错阳差,在紧紧盯着人物的情节命运之际,也体现着导演把握角色及故事的深厚功力。盖·里奇导演对于小人物的特殊偏爱也造就了其明显的个人风格,彰显着他对于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整个时代背景的独到看法。
盖·里奇善于拍黑色喜剧,这成为了他的电影里很少有女性角色的最好解释。纵观盖·里奇的电影,从《两杆大烟枪》里整日吸毒神志不清醒的女毒贩到《偷拐抢骗》中麦奇的母亲——一个神经兮兮的吉卜赛女人,很少能够找到真正算得上是女主角的女性角色。直到《大侦探福尔摩斯》中艾琳的出现,才总算让女性角色参与了故事的发展。
在导演个人风格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标签——“黑色”,我想这不单单是指盖·里奇导演偏爱的黑帮风格,也多多少少带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影片中小人物絮絮叨叨的对白往往穿插着幽默,在影片19分26秒的时候,板斧哈利和艾德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一定是杰狄的儿子艾德吧?
——那你一定是哈利,抱歉,我不认识你老爸。
——别担心,你继续胡扯的话很快就可以见到他了。
简单的一段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出生于英国的盖·里奇带着英国浓重的绅士情结和幽默的本性,影片中频繁的对白使用和言语间不失智慧的调侃,不但能够有效地调节影片紧张的气氛,还能让观影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3 现代音乐元素的运用
不同于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大量流行音乐的拼凑复制,意在 烘托或是反衬气氛,在盖·里奇的电影中现代音乐更充当着树立导演独特风格的重要作用。一如《两杆大烟枪》的开头,鲜明节奏的电吉他声,电影炫酷的整体基调呼之欲出。在影片的18分3秒的时候,一段音桥的运用,加之流行音乐的搭配,旁白介绍出艾德的玩牌的由来,原本毫无新意的镜头因为刻意地拼贴和混搭闪现着浓厚的现代气息,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现代音乐一直是盖·里奇的最爱,可能还是源于他初期MTV导演的身份,哪怕是到了要叙述中世纪风情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中,贯穿始终的宏大交响配乐也弥漫着浓烈的节奏感和现代气息。
配合剪辑而使用的特殊音效是导演个人风格的集中突出体现。在影片的1小时13分10秒的关于艾德四人狂欢的场面的描写上,导演运用的电子音乐,目不暇接的镜头切换,个别地方因为配合音乐刻意剪帧的做法,不但体现了四人此刻的狂欢的情景,更是将音乐主导电影节奏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年以后,配合《两杆大烟枪》出品的《偷抢拐骗》更是将此种手法做得更加彻底和明显。《偷抢拐骗》中的第34分30秒钟贩卖钻石的艾维要从纽约飞往伦敦,放电话、关车门、在飞机上吃药、办签证、出租车的顶灯亮起,一连串的组接只用了短短4秒钟的时间,运用特效音乐和刹车音效的处理,带有鲜明的盖·里奇的个人风格。以至于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中相同手法运用,连宁浩导演都直言不讳地承认,这是对导演盖·里奇的致敬之举。
4 剪辑节奏成为电影独特之旋律
我们可以看到,动作电影和黑色幽默电影早就成为类型电影出现在好莱坞中,但究竟是怎样的影像风格使得盖·里奇的作品在人才济济的好莱坞中独树一帜呢?原因在于,导演在一连串动作或是快速移动镜头之间穿插着停格画面与慢动作镜头,在动静之间强调了影像的焦点,并且创造出盖·里奇特有的硬汉风格。而慢动作镜头的处理在处女作中的片头街头追逐戏中早已出现:在这段戏中,用高速摄影机拍摄贝肯从人行地下道的楼梯顶端一跃而下,其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和人物的移动在高速摄影里呈现的慢动作之下凸显了跳跃的力道,使得那个画面震撼力十足。在《偷拐抢骗》中,盖·里奇再度使用此种处理手法,麦奇被对手打飞,画面剪切成高速摄影拍摄的慢动作画面,失去意识的米奇全身瘫软地在空中平躺,再以超现实地方式坠入意识的深水之中,他在水里观看自己的躯体被对手痛殴,接着再从水中转身向上朝特写镜头挥出一记力道十足的右拳,接着就看到米奇从地上弹起向对手出拳,对方马上失去意识倒地不起。这一连串的动作透过高速摄影、镜头的剪接与画面的设计使得这一连串的画面变成图像文字,生动的刻画出比赛中两位拳击手凶猛的力道。
三、结语:导演处女作对导演风格影响的重要意义
盖·里奇导演有意识地将其处女作中凸显的个人风格贯穿在自己以后的每一部作品里,而他本人也成为类型导演一个标新立异的成功案例。由此可见,电影处女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导演风格的雏形,是呈奠基作用的,也是我们日后研究此位导演极其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307~313页
[3]王宏建《艺术概论》350~360页
[4] 邵清风李骏俞浩等《视听语言》167~178页
[5]南野邵清风俞沽《影视作品解读》77-89页
[6]盖里奇访淡录